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希望在哪里
2018-07-27 07:55

甘肃的希望在哪里

来源:西部城事(ID:xibuchengshi0518)

作者:西部君


很早就有不少读者留言,希望西部君多关注“西三角”以外的区域。


这次西部君下定决心,以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为契机,希望争取多分析几个平时“存在感”不强的省市。

 

今天首先看甘肃。

 

不必说全国,在整个西部,甘肃都算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地区。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去年,甘肃3.6%的GDP增速在全国垫底,比被人们议论最多的东北三省还要低,但却被忽视了。

 

2017年,甘肃GDP总量为7677.0亿元。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居全国倒数第五位。目前已有18个城市的经济体量超过这一数字。


虽说去年比倒数第四位的海南高出3000亿左右,但如果增速持续走低,十年内将有可能被海南超过。

 

1. 上半年增速5%,隐忧仍在

 

上半年,甘肃5%的增速与全国其他省市比起来,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跟自己比,较之去年,已有回暖迹象。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甘肃的经济表现,有几个数字值得一提:

 

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00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出口总值67.8亿元,增长42.9%;进口总值132.2亿元,增长38.9%;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中风、光电发电量分别增长32.7%、35.1%;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1.9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323.3亿元,增长17.6%。

 

上述三个领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进出口表现尤其抢眼。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列同期全国第3位、第2位和第3位。

 

究其原因,还是与大背景下的“一带一路”政策有关。据海关数据,上半年,甘肃省与欧盟贸易大幅增长,进出口22亿元,增长80.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3.4亿元,增长41%,占41.7%。

 

过去在分析甘肃为什么落后时,有不少观点都认为重要原因是甘肃没有抓住机会。比如,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包括目前的互联网经济,当其他省市在迎头赶上时,甘肃却被渐渐甩开。


现在来看,“一带一路”当是摆在甘肃面前的新机遇,不容再错过。


不过,尽管上半年稳中有升,甘肃的问题依然很明显。


官方发布的信息中,也出现了“农业、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农业气象灾害较多、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投资止滑企稳势头不稳固,稳中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的表述。

 

比如,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仅为2.5%,不仅拖了整个经济增速的后腿,在三产中也为最低。另外,固投方面,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3.3%,工业投资下降20.8%。

 

一个二产增长如此低迷的地方,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2. 老大难问题——工业塌陷

 

置于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来观察,甘肃经济的低迷状况,不是这一两年才出现的。见下图:


图片来源:八分斋


由上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就一直处于下行区间,在全国也堪称罕见

 

都说一个省的经济状况,首先看省会。西部君统计了2012年~2017年甘肃与兰州的人口和主要经济数据变化情况:

 

 制表:西部君


从资金和财政来看,过去五年间,甘肃和兰州的表现都算不错。但人口几乎是原地踏步。


甚至从小学生招收人数看,甘肃还出现了下滑。这足以反映出,甘肃和兰州都欠缺人气。被称为“最没存在感的地区”,也就很正常了。

 

再看产业结构。2017,甘肃的三产比例为13.85∶33.38∶52.77,这个比例到底怎样,可以拿同处西部的陕西和四川的情况对比一下。

 

2017年,四川三产比例为11.6∶38.7∶49.7;陕西为7.9%:49.8%:42.3%。

 

可以看出,四川二三产的差距只有11个百分点,陕西二产甚至比三产还高出了7.5个百分点。这说明,两省的二产分量较高。反观甘肃,三产比二产高出了近20个百分点,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


西部君曾在《失意之城兰州》一文中就曾写过,兰州2016年的第三产业几乎是第二产业的2倍。由此可见,整个甘肃,确实都存在着二产塌陷的情况。

 

具体看2017年,甘肃的规模以上工业情况:


来源:财富号


不仅多数行业都出现了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的构成,也显得非常传统,主要都集中为能源型产业。这样的支柱工业结构,在当前去产能的背景下当然就非常吃亏了。

 

虽然甘肃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新增了像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疗、新技术、以及先进装备及智能制造等产业,但这些对于底子薄、转型负担重的甘肃来说,要形成规模效应,并非易事。

 

比如在人才方面,作为省会兰州乃至整个甘肃名片的兰州大学,近年来也出现了严重衰落,被评为“中国最失落的大学”之一。

 

3. 希望在哪里

 

全国面积第7,人口第22,甘肃在大西北本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目前,显然远未达到理想状况。

 

如何转型,在经济上更进一步,增加存在感,的确为甘肃的当务之急。西部君认为以下几点,应该是甘肃努力的方向:

 

一,利用好扶贫攻坚的契机。甘肃虽然一共只有2000多万人口,但依据2016年的国贫县名单,却有43个国家级贫困县,差不多五分之一人口属于贫困状况,贫困发生率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

 

精准扶贫行动中,从中央到对口帮扶地区,都有大量的资源下沉,包括资金,人才等等。甘肃应该抓好这个机会,既争取早日脱贫,也充分利用这次外部机遇,拓宽地区的发展路径。

 

二,“一带一路”和交通建设。甘肃入选“一带一路”计划,并要求要发挥综合经济文化优势。并且从目前的对外贸易看,也已尝到甜头。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和区位优势,转变观念,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作,不再局限于过往的一亩三分地,对甘肃来说,很重要。

 

另外,就是交通建设赋能。去年,宝兰、兰渝线已经开通。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西高铁,预计也将在2020年通车。高铁线路增加后,对于拉近甘肃与成熟地区的距离,有很大帮助。

 

有说法称,甘肃的旅游资源位居全国第一,这个说法或许有待讨论,但利用交通改善的契机发展旅游,对于生态薄弱的甘肃来说,是出路之一。


这里西部君还要提一句,旅游业有一个重要好处,那就是它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不仅能够增加与外界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利于一个地方推销自己,增强存在感。甘肃因为经济落后,存在感低,反过来,存在感低,又进一步影响了经济。对此,应该要正视。

 

三,省会兰州应该做大做强。纵观西部,存在感强的省份,四川、陕西,都有典型的强省会城市。作为曾经有过辉煌的兰州,不应该就这样一步步没落下去。

 

比教育资源,兰州大学虽然衰落,但基础仍在;比交通,兰州在上世纪本来就是火车重镇,现在有了宝兰、兰渝高铁的加持,未来还将有京兰和兰广等线路陆续开通;比政策,2012年,兰州新区就获批,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同时兰州又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没有理由不做大做强,增加存在感。


兰州强起来,甘肃自然会受益颇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