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百亿美国建厂,留给这些城市的时间不多了
2018-07-05 10:19

富士康投百亿美国建厂,留给这些城市的时间不多了

虎嗅注:在“抢夺富士康”这件事上,美国目前居于上风。而在中国,富士康的布局则仍旧以中东部为主,西进路线前行缓慢。若想吸引这个制造类龙头企业,成都、重庆等城市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部城事(ID:xibuchengshi0518),作者:西部君。虎嗅获授权发表。


一年的准备期后,富士康终于要在美国建厂了。这个投资100亿美元的项目对美国有多重要呢?

 

当地时间6月28日,特朗普亲自出席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建厂仪式,并和郭台铭、孙正义一起铲了第一锹土。不仅如此,特朗普还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从制造业的产业规律来看,富士康这种处在产业链末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在人力成本高的美国建厂,让很多人感到不理解。在美国重振制造业的背景下,不少人将其纳入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框架内作了政治化的解读。

 

从创造就业的角度讲,这种解读有一定的道理。但富士康首先是一个企业,是企业就得考虑盈利,它不可能指着威斯康星州州政府7.6亿美元的建厂补贴养着。除了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优惠之外,当地的人才、技术储备和产业配套,比如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是重要原因。

 

显然,作为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富士康正在加速产业升级。所以在美国建厂这一动作,其影响就不止美国当地。对于大陆城市而言,富士康的产业风向变化,意味着通过单纯的劳动力价格优势来争夺富士康,乃至制造业龙头企业,将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传统的富士康产业基地,比如深圳和郑州的富士康集群,比如重庆,作为全国手机的第二大产地,都得顺应产业升级的趋势。

 

1. 富士康的西进路线

 

在美国建厂前,富士康在内地城市的布局轨迹,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高度吻合,遵循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产业迁移路线。

 

1993年,深圳宝田厂开幕;

1995年,昆山科技园城北厂区投产;

1996年,深圳龙华科技园开建;

1999年,富晋精密模具(晋城)有限公司基地开工建设;

2001年,北京科技园投资项目签约;

2003年,太原科技园一期工程、杭州钱塘科技园奠基;

2004年,烟台科技园奠基;

2005年,天津科技园奠基;

2006年,太原科技园二期工程奠基;武汉科技园、淮安科技园签约;

2007年,廊坊科技园开幕;南宁科技园富宁厂区开幕;

2009年,重庆科技园奠基;成都科技园签约

……

 

经过二十多年的布局,富士康基本上形成了四大产业基地。在珠三角地区,以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惠州、广州等城市为代表;在长三角地区,以昆山、上海、南京、淮安、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代表;在环渤海地区,以北京、天津、烟台、菏泽、廊坊为代表;在中西部地区,以郑州产业集群为代表,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城市,则呈点状分布。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分别对应着中国的三大城市群,也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从上图可以看到,在整个中西部地区,富士康的集群程度明显低很多。当然郑州是例外,围绕它形成了与中原城市群相匹配的产业集群,这也是深圳之外富士康的第二大基地。

 

成渝城市群的全国战略高度,要大于中原城市群,不过它所辐射的地区,也只有成都和重庆两地有富士康科技园,且落地时间要更晚。

 

此外,富士康的网点分布,包括贵阳、南宁、兰州,全都是省会城市,说明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省会占绝对主导,与其他几大基地形成明显区别。这意味着西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攻点,可能不是省会,而是那些非省会城市。

 

2. 富士康落户的城市争夺战

 

想要争夺富士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哪怕在美国,虽然市场更偏好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富士康赴美,也引发了7个州的争夺战。因为它产生的直接利好,包括13000个就业机会,以及53000美元的岗位年薪。

 

对内地城市而言,富士康这类制造业龙头落户的意义可能更大。最典型的是郑州,作为苹果手机核心代工厂,从2010年到2016年,郑州富士康累计生产超过4.6亿部iPhone;2015年富士康所属企业的进出口,占河南省进出口的67.5%,贡献率为114.3%。

 

除了直接的产品之外,富士康还带来了整条手机生产线,带动了当地上下游的产业,围绕郑州的工厂群正是产业聚集的产物。此外,《富士康与中国版图的工业化》提到,因为苹果手机高度依赖航空运输,郑州的机场货运量猛增,2011~2014年,郑州机场成为全球货运量增长最快的机场,没有之一。



富士康的高产值贡献,让城市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吸引入驻,各地在招商引资时都会开出优厚的条件。


比如在2008年前后,成都、重庆和厦门三城之间的竞争。尤其成都和厦门之间,因为吸引富士康的产业配套比较重叠,争夺一度白热化。

 

重庆和成都先后达成签约,厦门则在这场角逐中败下阵来。后来人们才知道,为了拿下富士康,四川省和成都市官员多次前往富士康总部,成都胜出是当地和富士康谈了足足五年的结果。当然,富士康响应“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对来说,争取富士康落户,对中东部城市要容易得多。比如昆山,只是江苏直管的一个县级市,却在1993年就成为富士康电脑接插件公司的注册地。而20年后的西部地区,也只有寥寥几个城市,有能力吸引富士康入住建厂。从产业配套吸引力的角度来看,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可能在20年以上。

 

3. 新的制造业浪潮正在来临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可能得看到一个残酷的事实:富士康的产业升级,让当地原本的劳动力优势被大大地缩小,产业环境的变化,意味着它们无法重走东部老路。

 

事实上,富士康在美国建厂背后,产业升级的速度在逐步加快。2012年以后,富士康开始在一些中小城市建厂,比如菏泽、临沂、安庆,另一方面大力布局云运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生活及机器人等领域。

 

在富士康快速布局高科技产业时,一场大规模的机器换人正在进行。郭台铭在2015年度大会上提到,将于2020年实现30%自动化。2016年,4万台机器人上线,iPhone的机器人生产线也开始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传出富士康昆山工厂累计裁员6万人的消息。



不管是机器换人,还是布局高科技领域,低端劳动力的岗位减少是大势所趋,浪潮已经来临——制造业在发达地区完成工业化的使命之后,因为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可能会跳过落后地区,改变过去的迁移线路。

 

为了实现产业升级,2017年,富士康集团面向高校扩招,计划招募1.2万名大学生。此次美国建厂提供的工资待遇,在5.3万美元左右,远远高于3.2万元的普通制造业工资水平,说明美国工厂更多也是面向技能水平高的蓝领工人,低端工种失去了优势。西部人才优势相对薄弱的产业环境,可能会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


具备劳动力优势的时候,缺少工业化积累;实现一定工业积累之后,制造业又面临升级,原有的劳动力优势丧失殆尽——对西部地区而言,这多少有点与时代发展走势错位的感觉。

 

富士康将工厂开到了美国,风向将直接影响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在全球经济关系中,参与度可能要低于东部,但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产业升级压力,西部可能比东部要更严重,只不过这种影响是间接表现出来。

 

所以可以理解二线城市发起的抢人大战,尤其是成都、西安,这些城市想要化解全球制造业升级的冲击,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说的直白点,必须抢到足够的大学生。

 

当然,至少从富士康来讲,“两地(大中华区与美国)研发、三区(中国大陆为中心,亚美欧三大洲至少设立两大制造基地)设计制造”的大战略背景暂时不会变,西部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的优势,短期内也不会消失殆尽。制造业升级,仍然会提供足够长的转型窗口期。

 

这个窗口,是浪潮来临前的最后机会。对于成都和重庆这样的西部制造业重镇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对周边城市产生带动作用,通过城市集群将西部的制造业环境优势放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