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行收购哈罗单车背后的真相
2017-10-25 21:05

永安行收购哈罗单车背后的真相

10月24日晚间,永安行在官网发布消息:子公司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哈罗单车运营方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双方业务将合并。哈罗单车CEO杨磊将出任新公司CEO,并且,新公司的实际业务将由哈罗单车团队负责。




收购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永安行想要什么。


永安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商,拥有6年的运营经历,在全国100多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运营管理团队,现有的公司员工人数超过4600。其主营业务是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和运营。其自行车租赁以有桩租赁为主,主要客户是政府机构、以三线以及以下市县为主。


永安行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43.46%;净利润6135.51万元,同比增长20.99%。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上升105.14%。



不仅是2017年,永安行在过去几年内都表现不俗:2014年、2015年、2016年,永安新增系统运营合同金额分别为9亿、6.7亿和8.4亿。已经签订的运营合同,在2017年将给永安带来6亿元营收(相关合同全部执行完毕,永安总营收约30亿)。


但是到了2016年下半年, 永安行入局付费共享单车,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二线城市进行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大约为5万辆。但数据显示:2016年永安行通过共享单车收入36万元,仅占其整体营收0.05%。


今年3月,永安行第二次递交了IPO申请,并在招股书中宣布:终止与蚂蚁金服、深创投等八家投资机构的合作;暂停对“共享单车”赛道的投入。


对此,虎嗅发文表示:作为市政单车的提供方,永安行单凭这一项业务就可以实现盈利的稳步提升的,大可不必为了追逐投资风口,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搁浅“共享单车”业务显然是从大局出发的考量。


8月17日,永安行上市。9月,永安行大幅削减了旗下的共享单车资产。


永安行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永安行低碳拟增资扩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对永安行低碳的持股比例将由100%下降至38.17%,蚂蚁金服跃升为第二大股东。上市公司将失去对永安行低碳的控制权,永安行低碳将不再列入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换言之,作为上市公司,永安行希望入局共享单车,但前提是不影响自己的主营业务,于是将业务剥离给永安行低碳。




如果你不是ofo和摩拜,只能“被吞掉”


此次的合并对哈罗单车来说是种“解脱”。


作为第二梯队的成员,哈罗单车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用户规模。据界面新闻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哈罗单车已经进入国内100多座城市,日均订单达到900万单,注册用户数量接近4000万。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哈罗单车周活跃渗透率和周人均打开次数仅排在ofo和摩拜之后,位列第三。


在第二梯队中,哈罗单车成为投放车辆最多的企业,数量达到300万辆左右。而排在后面的酷骑单车(140万辆),bluegogo小蓝单车(83万辆),优拜单车(60万辆)与之拉开距离。

   

但除了哈罗单车,第二梯队基本已经“残喘苟延”。


酷骑单车在9月底爆发押金挤兑危机。其创始人高唯伟曾说:“大家现在账上的钱差不多都花完了。这行业看上去美好,实际上家家都很难过。”并明确表达了“只要能融到钱就行”。几乎在同一时间,小鸣单车和小蓝单车被爆出押金逾期未退还。


除了缺钱,第二梯队的成员还面临着扩张受限的压力。


据财新记者统计:

  

截至9月15日,全国有13个城市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单车总数止步在554万辆左右。而一二线城市投放总数早已饱和。

 

对于永安行来说,用子公司“吞掉”哈罗单车可以化解单枪匹马入局的风险。但对于竞争力不足的哈罗单车来说,留给它的选择并不多,而“被吞掉”就能保全自己,不被踢出局。


据AI财经社消息:小蓝单车和小鸣单车都曾与永安行沟通过并购事宜,不过,哈罗单车谈得最早,并且该公司创始团队运营能力最强,因此永安行最终选择了哈罗单车。


综合以上因素,永安行最终选择了哈罗单车,并让其负责共享单车的实际业务。



第二阶梯队的日子不好过,第一梯队又好到哪去了呢?


对于现阶段的ofo和摩拜来说,虽然在市场份额中占有了领先优势,但近期的几个动作则侧面反映了二者还在烧钱运营、寻找盈利模式:ofo在9月确认正在新一轮融资,而就在两个月前,它刚刚拿到了7亿美元的融资;而摩拜则牵手首汽约车,开始了“网约车”试水。


9月底,ofo投资方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抛出了“两方合并才有可能盈利”的言论。他表示:虽然两家公司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但依旧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运营。


本月初,彭博消息称:ofo与摩拜的投资人正洽谈,试图合并中国共享单车领域两家最大的初创企业,以结束高成本争夺并创造一个单一的主导者。


已“变身”为上市公司的永安行给资本市场讲了个故事,而哈罗单车似乎迎来了自己“最好的结局”。对于还在烧钱的第一梯队成员来说,他们的未来是什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