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社交媒体“好好说话”
2018-08-03 17:02

请社交媒体“好好说话”

假设一个情景。你尽可能地将平日里在网上浏览、与人交流的内容忘掉或“隔离开”,然后对下面几个问题试着做出是非判断:


两人因琐事发生口角后,一人在离开购买菜刀等斗殴工具后返回并将依然在原地的另一人砍死,请问前者应以杀人罪起诉还是被奉为英雄?


一个普通女生,在微博上Po出自己与不同种族男友的合影,她应该得到祝福(或至少像其他普通人一样不被打扰),还是因此被人肉搜索、网络暴力淹没?


几个孩子失足跌入居民小区的景观水池中,且因为景观灯用电不合标准而触电致死,该受责怪的应是有明显过错的物业、小区管理人员,还是孩子们的家长?


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简单得匪夷所思。可是在添加上更多的细节以及中文互联网上的一些背景氛围后,却使相当一大部分人站在了那一种极其荒唐、是非颠倒的结论上


那名斗殴中的被杀者,以及微博女生的男朋友,均为外籍黑人,而几乎任何一个成规模的社交媒体中,对黑人的歧视都在近几年指数增长,人们拿着不知真假的野鸡数据试图证明黑人如何懒惰自私、智商低下,搭着欧美反对“政治正确”的顺风车,使自己变得理直气壮。于是,杀人犯成了英雄,而胆敢与黑人谈恋爱的女孩子则成了“easy girl”,被无端质疑动机和人品。


上文中的两条新闻与一些网友的评论


知乎上带有歧视性色彩的问题


而如何对付“熊孩子”,近些年也成为了无论是营销号还是普通用户津津乐道的重要话题。在最初,绝大多数人还保持在合理、健康的范围内,表达对中国传统“和稀泥”家庭观念的不满与反思,但逐渐失控为对孩子普通的淘气行为做出十分暴力的回应。“孩子”已经成为触动一部分人条件反射的开关,“千禧一代”与“网络原住民”就这样对和他们在年龄上并未相差多少的孩子们产生深深的恶意。


纵观中文互联网上对类似事件的讨论,结论的荒谬,自然意味着论证、争辩的过程,也像大学中的文史类公共课上一样,一群基本与社科常识绝缘的年轻人用十分用力、严肃的语气得出他们可能根本不理解每个词含义的结论。


而不同的平台、主题中,荒谬的形式和程度也有所不同:知乎上,一群作者误用着社会学概念、编造着所谓“亲身见闻”,只为拐弯抹角地证明丛林法则是人类的最佳生存状态;而微博、贴吧和某些豆瓣小组往往还更“原始”些,刷屏、骂街、站队……决定辩论胜负的,往往是评论区中哪一方买到了更多的点赞机器人。


于是,“社交媒体是乌烟瘴气的”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可除此以外却又无计可施,讨论情况也并未随着这个共识而有所改善。那么,真正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我们是否有什么使之改善的方法呢?


01


这样的情况,似乎并不仅仅局限于中文互联网上。


“3001次。”


这个数字,是从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向公众表述虚假或不实信息(fake or misleading information)的次数。它出自《华盛顿邮报》的事实核查(fact-check)专栏。这类专栏或板块存在于许多媒体中,作用是指出或更正名人、政客等所表述的不实信息,也兼有“朋友圈热文辟谣”的功能。


这一数据截止至五月份,不久之后,美墨边境“零容忍”迫使数千孩子与父母骨肉分离的惨剧进入公众视野。疲于应付却又想兼顾保持姿态的特朗普行政分支,慌乱中又放出不少类似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从边境州地方媒体到全国级主流媒体,均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显眼的位置上报道实情,并指出每条错误信息的片面之处。


“假新闻”这一关键词之所以怪异,是很多时候会呈现出一种“贼喊捉贼”的现象。


制造不实信息并利用假新闻传递自己价值观的特朗普,却喜欢将这顶帽子转手扣给主流媒体,甚至史无前例地评选出一份“假新闻奖”,尽管对这一“奖项”的双标与危害已经有过非常详尽的分析,中外社交网络上仍不乏为数众多的信服者;近期,在特朗普与《纽约时报》主编的见面后,在Twitter上称会谈内容探讨了“假新闻的危害”,却被后者否定,且指出会谈的初衷之一就是向对方指出其对媒体的不妥态度


那么,作为社交媒体巨头所共同关切的问题之一,“假新闻”与阴谋论的底气源于什么呢?


