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与商业分手之始末
2018-03-05 14:26

奥斯卡与商业分手之始末

虎嗅注:第90届奥斯卡的获奖名单已经全部出炉,不知道你猜中了几个?反正很多人都以为《三块广告牌》会是最大赢家,但实际上《水形物语》最终斩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本文与本届奥斯卡关系不大,主要想告诉你奥斯卡与商业“分手”的始末——“冲奖片”,或学院与市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这篇文章数据很多,偏干


本文转载自机核。


奥斯卡票房数据里的秘密


前几天聊天的时候,有朋友提到过一个文章讲起奥斯卡历年最佳影片的票房排名,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结果一查发现那个数据有不准确的地方,另外我也觉得它按照年代(aka每十年)简单划分时期太粗暴了,所以自己查了一下。


以下列表为了简明和可读性起见,这里先按年代列出了年份片名和排名,更多信息在后面的图表和分析讨论中会有(排名是北美票房,因为1989年以前的全球票房榜没有数据)




我收集到的全部原始数据包括票房具体数值和1989年后的全球票房数据和排名等,可以在这里看到(数据来源主要是boxofficemojo,如果发现数据有误,请告诉我,我会修改,如果你想要用这些数据做自己的分析,请自由地……)。


1960~2017历年学院最佳与票房数据


因为最后发现全球票房数据趋势和北美票房之间没有明显区别,因此我为了图表简明起见省略了它,以下是我制成的图表:



有趣的转折与个中的原因


为了戏剧性效果,排名数据把轴逆过来了,大家就能看到它下滑的趋势,那条虚线是多项式趋势线。票房数据也为了戏剧性效果做成了面积图,近年的趋势就一下子变得很有意思了……


我把它分成了:


  • 热恋期:很久以前~1976

  • 冷战期:1977~1993

  • 努力复合期:1994~2003

  • 彻底分手期:2004~大概是永远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简单以年代划分是不靠谱的,当图表做出来以后,更有意思的信息就出来了。于是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转折年份发生了什么,事情真的十分有趣。


1977年,众所周知地是《星球大战》上映的年份,也同时是奥斯卡与票房开始冷战的时候,这是巧合吗?我会说当然不是。这话绝对没有任何贬低《星球大战》的意思,它不仅打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而且获得了一吨的奥斯卡提名,其中也包括最佳影片提名。但最终,它获得了几乎所有提名的技术奖项,却与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剧本都擦肩而过。


它当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甚至可以说创造了一种新电影类型,但似乎它也同时开启了一个“这样的电影只会得到技术类奖项”的时代。


我的个人观点是从剧本层面,《星球大战》是一个很传统的冒险故事,并且带有相当程度的儿童片倾向,并没有它在概念设计、特效拍摄等技术方面那么超越时代,所以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应当。


方才说的这种新电影类型,不是说太空歌剧,而是现代意义的大制作电影(blockbuster),当然人们对究竟哪个才是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大制作电影还有些争议,《大白鲨》,《星球大战》,还是《超人》?但这不怎么重要,它们都出现在同一时期,1975~1978年。



这三部电影当然是非常不同的了,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拥有人们从所未见的奇观场景,这让它们制作起来非常贵,但在院线中非常赚钱。于是一波电影制作的预算竞赛就开启了,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特效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大制作电影成了稳定的票房保障。


在大制作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杰作问世了,因为特效技术解放了电影人的想象,让他们得以将曾经的不可能呈现于大银幕,这些作品包括《夺宝奇兵》《ET外星人》《终结者》《回到未来》等等等等。


而与之同时学院与票房榜的冷战期也开始了,在此之前没有人会说学院对商业性有偏见,因为获奖影片几乎总是票房排名十分靠前的作品。


而在这段我称之为冷战期的1977~1993,票房冠军几乎总是这些大制作电影,它们也斩获了许多技术奖项,但最佳影片奖则几乎一直坚定地颁给更传统的“剧情片”,唯二两次票房冠军与最佳影片的相遇,却也恰好是大制作电影失利于“剧情片”的时候:1979年的《克莱默夫妇》和1988年的《雨人》。


特效、技术与叙事手法,孰重孰轻


这里我真的不是想说奥斯卡有偏见或是市场有跑偏(那发生在后来的“彻底分手期”),但事实是,你可以很轻易地讲这些大制作电影在技术创新上的成就,却很难衡量它们比起同时期的剧情片在叙事和传达主题与情绪方面好在哪里。


