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网站“致命一击”靠不住
2013-12-20 17:54

汽车网站“致命一击”靠不住

首先感谢秦刚先生能这么快回复我的文章《关于汽车之家和“懒”网站,秦刚的观点有些片面》。在正式开始跟您探讨汽车网站前途命运的话题之前,其实我想提醒一下秦刚先生,现在已经是2013年的12月底,不是2003年的12月底,请不要再拿“致命一击”“致命软肋”这样的字眼博眼球,别真把自己当成汽车网站的救世主。您要是有好的点子,就请做出点东西来让大家闭嘴。

废话就不多说了,今天我也来回答一些您的问题。

一、美女图是否真的不应该出现在汽车网站上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喜欢车,我也是不希望汽车网站出现美女车模图片这类妨碍阅读的东西。但就像您习惯了五星级酒店,您习惯了人均200以上的餐馆,可您不能就此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应该有30块钱一晚的小旅馆,不应该有20块钱管饱的沙县小吃。您同样不能阻止有那么一群网友,就是喜欢看美女车模。而且我可以跟您说,这个群体还不少。之前我写过几篇关于车展的文章,我在文章里提到过关于车模的话题。您猜怎么着?下面的回复里,有好些人的说法就是:我太高大上了,到车展不看车模看什么。好吧,既然中国的网民素质参差不齐,那么作为一个为大众网民服务的网站,为什么就不能用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放一些车模呢?况且您可以看到,但凡有车模的网站,这些图片的位置大多在7、8屏以下,基本上只有当你把页面拉到最下方才能看见。如果您实在排斥这些东西,那您大不了别往下看就是了。

一个东西存在,必然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您这么多年没有接触汽车网站,没有接触汽车网站的用户,就因为您身边的朋友不喜欢美女车模,您就认为天下人都不喜欢看这个,就否定它存在的意义,这样显然也不是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了,您看呢?

二、老汽车网站真的就只是为了买车卖车服务的?

确实有一半以上看汽车网站的用户,目的性都是很强的,就是为了来看看汽车的价格,看看能买什么样的车。所以汽车网站主要提供的内容,包括导购、行情、评测,都是为买车服务的。可您难道忘了,还有一个叫做汽车爱好者的群体吗?难道他们也是因为要买车了才看汽车网站的?难道为了满足他们对汽车的热爱,只能去报刊亭买杂志,或者自己花钱去买个车子研究?看看汽车之家文章下面的回帖吧,正常情况下都有好几百楼,热门一点的车型比如高尔夫7,动辄几千楼的评论,各种热烈的讨论。几个月前汽车之家主编韩路写的《2013年韩路自驾游记:我的11日藏地之旅》评论数高达13750条,您以为都是谁在评论呢?买车的?可以明确告诉你,绝大多数的都是喜欢车的人。而且其中一定有相当一部分只是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他们没有能力买车,他们仅仅是爱车。他们愿意在这个地方讨论关心的话题。

这就回到第一点说到的问题,您看不到的部分就是不合理的就是不存在的。这个逻辑未免太片面了。

所以,汽车网站也会有行业新闻,也会有技术知识,也会有谍照,也会有人物专访。这都是在不断运营过程中增加出来的,正因为有需求,才会花精力去做。如果没错的话,您十多年前在PCauto期间,可没有那么多频道。

从以上两点来说,不了解汽车网站特点,不了解用户需求的,怎么看都应该是秦刚先生您。

三、老汽车网站卖的大多是所谓的“水货”?