02


“当真相还在穿靴子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英国《卫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作者认为,人类大脑对“谣言”与“辟谣”的反应似乎本就不理性,而是偏向于对“刺激性强”的内容产生深刻印象;因此,只要使不实信息保持得足够短促、夸张,哪怕在随后就被指出不实之处所在,对“吃瓜群众”来说在大脑中留下的往往会只剩下谎言本身。


尼克松没有掌握好这一点,反反复复地说“我不是骗子(I’m not a crook)”,却强化了人们对他“骗子”的印象;面对特朗普的美国媒体显然也没有掌握,而特朗普却显然精通于此,哪怕媒体永远都不会帮助他圆谎,也能巧妙地传递、强化自己的信息。


可在这篇文章中,也有让我不太理解的地方。诸如枪支、堕胎、边境等话题,都是事关自己个人生活、决定他人命运的事情,有什么理由只做一名“吃瓜群众”呢?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概念:理性的无知。


维基百科的词条页上有个很形象的例子


假如你是一个雇主,需要从两个候选人中雇佣一个,以10元 / 小时的价格完成一项工作。自然,你应选取工作速度更快的一个。而查清两人具体工作时间则需要额外花费100元。这样,如果你可以确定,两人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差不会超过10小时,那么,最佳的决定方案就是直接抛个硬币看正反面了。


换句话说,如果获取某些信息的成本要大于获取这条信息带来的价值,那么保持无知就最符合理性。


放在一个可以通过简单数学计算来解决的情境中很好理解,但当“成本”和“收益”不再是明确的数字呢?

比如,作为一个学生,我最不能理解的一个群体,就是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出现负面新闻时,跳着脚喊着“拒绝抹黑”的“护校宝”们。


当这些负面新闻的传播范围足够广时,他们的声音往往并不显得响亮。但如果你在微博上有关注一些本地校园博主,当他们应学生的要求曝光一些高校侵犯学生权利的事情时,你往往能在评论区中看到这个群体的声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该博主指出一高校强制学生暑期留校做“志愿者”后,一些该校学生的评论


他们算是一个破坏社交媒体讨论氛围的典型例子了。一方面,同窗甚至自己成为受害人,于情来说事情的是非也太过明显,于理来看作为受害人却帮加害者说话,都显得愚蠢无比;另一方面,他们最著名的口号“母校只有我们自己能说外人不能”也毫无逻辑可言。那么,对他们来说,“幡然醒悟”的成本都有什么呢?


首先是认知上的问题。


由于基础教育完全以考试为导向从而需要粗暴而“有效”的管理,“集体”很早就成为了一个被进场拿来误用的概念,某种虚假的“集体荣誉”、“集体目标”,也就成为了个人生活的追求中优先级最高的一项;哪怕这一切都极其荒谬,在多次重复驯化后也往往会本能地被人遵守、深信不疑;而打破它,则需要一定量知识的输入及后期的思考与处理,那么,既然对山那一边的明亮、美好还一无所知,为什么要费劲翻过这样一座山呢?


之后,则是感性上的鸿沟。


这种集体观念虽然夺去了不少,却也回报给人一些东西,那就是一种虚假却“温暖”的抱团感,而相对的,“醒悟”却意味着对自己曾经认知的否定;况且,与其意识到自己可能或已经是受害者的一员从而“徒增”恐惧,干嘛不继续做个沙子里的鸵鸟而至少让自己能无忧无虑地度过这一秒、下一秒呢?细细一算,这成本居然高得吓人。


那么,开头提到的“种族歧视”呢?显然,大多数人并无与不同种族者共同生活的经历,而了解一个种族的苦难与厚重历史显然需要时间和耐心,而相比之下,中文营销号搬运、改造的二手海外谣言与Hate Speech则可口许多。所以,当他们为杀人叫好、对毫无了解的小恋人口出恶言时,心里一定会有那么一个角落意识到自己的无理;使他们保持无知的,依然是简单的“成本核算”。


那么,“你弱你一定没理”的丛林法则鼓吹者呢?


