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狗看过来!赠你一份《春节脱单速成宝典》
2018-02-14 12:42

单身狗看过来!赠你一份《春节脱单速成宝典》

撰文 | 缪加 曹雨 出品 | 网易浪潮工作室 头图 |视觉中国


单身狗找不到对象,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早在1984年,农村的单身汉问题就已经进入了公众视野。农村问题研究学者辛秋水在她对安徽省肥西县河东乡的调查中,就发现河东乡有30-40岁的单身汉177人。80年代以来,男女性别比持续走高。


到2013年以后,平均每年男性过剩人口将在10%以上,这意味着每年将有120万适婚男性将找不到初婚对象。


2亿单身狗们想自救,首先要搞清楚单身的原因,对症下药。


被挤出婚姻市场的单身狗


提到找对象难,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男女比例不平衡,狼多肉少,所以找不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爽和蔡圣晗研究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中国大龄未婚人口都是先于“一胎”政策时期出生的,学历越低男性和学历越高的女性,越找不到对象,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择偶最难。


浙江金华山区横岘村的单身男子胡双强,长期独居他需要自己烧饭 / 视觉中国


这不禁让人想到婚恋专家的那套理论,男女由高到低分A、B、C三等,A男追C女,B女找A男,男的得往下找,女的必须高攀。虽然这套理论看起来非常扯淡,但其实是有严肃的研究依据的。


“A男追C女”在学术界叫做婚姻梯度理论(Marriage Gradient),最早由美国学者杰西·伯纳德(Jessie Bernard)提出,她认为在美国社会中,丈夫在家庭中默认地居于支配地位,所以丈夫在身高、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上,理应比妻子更有优势。


所以男女双方都会默认这种女子向上寻找丈夫、男子向下寻找妻子的模式,才会有低学历男性和高学历女性被挤出婚姻市场。


杰西·伯纳德的婚姻梯度模型


有些研究者认为,这种婚姻挤压完全是由男女比例失衡造成的,如果男女出生性别比数值达到理想的105±2,婚姻挤压的情况将会消失,然而这并非事实。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南部黑人社区、巴西、柬埔寨等国家的高知女和贫穷男,都有结婚难的困扰;其中一些地区,出生性别比例并没有出现显著的不平衡。


只是中国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加剧了这种婚姻挤压。以中国现在的男女出生比例来看,今后的30年内,适配年龄男性要远多于女性,社会底层的男性将受到更为严重的排挤。


2008年5月2日,武汉解放公园相亲角一名留美女博士的征婚广告令男士们啧嘴 / 视觉中国


同时,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大龄剩女问题也非常严重。深圳大学的易松国教授使用深圳市结婚登记的数据,辅以问卷调查,发现深圳的大龄高学历女性,是全国最大的单身女性群体。


因此,最困难的单身群体,其实是最发达地区的“高知女”和最落后地区的“贫困男”,他们要在婚姻选择中对抗不可下嫁、只可下娶的“传统习俗”。


农村单身汉若要找结婚对象,最好的办法便是外出打工。比起较为封闭的山区农村,城市有更多重的婚姻条件评价标准,到了大城市,家里有多少存款、有几层楼房这些也许都不重要;会唱歌、跳舞,乃至奇特的个性,都有可能被认为是有吸引力的。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遇到的人多了,总有能对得上眼的。


除了让受到婚姻挤压的人群“走出去”,还可以采用让外国人“走进来”的办法。对此民间早已有了对策,不仅仅是越南新娘、柬埔寨新娘,就连更远一些的中东和东欧国家,也开始被纳入中国单身男性的考虑范围。


2016年8月,山东济南一男子举牌向博士女友示爱 / 视觉中国


增强流动性的办法对于高学历单身女性来说也是同样有效的,如果在一个小城市里找不到心仪的对象,那么扩展到大城市,乃至纽约、伦敦、东京,那么找到心仪对象的机会无疑会大很多。


甚至,她们可能要考虑下嫁。美国80年代曾有一项针对黑人婚姻的研究,高学历的黑人男性都倾向于与白人女性结婚,导致大量高学历黑人女性成了“剩女”,她们不得不在年龄渐长的压力下选择放宽标准,下嫁比自己学历稍低一些的黑人男性。


类似的情况也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发生过,社会上层的女性在社会压力下放宽择偶标准,一旦放宽,单身问题并不难解决,只不过下嫁婚姻的离婚率比较高。


