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去世,曾是李克强总理的导师
2017-11-15 15:02

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去世,曾是李克强总理的导师

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今日(11月15日)在官网发布的公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于11月14日深夜逝世,享年84岁。


萧灼基,1933年生于广东汕头。195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大三时因品学兼优被推荐攻读研究生。后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兼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特聘顾问。


1988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就读在职硕士的现国家总理李克强,将中国农村经济作为自己研究的工作方向,这年,他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指导老师正是萧灼基。这个题目挑战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说。


“二元结构”说的是发展中国家必然是发达城市和落后农村并存的发展结构,经济学家刘易斯因为清楚地论述了二元结构,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萧灼基当时认为中国经济学者有能力挑战挑战二元结构说,萧灼基提出这个题目后,李克强表示想写,挑战二元结构的方向也成为了后来李克强论文名字的来源——《试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在学术上,萧灼基不仅敢于挑战权威,还敢为天下先,他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主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专家之一,国有企业所有权(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理论就是由他最先提出的,那还是在1981年,他在《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中,大胆地主张要按商品经济原则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经营权)归企业。这使他荣获首届孙冶方经济学奖、全国改革与发展金三角奖。


80年代后期,他又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因素的存在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个在现在看来不算新奇的理论,在当时提出来却需要相当的勇气;1989年,在《商品经济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等文稿中,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本质上是商品经济,必须突破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不是商品”的理论;1991年,又提出“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并对市场经济的特征、功能等做了详尽的论述……他的一些观点,当时曾被有些人视为异端,但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他还是最早研究股份制经济和证券市场的专家和理论先锋。他主编的500余万字的《中国证券全书》是迄今为止有关证券市场最全面系统的工具书。他长期研究宏观经济,对经济的发展形势把握较准确,对中国证券市场也颇有研究,被誉为“萧股市”、“燕园里的中国经济预测家”。他关注新农村建设,建言取消农业税、主张“利益回归”,认为农民通过各种方式为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和所受的损失,理应得到相应的补偿。


1992年国务院批准萧灼基教授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萧灼基还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治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2008年,他获得“改革开放30周年60位经济人物奖”,2010年获得“中国证券市场20周年最具影响力人物奖”。


不过,萧灼基教授也有言论曾引起争议,最有名的是他在2004年两会期间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这番话:


如果有机会向总理建言,我一定要说“三个不要轻言”,不要轻言经济过热,不要轻言房地产泡沫,也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北大教授拥有轿车和别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