我不否认如今的网站充斥着不少软文和枪稿,而且确实有那么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老湿,在还没有参加试驾的时候就已经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然后活动期间拍一堆图片,随便选了几张往文章里一放就发布了。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网站的不负责,更是对网友的亵渎。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网站全是“水货”,更别认为网站的编辑就是混饭吃的。就在前两天,几位爱卡的编辑还冒雨在天马山赛车场花了一整天时间做两款车的试驾,赛车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们十几个小时没有吃任何东西,他们觉得这就是试车编辑应该干的活,为的就是做出专业的赛道试驾,让网友看到专业的评测文章。

其次,对于“水货”的定义,实际上是根据不同人而言的。我是一个做了八年多汽车媒体的人,我驾驶过的车子也有上百款之多,天天耳濡目染,自然对各种行业新闻车型特征了如指掌,所以会觉得很多文章内容很粗浅,感受编辑得不到位。但如果是那些之前从未关心过汽车,仅仅是因为有了驾照而打算买车的人,他们看这样的文章就跟看天书一样,当然就会觉得有专业术语的文章就是牛逼的,文章就是“干货”。

再者,您也知道大多数人上汽车网站是为了买车,他们对车子并不了解。所以汽车网站的文章必须经过一定的“通俗化”处理,尽量用直白的语言把复杂的内容讲清楚讲明白。打个比方,我们知道白加黑能治感冒,可要是医生告诉您,您该吃“氨酚伪麻美芬片II/氨麻苯美片”,鬼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您会因为医生说了“白加黑”就认为医生是“水货”么?相反,能把一个很复杂的东西简单地说清楚了,那就是专业。

四、为什么大多数文章只说好话?

您关于“水货”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说这个文章净说好话,没有缺点。这得两说。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就是收人钱财说话嘴软。网站收入几乎都靠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哪家网站也不敢冒着得罪金主的风险客观到底。其实吧,我觉得在这方面,汽车网站做得是足够客气的了。电脑数码类网站、时尚购物类网站、财经股票类网站、楼市房地产网站,哪个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做财经股票的,你可曾见过他们说真话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说得好听,可在推荐股票的时候可是不遗余力啊。6000点是谁推高的?当初有哪个网站会告诉股民,“有风险,别玩!”结果,不到两年时间打回了原形,多少股民被套在股市里?有人站出来负责了吗?现在还不是天天在说某某股票前景看好?到底是谁在背后支持他们?您为什么不杀入股市,帮助广大股民脱离苦海呢?

退一步讲,每一款车总是有优点有缺点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款车的体验也是有所差别的,不会因为这个人感觉座椅不舒服,就认为那个人说的“座椅舒适”是假话。而且真要是准备买车,消费者还是得去经销商店里体验一下才会做决定,试驾舒服了才会下单购买。最终决定权还在消费者手里。您可曾见过哪个股民买了股票,玩了一下发现亏了,然后跟上市公司说,“亏了,我不要了,把钱退给我吧”。有吗?

当然,您的一些观点我同意。我绝不认为网站只应该说好话,网站应当客观公正。要为用户提供有效的资讯。

五、单独跟您普及一下,为什么网站不敢报底价

国内汽车价格的控制权在汽车厂商。每一个汽车厂商都是有区域价格限制的。也就是在指导价的基础上,这个区域规定的经销商的最低成交价。之所以厂商要设这个限制价格,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经销商之间打价格战,进而把整个市场做坏。从这点来说,区域价格限制是有利于规范市场的一个行为。而这个限制价格,也会根据具体车型和具体的销售策略,在不同时间段有调整。需要促销的时候就会放得大一些,需要保证利润的时候就少一些。

经销商提车,不仅需要全款,还需要满足厂商提出的各种要求,否则车拿不到,年末的返点拿不到。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要求自然就是按照区域限价政策销售。当然从经销商追求利益出发,有时会在限价之下暗暗地卖车(这就要看你这个消费者是不是有足够的谈判技巧),可一旦被厂商负责监控价格的人暗访查出来,不仅后续的车子拿不到,更是要面临动辄数万元的罚款,年终返点也难保。于是经销商在寻求网站合作宣传的同时,竭力避免网站公布最低价。

另外,经销商远不如厂商有钱,一家经销商一个月能有三五万的市场费用就是很不错的了,而且还要分摊到电台平媒网络等多个平台。就凭这点钱,经销商也敢踢网站的屁股?

