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写作的
2018-06-04 10:57

我是这样写作的

题图:2008年,冰灾下的京广线。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yurii-says),作者:余晟,虎嗅获授权发表。


有读者朋友留言问:像你这样的公众号,写一篇文章大概要多长时间?会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个问题有代表性,值得专门说一说。


先看结论吧。根据我的统计,写一篇文章大概需要1.5到2个小时。花这点时间,并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不过请注意,上面谈的“写文章”,真的就是“写文章”,也就是把文字全部录入的过程。如果把准备、思考、审阅的时间全都算上,远远不只这点时间,起码要乘以五倍。但是,仍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觉得写一篇文章花1.5到2小时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还可以理解,那么花7到10小时仍然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似乎就有点神奇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让我来揭秘。


为什么要写作公众号?


答案很简单:写作是一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


社交有很多形式,当面聊天、一起玩乐、共同工作都是常见的社交方式,简单随意,毫无门槛。但是,这些方式也有共同的“弱点”:必须本人现场参与。你不在场,就没法跟人当面聊天。你不在线,就没法跟人网上聊天。不只聊天,玩乐也是这样,你必须在场,才有互动,人家才愿意跟你交流。


如果本人不在场,又希望和其他人交流,本人就需要有一个“副本”,或者一个“影武者”来代替本人,和其他人交流。这种本人不在场的交流,既然不能强迫对方像“早请示晚汇报”那样单向输出,就只能依靠足够的信息量、坦诚的态度,赢得对方的信任。


写作,就是铸造自己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副本,通过它们与更多人交流。同时,写作与说话的一大区别就在于,说话是高频、实时的互动,你说话时,听到其他人的意见,看到其他人的表情,必须实时调整自己的表达。写作则不同,你写作时听不到读者的意见,看不到读者的表情。但是,你又希望读者花时间阅读你的作品。那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读者,让自己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如果你持续通过写作铸造自我的副本,坚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你的社交一定会保持在相当高的质量,得到不小的回馈。


当然,写作公众号还有个“不那么上台面”的好处,公众号的经济回报比传统的写作要强很多。不过我说过,订阅公众号是读者对自己的喜爱,点击广告是读者对自己的包容。包容很宝贵,不能滥用(所以本号真的拒绝了非常多的广告投放……)


从哪里找写作的素材?


我知道,很多人写作时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从哪里找写作的素材?


能够看到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能从中得到很多收获和启发,并由此刷新自己的观念,甚至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对读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作者来说,这就意味着要把大量的内容“浓缩”到短短的文章里。


如果光是写文章就要一两个小时,准备“被浓缩”的资料,需要多少小时?如果写一篇文章就需要这么多的材料,这么多的时间,那么持续写文章,需要多少材料,多少时间?


看起来,这样的逻辑没有问题,问题也相当现实。但是当你持续去写就会发现,真正的写作者,依靠的并不是素材和思维的简单堆积,而是素材和思维的网状结构。


什么是“网状结构”?可以借鉴社交网络来讲解。社交网络的价值不像收苹果那样,多一个苹果,多一份收入。社交网络里每新增一个节点,它都可能与已有的各种节点建立联系。节点数目可能是线性增长,节点之间的联系可能是指数增长,社交网络的价值也是指数增长。不信可以想想,你的大部分好友都在微信里,迁移聊天工具相当麻烦。而且好友越多,就越麻烦。


写作也是这样。据我观察,好的写作者往往都借助网状结构来展开写作。对他们来说,看完一本书并不仅仅是看完一本书,而是可以通过这本书的内容,联系到各种相关话题和问题。这些联系往往并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构筑于写作者之前的积累、日常的思考,甚至是读书当时的机缘巧合。所以看起来一点很小的变化,就可以勾连、牵引出一系列内容。


比如《丰田生产方式的启发》,丰田生产方式对于业内人来说并不新鲜,但对我很新鲜,我之前参观过生产线,亲身感受到实物生产的复杂,同时联想到很多软件行业的经验,所以会有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写完之后,不少IT行业的朋友也说,看了很受启发。


再比如《软件工程,“我们不一样”?》,软件工程的问题到底怎么面对,这个问题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而且和一些朋友有过讨论甚至争论。结果看完《工程学:无尽的前沿》,感觉大受启发,许多问题豁然开朗。所以全文“软件工程”为基础,借鉴了书中不少例子,逐一查证,最后写成。


其实不只是看书,甚至日常的事件都可以靠联系,靠网状结构,牵连、组织出足够的素材和话题。我之前写《尊重的细节》,就是基于生活小事,延展出关于“尊重”的若干经验。


写作的方式,搜罗式还是冒泡式?


