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学会了造假
2018-04-29 11:20

《后来的我们》学会了造假

本文综合了电影票房壹娱观察对此的报道。


《后来的我们》作为一部中低成本的爱情题材电影,凭什么能在上映首日拿到50%排片比、近80%的分账比,预售票房(超1亿)和首日票房(2.8亿)逼近好莱坞真人电影最高水平?

 

答案揭晓——刷票房刷来的。

 

昨天(4月28日)晚上开始,就有质疑《后来的我们》票房造假的消息传出。微博账号电影票房表示:

 

几年前的担忧成真了。只能说不愧是互联网时代,手法真是甩开前辈十八条街,还能压住曲线铺开。如果不是玩太过,弄得各大影院自曝,还真发现不了。

 

院线坐不住是一定的。

 

根据电影票房公布的数据显示,武汉万达影院一共退票4342张,东莞万达影院退票达2800张。全国范围内仅万达的退票就突破9万张,以单张票价30元计算,万达影院遭遇退票的金额超过270万。

 

实际上,此前片方或者发行方提前与影院协商锁座,借此“购买”上座率和排片基本是业内宣发的基本动作,起码影院可以真金白银的落袋为安。但这次影院方面反应剧烈,实在是造假方“不按套路出牌”。

 

造假方大量通过网络第三方平台购票,以虚假的数据让影院认为电影售票数据好而增加场次,最后大规模退票,而场次售出的同时,也有真实用户购买而无法取消。损失全部来到影院这端。


网传造假流程图

 

虚假数据进场,让真实用户误以为“一票难求”而跟风购买,这一招确实有效,虎嗅观察昨晚的购票情况,发现王府井、西单几个商圈附近影院的晚间场几乎都被购买完毕。

 

目前,各家院线都采取紧急措施,限制或是取消了退票功能。猫眼平台也在今天(4月29日)凌晨发布声明回应“退票事件”。

 

经排查,猫眼平台疑似遭遇恶意刷票并退票数量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占影片当日总票房的4.6%。而恶意刷票订单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

 

而除去猫眼平台的假票之外,淘票票平台的退票也超过2万张。

 

出现大规模刷票和退票,一般情况下嫌疑方有三个:

 

1.  片方及利益相关方

 

目前看,嫌疑较大的是片方。制片方可以拿到票房总额的30%,如果投入2000万能把首日票房拉高至3亿,那当天的票房分账就可以拿到9000万左右。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实在令人羡慕。

 

2.  猫眼平台

 

作为第三方售票平台和《后来的我们》的发行方,难免让人觉得“既当了裁判员,又当了运动员”。前期的退票集中在猫眼渠道,但统计过程中,淘票票平台也有超过2万张退票,如果猫眼监守自盗,未免做得太过明显。

 

3.  粉丝锁场

 

有流量明星参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曾经遭遇粉丝锁场,但具体到《后来的我们》,粉丝的作用应该微乎其微

 

一般情况下,粉丝会买一些上座率较低场次(午夜场、早间场)的边角座位来锁场,目的是通过小规模的购票,提前锚定场次,让影院无法取消,借此提高排片。粉丝的口号一直是“把好座位让给路人”。而显然,《后来的我们》票房造假策略与之完全相反——通过大规模的购票来让院线经理产生错觉,来提高排片。换句话说,背后的金主一定是有“大钱”的

 

除了蒙蔽影院,《后来的我们》也试图在豆瓣刷分,来把观众带进影院。

 

根据壹娱观察的报道显示,水军团队以一条1.5元的价格给《后来的我们》刷好评,并且存在规模购买豆瓣大V好评的情况,并且统一要求在上映首日发布。

 

图片来自壹娱观察


但这样的手段也是饮鸩止渴,截至发稿,《后来的我们》豆瓣评分已经从7骤降至6.3。看过此片的观众对虎嗅表示:剧本配不上这个团队和演员

 

票房和口碑双造假的后果显而易见。一方面,院线经理不会再那么信任第三方售票平台提供的数据;另一方面,观众也不会再相信所谓的“口碑传播”。这将演变成一个没有赢家的局面。

 

《后来的我们》告诉“我们”,前任并不是摇钱树,造假才是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