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人清清白白的,所以隐私什么的无所谓啦”
2018-03-27 07:10

“我做人清清白白的,所以隐私什么的无所谓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微博:@lishuhang,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3月26日,李彦宏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表示,“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


为了避免断章取义的指控,我必须指出,李彦宏在同一场合也说了,用数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果数据会让使用者受益,用户也愿意,就去做,这是基本原则。


只是这并不妨碍“中国人更愿意用隐私换便利”这句话成为在科技圈中刷屏的金句,也在人们近两年对百度各种所作所为的批判上新增了一笔。


但李彦宏说得明明没错呀。


“成为网红,我们不收推广费”


Deepfakes也许是人工智能最诡异的一种应用。通过算法,Deepfakes成功的做到了将某个人的头部替换到色情视频中女主角的身体上,并由此移花接木,做出明星的所谓“不雅视频”。


Deepfakes最开始是在美国版贴吧 Reddit 上面流行,而此后就开始占领全球最大也最知名的色情网站 PornHub ,以及动图网站 Giphy。2月开始,Reddit 和 PornHub 都陆续停止在用户提交和讨论此类换头的不雅视频作品,希望阻止Deepfakes的流传。


但是Deepfakes在中国却受到不一样的待遇,国内有公开的资料,知乎有详细的过程讨论;并且有人汉化了教学片,现在在B站都还找得到。


网友亲昵地称之为“照骗发车”和“闭门造车”。网络流行语当中把传播不雅信息称为“老司机开车”。而Deepfakes是在自己不提供任何原始材料,只利用已有视频的基础上移花接木,充满智慧的国内网友由此给成语“闭门造车”提供了新的含义。


截至目前国内网络环境倒没有多少成品出现,只是在进行纯粹的技术讨论。这也许是因为如果是真正的不雅视频,早就被扫黄打非的铁拳扫荡了;但如果只是换个脑袋用于做其他事情,好像又不至于到需要法律追究的程度,PS谁没见过?


Deepfakes 给 Reddit、Giphy等地带来了不小的流量和关注。而本来就是色情网站的PornHub本应更加无所畏惧。到底是基于怎样的理由,他们纷纷要撤下关于该技术的讨论呢?


PornHub给出的理由主要是,该技术可能会被人恶意利用,来作为打击报复的手段。PornHub把Deepfakes视频和所谓“复仇车”(Revenge Porn)相提并论,后者是指分手之后,情侣中的一方(多半是男方)出于报复心理而上传另一方(多半是女方)的裸照或视频。这很显然会给当事人造成创伤,而且在欧美法律下,也可能引致诉讼风险。


可能我们国家队员名誉和隐私设备东西真的是一点都不看重甚至就连连红在最近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中国可能会更少的受到关于隐私侵犯之类的限制所以开发相关的应用会更简单要知道在这些网站当中

但是在“服务器开设于欧美”却主要服务中国用户的几家“主流”的“发车”网站上,可没有这么多讲究。


例如某网站的首页,警示语写着“请不要上传未成年及血腥暴力内容”,但上面一句是:


“上传有风险,注意保护隐私,你的影片可能会被其他人下载或转发,成为网红我们不负责任(当然也不收推广费)!”


儿童色情和暴力内容,因为当地法律的规管,可能该网站不得不低头。但对于其他事情,说轻描淡写的提示都算抬举,简直是幸灾乐祸。隐私?你自己保护不好,别怪我哟。


只有“谋财害命”,才能让我们关注“隐私泄露”


Reddit等平台撤下Deepfakes的讨论也不是主动为之,但欧美国家针对隐私侵犯问题,确实有着比中国更好的一个监督环境。


在此前Vice等媒体报道中指出,有人真的被Deepfakes的恶意利用陷害,包括明星们——根据统计,最受欢迎的被Deepfakes换脸的明星是艾玛·沃特森——只能诉诸最早发布信息的平台,比如Reddit,而Reddit最开始对此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受害者又转去投诉媒体。在媒体与引爆的舆论的共同压力之下,Reddit等平台才做出了撤下信息的举动。


这样的故事和最近扰动资本市场的Facebook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机,基本上是遵循了同样的发展轨迹。正是因为包括英国第4频道在内的全球媒体,锲而不舍的对“剑桥分析公司”的不断追问,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等高管才在沉默了19天之后,终于发现装死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中国,如果想要为保护自己的隐私出头,而这一诉求又不牵涉到人身和财产伤害,那么这样的要求基本上不会得到大众的关注和声援。


我们如果想因为什么事情可能下一个就轮到自己而群体声援——哪怕只是在微博上点个赞——那么前提条件只有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谋财害命”。要么关系到了你的钱袋子,要么把握住了你的命根子。


百度、头条、滴滴以及其他平台收集你的大数据是早已有之。但是如果不是滴滴采取大数据杀熟的方式,真正的影响到了你每次进行消费所花的实际价钱;如果不是百度的医疗搜索指引到莆田系医院,断送了魏则西的生命,并且让你联想到自己的亲人父母也有可能会受此损害,那么这两件事还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吗?


那么既不谋财也不害命,单纯的数据盗用和损害,我们对此的关注是怎样的?


基本上就是,在看到火车站采用了能够随时识别人脸并比对的智能眼镜,以及在深圳街头的十字路口,出现人脸识别来判断闯红灯人员身份的大屏幕,我们都会对这样的技术进步赞叹不已。


更为讽刺的是,这边厢在红黄蓝亲子园出了事情之后,有很多家长急不可待地希望自己孩子的摄像头被全世界看到,好让人替他们在业余时间看孩子,有没有受到老师欺负;那边厢90后女生又在控诉周鸿祎,说水滴直播让很多公众场合的监控摄像头上网。


如果你最隐秘,最私密的不雅视频上网了,不管是“复仇车”还是Deepfakes伪造,结果会怎样呢?这可是最大、最深的隐私了啊。


不管当事人是否提出要删除视频的要求,事态都会不可挽回。预先得到消息的人们疯狂传播,搜索引擎忠诚地提示着“某某门女主角曝光某某门到底是怎么回事”,比维基百科要靠谱。信息似乎永远不会彻底消失。


早几年前的三里屯优衣库视频,直到现在还因为名字朗朗上口而有人记得。更著名的是2008年那个成为中国网民集体记忆的,由艺人陈冠希送修的电脑开始的“艳照门”。


“艳照门”在某种程度上永久的改变了卷入其中的男女明星的命运。3月18日,陈冠希在上海参加某运动品牌活动,不料受访到一半,就在镜头前被一名怒气冲冲的男子推走,直播随即中断。官方理由是“为了保证现场安全”


有人相信,如果不是因为艳照门主角的光环太显眼,一个普通不过的商业活动,怎么说也不应该受到如此特殊的“照顾”。


似乎名誉也好,隐私也好,在中国真的是特别容易被丧失掉的东西。人们浑然不知或者主动参与到窥探他人私有领域的刺激快感中,而且也不关心如果事情发生到他们自己身上又会怎样。


俗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毕竟所有在旁边观看和窥视的群众,做事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也许自己通讯录一览无余,别人看了也没什么好看的呢。只要不损失钱,没有人身威胁,隐私……算什么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