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称小米之前在管理上创新过头,还需两年时间找平衡
2017-10-28 17:07

雷军称小米之前在管理上创新过头,还需两年时间找平衡

虎嗅注:在日前的一个线下活动中,雷军做了主题分享,再次 “吆喝”了小米的使命、商业模式、价值观,同时也谈了谈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小米进行的一些新尝试,比如一个外行如何去到线下开零售店的,比如在管理上进行一些创新。雷总的演讲全文,长达万字,虎嗅将上述两个部分单挑出来分享如下,当然,CEO谈起自家“亲儿子”,语气难免软腻些。阅读全文,请戳这里


我介绍一下小米之家怎么做的,我们到现在一年多时间开了219家小米之家,计划在三年之内开到一千家店,11月5号,位于深圳南山区万象天地商场的小米之家旗舰店将盛大开业,拥有2层楼一共650平米的面积。建议各位去深圳的时候可以去看一看,一个外行做的零售店是什么样子。


在小米之家发展的初期,我们基本上都选在租金相对比较便宜的地方,后来我们一步一步增添了信心,未来我们店铺的位置会越来越好,现在购物中心对小米品牌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小米之家有两个经营指标让我非常的骄傲:


第一个指标是坪效,我们每一平方米每年做到了27万人民币的销售额,坪效目前世界第二;第二个指标是费用率,我们一直控制在8%以内,就是卖出一百块钱的东西只要8块钱成本。


过去一年,小米也在管理上做了很多创新。我在六年前实验了一种极为夸张的管理方法。我们叫去KPI,去title,去管理。以前我管公司管了快30年,极其复杂的管理方法也都用过,强KPI管理里面的副作用非常明显。


我在创办小米的同时想试一下管理创新,就要看看到底什么方式的管理是最好的。于是,我进一步地思考:什么样的人不需要管理?


首先,这个人得有能力。其次,这个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需要你管理。还有一条,内心要有无穷的动力,就是他要跟我一样,想改变这个社会,想把产品做好。你不需要为他鼓掌,不需要打气,也不需要刺激他。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一群人,你的产品一定能做的很好,不需要去管他们。接着我们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合理的,所以我就试了这样一套完全只抓问题本质的管理模型,就是找有能力、有责任心、有自我驱动力的人才。


去年5月份,我开始直接管手机部。以前我们基本不梳理组织结构,想怎么干怎么干。我先是理顺了组织结构,再把人都配齐。然后今年明确了三大重点任务。


第一个是开始狠抓质量。我们非常重视质量。用户在网上买了一个东西,万一出现瑕疵,他们会怎么做呢?传统销售模式只要有问题,消费者回到店里换一个就完了。而我们这里有问题,用户会选择在微博、在朋友圈里说一圈之后再投诉。所以,整个小米对品质的要求要远高于传统。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抱了非常大的决心,把质量标准、目标定得非常高。我们在内部有一个讲法,就是要用品质的铁拳击垮对手。今年我们的质量提升得非常迅猛,甚至有几款手机都接近零返修。


第二个重点任务是交付,我们经常缺货,甚至被大家说成是饥饿营销。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饥饿营销,一个产品受欢迎用户才会排队,如果一个产品不受欢迎,根本无法做到饥饿营销。今年我们在交付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今天市场这么多,我们各个区域还在投诉缺货。


最后一个任务是持续保持工程师文化和创新能力,小米现在在学习怎么能够做到产供销一体化,怎么能够把质量做得超出用户的预期。


总之,我觉得小米之前在管理上的创新走得有点过,今天在往回收,在找平衡点。现在谈小米的成功还为时过早,小米的创业路才刚刚开始。整个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调整是去年开始的,我估计还要再调一两年时间,才会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我以前都是做软件、做互联网、做电商和做投资,我从来没有做过硬件。40岁时,我觉得我们国内的东西做得不够好,我属于那种完美主义者,我说我能把产品做好,我做给你看。我觉得要是能把一件事情做成艺术品,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绝对是巨大的贡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