网络收藏夹:自媒体垂直媒体及个人门户的雏形
2013-10-17 15:08

网络收藏夹:自媒体垂直媒体及个人门户的雏形

传播学者魏武挥写了一件事,他在知乎的一个答案被收进知乎用户创建的收藏夹,从而引进了他新提出的“整理者”这个概念。其实他自己也指出,这一概念所涉及的东西本身并不新颖。只不过将原来的单纯个人收藏加入了社交分享功能,从而使得整理过程本身也具有了向外传播的性质。

广义上来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是大量转载加少量原创。即使标榜所有的新闻都有自己记者采写,有些时候也是要综合其他媒体的报道,不然就无法做到全面覆盖热点。作为新闻来源的首发媒体也不希望只有自己一家报道此事——尽管他们希望其他媒体在转载的时候都引用自己的名字。

整理可以说是媒体的一项基本职能。将整理过的内容重复呈现,体现了整理者本人的个性。而这种个性也很容易为文摘带来一定数量的粉丝,最终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对转载者本人的影响力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自己的整理清单通过社交网络分享,就是在办一份报纸,或者办一个(科技)博客。所以这个概念本身一点也不新颖,只不过是一种旧有观念的重新组合。你肯定不会把整理浏览器的收藏夹同办报纸联系起来,而社交网络的分享功能最终创造了这种联系。谁先想到,谁先赢。

垂直媒体其实就是比较有钱的网络收藏夹。网络门户就是更加有钱的网络收藏夹。这就一下子揭示了网络媒体们盈利能力弱的原因:他们做的事都是广义上的整理收藏夹而已。

打造个性

体现并持续保持“个性”是整理结果脱颖而出的一个窍门。曾经有一个完全复制粘贴媒体报道,仅仅修改标题的博客钱烈宪要发言,几年前还有印象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小小的改标题动作带来的效果,比重新写一遍都要强很多。

而做得更大的媒体,基本上都是用这个“个性”来做区分和赚钱,这就是它们的“定位”。机器能否做到自动体现“个性”?能做到一部分。

以知乎收藏夹为例,魏文提供的收藏夹“一字答”(只有一个字的热门答案),以及“500斩”(赞同数超过500的答案)都是巧妙利用统计数据打造个性的例子。而“打击题主”、“笑得我差点吐血”、“必须为妞灌输的种种思想”,在此基础上加以个人判断,离不开人,机器无法实现。

还有一个例子是iOS和Android应用商店的应用专题。专题也是必须人肉兴建的,少数专题理论上可以用统计生成(如“情人节应用”,“网络电视应用”),但类似“图标内容是字母A-Z的应用”,就得自己一个个找。“屌丝专用应用”,基于每个团队对“屌丝”概念的理解而不同。谁能依靠人类做这些专题的思路,去做一个机器算法,他也许早就改变世界了。

最后就是应用商店之前也搞过的名人推荐专题。毫无规律,完全就是因为推荐者本人是个名人,就可以组成专题。这种思路也是机器无法理解和模拟的。实际上“蛮子文摘”和“一个”都是这种以名人为单位的内容整理。

与原作者的关系

很多时候,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文摘是有意义的,即使其自身不生成任何内容。知乎属于特例,其产品结构导致文章作者不可能被埋没;但在有些网站上转载的文章,会被读者认为是文摘网站本身的观点(比如“虎嗅就知道发这种抢眼球的文章”)。原作者在讨论过程中被忽视了。

传统的文摘类报纸对原作者是要支付稿酬的。但是这个传统很可能已经丧失。不谈公司化运作的媒体不尊重版权的问题,如果是有影响力的个人转载,如何界定这一行为就值得商讨。一般来说,原作者只能要求到注明作者名字以及可以追溯到源地址,要钱似乎不是主流。

对于内容的原作者来说,他们面临着无限的矛盾:一方面,名气不是很高的作者希望能有尽可能多的网站去转载,当然也包括个人收藏再传播,这能使得他们扩大自身的名气;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这些转载者能够尽可能尊重版权,但转的越多,自己留下名字的可能性就越低。

其实知乎、豆瓣等网站的收藏与分享功能,提供了社交网站和自办网站之外,人们输出收藏夹的第三种选择。在美国,一个专门进行各种社交网络聚合,并允许人们在一个页面上重新输出所有相关报道的网站Storify已经被社交评论聚合平台LiveFyre收购。你很容易发现,通过看似毫不费力的收藏输出价值观,是很多人梦想去做的事,而一个合适的收藏平台,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网易科技专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