所以厂商主导管控价格,是网站不报最底价的根本原因。作为汽车网站,行情采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供参考优惠价格,这个价格起码不会是优惠最少的,是市场的一般成交价,您能说这是虚假的或是坑爹的吗?如果您有打算做一个会报真实价格的网站,我也欢迎啊。但我相信没有哪家经销商会傻到跟您透底的。

话说回来,这种情况又不是汽车网站独一份,电脑数码、房地产网站同样普遍,水分更多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苦逼的老百姓们还指望着用最低价买房子呢。如您有空,也请拿那些网站开开刀,给他们“致命一击”。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

写到这里,您的那些问题,我算是基本都回答了。关于您那个“致命一击”,我建议您收回,要不就干脆点,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不过我要提醒您的是,您可以看看我们身边的传统百货业态,互联网的出现和电商的兴起,有没有给它们“致命一击”了?无论哪个领域和行业,都存在多种发展模式。只不过因为时代和技术的不同,各种模式之间的“主流”和“非主流”关系会发生变化。更何况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仍然是一个不断增长、持续看好的行业。售前,就以大众汽车为例好了,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在中国实现了约600亿的营业利润(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德方占股比不超过50%,财报的营业利润35.3亿欧元,约合294.9亿人民币),总量您自己想吧;售后,私车保有量在今年过后将突破一个亿,未来每年还会增加超过2000万。巨大的“蛋糕”还远没有到瓜分完的时候,您真有什么绝妙的构思,那也就是挖到新的份额,不会对Web1.0层面的网站造成多么巨大的冲击。

但我同样认为,Web1.0层面的汽车网站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而且可能就需要其他行业的参与和刺激。我很愿意在下一篇文章里分享我对汽车网站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最后让我来告诉您,目前上网看汽车类网站的人有哪些。

1.肯定是买车的人。今年中国汽车销量铁定突破2000万,虽然这并不意味着2000多万的车主都会上网查资料,但至少有一半以上吧。这还不包括那些准备短期内买车的人。

2.汽车爱好者。这些人我在上面已经提到过。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用户,仅仅是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他们目前是没有能力消费汽车的,但不妨碍他们喜欢汽车,讨论汽车。他们也是目前汽车网站文章下方发起评论的主力军。

3.关注汽车行业资讯的业内人士。新车研发资讯、行业新闻、技术分析、产业评论甚至零部件行业资讯等文章,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4.已经买了车,希望通过汽车网站获得养车知识、通过汽车网站的论坛功能获得车友交流、参与线下活动的车主。

5.宅男们看美女车模的途径之一。

这只是大方向上划分的五类人。具体到汽车的购买者,可以说有2000万的汽车销量,就有2000万种用户需求。我前几天还问过一个福特经销商,购买翼虎的用户,理由有哪些。他说主要有三,第一是小车开习惯了,想开大车,第二就是喜欢SUV,第三就是觉得一台SUV既能坐着宽敞又能装货,家用很合适。这就有三种用户需求了,而翼虎本身又能提供多种配置车型,提供几种不同颜色的内饰选择。简单做个排列组合,就能有上百种用户选择。并且像经销商所说的这三种用户需求,套用在其他SUV也能成立。那作为推荐者,可选项就更多了。

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中国消费者的盲目、盲从性消费特征还很明显,且不说SUV这股热潮的兴起,在日常买车过程中,很多人就会因为某些配置而选择某个车,甚至会仅仅因为这台车是宝马而冲动下单。这里的关键还不在于他不懂车,而在于他连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跟剪头发似的,您跟理发师说,“我没啥要求,就是想看起来清爽一点”,我相信理发师心里一定会有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这跟没说有啥区别么?

说到底,您眼中的老汽车网站主要作用是汽车知识的广泛普及和基础的汽车购买推荐,捎带地深入分析,是给大多数人看的。就这百十号编辑,您能指望他挨个提供精准的买车介绍吗?出于这一点您也应该看出来,这就是新的机会。但也绝不会因为有新的机会而出现所谓的“致命一击”。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