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骂得越狠,他们活得越爽
2017-09-27 07:02

你骂得越狠,他们活得越爽

郭德纲曾感慨过“相声是世界上最简单,却也是最难的艺术形式”,因为大家身上都有一张嘴,都会说话,观众怎么就想要花钱听相声演员说话?这是个非常见功夫的事儿,用江湖行话讲,就是“平地抠饼”——过去相声演员在地上划个圈就开场,站在这个圈里面跟路人说话,最后凭一张嘴巴,把今天填肚子的那张饼挣出来。


想也知道,这是个挺困乏的行业。产品门槛低同质化高、用户需求不稳定、用户付费意愿差,因此除了个别大师,大部分相声演员都还在温饱线徘徊,职业荣誉感也不强。


那作为语言表达艺术家,在这个时代还有没有更高效稳定、更体面的方式,获取经济回报呢?


当然有,这个行业的名字叫“体制内影评人”。


“请你明年一定要参加金鸡奖”


和大多数只能在豆瓣等社交媒体上写写影评的网民不同,体制内影评人是可以跻身于各类公家影视机构,以座上宾身份对作品成色发表专业意见的。


比如近期荣获豆瓣历史最低分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曾于去年11月24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搞过一次观摩研讨会。在会上,各位体制内影评人畅所欲言,雷声阵阵——



这个视频之所以在微博和豆瓣上炸了锅,不止是他们说了些离奇的话,更是因为公众第一次看到这么高清实况的“电影观摩研讨会实录”。


以前你是不是也经常看到这类新闻——《〈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专家称“鼓”舞人心》、《〈钱学森〉北京研讨 被赞纪实与艺术有机结合》、《电影〈黎歌〉研讨会举办 专家盛赞民族题材》……


可是外人哪明白,这些“观摩研讨会”到底在讨论啥。就像新闻联播中放那么一句“双方深入交换了意见”,我怎么知道现场吵成什么样子了?如今《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片方出于宣发考虑,把研讨会内容上传到互联网,大家才搞清楚,原来所谓研讨会就是纯粹的捧场会啊。


求求你,表扬我


实际上,观摩会、研讨会等形式,都是电影发行商最常运用的宣发手段。证言式传播就是以专家的观点为基础,以论证的方式,通过专家证言予以背书。

 

比如,《八月未央》等影片的制片人何后義就曾在博客中表示,“研讨会是制造话语的发源地,制片方可以多多利用……如果研讨会信息形成了一种话语压力,一种文化现象,那么一些在电影消费的边缘人群都会走进影院。”


显然,片方是非常需要专家背书的。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互联网评价难以控制的当下,有来自权威机构的专业声音撑腰,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甚至于,开一场“专家观摩研讨会”,已经成为不少影片在宣发过程中的必选项。


这也就导致,专家们特别忙。


怎样开好一场观摩研讨会


我们以北京为例,列举几个常办“观摩研讨会”的机构、专家及案例。


首先是国家一级社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这是个由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出版机构的专家以及活跃于媒体、互联网的影评人组成的全国性电影评论组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作为老字号的影评机构,阵容强大,号召力强。而学会会长饶曙光先生更是常年活跃在影评一线,平均每年至少参加各类影视研讨十数次,且多为年度大戏。



比如,今年8月15日,饶老师参加了《楚乔传》研讨会,并认为该剧“是一个把中国的传奇化叙事发挥到了极致的故事……戏中打戏让观众直呼精彩”。


然而,观众似乎并不看好这部玛丽苏抄袭、剧情剪辑混乱的作品,至于饶老师认为精彩的打戏,剧中实际上使用了抠图技术——

 


再比如,今年6月5日,饶老师参加了《李雷和韩梅梅》研讨会,并认为该片“是一部有故事、有人物、有质感、有情怀、有表达、有追求的青春片,开辟了青春片创作的新境界。”


然而,这部拉开了今年制片方和豆瓣撕逼大戏的电影,却以网大的制作水平彻底扑了街,饶老师口中的情怀和质感,被网友公认为“玷污青春”——

 


接下来,再举一个资历更老的机构,中国电影家协会。



这个协会在1949年7月就成立了,旗下有两个奖项,一个是金鸡,一个叫百花。协会主席是李雪健,副主席有冯小刚、成龙、陈凯歌。


当然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老朋友饶曙光先生,亦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的秘书长。在上文中力邀《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参加金鸡奖的许柏林老师,亦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党组副书记。


不过,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张宏老师的发言,还是在信心和气势上战胜了饶许二位。



今年3月20日,张宏老师参加了影片《窦娥奇冤》观摩研讨会,并认为该剧“是艺术性、思想性、现实性、观赏性完全融为一体的精品,从艺术性来说,节奏紧凑,一气呵成……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语言都非常好。”


我也不评价了,这是豆瓣评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翻影评吧——



此外,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赵葆华、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张颐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左衡等老师,也都是常年奔波在影评一线的专业人士。限于文章篇幅,在此就不尽述了。


“观众好像总是和专家对着干”


2013年1月5日,有关部门主办了“中国电影评论研讨会”,在这个没有什么商业目的的会上,与会的不少语言表演艺术家暂时从表演身份中抽离,说了几句平时不方便说的话——


电影批评不遗余力地追求其广告效应,无论何种艺术质量的影评都给以极高的艺术评价。有些艺术品质一般的影片的专家研讨会上也竟然“好评如潮”,使得电影批评丧失公信力。


赵葆华认为:当下电影评论的痼疾之一便是影评本身品格失落,影评者人格跌落,不从作品本身出发而从人情面子出发、从红包出发,于是电影批评变成电影表扬,电影评论变成电影推介。


影评人赵军还总结了一个“价值观与媒体之摇摆定律”:报纸(专家)越是赞扬的电影越没有市场,报纸(专家)越是诋毁的电影其票房反而越高,观众好像总是和媒体(专家)拧着干


实际上,红包评论的说法早在2010年时,张颐武老师就曾在文章中用过。当时《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在京举行,结果曾子墨的父亲,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用力过度,认真批评起了赵本山,认为赵“被收视率带来的鲜花、掌声给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没有原则的吹捧给误导了”。赵本山当场勃然大怒,反斥“所有专家都是混饭吃的……就是靠质疑吃饭的。”


张颐武老师据此评价到:“在‘红包批评’、‘人情批评’时时可见的今天,我们还真是期望这样面对面的、直率的讨论能再多一些。”然而事实上,从那之后类似的情景就基本绝迹了,影评会已经完全沦为推介会,曾庆瑞这样“不懂事”的专家也没什么出场机会了。


不难想象,作为对影片口碑有极强渴求的宣发团队,会怎样攻克体制内影评专家。曾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电视剧研讨会上,支付给与会专家的相关费用应该叫什么?专家咨询费?还是剧本研讨费之专家劳务费?”而不少影视营销公司,也暗示自己有专家资源可以售卖,如“中国电影家协会”等机构,还会每年向广告传播公司授权,允许其办理线下活动,只需将资源和资金上交即可。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闭环:网民在社交媒体上“零情感操作,浑身锋芒,一路砍杀,管你是谁”(赵葆华语)式影评越来越多,就导致宣发和出品方不得不求助于水军和专家。因此,网民骂得越起劲,体制内影评人的作用就越不可或缺,像饶曙光等老师,都是“越老越吃香”的典型。


这个岁数还要出来卖笑,也是难为这些老师了。因此有心人可以发现,各类体制内影评机构,近年来都在大力吸纳或者邀请象征新生力量的“网络影评大V”们参加活动。如果有一天,某个你熟悉的影评ID开始为烂片打call了,请不要太吃惊。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