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出版的未来:IP变现还是知识付费?|读客(下)
2018-05-03 08:00

出版的未来:IP变现还是知识付费?|读客(下)

文章所属专栏 深案例

前两部分内容我们讲了读客这家民营出版公司的前世今生,以及它闯入出版行业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读客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成功的,它以营销为利器,令一直“端着”做书的出版界感受到了一条“鲶鱼”的压力。


然而,对于整个出版行业来讲,光有营销就够了吗?显然并非如此。一位出版界资深人士告诉虎嗅精选,要想做好出版,单就纸书来说,必须既有规模,又有名家效应,营销还得跟得上。在这位专家看来,“对于整个纸书出版来说,就各家目前这种模式和玩法,没有一个能起来。”


因此,今天的内容,我们就来专门探讨一下出版行业的优势和困境,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光环蒙蔽之下的危机


“其实,中国最能调动名家资源的就是出版社。”一位出版界资深人士对虎嗅侃侃而谈,道出了出版社不为人知的一些优势。


“我给你举个例子,马未都老先生做一场商演多少钱?业内行情价三十万起。但马先生在某出版社出了一本书,出版社说马老师能不能出来给读者朋友们做个演讲,或者参加个签售活动?要钱吗?不要钱。马先生掏钱自己就来了。就这意思,你明白吗?要调动这些名家资源,还是得出版社。”再往深了究意思就是,出版社掌握着内容源头,也就是所谓的“IP源头”。


除此之外,出版本身还是个资源垄断型行为,因为全国560余家出版社,手中握着决定一本出版物生死的“准生证”——书号。


所谓的书号,即ISBN,就是每本图书封底的条型码和那一串数字,由相关监管部门分配给各家出版社,是一本书正规与否的标志,业内称为“准生证”。


此外,还有一个数据叫做CIP,全称是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即“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印刷在图书主书名背面中部位置,即业内常说的“版权页”上。这个数据标志着该书已经经过有关部门注册备案,拥有合法的身份,是可以在相关网站查询到,同样由监管部门连同书号一起下发。


这二者是在国内出版的图书不可缺少的两个必要数据,如果没有,就成了内部资料,不允许定价,更不允许销售。


正是因为手握IP资源,又有垄断权力加持,造成了出版社一直以来形成了“得过且过”的行业风气,连累得出版行业也成为人们口中的“夕阳产业”。


“出版界这些人,很四平八稳的,大部分的态度都是:我今年做两个亿,明年两亿五,后年三个亿,我平均每年20%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了吧?但是我就慢慢走,不犯错。所以,在这种观念之下,做任何转型尝试都很难。”业内人士道出了出版界整体的行业基调。


然而,这还算是比较有追求的出版机构,即便增长很慢,总算还有心谋求发展。而更多出版社,都处于体制僵化、人才流失的状态。


2010年前后,出版社转企改制已成大势所趋,全国出版社纷纷从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从未有过企业经营经验的出版社,也有样学样地按照公司化运营模式,引进了KPI等考核机制。出版行业最遭人诟病的,恐怕就是考核机制问题了。


几位从出版社离职的编辑朋友告诉虎嗅,目前国内大部分出版社都施行“码洋考核制”。


所谓码洋,即全部图书的定价总额。码洋考核制就是说,一位编辑的主要收入,都与他策划编辑出版的图书的本身销售有关,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几种局面:


第一,一部分老编辑,名下有一些经典长销书,这些书的编辑成本几乎为零,每年都不断加印,这部分人几乎没有策划新书的动力,靠吃老本就够了,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新入行编辑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无论是码洋考核制,还是毛利考核制,都是基于图书产品之上的考核。假如出版社不是通过这本书本身,而是通过卖版权、IP授权,或者衍生产品赚了钱,这部分受益并不会分到编辑头上。因为最终考核的还是编辑名下这本书到底卖了多少本。因此,对编辑来说,根本没有动力去创新开发。


国内目前的出版行业,盘子总共有800亿规模,主要由560余家出版社和民营出版机构构成,假如以种地做比喻,其生态是这样的:


首先,土地是有限的(书号资源有限,国家实行出版监管),这块地上总共就划分出560多家出版社,土地瓜分完毕,外人不能轻易进来,里面的人也只能老老实实种地不能做别的。


其次,在这种生态之下,各自有各自的运营模式。


民营出版机构没有自己的地(不是官方出版机构,没有书号),但是非常会种地,手艺很好,那就去租别人的地去种。最后大家联合出版,做出来的图书上,既保留出版社logo,也有民营书商自己的标志,表示这个产品是我策划的。


剩下的各大出版社,就各有各的玩法。很多国有出版社是各部门、各部委下属机构,就类似于特贡生产,只出版主管单位要求的出版物。这类机构基本不参与市场化竞争。所以我们就会见到这样的现象:无论这类出版机构的读物多么脱离市场,也就是说种的瓜果多么歪瓜裂枣,但总是有人包销。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国内出版社已经大部分转企,但这种类型的出版社仍占大多数,都是老老实实接任务,当然也就无所谓创新、变革,体制僵化也最为严重,并且员工总体收入待遇也不占优势。加上当年转企改制时,定下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规矩,这部分出版社的人才流失情况最严重。


走市场的出版社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辅书出版社,这类图书因为是刚需,利润丰厚,因此国家会对价格进行管控,并且对意识形态、内容导向的把控非常严格。另一类就是真正应对市场需求进行策划的出版社,国内主要以中信出版集团为代表。


这为数不多的几家出版社,和民营书商,才是真正市场化思维做书、卖书的核心,才构建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出版行业”。


出版的未来


前文提到,占国内出版行业数量大头的出版社,自身拥有无法祛除的“痼疾”,因此,已经看到市场需求的从业者,以及盯上内容源头价值的资本方,开始了行动。目前趟出来的路,主要集中在影视改编和知识付费上。


然而,这两条路真的就是出版业的未来吗?还有更多想象空间吗?


