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什么是营销“铁三角”?|No.3
2018-04-27 10:10

什么是营销“铁三角”?|No.3

文章所属专栏 华为营销:铁三角饱和攻击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2:55

今天这一课,我要带着大家从失败的案例看营销。

 

在竞争的世界里,失败的故事远远多于成功的故事。但失败就没有影响力,总是悄无声息,轰轰烈烈的失败不太多。另外,人们都是学成功学的,没有人愿意学习失败学,所以讲失败的人少,讲成功的人多。

 

有一句话说,成功的人目标不变,方法一直在变;失败的人,方法不变,目标一直在变。

 

许多人好多年都在做重复的、无效的劳动。要做好销售,一定要首先剔除无效劳动。惰性是做无用功的一个原因,更主要是人们无法评估某些行动、某些做法的前景。就算效果不佳还幻想日积月累的努力兴许成功。营销是一种对抗阻力的活动,得过且过是无法做好营销的,失败的案例就是看看他们是如何判断前景,当机立断的,进行改变。

 

“效率”是销售中最大的问题,我选择了四个案例代表了四种典型的无效率销售,基本上可以涵盖销售中遇到的典型问题。

 

第一个案例是谷歌眼镜。

 

2012年4月,Google(谷歌)发布了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由于谷歌万众瞩目,一时间许多消费者都知晓了谷歌眼镜,炒得火热,许多人都说这又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谷歌销售了一段时间,销量却不理想。

 

2013年末,谷歌又对眼镜进行改进,推出了第二代眼镜。2014年7月,谷歌眼镜正式开放直播功能。谷歌开始正式在其MyGlass商店中提供Livestream视频分享应用。2015年1月19日,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镜的“探索者”项目。

 

我提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Google眼镜搞得全球人都知晓,但为什么高开低走,最后下马呢?如果你是决策者是停止这个项目还是对付着卖?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娃哈哈的。

 

现在是不是好久没有听到娃哈哈的名字了,电视广告上出现也很少了。

 

根据娃哈哈官网显示,2013年全年集团公司完成饮料产量127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税139亿元,这是哇哈哈的顶峰。

 

2014年,哇哈哈销售720亿元,这是2012年微降之后的又一次下滑。2014年宗庆后为娃哈哈设定过年营业收入1023亿的销售目标。按着过去的增长规律,宗庆后制定的目标是没什么问题的。

 

2015年娃哈哈营业收入677亿元,2016年,娃哈哈销售额529亿元,2017年,已经跌破500亿。

 

娃哈哈是跟随中国经济大潮、中国饮料消费市场的爆发飙升的品牌,当年凭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一举捧红了娃哈哈营养液。接下来宗庆后凭着强势营销,利用营养液这个线索,不断的向渠道注入新品,进行品种扩张,终于成就娃哈哈庞大的饮料集团。

 

娃哈哈有很多产品,最著名的除了营养液,还有营养快线、八宝粥、爽歪歪等几款。娃娃哈已经代表了“营养饮料”这个品类,这是过去娃哈哈飙升的原因,但现在这却成了娃哈哈发展的阻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已经迅速从担心营养不足转变成担心营养过剩。这就像过去买猪肉都要肥膘,现在肥膘便宜都卖不出去,是一个道理。

 

娃哈哈经营稳健,没出过大问题,但它的产品被时代抛弃。成功的营销方法也会老化,会落伍,产品和营销如何革新,跟上时代?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我自己的。

 

我的微信公号有三万优质粉丝,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在6千左右。

 

这个阅读量是可以接到广告的,经常有人问我接不接广告,我一般都说不接,同时,我会告诉他们在这上面做广告没用的。

 

在我反复强调没有之后,还有人要试试。我说你要试就试吧,给钱,发稿。这样的事我干过两次,果然没用,这算是他们掏钱交的学费。

 

顺便告诉大家,现在新媒体很多,掏钱让人写软文,在有流量的公号上做广告都是营销创新的尝试。尝试经常要要付出代价的。不尝试、不上当就太保守了,太保守就很难抓住新机会。但另外一方面,如果总是上当而不知,重复的花冤枉钱而不评估效果就太懒、太傻了。

 

我干讲课这行,有自己的公号,我也给自己的课程做过四五次广告。在此之前,我已经知道没用,写在公号上的好处只是别人找我要课程介绍时发给他比较方便。实际情况也证实了我的判断,做了三四次课程广告也只有两、三个咨询电话而已,没有一个成交。

 

试想,自己写内容,做贩卖内容的广告都没用,何况给其他相关性很小的人和事做广告,怎么会有用?