即便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写作仍然需要花相当的时间。通常谈到写作,许多人会想到一个词叫“搜肠刮肚”,似乎为了写好文章,必须竭尽所能,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翻来覆去地思考,最终才能“凑”出来。


我一度也相信这样的观点。逻辑的结论就是,好的写作者,搜肠刮肚的能力必然更强,所以才能持续写出好的文章。


这种认识最早发生改变,是大学学习文艺理论的课堂上关于灵感的讨论。大家都知道,写作需要灵感,但是灵感是什么?是作者闭门在家,苦苦等待,最终就一定会冒出来的吗?根据广大写作者的切身经验,事实并不是这样。获得灵感,前提是日常大量的训练、思考、准备。然后,或者是受外界刺激,或者是内心忽然动了念头,灵感就冒出来了,“文思如泉涌”。


换句话说,灵感产生没有充分条件,但有必要条件。如果你日常都在持续思考,让自己进入某种临界状态,灵感就很容易“蹦”出来。如果你日常不思考,临时抱佛脚,就只能独自面对搜肠刮肚的尴尬局面了。


这个道理其实不只限于写作,任何创造性工作都是如此。有本专门讲解创新的书叫The Myth of Innovation,其中有一章专门谈到高科技领域的eureka(灵机一动,“啊哈”),观点也是,“灵机一动”绝不只是灵机一动。“灵机”只是那一点点催化剂,日常持续的思索和准备,是“灵机爆发”的前提。


回到写作的问题。一旦明白写作不是临时抱佛脚,临时“搜肠刮肚”,写作者就会把观察、感受、思索融入日常的生活。我自己在开车、坐地铁、洗澡等等时候,经常会陷入“遐思”的状态,或者找出刚看到的有趣场景的前因后果,或者推敲新遇见的观点是如何论证出来的,或者想想新弄懂的道理还能用在哪些地方…… 


一旦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写作者已经进入临界状态,剩下的就是静待某个机缘,将之前的某些思索和想法“催化”出来,成文落地。


这种方式,我称之为“冒泡式”写作。你的脑海里同时有很多个泡泡在孕育、升腾,虽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要冒出来的泡泡是什么,但你知道,几乎每遇到一点外界的扰动,就会有一个新的泡泡冒出来。


前文说写一篇文章需要1.5到2小时,准备大概需要7到10小时,却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道理就在这里。这7到10小时完全属于“暗时间”(刘未鹏发明的概念),第一不是来自正襟危坐全神贯注,而是来自闲庭信步,第二也不是前置式思考,为了写一篇文章而有计划的投入,而往往是觉得“大概能写篇文章了”的时候,向前倒推的估计。


写作是种习惯


一旦你把上面几点融会贯通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写作”这回事就彻底脱去了所有的神秘面纱,变成了一种普通的生活安排,一种习惯,和下馆子、健身、郊游、看电影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我们零散花费的时间,远远多于每周写一两篇文章的三四个小时。我知道许多美剧爱好者,每周看美剧花的时间绝对超过写作。如果你对手机上瘾,每天在手机上“刷到停不下来”的时间更是远远多于此。


唯一的问题是,因为写作,你把零散时间的收获凝聚起来,得到了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也正因为如此,它才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从我们手中流走的时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你从哪来那么多时间写作”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是“我的时间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如果你还不满足,一定要问“我就算有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写”。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之前有人问过李笑来老师类似的问题:“李老师,我很希望做演讲,但我每次都不知道怎么开头”。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不要开头,直接讲正式内容就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yurii-says),作者:余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