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游戏前,南梦宫、世嘉们都是做什么生意的?
2018-02-07 08:09

在做游戏前,南梦宫、世嘉们都是做什么生意的?

来源:游戏研究社(ID:yysaag)

作者: 馒头粉丝


电子游戏这个东西,是个西洋玩意儿,在影响到东亚国家日本之前,有不少从事传统生意的日本商家,各自都有一摊生意。等到自家生意遇到瓶颈,或者看到新兴市场有繁盛的苗头,才纷纷转战游戏行业。


比方说任天堂,众所周知他们家创业很早。山内房次郎在1889开了家个人商铺,靠制作花牌为生。等到孙子山内溥掌管生意时,才转向了游戏开发行业。在这之前,山内家族的营生跟黑道、爱情旅馆等总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博彩、情色到玩具厂,再到电子游戏业巨头,任天堂走了好长一段路。



那么其他有名的日本游戏厂牌,在转行之前都是靠什么来养家糊口的呢?这里举出几家有代表性的说说。


南梦宫:商场屋顶游乐场大亨


南梦宫创始人是中村雅哉,家里世代都是做火枪的,到了他爹那代因为火器管制,改做维修气枪生意。原本他该是继承家业,继续给人修枪,但对这门生意缺乏兴趣,转去横滨学造船,将来希望当个船员,没想到因为视力问题断送了出海的梦想。


有一天,他看见横滨松屋百货商城的楼顶上,有一群爹妈带来购物的小朋友。由于对逛商场毫无兴趣,就在楼顶互相打闹,这时他心生一计,把自家仓库里闲置的两台木马玩具,改造成了可上下摇动的电动木马,然后摆上商场楼顶,1次收费5日元,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靠这笔资金,中村在1955年成立“中村制作所”,专门从事游乐玩具制作,那会儿日本各大商场楼顶,几乎都改造成了游乐场,做为商场的额外营收单元对外开放。整个60年代,中村就专门靠这些楼顶游乐场来赚钱。


到了70年代,中村在自家产品上面开始采用Namco的商标,1974年他收购了雅达利日本分部,逐渐在新兴的电子游戏领域发力,3年后正式重组公司,改名南梦宫。



到了1979年,南梦宫推出了一款叫做《小蜜蜂》的街机游戏,下一年再推出《吃豆人》,至此彻底在游戏界站稳了脚跟。


2017年1月22日,中村雅哉去世,享年91岁。



愿他老人家安息。


太东:犹太人贩卖伏特加的贸易商


说起太东(Taito),大家脑海里第一印象应该是传奇之作《太空侵略者》,这个游戏让太东成为了街机游戏行业的大家。直到今天,Taito Station都是日本国内最大的街机厅连锁店之一。



不过创建太东的人,不仅不是日本人,而且当年做的生意也跟街机无关。


米哈尔·克根(Michael Kogan)是个乌克兰籍犹太人,1917年俄罗斯国内革命大潮兴起,米哈尔于1932年逃到了我国的哈尔滨,当时那里正处在日军占领之下。



那时的日本对犹太人持友好态度,并公开支持犹太重建主义,西方的德国纳粹却秉持种族优先理论,逐渐开始虐杀欧洲犹太人,一时间大量犹太人都往远东地区逃难。


抗日战争也于此时爆发,日本当时尚未与德国、意大利结为轴心国同盟,但与两国关系很好。一方面他们担心对犹太人过于优待会招致不满,另一方面对犹太人手中的资金眼红。在日本的“犹太人对策要纲”里明确表示:“不主动招收避难而来的犹太人,而对资本家,艺术家等有利用价值的人可以例外。”基本上就是个模糊中间态度,当然相比纳粹采取的灭绝主义,此要纲对米哈尔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1939年,19岁的他逃往日本,进入早稻田经济学院学习贸易。


