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我“李哥”,人穷债又多
2018-06-13 11:09

社会我“李哥”,人穷债又多

“如果你花费7.2亿欧元收购一家负债2.2亿欧元的俱乐部,而且你还以11%的利息借贷,这意味着你没钱。”意大利《晚邮报》直言不讳地diss米兰新老板李勇鸿。相较去年那个在引援上狂砸2.3亿欧元的“社会我李哥”,大部分人显然已对今年这个“缺德李哥”失去耐心

   

其实在赛季初,球迷满怀期待的心情这样的:


虎扑社区在赛季伊始的评论


赛季前训练阶段,5000死忠球迷燃放烟花疯狂声援,感谢中国老板对俱乐部的支持


渡过了一个失败的赛季后,球迷失望的评价是这样的:




虎扑赛季结束后评价




拜因体育讽刺为求财而坑死俱乐部的贝卢斯科尼,中资的形象也没好到哪儿去


红黑军团四面楚歌


“李哥”最近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重金打造的AC米兰最后一轮联赛才勉强保住第六名的位置,与上个赛季相比基本原地踏步,俱乐部连续第五个赛季无缘欧冠。


2017年夏季转投入欧洲第二,然而实际球员身价比引援时已经缩水了8000万欧元援引自意大利媒体《全市场》),超过了投入的三分之一。


因为老板李勇鸿拒绝透露具体收入来源,米兰没有通过欧足联每年例行的财务检查。据《纽约时报》披露,双方谈判已经破裂,米兰将因“违反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而被剥夺洲际赛事参赛资格,并面临高额罚款。




《纽约时报》对米兰仲裁的报道


可以说,辛苦建立起来的“人狠话不多”的好人设崩塌得差不多了。更要命的是,对AC米兰的投资已经有打水漂的风险。如果李勇鸿无法偿还3.6亿欧元的贷款,埃里奥特基金会将在10月份接管俱乐部。


狗血的收购闹剧


中资对于米兰的收购一开始就不被看好。


时间拨回2015年。彼时在万达、复星、苏宁等大公司的带领下,中资掀起了一拨对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收购狂潮。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中资豪购12家海外俱乐部,总交易金额约19.86亿欧元。


贵为“欧洲豪门”的AC米兰自然成为了中国土豪的猎物。2016年8月5日,由中欧体育投资管理公司和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牵头组成的中国财团,拟出资7.4亿欧元拿下AC米兰。


然而这一收购要约正好踩在了“史上最严外汇监管”的政策节点上。


从2016年底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有意收窄国内资本的跨境活动,体育类投资成了重点审查对象。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更是直言不讳地定了调:“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很多足球俱乐部。有很多企业,在中国的负债率已经很高了,再借一大笔钱去海外收购。有一些则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


这等于是给米兰的交易判了死刑


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华融国际、中国兴业银行、广州银行和浙商银行(出资方信息出自意大利安莎社)等一大批有国资背景的参与者纷纷打了退堂鼓。


狗血的是,收购要约已经开始执行了。


按照原定计划,中欧体育产业基金的这5.2亿欧元将分为三期支付给菲宁韦斯特集团(AC米兰控股方,贝卢斯科尼家族所有),8月20日之前支付第一笔,9月份支付第二笔,10月份结尾款。预计在12月份完成股权交割(要约总计的7.4亿欧元中,包括2.2亿的俱乐部债务不在此次支付范围内,为中资控股后承担)


2016年9月7日,中资财团已将共计1亿欧元的定金款项分两笔支付给了菲宁韦斯特。


然而直到12月,原计划交易本该完成的时候,剩余款项依然无法到账。12月7日,米兰官方确认,交易被有条件推迟到2017年的3月3日。条件为中欧体育需在12月12日之前再支付1亿欧元的保证金。


2016年12月12日中午,菲宁韦斯特宣布保证金到账,交易继续。到了2017年3月3日,中欧体育表示无法结清3.2亿的尾款,交易再次搁置。双方交涉后,意方提出在3月10日前再收到一笔1亿欧元的定金,可以将交易推迟至4月7日。


交易就这么在付保证金、推迟、再付保证金、再推迟的挤牙膏模式中艰难地进行着。




被放鸽子的国内记者在酒店打牌


然而到了3月18日,中欧体育产业基金的主席李勇鸿通过视频会议,再次请求将支付截止日期往后推一推。这次连意大利媒体都坐不住了,部分媒体怂恿贝卢斯科尼吞了定金了事,反正中资已经数次违约。