他们大概真的不属于所谓“弱者”的范畴,因此也更难意识到“结构性”因素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往往远大于自身努力。Again,用知识来补充这一常识会花费不菲的时间和精力,况且在意识到自己所享受的生活居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出生于何种家庭的运气后,可能随之而来的“内疚”以及对“失之毫厘”的恐惧,也不是什么愉快的情感。


那一部分在大洋彼岸攻击者媒体与事实的群体,也是类似的情况:既然在乎边境线另一侧的人的生死与骨肉分离如果传导到自己的一端,意味着肤色带来的某些“特权”受到一点点损害,那么为什么要费力搞清人道、立法、执法等概念,为什么还要区分真相与谎言呢?


03


截自综艺节目《恶毒梁欢秀》的“好好说话示意图”


看来,社交媒体上的“好好说话”,本质上是要去“叫醒装睡的人”,希望渺茫。不过,如果要找到一个最起码的努力方向,那应该是什么呢?


作为普通人,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它不完全像“同情心”一样,更多依靠着情感来维系,而是一种理性考量下的结果。和大多数人一样,你是一个普通个体,可能在原生家庭的庇护下,躲过了许多同龄人遭受的结构性限制,同时在某些方面和维度也是这种限制下的弱者。因此,不妨在看事情、说事情时,关掉操作游戏时才需要的上帝视角。


之后,你还要明白,“吃瓜”真的不是一种多么值得提倡和骄傲的状态


你所讨论、参与的,并非是屏幕里的超级英雄电影,无论谁存活或死亡你都可以放松地喝可乐吃爆米花,而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


无论是“千禧一代”还是“互联网原住民”,都即将或已经接近成为父母的年龄,作为其中一员的你,是否希望摆脱传统家庭教育的诸多弊病、是否关心社会以什么样的氛围面对孩子们?如果是,那就不要拿“熊孩子”当作一个条件反射一般释放情绪的关键词,而认真围绕其想想相关的教育、尊重、人己责任等议题。


发生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悲剧也没有理由“吃瓜”,不仅因为苦难给人的震撼不应取决于距离,你的态度也会影响自己如何对待身边的弱者与少数。有多少今天中文互联网上的野蛮,是从曲解欧洲难民的相关新闻开始的?


就连娱乐话题也并非是无足轻重的。如果你希望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娱乐产品,并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提高,将作为“控评”、“刷数据”与在评论区里吵架、单方面宣布胜利的事件,花在更专业、更理性地讨论作品上,不是要好太多?


最后,永远不要放弃求知欲。


人类为什么要组成集体、社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法律是如何制定的?什么是“政治正确”?什么是“白左”或“libertard”?这些词的背景、使用者和表意是什么?为什么诸如“带节奏”这种没有任何意义、仅仅单纯是人身攻击的词语能如此频繁地出现,并被许多人视为有力武器?


当参与者对这些基本概念都没有了解,那么讨论本身只可能是鸡同鸭讲。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往往有时会显得生涩、枯燥,那不妨以前面几点作为动力,因为“如何让世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一切思考,都永远离不开不断更新的知识。


04


在讲述美国媒体人的连续剧《新闻编辑室》里有这样一幕:在一场派对上,男主角,新闻主播Will搭讪到了一名女子,在随后的交谈中,他得知对方时为八卦小报撰写“诋毁专栏”的作者。理想主义的Will竟拒绝了对方的亲吻,开始劝说对方这种创作的无聊与有害,最终,对方忍无可忍,将手中的酒泼在了他的脸上。




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丝毫不会觉得男主愚蠢或不合时宜,甚至不会心生怜悯,而是只有无限敬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