相亲网站不靠谱


不管是去大城市找对象的高知女、贫穷男,还是大多数出于中间阶层的单身狗,找对象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多个选择,多个可能。


不用说,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家的相亲网站自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最直观的一点就是,线上相亲网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到更多异性的途径。


2014年8月,山东日照,某相亲网站举办的纸袋相亲会,嘉宾们头戴纸袋握手致意 / 视觉中国


很多人表面上对相亲网站不屑一顾,其实都被相亲网站“1.7亿注册会员,给你千万里挑一的机会”,“每天上千对牵手幸福”这样的甜言蜜语所吸引,悄不作声地注册了账号。然而相亲网站真的是现代人摆脱单身的最佳方案吗?


有了线上的资料库,宅男宅女们不再担心去哪才能遇见未来的另一半,他们只要睡前花十分钟刷刷手机便能浏览上百人的档案,不必为面对面相亲而紧张,也不用揣度对方是否有找对象的意愿,高效,便捷。


鱼池大了,选择多了自然是好事,但是人们是不是更容易找到对象呢?答案是,不一定。


研究发现,虽然相亲网站海量的用户档案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它同时也带来了选择的压力,很多人面对过量的选择时往往会倾向于逃避做决定,而不是耗费大量精力去比较,分析每一个选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选择过载”。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超市里有两个果酱品尝摊位,分别放置着6种和24种口味的果酱。虽然购物者有50%的可能性更会在24种果酱面前停下脚步,但他们在6种果酱的摊位前购买果酱的可能性比前者高十倍。


2009年1月,中科院与某交友网站联合举办了一场相亲会 / 视觉中国


这种选择压力导致的精神疲惫也同样反映在相亲网站中。面对更多的选择,人们的比较策略变得更为草率——在作比较时更复杂的条件(如性格,教育水平)被更容易评估的条件(如身高,体重)所代替。


相亲网站上直观的用户档案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大波人不约而同地主动联系那个看起来更有吸引力的人。在酒吧里,如果一个男性看到有十个男性围着一个女性,或许他不会再走过去同这个女性搭讪,然而在网上没有人能看见到底一个人周围站着多少献殷勤的人。这常常导致人们在费心联系那些他们高攀不上的人时,错过真正合适他们的潜在伴侣。


此外,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所描绘的理想对象和他们在现实中喜欢的人并不重合。现实世界里,人们往往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一个人。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测试,要求实验志愿者只看网络档案,评估哪个人更能吸引他们,每个人都在档案中挑出了自己的理想型。但在经过简短的互动后,那些挂在网上的理想型却并不能让他们心动。


也就是说,你自认为知道自己喜欢哪一类人,其实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相亲网站看似提供了一个理性选择的方案,但是你可能一开始就没有找对人。


更值得警惕的是,相亲网站还有可能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长期逛相亲网站会培养出一种叫做“市场-交换导向型”的选择模式,线上相亲的人总是在短时间内通过评估与对方交往的潜在成本和回报,来决定是否去联系一个人,心理学家称之为“麦当劳化”的浪漫。


然而亲密关系的建立,却走的是相反的路径。陷入感情中的人,并不以交换为导向,而是更关注对方的需求,更喜欢分享和奉献。比起金钱与物质,他们更依赖不那么具象化的东西,比如爱与情感。因此很多研究者担忧,相亲网站的长期用户会把找对象完全功利化,甚至可能会影响你建立正常的恋爱关系。


2014年3月,广东深圳某网站举办的高端相亲女性选拔活动上,周易专家在给面试女青年看手相查八字 / 视觉中国


当然,其实你找不找得到对象,根本就不是相亲网站的目标,赚钱才是关键。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经达到2亿,全国独居人口超过15%,单身狗们不止是父母们的心头痛,更是资本眼中的大钱袋。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已增长到34亿元,多数相亲网站都有各种手段从用户口袋里掏钱,从阅读信息到各种高级会员,乃至参加同城活动,少则每月几十元,多则可达上千元,一些私人定制服务的价格则可达万元。


而英美相亲网站的案例则告诉我们,当用户的月均花费在10000美元以上时,相亲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然而当月均花费在1000美元以下时,相亲网站会选择用不甚精准但大量的配对把用户吊住,让用户连续花上好几个月的钱,美国相亲网站的用户平均活跃时间是6个月左右,然后多数人会选择黯然离开这个网站。