1944年,米哈尔去到天津做贸易,1950年再度回到日本,成立“太东洋行”,这“太东”二字,后来有“远东的犹太人”一说。


1953年进行重组,成立了太东贸易株式会社,成为了日本第一家在本地酿造,贩卖伏特加的贸易商。



1972年再次改名为了太东集团,经营目标逐渐转向自动贩卖机,桌面游乐机,老虎机等。直到1978年做出了《太空侵略者》,至此成为了街机游戏的大家。


1986年,米哈尔在前往洛杉矶的旅途中去世。他的女儿至今仍享有太东8.5%的股份。


Game Freaks:先有同人志,再有宝可梦


1983年,田尻智还在东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上学。有一天,他自觉对游戏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就独自执笔将研究成果编撰成一本自制杂志,命名为Game Freak,随后拜托给同人志专门店发售。



靠着这些自编的同人志,田尻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友人,其中就有梦想当漫画家的衫森健,Game Freak杂志日后的封面,就都被衫森包圆了。



同人志越做越顺手,田尻继而又有了做游戏的想法。于是他拿着自己设计的游戏原案,四处参加游戏公司举办的比赛,结果无一采用。倒是他做杂志这边的功绩,被Fami通等杂志看到,等到毕业之后,田尻正式成为了一名游戏投稿作者。


但田尻始终搁不下做游戏的心思,再也憋不住的他召集做同人志的同行们,自行做了一套FC的开发机。然后在无尽的吵架冲突、同伴出走之后,终于将游戏制作完成。田尻又拿着自制的游戏卡带,跑到南梦宫那里推销,没想到对方接受了这款作品。1989年《孟德尔的宫殿》(美版名称,日版叫做Quinty)发售,卖出了20万套。



同年,靠着游戏版税收入的5000万日元,田尻成立了自己的游戏工作室,起名依然叫做Game Freaks。


日后,他一边开发《耀西的蛋》《马里奥与瓦里奥》等游戏,一边把这些游戏赚来的钱,都投入到自家公司的新作里去。在好友杉森和其他同僚的协助下,来回折腾了6年的时间。直到1996年,终于在任天堂GB掌机上,推出了《精灵宝可梦红·绿》,帮助GB掌机大大提高了市场份额。这两个版本在日本国内就卖出了822万套,红绿青三版本全世界销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137万套!



因为游戏的热卖,让任天堂立刻掏出钱包,联合玩具厂商Creatures,共同与Game Freaks成立了株式会社宝可梦,把游戏直接做成了品牌。


在1999年的《精灵宝可梦金·银》完成之后,田尻智终于厌倦了游戏开发,退出一线专门管理生意去了。


世嘉:Made in USA?


世嘉的创始故事,用四个字形容就是:一言难尽。复杂程度超乎寻常,IGN、Kotaku、卫报等媒体的报道都有各自的微妙之处,连世嘉官方都有点发懵,这里将各家资料对比筛选后,整出内容如下。


先说三个人的名字,埃尔文·布隆伯格,马丁·布隆伯格和詹姆斯·亨佛特。前两个是父子关系,最后一个是布隆伯格家族的朋友,比较无足轻重,只注意布隆伯格父子就行了。



1934年的时候,埃尔文·布隆伯格在洛杉矶创立了Standard Games,1940年见美国进入二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埃尔文连同他的儿子马丁,加上家族友人詹姆斯,又把Standard Games转移到了夏威夷。


公司的经营目标很简单,为美军提供点唱机,弹子机和老虎机这样的游乐设备。1945年初,他们把Standard Games资产卖掉,重新成立了Service Games。二战结束后,美军进驻日本,夏威夷作为军事重地承担起了物资,装备的中转地,Service Games得以继续为美军提供游乐服务。


时光转到1951年,美国本地各州开始取缔老虎机,大量的存货迫使Service Games逐渐将经营目标从军队转移到平民,再从本地转向日本。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将实际管辖权交回,日本不再受美国法律的约束,这就带来了新的商机。


