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抑郁了,吴恩达刚加入的这家公司想对你“话疗”
2017-10-20 07:15

如果你抑郁了,吴恩达刚加入的这家公司想对你“话疗”

据外媒10月19日的报道,Google Brain项目联合创始人、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即将成为Woebot公司董事长。据悉,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聊天机器人,它能帮助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其他心理疾病的用户管理自己的情绪。


吴恩达本人也在推特上“官宣”了这一消息:



在今年3月离开百度后,吴恩达成立了新项目Deeplearning.ai,专注传播AI知识。他还将该项目中的一系列深度学习课程放到了Coursera平台上,供众多求知者学习。而据他本人介绍,尽管当了董事长,但Deeplearning.ai的工作并不会因此而受影响;未来他仍会投入大量精力运营AI教学项目。


吴恩达本人也对聊天机器人的前景颇为看好。他曾说:“当一个相信AI力量的人触摸到了时代的痛点,那他定会和我一样,希望用AI来治疗人类的心伤。”


他还曾直言,“如果我们愿意拿出哪怕一丝丝的远见和一点点的同理心投入到聊天机器人的研发上,那么数百万人也会因此获益。”


对Woebot来说,虽然只是迎来了一位“兼职董事长”,但这也足够令他们兴奋了,公司Twitter主页上打出的醒目欢迎词就是明证:


“快看看谁来了?我的教父,吴恩达!他将为我们这艘小船增添深度和底蕴!”



相比谷歌和百度,Woebot自然是艘小船,那么它究竟是何方神圣,又何德何能,竟能吸引业界大佬Andrew Ng自愿“登船”呢?


Woebot:“话疗机器人”?


Woebot的创始人和CEO是Alison Darcy,她是临床研究的心理学专家。去年7月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时,Darcy创办了Woebot,其团队的主打产品——聊天机器人Woebot——也在同时问世。



公司官网介绍,Woebot主要是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法来治疗患者。一般来说,使用这种方法的医师会引导患者讲出自己在生活中的个中感受,而不是仅仅去倾听患者所经历的种种事件。


医师们相信,当患者饱含或郁结或亢奋的情绪去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们会自然地卸下心中对心理医生的抵触心理。而这既能帮助其舒缓压力,也能使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而“卸下患者的心理包袱”,则是机器人的专长。


2014年,加利福尼亚创新科技研究院曾组织了一次实验,239名志愿者被分成两组,每组人都被告知,要和一个“不能显露真身”的“人”对话,而这个“人”可能是真人,也可能是机器人。


实验结果是,那些自认为是和机器人聊天的志愿者讲出了更多的心里话,甚至道出了不少内心深处的黑暗面。


既然人们更愿意和机器人、而不是真人来袒露心扉,那么“心理调节机器人”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你可以对Woebot讲任何你想讲的话,”Alison Darcy对自家的机器人赞不绝口。


那么在听完用户的话后,机器人会作何反应呢?


据介绍,Woebot的运作机理和心理医生问诊颇为相似。用户提出申请后,Woebot会提供一份心理测试卷,在用户答卷的过程中,机器人会快速搜集包括卷面信息和用户情绪反应等各项数据。测试完成后,Woebot就会开始和用户“尬聊”。


对话的开头一般是一个直白而扎心的问题,比如,“你最近最心烦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对方回答“孤独”,那么Woebot会很贴心的回应,“这不奇怪,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孤寂难捱的时刻”。


而随着聊天的深入,Woebot确实也会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在上图的聊天记录中,Woebot试图让用户认识到自己心中的纠结,坦然面对“自己有可能无法完成每一个创意工作”的事实。而从用户的反馈来看,这位“患者”似乎也接受了Woebot的建议。


虽然看上去“疗效”不错,但实际上,Woebot的定位并不是心理医生,它不会为患者出具诊断书,更不能处理真正的严重性的心理健康疾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聊天来纾解用户压力,缓解焦虑情绪。


而它的盈利模式也很简单,单次使用单次付费,包月使用,价格39美元。


至于整体的用户体验,公司官网的说法是,“斯坦福大学经过研究发现,使用Woebot可以有效缓解年轻人(18-28岁)的焦虑感和抑郁情绪。”


可是Woebot的核心团队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官方自己出具的研究报告真的可靠吗?


Slate报道,关于Woebot的“疗效”,还有一份研究结果。这份报告的说法是,志愿者们在使用这款机器人两个星期后,“其焦虑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善”。


“疗效”争议之外,Woebot还面临其他挑战。


首先是法律风险。尽管Woebot已声明,当用户症状较严重(比如出现自杀倾向)时,机器人将会建议患者“在现实世界寻求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免除一切风险。一旦在“话疗”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Woebot也难逃民事法律的追究。到那时,缺乏医疗资质的硬伤将让他们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另一个麻烦是隐私权问题。目前,Woebot还是在Facebook Messanger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服务,这就意味着除了Woebot自己,Facebook也拥有用户与机器人的谈话记录。


众所周知,Facebook会根据用户数据来为其推送相关产品。虽然截至目前,还没有关于Woebot的用户收到Facebook“精准营销”的报道,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未来就收不到。此外,Facebook的隐私政策也常被人诟病,他们今年之所以会收到欧盟1.22亿美元的巨额罚金,也是因为在WhatsApp的隐私政策方面处理不当。


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Woebot目前正在努力开发独立于Facebook的自有App,但具体上线时间仍未可知。

 

吴恩达:Woebot教父?


既然吴恩达加入了,“未可知”的时间就变得“可知”起来。


在入职公开信中,吴恩达虽然没有明确表示Woebot独立App的开发进度,但他也没有像其他媒体报道的那样,用类似“Facebook中的Woebot”来形容这款机器人。


吴恩达的原话是:“Woebot未来将成为‘杀手级App’,能提供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心理调适服务。”


既然没有提及Facebook,还明确称其为App,相信Woebot的独立服务软件也可以期待了。


其实说起来,Woebot的成立也和吴恩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在斯坦福时,吴恩达与Darcy曾有过交流。当时他提出:经过深度学习的AI有能力成为可以和人类自由会话的交流主体。而这一观点对Darcy产生了深刻影响,后者开始相信,让聊天机器人学会自主行为治疗法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说吴恩达是Woebot教父其实并不为过。


而作为深度学习的专家,“教父”此番“回归”Woebot,势必会提升Woebot机器人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让其“更能听懂人话,也更能说人话”;而更强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当然来自于更深入的机器学习,这也正是欢迎辞中,公司推文提及“深度”和“底蕴”的原因。


至于聊天机器人在临床治疗上的优势,吴恩达在入职Woebot的公开信中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你可以把你最糟糕的一面展示给它,却不必担心遭到任何形式的批判,因为,它只是个程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