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轮到中年男人自卑了?
2017-10-30 19:02

什么时候轮到中年男人自卑了?

虎嗅注: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曲高和众(ID:m15875),作者:孟庆祥。


最近碰着好几个案例,都说孟老师,你老了!

 

我对一堆年轻人为了看个手机发布会掏钱上千元购票,甚至千里迢迢去看不理解。我对所谓鹿饭,什么Boy粉丝的扯淡崇拜不理解,然后,人家就跟我说了上面的话。我说,去你妈的,没这回事。就算老了,也不是什么错。

 

我上大学的时候,刚改革开放不太久,因为改开之前的中国是个论资排辈的社会,我们都觉得老家伙才牛逼哄哄,社会尊敬白头发的老男人。轮到我们开始变成老男人,社会又转向,开始讨好、鼓吹、谄媚年轻人,敢情我们这代人就是当孙子的命啊!

 

前些日子就想写一篇表示不服的文章,懒得动手。今天,被冯唐的一篇《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刷屏,不写不行了。

 

 

在我很年轻时,就是尊崇老家伙的时代,我就发现,很多老家伙其实是外强中干,梳的油光的白头发加上笔挺的衣服真不代表学问。

 

我隐约的感觉到智力这东西可能和体力是伴生关系,人生的智力高峰和体力高峰可能是重合的,顶多智力衰退的要慢一点。

 

再到后来,我看了一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写的《文化与承诺》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书中的主要观点是,农业社会经验重要,所以要向老人学习,老人牛逼,她起了个名字叫前喻文化;到了工业社会,有什么问题要向同龄人学习,叫做并喻文化;再到信息社会,年轻人才能掌握新式武器。


所以,年龄大的要向年轻人学习,叫做后喻文化。

 

这本书是1972年出版的,距离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还有很多年。在电视时代,米德就洞察到了这种现象,非常佩服。

 

2009年,我出版了一本讲山寨手机的书《山寨革命》,有人把它翻译成日文出版,然后有一个网络上答日本读者问,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让我谈一下对日本产业衰退的看法。

 

我直截了当说,很简单,日本就是被年功序列制搞死了。日本腾飞之时,是战后新出生的一代掌权,他们当时三、四十谁的年轻人。后来他们老了,还掌权跟不上时代了,当头的落伍,即是公司的衰败的主要原因。于是,日本就落后了。

 

二 

 

尽管米德的后喻文化传播并不广泛,也没有什么系统的、影响力广泛的理论说老家伙其实不灵,但这个观念就像幽灵一样,在社会各个层面播散开了。

 

这个社会对年轻人的推崇已经到了谄媚的程度。


就算他们的脑残行为也被说成是牛逼,他们的扯蛋,他们的颓废,他们的肤浅统统被社会接纳,并奉为真理。

 

大家都知道菊花厂有45岁退休的条例,我打听出处,说是学爱立信的。其实不用学爱立信,军队就是如此。为了保证新陈代谢,全球各国军队的各个级别都有年龄上限,是强制规定。菊花厂不是强制规定,是潜规则,但90%以上的人都遵从年龄规则。

 

互联网行业闹的就更汹涌了,因为作为一个大众用的工具,年轻人明显掌握的要快,作为研发这些工具的互联网公司也很快发现年轻人更能抓住人们的需求,年轻人成了行业的引领者,互联网行业是崇拜年轻人的始作俑者。

 

互联网行业的话语权比其它行业加起来都大,所以,年轻人牛逼,中年人傻逼的观念传遍了整个社会。

 

多年前,在智力行业,35岁以上,劳动市场就关闭了。掐指一算,大学毕业才10年多,要是读研究生在加一个博士之类的,学校毕业,基本已经到了失业的年龄,所以,我多次劝大家不要读研究生,更不要读博士,这是社会现实。

 

 

很多的时候,我对老男人也不感冒。唠叨着过时的话,透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固执,不思进取,自以为是或者自甘沉沦,等等,就是冯唐所说的肥腻猥琐男。女人则从追星族向广场舞方向进化。

 

现在,并不是老男人,而是上溯到中年男,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都不可避免的受制于自然规律落伍。

 

 

罗素说,要崇拜权威就崇拜30岁的人,在此之前,学的多忘的少,在此之后,忘的比学的多。凯恩斯说一个人25岁之后,很难改变观念。爱因斯坦说,一个人30岁若没有成绩,就永远没戏了。爱因斯坦的传记作家说,1925年之后的爱因斯坦若改行去钓鱼对物理学没啥影响,这一年爱因斯坦36岁。

 

我深入的琢磨过进化心理学,我认为我写的《人性与个性的逻辑》将来会成为一本名著。

 

在“发育”这一章里,我比较详细的说明了认知发育和年龄的内在逻辑,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所有生物的认知能力都会在成年之前达到顶峰,以后会有所下降。


农村的役畜在身体刚刚长成时才能学一身好活计,耍猴人也不会训练成年猴子,等等。人也是如此,在心理学领域,主流理论认为只有人在成年之后才有学习能力,为此,还专门造了一个词“犹太延续”,这纯属胡说八道。农村老汉都知道役畜成年之后再学干活也是可以的,只是学的比较慢,学得不会特别好而已,

 

人和动物在年龄——认知的关系上,根本没有区别,因为这一切都可以用自然生存和繁殖的逻辑轻松论证。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重复年轻人牛逼的道理,其实不然。

 

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事情都不需要顶尖的智力,也不需要竞技体育体育一样拼尽全力。整量子力学这么复杂的东西,智力降低一点点都不行了,但世间的事物量子力学这种情况就像竞技体育一样少见。

 

所以,这是中年大叔不必自卑最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有很多次给年轻人讲课,问他们看没有看过《论语》,《定位》之类的,基本上没有。我说你们太水了,这东西怎么一个人都没有看过?

 

我说没用,但这么多人都没有看过,不符合概率分布。我年轻的时候,正流行装B读各种高深的书籍,各种心理、哲学流派之类的,也因此养成了一个有时看是的习惯。

 

后来我又说,也理解你们,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所有的时间都被考试竞争填的满满的,哪里还有时间整课外读物,幸好那些闲书其实没啥用,要不年轻人又输了。

 

既然绝大多数事情并不需要顶峰和智力、记忆力和体力,那么,中年男人有啥不可?

 

其实,不可的原因大部分是心理层面的,端着架子,不懂就回避,假装懂,摆出一种爱咋地咋地的样子,然后,不能克服固执,当然就不行了,这就形成了一种负反馈。也即是说,中老年男人受到主观能控制的心理因素影响比客观控制不了的认知能力的影响要大。

 

冯唐整出来10条避免成为萎缩中年男的套路,其实他自己写完都记不住。你只是读起来貌似有理,然后很快就忘了。

 

有一次,我和同学聚会,我说,哎呀,我们都老了。我同学说,你谈这问题干嘛,不要谈年龄。我觉得这相当智慧啊,活一天干一天,该干啥干啥,能干啥干啥。


对年轻人谄媚,避免什么老男人恶心之类的想法只会不断的增加你自卑的砝码,某种情况上说和固执自负是一种样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