交易磕磕绊绊,直到4月17日才最终完成。而据美国彭博社爆料,除了首笔1亿定金(其实也只付了6000万)外,从第二笔支付开始,中欧体育就不断借贷,出资方既有国内地方资本,也有国际信托和对冲基金。


在外汇管制的情况下,起初媒体以为中欧体育只是依靠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的“威阳国际控股”将资金离岸转移。不过当交易完成后,媒体才发现连收购的主体都发生了改变,已经从中欧体育变成了罗森内里体育,实际控制人依然是李勇鸿。


而知情人爆料,罗森内里体育是通过其在卢森堡的子公司完成了最终交割,而且是借了“高利贷”。主要资金来自美国的埃里奥特基金会(Elliott,有专收接收不良资产的恶名),利率高达11.5%,而通过重庆的另一家企业进行的融资,利率还要更高一些。


这出高杠杆的“强行收购”大戏中,包括了违约、拆东墙补西墙、借壳、高利贷等一系列桥段,感觉查尔斯·庞兹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




“庞氏骗局”创始人被捕照


李哥缺德史


不顾风险,拼了命也要拿下米兰,“李哥”背后的动机着实让人挠头。而这样匪夷所思的冒险,对于他来说好像轻车熟路。公开资料显示,李勇鸿早在1994年就已移居香港,但他的商业重心似乎从来没有离开大陆。在内地多个经济案件中,我们都能揪出“李哥”的身影。


作为多伦股份的幕后玩家,李勇鸿与A股“匹凸匹”事件牵涉很深。2012年因为多伦股份的股权转让,实际控制人鲜言和李勇鸿先后受到上交所的公开谴责以及证监会的立案调查。2014年,多伦股份就已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令人意外的是,因“无法与李勇鸿取得联系”,上证所只能以公告形式发出有关处分的通知。


更神奇的是到了2015年,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后,由于名字与大热的P2P业务发音相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引发了9个涨停,股价翻了一倍多。而“匹凸匹”当时被实锤处于无可行性论证、无正式业务、无相应人员的“三无”状态。





李勇鸿与鲜言还卷入2013年“沐雪信托诈骗案”,彼时江苏沐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曾成立“沐雪一号”股权投资和配资平台,两人旗下公司都曾出资并成为“沐雪一号”合伙人。


此外,“李哥”也卷进了“克拉运河投资骗局”。2015年5月,有媒体报道中泰在广州签署“泰国克拉运河项目合作备忘录”,项目投资额高达280亿美元,龙浩集团为该项目牵头人。随后项目被证实子虚乌有,连现场照片等信息都是伪造。而李勇鸿自2005年起就任“龙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再扒一下年代久远的资料,发现“李哥”还参与了2004年化州三大庄园非法集资案。“化州三大庄园”之一的广东绿色山河庄园,其主要操盘手正是李勇鸿及其父亲李乃志、大哥李洪强、弟弟李勇飞。


2004年9月,李乃志、李勇飞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另有相关法律文书显示,李洪强在逃,李勇鸿也被立案处理。


甚至“李哥”是不是叫真叫李勇鸿,也有待商榷。


根据《证券时报》2013年报道,李勇鸿或与大河之洲集团的李秉峰有关联。两人均是广东茂名人,均在1969年出生。在一家“李秉峰”任职董事长的房地产公司,并未查询到“李秉峰”这人的存在,倒是一位名为李勇鸿的人曾担任重要职务,其涉嫌在资本市场玩弄“双重身份”。


即使是在收购AC米兰这件事中,彭博社也爆出中欧体育曾提供虚假银行文件的猛料。而在2017年4月,AC米兰的收购主体罗森内里(Rossoneri)已经被银监会列入黑名单


虽然没有具体信息描绘出“李哥”收购米兰的真实意图,但是根据前文一系列对其商业历史的勾勒,我们也大致可以揣测此次交易的性质。它很可能又是一次“缺德游戏”。


中资猛于虎?