但想进入日本市场还需要当地代理,正好有一家负责进口贸易的公司找上门来,那就是雷梅尔·斯图尔特公司,主业是向日本出口贩卖点唱机,理查德·斯图尔特为公司社长。双方一拍即合,由斯图尔特出面,在日本当地创立了Service Games Japan。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销售的各类机器上面,就用上了公司名SErvice GAmes简称,SEGA——世嘉就这么诞生了。



不过世嘉的名字有了,公司还没全面进入电子游戏行业。这就轮到另一个美国人出场了,那就是大卫·罗森和他的罗森企业。


罗森企业是靠做照相生意起家的,同时他们也向东宝系的影院院线铺设游乐设备,1950年代中期,已经有了早期的街机机台出现,当然并没有电子化,仍是传统的机械形式。


此时日本也开始取缔赌博机,柏青哥和老虎机的市场越来越小,但柏青哥业者首先琢磨出了方案,就是赢来的小钢珠只能换取奖品。至于奖品到别处去套现就不关机器的事儿了,如此一绕产生了“玩柏青哥不是赌博”的法子,到了1961年居然就合法化了。老虎机到后来才追随这个规则。


总之赌博机生意不好做了,游戏化的街机生意就进入到视野之中。雷梅尔和斯图尔特这个时候产生了分歧,将Service Games Japan分为了日本娱乐物产、日本机械制造两个企业,不过很快日本娱乐物产因“世嘉1000”型国产点唱机大获成功,转头就把日本机械制造又合并了回去。



随后就再次与罗森企业合并,罗森成为了社长,合并后的日本娱乐物产正式改名为世嘉企业。到了1966年,世嘉推出了《潜望镜》,大受欢迎,算是在当时的街机游戏业界站住了脚跟。



1969年,世嘉被Gulf+Western工业收购,整个公司的管理方向,实际上依然偏向美国一方。


终于,中山隼雄要登场了。中山最早在V.V贸易工作,这是跟太东贸易,雷梅尔·斯图尔特同期的三大点唱机贸易商之一。1967年中山离开V.V,创立Esco贸易,经营目标选在了游戏娱乐设备上面,而且非常成功,规模也越来越大。


1970年代后半阶段的世嘉,只是纯粹的游戏制造公司,没有经营街机厅的想法,Esco正好在运营这方面有丰富经验,这方面再次互有所需。世嘉收购了Esco,中山隼雄就任副社长,罗森依然坐着社长的宝座。


这个罗森在70年代的时候,回到美国成立世嘉美国分部,专做弹子机生意,游戏机居然只做代理,不用自家产品。理由只是做代理成本低,赚钱简单。到了1983年,美国游戏产业出现大震荡,世嘉美国就被母公司借着这个机会出售掉了。



大洋对面的日本世嘉,恰好在稍早之前,推出了自家首个家用主机SG-1000。母公司Gulf+Western本就觉得这个项目不靠谱,美国那摊子事一出,对世嘉的前途就愈加缺乏信心,随即准备着手卖掉股份。


副社长中山隼雄抓住了机会,找来了日本本土CSK财团,将世嘉买了回来,CSK时任社长大川功出任世嘉会长,中山从副社长做到了正社长的位置。



如此世嘉才真正变成了日本的游戏公司,马上就要跟任天堂一争高下了。


好了,那些当年创立世嘉各自留下一笔的美国人们,后来都去哪儿了呢?在日本娱乐物产与罗森合并谈判时,马丁·布隆伯格还代表日本娱乐物产一方参与谈判,他父亲埃尔文和家族亲友詹姆斯,在那个时候应该都已经退休养老去了。这次合并之后,马丁也回美国生活了。


同样在这次合并之后,斯图尔特也拿着自己那份钱回美国享福去了。


1983年美国世嘉被买,翌年中山隼雄上位,想着罗森没地方去了,也该退休了吧。谁曾想,1986年当世嘉再次成立美国分部时,又是罗森当了法人代表,还坐上了美国分部会长的位置,一直做到1996年才退休。



从1965年到1996年,罗森在世嘉高位上足足31年,对一个原本做照相生意的人来讲,这份境遇可说是相当了得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