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歌舞片百年演变史:复兴之路何在?
2018-05-18 15:29

好莱坞歌舞片百年演变史:复兴之路何在?

不论是2月份在国内上映的口碑佳作《马戏之王》所呈现的视听大秀,还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中多次对经典歌舞片的致敬,亦或是去年《爱乐之城》的大放异彩,好莱坞似乎正迎来歌舞片这一“古老”电影体裁的复兴。本文简要回顾了好莱坞歌舞片百年的发展历史,来一起看看它如何见证了电影产业的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歌舞片,或依照英文musical film的表述称为音乐电影,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好莱坞,与有声电影同龄。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突出展现完整的歌唱与舞蹈表演。其中歌舞既作为推动情节、叙事的方式,有时亦以不合常理的方式突然爆发,“打断”原本的剧情。


近年《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爱乐之城》(La La Land)、《马戏之王》(The Greatest Showman)等影片相继在国内上映,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得以在影院中接触到好莱坞歌舞片。可以说,歌舞片的百年历史正是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兴衰的一条线索。


缘起:1926年华纳兄弟的“声音试验”


一部无声的歌舞片是无法想象的。电影采音技术的最早突破来自于华纳兄弟公司。通过与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合作,华纳兄弟带来了维太风(Vitaphone)录音系统(利用唱片录放音的有声电影系统)。该系统将声音刻录在一张蜡质唱片上,然后与电影胶片同步播放(一张唱片对应一盘胶片,时长约10分钟),以实现声画同步。


这一技术的局限性很大,不出几年便被取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拉开了有声电影时代的序幕。


1926年,工程师E.B.Craft 手里正拿着一个音轨唱片演示维太风系统装置


紧接着,历史上的第一部有声(配有歌唱和台词)故事长片《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诞生了。该片于1927年上映,由华纳兄弟制作,改编自百老汇音乐剧。虽然相当大部分时候并没声音而且对话十分有限,但在这部影片中,歌舞片的的雏形已然显现,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歌舞片出现在1929年。


《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海报


首秀:1929年《红伶秘史》


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片是1929年上映的《红伶秘史》(The Broadway Melody)。作为第一部大规模上映的有声长片,该片自豪地宣称为“全对话,全歌唱,全舞蹈”,并在好莱坞著名的中国戏院首映,票房收益超160万美元。


它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的有声电影,当然,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部歌舞片。此外,该片还率先采用了预录音轨和后期音效的技术。


《红伶秘史》是一部典型的后台歌舞片(backstage musical),讲述了纽约某剧院一对姐妹碰巧同样爱上一个歌舞演员的故事。这一题材也被后来的歌舞片一遍遍地复制模仿。


《红伶秘史》(The Broadway Melody)剧照


从这部影片里也可以看到在传统歌舞片中,故事发生的空间仍是舞台,并得以进一步扩展。在布景规模、场景切换以及声光营造上,电影实现了传统剧院难以企及的效果,并通过镜头语言加以呈现。也正是因此,歌舞片常被称为银幕上的百老汇。


此时,歌舞片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成为当时好莱坞最主要的电影形式之一。仅1929年一年就有超过60部歌舞片上映。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电影业初期,不论是当时的观众还是制片方仍然习惯于剧院表演。歌舞片的产生可以说是双方通过一种熟悉的体裁逐渐接受一种陌生的媒介,是再自然不过的结果。


《红伶秘史》的成功也奠定了米高梅(成立于1924年)这一“后起之秀”在歌舞片领域的显赫地位。此后,华纳兄弟与米高梅双峰对峙的局面一次次在歌舞片的历史中上演。


黄金期:上世纪30-40年代大萧条下的异军突起

 

30年代,好莱坞歌舞片迎来了它的黄金期,在数量上达到了巅峰。正是这种靡靡之音的产品特征,正好迎合了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带来的社会影响。


挣扎于困顿之中的人们急需一种解脱。面对大银幕上的载歌载舞的明星和豪华璀璨的舞台背景,人们得以暂时将笼罩在周围的贫穷与苦闷暂时抛到脑后。所以歌舞片成为那个时代观众逃避残酷现实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工具。


这一时期,似乎每家电影公司都在制作奢靡的、星光璀璨的、大杂烩式的歌舞片。这些电影往往是歌舞杂技表演、喜剧小品、短剧等诸多元素的杂糅。影片大多阵容豪华,即使演员不善歌舞也没关系,他们的任务就是建构一种“全明星奇观”。然而,观众不久便对这种形式感到了厌倦。


上映于1933年的《第42街》(The 42nd Street)极具革命性。由华纳兄弟制作,改编自百老汇音乐剧,本片由当时好莱坞最著名的踢踏舞演员露比·凯勒(Ruby Keeler)主演。本片讲述了一位来自工人阶级的女性努力进入演艺行业的故事。片中她一度在困苦的生活中挣扎,充满对大萧条时期美国下层真实生活的写照。


《第42街》(The 42nd Street)剧照


更重要的或许是此片在拍摄技术上的创新。原百老汇编舞巴斯比·伯克利(Busby Berkeley)突破性地在歌舞片中引入移动镜头,借助滑轨、升降杆,极大地活泼了歌舞片的镜头语言。《第42街》中穿梭于舞者腿间的镜头便是其经典代表。


《第42街》(The 42nd Street)剧照


这种灵活的拍摄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借鉴。新的拍摄手法赋予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使得舞蹈表演和舞蹈演员个人在歌舞片中变得空前重要。30年代最广为人知的歌舞片演员恐怕要数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和金吉·罗杰斯(Ginger Rogers)这对组合了。