竞技体育是要靠成绩说话的。


2016年5月联合睿康集团收购英超阿斯顿维拉俱乐部,球队当赛季即降入英冠(英国第二级联赛,2016-17赛季)。球队还因为拖欠英国税务海关总署税款,险些遭政府清盘。


2016年8月云毅国凯收购英超西布朗姆维奇俱乐部,这支本来一直处于英超联赛中游的劲旅在第二年就降级了。


遭殃的不止英超球队,西甲也一样经历了“惨遭收购”。2016赛季~2017赛季,格拉纳达降级;2017赛季~2018赛季,马拉加降级;老牌强队西班牙人连续两个赛季在积分榜末尾徘徊(西甲后三位降级),都依靠最后几轮才反弹保级。




2016赛季~2017赛季,24轮后西班牙人俱乐部积分图


对比一下近几个赛季的表现,会发觉大部分俱乐部没有因为中资的进入而提高成绩,更多的是原地踏步和滑坡,成绩显著提高的例子较少。





两赛季中资球队战绩对比,不完全统计,图引自体育产业生态圈


而且中资收购球队后经常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神操作”。


被收购的西布朗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以900万欧元的价格购入效力于荷甲的中国小球员张玉宁(张玉宁当时身价只有70万欧元,溢价超十倍),买入后自己不使用又将张转租至德甲不来梅俱乐部,导致本来非常有前景的球员在德甲“坐冷板凳”。同时云毅还以西布朗的名义在贵州圈地,搞起了“足球小镇”。


2016年底,荷兰海牙俱乐部还因为欠薪及粗暴干涉球队等原因,在法庭上与中国老板王辉对簿公堂。荷兰媒体AD报道,中国老板曾在主教练弗雷泽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任命前国足主教练高洪波担任球队助理教练,酿成“主帅风波”。同时中国老板辞退经理威廉的行为也造成了与管理层、球迷的对立。


而最早被中资收购的意大利俱乐部帕维亚,在曝光欠薪、管理混乱等丑闻后,最终因债务问题破产清算。反倒是当时为收购站台的意大利女星古欣娜塔,出演了同一个中国老板出资的电影《魔卡行动》,并在俱乐部取了景。



古欣娜塔与任达华在AC帕维亚的主场取景


敢问路在何方?


回到AC米兰的问题上,下赛季欧战基本无望,球队卖血求生的传闻甚嚣尘上,多位主力球员同时被曝可能离队。而在新的引援工作上,球队舍弃了上赛季的“强取豪夺”,已经开始“自由身捡漏”(因球员合同到期等因素,零转会费挖人)


剖析中资的收购行为后,很容易得出两个结论:操作业余、动机不纯。


中资收购欧洲俱乐部后,习惯性的动作就是“大干快上”,在第一个赛季拼命投入以实现一鸣惊人的目的。如苏宁入主国米,第一个赛季砸下了1.5亿欧元,罗森内里拿下米兰后当赛季砸下了2.3亿欧元……


这类投入在足球这种“土豪运动”中都属于绝对的大手笔,但结果是俱乐部遭遇水土不服,成绩滑坡。




赛季初米兰引进的11人,完全可以排出一套首发阵容


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足球运动有其内在逻辑,作为团体项目,整体的流畅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像AC米兰这样一次性引进11名新球员,几乎将主力整容换了个遍的做法,对于球队的整体稳定性来说是灾难性操作。最终的结果就是“消化不良”,出现包括蒙托利沃和博努奇队长之争在内的一系列磨合问题。


媒体Football Italia报道队长纠纷时的新闻截图


而动机不纯也很好理解,这与国内“楼市救球市”的特点相似,资本大佬投资足球只是个噱头,没兴趣也没耐心,反而是利用足球做幌子来得方便


抛开已经被定了性的“向海外转移资产”,很多人投资欧洲俱乐部的目的是“出口转内销”。


常用的做法是收购欧洲低级别联赛的球队,如葡甲和葡乙(葡萄牙第二和第三级别联赛),西乙B和西丙(西班牙第三级和四级联赛)等,将中国小球员运作出去“镀金”。很多球员连低级别联赛都踢不上,常混迹于半业余和地区比赛中。但最终经纪人可以借着欧洲联赛的名头,高溢价把小球员卖回国内。


毕竟中超等国内联赛过于火爆,已经是世界知名的“人傻钱多速来”,很多无良商人也乐得分一杯羹。再有包括广告、拿地等因素不一而足,基本就是国内的套路玩出了海。过于功利与粗野的动作让这些海外俱乐部难以聚焦于足球本身,最终得了“国足病”。


好在这条足球海外“缺德路”已经堵上了,短期内国内资本想要再出海直接投资足球已经不太可行。问题是,之前欠的“缺德债”还没还利落呢,类似AC米兰的大耳光可能还要扇几个。而坏人就是坏人,不可能良心发现。没法在足球上做文章,指不定还要去祸害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