 

互联网的发展,新营销手段营销方法不断出现,这些新玩意,既是机会也是陷阱,到处都是坑,每个坑都要填进去很多人,人们才明白它原来是个坑。明知的判断加上必要的尝试是应对新事物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

 

第四个案例是文森特·梵高。

 

梵高生于1853年,1890年去世。这个不幸的画家生前一贫如洗,他画的画在生前只卖出去过一幅,据说这幅画也是他卖画的弟弟提奥·梵高假装卖出去的。梵高一生穷困潦倒,他死后,艺术界开始发现梵高画的价值,现在梵高的任何一幅画都价值连城。

 

有人评论说梵高生前穷困潦倒是因为他死得太早,37岁就去世了,市场还没有发现他的画的价值。1907年,梵高母亲去世,这时梵高声誉日隆,梵高的画作已经开始值钱,如果梵高活着也只有54岁。

 

这是四个典型的营销失败案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失败类型。

 

1. 谷歌眼镜的失败是因为这个东西没有需求。你也可能说并非如此,而是存在某些技术缺陷,或者价格太贵。先保留你的意见,假装同意我的意见,后面我们还会抽丝剥茧分析这个问题。任何一个失败的原因都可以罗列一百种,等你都试过了,时间和金钱就花的太多了,正确的判断败因、快速收敛是很重要的。

 

2. 娃哈哈遇挫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字——过时。现在人们不再需要营养了。幼童不需要,农村也不需要,定位过时,营销自然衰败。

 

3. 自己的公号为何不能销售自己的课程呢?其原因在于信息通路不对,没人通过这种方式采购管理培训的课程。

 

4. 梵高的画生前不值钱,主要原因是市场没有发现他的价值,营销传播不力,许多价值的发现和确认都需要时间。

 

许多销售不畅的案例都是上述四种失败之中的一种——许多创新产品和方向根本没有需求,公司还以为销售不力或者产品特性不足;有些产品卖点已经老化过时,又没有找到新的卖点;销售通路不对的例子就更普遍,许多人许多公司都在用不恰当的方式推销产品,不能成交和销售效率低下的情况普遍存在;至于价值和时间的关系,好的销售可以缩短用户的认可时间,差的销售很可能埋没价值。

 

就商品世界而言,我们不一定是销售员,必定是购买者。我们买一件物品需要什么条件呢?

 

1. 必须知道有这个东西。这貌似是一句废话,但从卖方的角度说,让买方知道有这个东西绝非易事,流量这么值钱原因正在于此。所有销售者都在争夺流量。

 

2. 我购买某件物品,它都有预期的用途,如果没用的话,就不会购买。同类的产品,我们会买自己认为更值的东西。于是作为商家,想方设法向用户证明自己的产品更值就是销售的核心工作。

 

3. 我必须“相信”购买之物。假设我一百元在淘宝上买个卡地亚戒指,通常我知道它不是真卡地亚,我本来就想买个假的卡地亚,这也是一种相信。

 

所有的购买行为都离不开这三条,从一瓶价值低廉的汽水到数亿的公司项目采购。再重复一下,这三个条件就是:对购买者有用,购买者知晓有关商品的信息,顾客相信这个产品。

 

这三条用三个英文单词表示分别是Value(价值)、Information(信息)、Believe(相信)。

 

所有销售活动必定围绕这三个维度展开,这三个单词包含了一切营销活动。这就是“铁三角饱和攻击”中的铁三角,即一切销售都可以按着这三个角度去考虑、设计、优化。不同行业的营销活动塑造这三个要素的方法有区别而已。

 

我希望VIB模型比4Ps更好用,更直接。这三个单词组成VIB模型,我称之为“铁三角营销模型”。

 

方法论其实也就是几个单词,它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呢?它会引导你思考问题。营销界传统的4Ps、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产品组合策略的波士顿矩阵都是提供一种思维框架,在框架中填入你的内容就可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了。

 

方法论应该有启发意义,让人有明确、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我们说销售就是卖东西给别人,换回来金钱。这个回答没错,却没有什么启发作用,它就无法成为方法论。

 

但如果我们说销售就是最佳匹配用户需求,就会启发销售者怎么样去发掘用户需要,怎么样更好地匹配用户需求。

 

所有的商业模型和方法论起作用的方式都是差不多的,它影响你的观念,它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课后作业

 

你身边有没有比较失败的销售案例?仔细想想是不是上述四种失败类型中的一种?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