《爱乐之城》中的若干舞蹈片段便借鉴了《礼帽》(Top Hat,1935)、《摇摆乐时代》(Swing Time,1936)、《随我婆娑》(Shall We Dance,1937)等作品。


《爱乐之城》中的若干舞蹈片段和《随我婆娑》类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威胁。这次不是贫穷,而是死亡。这使得欢乐的歌舞片不再仅仅是一种解脱,反而被人们视为不恭。在此影响下,歌舞片具有了更多的对现实的关照。1944年上映的《火树银花》(Meet Me in St. Louis)便成功地通过伤感而非欢乐赢得了观众。


本片由米高梅制作,以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庭伦理故事。富裕的史密斯家中有四位漂亮的女儿,每个成员都有说不尽的故事。而史密斯先生突然获得升迁,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必须举家迁离故土前往陌生的纽约。


其中最动人的一幕,当主演朱迪·嘉兰(Judy Garland)唱响那首著名的主题曲Have Yourself a Merry Little Christmas的时候,无疑充满了辛酸,使当时的观众们想到了大战中那些远离故土未能回家团聚的士兵们。


巅峰之作:1952年《雨中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50年代初,特艺彩色技术(Technicolor,主要利用彩色滤镜、局部镜子、三棱镜,以及三卷黑白底片,同时纪录三原色光,将底片冲印染色后,就可以利用普通电影放映机播放彩色电影)的成熟为好莱坞歌舞片带来了一些新鲜空气。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由米高梅制作,1952年上映的《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吉恩·凯利(Gene Kelly)在雨中独唱独舞的片段更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一幕:吉恩·凯利(Gene Kelly)在雨中独唱独舞


本片不仅是一部不朽的音乐歌舞片杰作,同时也是一部展现好莱坞从无声时代过渡到有声时代的电影史喜剧。它对于音画交融的绝佳呈现,对于“元主题”的独特诠释,使得其被美国电影协会列为百年百大歌舞片之首。


有学者甚至不禁提出疑问:在这之后,好莱坞歌舞片该怎么走?


衰落:20世纪50-70年代歌舞片逐渐被边缘化


事实上,上世纪50年代后歌舞片确实式微了。直接表现在影片产量下降了,在上世纪70年代甚至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


究其原因,一方面,电视的兴起冲击了整个片厂体系。由于财源缩紧,各大片厂不得不精打细算。而歌舞片从来不便宜,宏大的布景,大量的演员,全都耗资巨大。而好莱坞更加依赖于百老汇舞台剧的改编,减少了对原创剧本的投入。这使得好莱坞歌舞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重复、模仿,在风格上逐渐僵化。


另一方面,当时的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也变得不适合歌舞片。频繁的政治抗议、反主流文化运动也影响了电影业。电影人希望通过其作品表达其政治诉求,反映社会议题。这一时期的电影变得愈发“男性化”,这一趋势在80年代达到高潮,其代表便是动作、冒险、科幻类电影的流行,而相比之下歌舞片则显示出过多的“女性”倾向。


不过,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歌舞片。在60年代十年间就有4部歌舞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65)、《雾都孤儿》(Oliver!,1968)


其中的《音乐之声》,中国的几代观众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其中奥地利的实地采景,可以说刷新了国人对歌舞片的认识,而片中歌曲更是广为传唱。时至今日,本片仍是最昂贵同时也是最挣钱的歌舞片,正是此片挽救了当时制作《埃及艳后》之后频临破产的20世纪福克斯。作为一部歌舞片,该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之广泛持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剧照


21世纪:歌舞片迎来复兴?

 

虽然经历衰落,歌舞片却从未消失,也从未停止尝试改变。

 

进入21世纪,《红磨坊》(Moulin Rouge!,2001)、《芝加哥》(Chicago,2002)、《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2004)、《追梦女郎》(Dreamgirls,2006)等以其新颖的视听效果与叙事风格为歌舞片做出了新的诠释。其中《芝加哥》更是1969年(《雾都孤儿》)以来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的歌舞片。


《芝加哥》(Chicago)海报


然而在这些影片以外,同类型电影遭遇票房失败的要更多。对于电影公司来说,歌舞片仍是一种颇具风险的选择。不过,近年来像《音乐之乡》(Nashville)、《嘻哈帝国》(Empire)、《欢乐合唱团》(Glee)、《声名大噪》(Smash)等主打音乐舞台的电视剧集表现不俗,似乎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歌舞体裁的活力仍在。

 

歌舞片在近百年历史中见证了电影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亦与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紧密联系。有研究者认为,当今的美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不快乐”的时期,人们需要有什么来摆脱焦虑以及对未来感到担忧。这样的氛围是否恰恰为歌舞片的归来提供了条件呢?

 

当大银幕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上不再那么具有优势,小屏幕(包括有线电视以及流媒体)又分流了大量的影院观众的情况下,《爱乐之城》和《马戏之王》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好莱坞正迎来一场歌舞片的复兴呢?

 

答案或许还需要时间来印证。


《白色圣诞》(White Christmas ,1954)


参考资料:

https://www.rewire.org/living/rise-fall-rise-musical-film/

http://www.tamswitmark.com/blog_items/a-brief-history-of-musicals-on-film/

http://www.filmsite.org/musicalfilms5.html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编辑:Amanda、Cai,设计:温馥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