客观来说,大制作、重特效的电影相对复杂的设定、场景和技术呈现经常伴随着相对简单的主题和角色,奇幻/科幻故事的内核反而会偏近于更古典的设计,而如果创作的重点更倾向于呈现奇观,也确实会更有可能忽略叙事手法。


当然这绝非一概而论,古典的故事设计不含任何贬义,而且例外存在,一直存在,经常存在,但这种趋势也千真万确。甚至于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说:


“每隔十年左右,技术创新便能孵化出一批故事手法低劣的影片,其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开发奇观场景。”——罗伯特·麦基


再次强调,我绝不是说这一时期的票房冠军们故事手法低劣,但我们依然需要埋下这个概念,那就是大制作和高票房恐怕都不等于更高艺术成就。而且这一时期“续集热”也开始了,并且出现了像《超人3、4》这样票房口碑双扑街的“捞钱失败电影”。


但是接下来,我们进入了一个“试图复合期”,1994~2003年,从《阿甘正传》到《指环王III王者归来》,这大概是一个现代大制作电影的黄金时代,数字特效技术成熟并开始不再喧宾夺主,而是融入了电影叙事本身,而且也不再是奇观电影的专属投资。



但同时发生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1996年似乎是“颁奖季”电影概念开始诞生的时候,我们来看这几年的最佳影片提名变化,注意最后一列数据是电影的上映日期: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2年


“冲奖片”,或学院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在1996年以前,提名影片的上映日期几乎是随机的,而在那之后,10/11/12月上映的开始占据多数,甚至有的年份所有的提名影片都是如此。这正是所谓的“冲奖片”概念建立的年代,“奥斯卡对商业片不感冒”也成了人们的共识。


尽管这段时期出现了“现代大制作”的巅峰作品《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三部曲》,但其实同时,大制作电影的票房占比也在扩大,在94/97/03三个交点之外,其实局面和之前的冷战期并没有什么差别。而最终《指环王III王者归来》这一巅峰似乎也成了最后的辉煌。


很大程度上《指环王三部曲》也标志了一个技术时代,到了此时,数字特效已经非常接近于当代水平,动作捕捉技术也成熟了,CG角色完全融合入真人电影已经实现,特效几乎可以完成电影人想要制作的一切效果。


于是,到了2004年以后,冲奖片和特效大片的制作可以说是都非常成熟了,学院与票房市场的分手彻底完成。其中还有一个年份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2009年,回顾一下这个图表,看那个惊悚尖锐的排名线的谷点与票房线的峰值时刻:



我其实认为真正标志着“当代意义上的大制作电影”时代到来的,并不是《指环王》,而是《阿凡达》,因为是后者带来了IMAX3D时代,也再一次创下了票房纪录。是到了此时,我们开始问,“本市最大最亮的IMAX屏幕在哪里”,我们开始极度关心电影的视听体验,以至于放映设备的品牌效应突然放大,我还记得2009年的夏天有无数复杂的《阿凡达》观影攻略和“影院测评”,因为当时的北京只有4块IMAX屏幕。


而也就是在这一年,票房历史纪录和最佳影片的票房排名最差记录同时诞生了。



当时的头条是:卡梅隆与前妻展开对决,《拆弹部队》横扫《阿凡达》。


其实现在真人电影特效还有一道坎儿需要过,就是水下效果。据说《阿凡达》的后续之所以一拖再拖就是因为这个,但现在看来卡梅隆似乎要被《海王》抢了先机了。但等到水下特效也可以完美制作了,会拉回这个彻底分手的学院和票房市场吗?按照本文分析的规律来看,只会推得更远吧。


所以结论就是:引领技术时代的作品往往都是名利双收的经典,但每个技术时代中,显然学院都在与市场渐行渐远。


今年


这几年其实事情变得更复杂了,网络流媒体的冲击,大制作无法保证大回报,漫改电影大战,等等情况都在发生,不过那似乎是另一个话题了,本文的最后我们还是来看看今年的最佳影片提名:



7/9都是“冲奖片”,7/9都是票房不过亿。其实我个人真的蛮奇怪的,《水形物语》为什么票房这么低?一副简直像是没好好上映的样子……R级怎么了,谁说R级不能火啊?其实前两天《华尔街日报》也有一篇文章谈论这个现象,看到它我有些无语:我草稿写了一个月了,结果你先发了?


但我这篇和它差别还蛮大的,花了更多的笔墨在历史变化上,但《华尔街日报》的标题水平确实是我这个野路子写手所不能及,它说《最佳影片将颁给……一部你很可能不会看的电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