这是相亲网站盈利的一种策略。相亲网站的目标是盈利,盈利则需要吸引大量的会员,人们越是找不到对象,相亲网站的生意才越好做。组织各种高大上的活动,频频出镜,只要让会员感觉钱花的值就行,至于这些活动的效果如何,不少参加过的人说:“其实只是凑个热闹,遇到的人很难深交”。


费用不菲的相亲网站根本不是终结单身的利器。


对象可能就在身边


请不要灰心,除了婚姻市场中非常极端的高知女和贫穷男,大数据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在3-5年内解决婚姻问题,而你未来的另一半,或许就潜藏在你的朋友圈边缘。


办公室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办公室恋情修成正果的比例高达50.72%。因为办公室里人们年龄相仿,相处时间久,彼此从工作到生活都有更多共同话题,知根知底,日子久了互相有好感也很自然。


2017年8月26日,武汉长江江域上某游轮上举行的相亲会 / 视觉中国


看到这里你或许要反驳,“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事实上,你高估了人类这种兔子,他们就是爱吃窝边草。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叫做“相似性理论”,大意是我们总喜欢和观点一致的人交朋友,以达到认知协调。所以相似的人在一起更容易互相赞赏,相处起来也更轻松愉快。


《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2015年十城市抽样调查》的调查结果表明,已婚的人中,超过一半的人是通过熟人介绍认识另一半的。虽然听起来不够浪漫,但这种老派的相亲方式恰恰是成功率最高的。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近。


这里的“近”既是物理距离上的近,也是个人条件、价值观上的相近。首先,既然是熟人介绍,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离我们特别远,否则见都见不到,就没有介绍的意义了。这种距离上的相近,往往有效避免了艰苦卓绝的“异地恋”,实乃一段初初萌芽的恋情最好的助推器。


其次,通常玩得好的朋友也是无论在兴趣爱好,还是价值观念上都与我们更合得来的人,这意味着两点:一,他们对你更了解;二,他们介绍的朋友都是一个朋友圈的人,自然彼此也更相似。借助上文提到的相似性理论,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熟人介绍的对象更有可能是你的理想结婚对象。


当然了,我们并非在鼓励办公室恋情,通过同事、朋友或者亲友介绍,往往能找到这类处于共同社会阶层,又有共同话题的对象。


2010年10月,近万名单身男女参与广西南宁相亲大会,陌生男女一起做游戏互动 / 视觉中国


看到这里,很多单身狗可能会误解,“这不是忽悠我回去相亲吗?”


提出这样质疑的人,大多数可能还对一见钟情式的罗曼蒂克恋情抱有幻想。但现实很残酷,即便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上海,“一见钟情”的发生率也仅为15%,你是如何确保自己是那稀有的15%呢?


这里不得不揭露一个残忍的事实,在恋爱之前,总喜欢沉浸在自己幻想中的人,常常会高估自己,简单来说,就是人丑要求还高。


全球相亲网站OkCupid的一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用户中每5个人里就有2人在回答“你是否是一个天才”的问题上选择了“是”这个选项。但按照《斯坦福-比奈量表》的标准,全世界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被称为是天才(即IQ大于等于135)。


这并非个例,事实上研究表明,当人们被要求自我评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在能力、同情心、诚实度、道德感等各方面都强于其他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优于平均效应”。


人都有高估自己的本能,自视过高,往往是找对象的绊脚石,因为当你将那些在各方面都更匹配你的人通通否决了之后,你的那个理想对象可能压根也看不上你。


在现实中,男性往往把相貌、年龄作为筛选女性的重要条件;而女性则把财富、教育作为筛选男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年龄对于女性来说更敏感,在30岁到40岁之间,女性的婚姻资本呈陡坡下降的趋势,男性的下降趋势则要平缓一些。



一个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女性“年老色衰”以后,迅速放宽了婚姻筛选条件。因为以外貌条件作为婚姻资本,显然女生会比男生下降得更快,因此更容易在各种压力下选择放宽条件,随便找一个凑合算了。


