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对AR彻底死心了
2018-08-09 11:43

是时候对AR彻底死心了

这个节骨眼上来谈AR或VR又或者是MR,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个过时的话题。不火是现实,但在昨晚之前,我自己从未完全放弃对AR的期待。



Magic Leap One 外观


支撑我期待至今的原因,就是那家“史上最神秘的创业公司”Magic Leap,它也是一家宣称自己要利用“光场”技术改变世界的公司。而就在昨晚,Magic Leap终于正式开售其第一款产品Magic Leap One的开发者版,同时被“放出”的,还有少数外媒实际产品体验评测结果。


MIT科技评论的记者是这样说的:


能看到海龟在房间里飞来飞去,戳它们的时候还留下了小小的气泡,她还开枪射击了从墙上出来的机器人。总的而言,视觉效果清晰生动,在某些情况下,我能够同时看到几个位于不同深度的数字图像。


相比之下,The Verge的记者给出的总结更“要命”:


实际使用Magic Leap One要远比手机上看Demo视频的酷,但它在效果上的确太像微软2016年推出的Hololens了。尽管有些时候的确它能够显示多个焦平面,但使用中真的没能感受到革命性的改变。这和我们之前所期待的完全不符。


尽管不是所有体验了新品的记者都像The Verge记者这样直接给“差评”,但足以说明Magic Leap One的问题——它距离真正掌握光场显示技术,还有很远的距离。


或许,真的是时候放弃对AR的期待了。



为什么原来对Magic Leap抱有期待?


曾经登上福布斯封面的Magic Leap CEO Rony Abovitz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Magic Leap这家公司的“妖”,早在2015、2016年,它其实一直是科技界报道的宠儿,因为它实在是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首先就是一整套华丽到不能在华丽、金额大到不敢再往高了想的融资记录:


  • 2014年2月:A轮融资,5000万美元,具体融资方不详;

  • 2014年10月:B轮融资,5亿4200万美元,Google领投,其他数家知名VC跟投;

  • 2016年2月:C轮融资,7亿9300万美元,阿里巴巴领投,Google、摩根士丹利、华纳兄弟、JP摩根、高通等跟投;

  • 2017年10月:D轮融资,5亿200万美元,淡马锡领投,Google、阿里巴巴、摩根大通等跟投。


简单做个加法,四次融资整体的融资额达到了惊人的18亿87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29亿人民币。


关键是,这一连串数字都是在产品遥遥无期(至少在当年是这样看),行业中其他竞争者主要利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达成的。


但随之一个更加令人纠结的问题就来了,为啥全球最顶级互联网公司、最顶级投行等会对它抱有那么高的期待呢?答案其实就是两个字——光场



人类苦平面现实技术已久,目前只有残酷



横贯整个PC和智能手机时代,各种计算机所构建的虚拟世界,都是通过二维平面化的图像信息来传递。但随着计算机的能力越来越强,实际上计算机已经能够创造出极为复杂的虚拟世界,其中就包括一些极为贴近真实世界的、人工构建的虚拟世界。


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很多游戏,特效全开的时候截个图,你甚至要看多两眼才能认出来不是真实的。


可换一个角度说,显示器将虚拟世界显示出来之时,却也丢掉了其中绝大部分的数据,因为即便你能够用数十亿个晶体管元件追踪数量可观的“虚拟光线”,最终出现在人眼之前的依旧是平面二维像素化显示的显示器中的平行光线。


静态图像下,现实世界和VR设备的人眼实际焦距并不同(VR设备不适的根源)



对虚拟世界是如此,对于人也是如此。以目前所有的VR设备为例,其基础原理都是通过在左右眼显示不同的2D画面(更趋近于平型光),让大脑利用画面形成空间感(错觉)。相比之下,人类的眼睛平常捕捉的实际上是实际的光线,而且人眼在看距离不同的物体时,眼睛还会不断变焦(晶状体焦距决定了哪一个距离的物体能够看清楚)。


尴尬的结果就出现了,因为VR一开始有真实感(错觉),而且其中物体场景会变换,所以人眼实际上也在一直重复“尝试聚焦”的肌肉动作,但实际上,几乎所有VR设备都无法根据眼睛的活动来调整画面内容的二次聚焦。


这一短板在实际使用中,导致了很多用户在长时间佩戴VR设备时,会出现眩晕的情况,间接将用户使用VR设备的时长限制在了数十分钟以内。极大地阻隔了人在虚拟世界中沉浸的单次时长。


AR的情况略有不同,但2D显示技术同样要背“锅”。像Google Glass这样的单眼设备,显示的焦距过近,人如果在现实场景和Google Glass之间切换焦点,很容易会触发疲劳。而像Hololens这样的双眼设备,虽然用上了更加先进的光学镜片,让虚拟世界可以“叠加”在现实场景之上,但在原理上,“叠加”动作实际上跟VR是一样的。


一边是早就想冲进虚拟世界怀抱的人,一边是已经高度发展的虚拟世界,中间只隔着一道显示技术的“鸿沟”。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上千名员工,高达18亿美元的融资,似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这项技术实现、甚至只是拉近它与我们的距离。



Magic Leap One,有限但终究是目前最强的AR设备



当然从具体参数上来看,Magic Leap One依旧是我们目前能够买到最强的AR显示设备。而且就目前外媒的商用反馈来看,在产品细节如佩戴舒适度、续航、性能、使用上,Magic Leap One已经做到了相当的高度。


Magic Leap One可视角(FOV)比HoloLens大,但距离VR仍有距离


并且在具体参数上,它的确要比微软家的Hololens好上一大截,同时在价格上还要比后者便宜接近20%。如果后期开发者能够跟上,的确得算是最具性价比的AR设备了。


抛开技术实现度,Magic Leap One的确算“完成度”最高的AR设备


至于何时能够消灭文中提到的虚拟和现实之间的“鸿沟”,看光场这个进度,没个十来年基本不可能。甚至“模拟光线”这条路本身就走不通,而是要走更加复杂的“机器脑”等路线,那样耗费的时间还将会进一步延长。


总言之,想融入虚拟世界,还前路漫漫。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