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公司“手撕”比亚迪,到底怎么回事?
2018-07-13 16:48

广告公司“手撕”比亚迪,到底怎么回事?

比亚迪是一家神奇的厂商,关于它的段子总是层出不穷。这或许是因为“比亚迪”这三个字的拼音缩写,或许是因为某些夸张的广告,但总之,比亚迪在车迷圈中一直是“梗”的发源地之一。


然而,这两天比亚迪在现实中上演了一场脑洞再大的段子手都编不出来的剧情。


7 月 12 日中午,比亚迪在官方微博发表了一则声明,称近期个叫李娟的人,通过伪造公章的形式,冒充比亚迪的名义与多家广告传媒公司进行了合作。比亚迪对此并不知情,并且已经报警。


而此今年 6 月 13 日、7 月 4 日,比亚迪在官网就此事已经发布过两次声明,而最近的这则声明可以被视作比亚迪对于最近来讨要尾款的广告公司的回应:你们的合同都是与李娟签署的,跟比亚迪无关哦,我们不知情,也是受害者。



当然,比亚迪跟李娟背后的雨鸿文化也不是毫无关系。按照这份回应中的陈述,这个李娟,自己倒贴钱,冒着伪造公章坐牢的风险,主动联系比亚迪,免费给打广告,还是跟知名俱乐部阿森纳合作的这种大手笔。


也就是说,雨鸿文化一边免费给比亚迪宣传,当活雷锋,一边以比亚迪的名义开展业务,伪造公章,冒用身份。


这是什么操作?



但很快的,就有被拖欠了供应款乙方的广告公司站了出来。


昨晚,一家被拖欠结款的广告公司——竞智广告,在微信公众号发表了文章《人BY脸,天下无D!》,对比亚迪的声明提出了质疑。


文章的主要立场是,比亚迪声称自己毫不知情,把自己也摆在受害者的立场上,是毫无根据且不能成立的。理由是持续时间长、频率高,并且大声势的广告营销活动,比亚迪不可能没听到一点风声,并且人家免费送你个大手笔广告也不符合情理。



另外,为证真实性,文章还晒出了区域活动中,比亚迪各4S店经销商负责人来的文件和签字。



最后,文章直指比亚迪是“老赖”,“令整个汽车界,整个国产品牌蒙羞”。


不得不说广告公司还是有两把刷子,这个标题可谓诛心,文章很快收获了 10 万+ 的阅读量,并且点赞数也已经破万。


竞智广告也只是被拖欠的众多广告公司中的一家,据《财经天下》报道过去 3 年时间,有 30 多家广告公司牵扯到其中,欠款规模达到了 11 亿元,而其中有些企业垫钱垫到倒闭。


至于垫钱的理由,报道中提到:


垫钱做活动在广告界很常见的,一般回款周期要3~4个月,但这次的数额太大了。有的广告商为了做活动,是拿自己的钱出来垫的,现在一家人都陷入了困境。


不垫钱会影响关系,关系不好就客户就换一家广告公司,所以本土公司会为了维护关系不断垫钱。


而比亚迪又是大客户,这些中小型广告公司,为了不失去一次大单的机会,只能铤而走险选择自己垫钱。期间雨鸿文化也分批打过一部分供应款,但都只是几万的规模。


回过头来看整个事件,按照比亚迪的说法,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这个雨鸿文化对内伪装为广告代理公司,而对外则以比亚迪的身份招揽广告公司,比亚迪也被“骗了”。


《财经天下》的报道中提到,知情人表示“大部分广告公司应该是知道雨鸿文化是比亚迪的广告代理商。”其工作模式是,比亚迪将其广告、公关宣传活动交给雨鸿文化,雨鸿文化则找其他广告公司、活动公司具体落实。


但竞智广告表示在负责比亚迪相关广告、活动时,合同甲方均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我们也是昨天才知道有雨鸿文化这家公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雨鸿文化目前的大股东和最终受益人名叫冯丽也,而历次人员变动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叫作李娟的人。

资料来自企查查


回过头来捋捋这事,这里有几种猜想。


首先,假设比亚迪当真是被冒用了身份,那么也就是说这些广告比亚迪是不知情的。但是,三年时间,如此大规模的宣传,比亚迪内部上上下下那么多人,看到自己没有做过的广告,真的不会起疑吗?


第二种可能,雨鸿文化面向比亚迪的身份是广告代理商(也就是说广告比亚迪是知情的),而对外则是冒用了比亚迪官方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当掮客,拿差价牟利。但问题是,当真有可能三年时间,都不被比亚迪和广告公司发现吗?


最后,就是竞智广告提到的:压根没有雨鸿文化的事,比亚迪单方面拖欠和甩锅。


目前比亚迪还没有进一步的回应,其官方微博已经删除了和阿森纳有关的内容,微博评论也是一片“和谐”:






但是比亚迪只能删除自己的微博,阿森纳就管不着了,并且比亚迪似乎忘记了删除某些回复:



比亚迪到底是“老赖”,还是同样是受害者,暂时没有定论,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