想要破除单身诅咒,避免在错过最佳年龄后不断刷新择偶标准的下限,就要在一开始看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一味抓住一个完美标尺衡量所有人。与其费力高攀比我们强很多的人,和与自己在外表、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差不多或者稍微强一些的人约会,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也许会有人说,我就是要等待灵魂伴侣的出现。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灵魂伴侣”存在吗?心理学家认为,这可能只是一种“投射效应”,你眼中的那个人闪闪发光,不过是陷入恋爱时的一种错觉。简单来说,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从数学角度来讲,在相同连龄段,我们每个人都至少有5亿个灵魂伴侣的“候选人”,假如灵魂伴侣真的存在,我们找到TA的概率是5亿分之一,也就是接近于0。心理学家Shauna H Springer则认为,所谓“灵魂伴侣”其实都是长期磨合、认真经营感情的结果,共同生活几十年的你爸妈,可能就是彼此的“灵魂伴侣”。


当然也有些人比较特殊,他们已经给自己的人生作出了最好的规划,有充足的养老和疾病储备,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准备单身一辈子了。


这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独居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无非是自杀率、犯罪率高一点,平均寿命低一点。


Y轴:单身/已婚 死亡率倍率;X轴:年龄


150年前,英国社会学家就总结出了法-柏提龙规律(Farr-Bertillon law),即在所有年龄组中,单身人士要比已婚人士的死亡率高。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单身人士死亡率要比已婚人士高出三倍左右(见上图),婚姻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个体的健康,尤其是男性的健康就越有利。


想要摆脱这样的单身狗诅咒,终究还是需要你大胆行动,毕竟连亚圣孟子都说:爱她就要大胆地追。


参考资料:

[1]辛秋水, 要重视解决农村“单身汉户”的问题--来自肥西县农村的调查报告, 社会, 1984年第6期, 第7-8页.

[2]李树茁, 姜全保, [美]费尔德曼. 性别歧视与人口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第219页.

[3]Bernard, Jessie. (1982). The Future of Marria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33-34.

[4]刘爽, 蔡圣晗, 谁被“剩”下了?--对我国“大龄未婚”问题的再思考, 青年研究, 2015年第4期, pp. 76-84.

[5]Heard, Genevieve. (2011). “Socioeconomic Marriage Differential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7 (1): 125-160.

[6]Bhat, p.; Mari, h.; and Shiva, s. "demography of bride-price and dowr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Indian marriage squeeze." population studies 53:129–148.

[7]Davis, l., and Emerson, s. (1997). "black dating professionals' perceptions of equity, satisfaction, power and romantic alternatives and ideals." 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 23:148–165.

[8]Greene, m., and Rao, v. (1995): "the marriage squeeze and the rise in informal marriage in brazil." social biology 42:65–82.

[9]Huguet, j. et al., (2000). "results of the 1998 population census in Cambodia."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18:1–18.

[10]陈友华; 米勒·乌尔里希, 中国婚姻挤压研究与前景展望, 人口研究, 2002年第3期, pp. 56-63.

[11]易松国,从择偶坡度分析城市女性的婚姻挤压——以深圳市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pp.77-81.

[12]Spanier,G.B. & Glick,P.C. (1980). Mate selection differentials between whites and bl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Forces,58,p.707- 725.

[13]Carrie Ritchie. More singles turn to matchmakers for personal touch. The Indianapolis Star, Feb. 10, 2013.

[14]Daniel Pembrey. Best of Money: single, dating and paying a very high price for it. Financial Times, Mar. 11, 2016.

[15]Delia Davin.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 and East As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7,16(50).

[16]James Robards, Maria Evandrou, Jane Falkingham, Athina Vlachantoni. Marital status, health and mortality. Maturitas. 2012 Dec; 73(4): 295–299. doi: 10.1016/j.maturitas.2012.08.007.

[17]Peter Richmond, Bertrand M. Roehner. Effect of marital status on death rates, Part 1: High accuracy exploration of the Farr-Bertillon effect. arXiv:1508.04939 [physics.soc-ph].

[18[陈艳华. 适婚群体对婚恋网站的使用意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9]朱媛媛. 媒介化相亲的传播学解读[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0]Dunning, David, Chip Heath, and Jerry M. Suls. "Flawed self-assessment: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workpla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5.3 (2004): 69-106.

[21]徐安琪; 李煜. 青年择偶过程: 转型期的嬗变. 青年研究, 2004, 1.1: 2.

[22]Finkel EJ, Eastwick PW, Karney BR, Reis HT, Sprecher S. Online dating: A critic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12 Jan;13(1):3-66.

[23]甘琳琳; 佐斌. 当代中国人的择偶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D]. Diss. 2007.

[24]BIBI DEITZ,Is There Scientific Proof That Soulmates Exist? 2016.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