先来看看影视改编。我们上一期已经提到,近几年来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一小波热潮,国内影视行业的纸醉金迷,带来的快速变现,也确实让纸书愁卖的出版机构颇看好这一招式。


然而,一部分业内人士却并不看好影视剧改编这条路。在他们看来,至少影视剧改编不是“IP变现”的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随着影视剧改编的火爆,很多作者签协议时,出版社并未拿到改编权,更何况版权具有时效性,也并非永久握在自己手中;其次,并非所有的文字内容都适合改编成影视剧,而且一部小说火爆,其影视作品未必叫座,这将非常考验出版商的眼光、策划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影视剧投资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如果票房不好,说亏就亏了,出版商得卖多少本书才赚得回来啊。”某资深人士对虎嗅说。“总之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是,磨铁、博集天卷之前投拍的影视剧,都是亏的。”


在不少出版界从业者看来,术业有专攻,作为出版机构,就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擅长的事,影视制作流程复杂而专业,跨界涉足并非易事。“如果出版商都去拍电影,那还叫什么出版公司,干脆做影视公司好了。”做书创始人刘松评论道。


影视剧改编看起来并不是轻易就能玩转的模式,那么知识付费呢?


谈到知识付费,得到、樊登读书和喜马拉雅是目前出版界较为关注的几家,也是目前普遍认为内容产业突围,比较成功的尝试。


这种“成功”首先体现在从业人员的收入上。行业调查显示,得到的编辑收入,普遍是传统出版社编辑的3~5倍。行业的价值感普遍会与收入挂钩,从这一层面来讲,这对从业人员的成就感安慰,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此外,知识付费产品主打的“碎片化时间有效利用”概念,以及实用性、技能性选品策略,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门槛,颠覆了从前需要有专业积累、对学历有要求的读者形象,让更普通的受众,只要想多学习一点知识,都可以来尝试。


然而,知识付费的适用性尽管看上去要比影视改编广泛一些,但依然存在痛点。


从产品形态的根源上看,纸书、手机屏阅读、音频节目给受众呈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之间并不能完全替代。


“我曾经从北京一早出发回老家,一路都在听喜马拉雅,到了晚上,已经过了十多个小时了发现一本书才听了三分之二。十多个小时才听三分之二,给我的感觉反而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部书本身的内容,有大段的风景描写,譬如树叶如何绿、花如何红之类的,这种信息是进不了你脑子的。人的听觉只会接收重的信息和事件。”新经典副总裁黎遥跟虎嗅聊起知识付费产品时,曾经谈过这样的感受。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得到、樊登这种把一本书的精华嚼碎了喂给受众的做法,存在版权隐忧。

然而试客出版工场创始人朱良洲认为,这只是纸书出版人的“心理失衡”而已。


“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探讨,但是到现在为止来看,没办法证明这事儿侵权,即使告,也没办法说侵犯了著作权,最多是侵犯了作者的名誉权。为什么呢?我写的内容这么美,你给我解读这么丑,最多到这个地步。国外曾提出一个理论:调色板原理,什么意思呢?界定侵权是有一个标准的,譬如引用10%内容算侵权,那么我引用你的东西越少,我加入自己的东西越多,最后呈现的样貌就越模糊,就像调色板一样。最后你怎么能证明这东西还是你原来的东西呢?几乎无法考证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得到等产品可以说是打了擦边球,算瑕疵,但是不算侵权。但是这个事会导致出版人心里不平衡,这一本书你又没给我付任何费用,就擅自解读,而且还一下子卖了几万、几十万。而且还会倒逼一些作者形成这样的观念:我先去罗辑思维那开课,靠讲课挣大头,书只是衍生品。这样一来,出版社觉得作者不若从前那样对自己重视、依赖了,就会产生失落感。”


然而不管哪条路,在朱良洲看来,目前各家的IP变现思路还是太局限了。在他看来,充分发掘内容本身的价值,才是出版机构该做、且擅长的事。


“举个例子,我一直认为,出版、教育、培训三者其实应该打通。书的内容如果变成了课,是不是就是培训?书的内容搬到网上付费阅读,是不是就是教育?所以,智力产品本质是相通。你不能说教育是一万亿的市场,出版就才八百亿的市场,关键看你怎么切入。”朱良洲说,就因为目前这种事出版社不去做,才让别人做了,才会有得到、樊登读书会这样的模式应运而生。“说到底,还是因为纸书的内容价值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或许,出版界整体弥漫的那股“慢吞吞”的氛围,才是真正制约行业前进的天花板。


(研究员“东区女巫”微信:zhantan-fiona,欢迎提供线索、交流)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