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单词打卡,“仪式感”还是“假装很认真”?
2018-08-14 21:45

朋友圈单词打卡,“仪式感”还是“假装很认真”?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S-Tech(ID:S-Tech1014),作者:作者:李蕙言,编辑:郜若然 大奎。虎嗅网获授权转载。


近两年来,打卡式英语学习以风云残卷之势进入我们的朋友圈。


它是指在为期一百天的时间里,每日推送相应的阅读内容至微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扩充词汇量和阅读量,坚持在朋友圈打卡80-100天可拿到纸质书或者特定奖励的阅读方式。


本期我们将以人类学为钥匙,走进打卡阅读,滴!学生卡!


1


一般的打卡式英语阅读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前期


测词汇量选择购买相应的书籍,添加老师的联系方式或者阅读学习群,自行设置每日推送时间


中期


每天阅读,做课后阅读题,分享到朋友圈完成打卡(不能仅自己可见,必须公开)


后期


每晚十点收到讲义,或以学习群的方式交流,或以推送中的评论部分作为交流平台。


完成前期工作后,每天基本上就是在中期和后期中周而复始的做圆周运动。



据XX阅读自己宣传显示,进行打卡阅读的朋友涵盖不同年龄(15岁—50岁)、不同职业(学生、工作人、不工作人)。


在访谈和日常了解中可知,选择打卡阅读学习的朋友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他们有着提高英语阅读量、词汇量的需求,其次推送到微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打卡是半强迫性质的,“只有每天在朋友圈打卡,才能拿到纸质版的书,所以不得不天天发朋友圈。”这是最为普遍的说法,但显然这远远不够。


2


“每天做这个很有仪式感。”


A已经开始了第二期的英语学习,她很庆幸,第二期的老读者可以不用再发朋友圈了——天知道,她并不想把这种东西发到朋友圈。


“你知道,虽然我的日常生活都在微博上,但是朋友圈对我来说,我还是不想发太多这种无聊的东西。很没意思。你发出去的这个,毕竟是广告。”


至于为什么要打卡,A反而提出“每天打卡朋友圈就像在进行某种仪式,很有仪式感。我有一个师兄,每天练字打卡,已经两百多天了,你翻看的时候会觉得很棒的,这也是你每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它在强迫我学习,看起来挺认真的。”


B在尝试过几次在APP上学习英语失败之后,选择加入了朋友圈打卡的行列。


“其实我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两周还能坚持去APP上学习,后来哪天就会忘了。微信推送对我来说特别合适,我没办法不上社交软件。而且发了朋友圈,人家一起学习的天天七点打卡,我晚一点就有点那啥啦,总不能一天打卡一天不打吧,多尴尬。”


B是很愿意在朋友圈打卡的,“因为这样我爸妈看见了就会知道我真的有在学习。”B笑了一会才说,“其实我有一周就忘了看了,结果越拖越多,但是又每天记着打卡,心虚得很,现在就好慢慢补回来好跟上进度。”



“努力不一定要告诉别人啊。”


C也有参与英语学习,是在APP上打卡听力,按数量打卡完成可以收到全款,因为不用分享到朋友圈她很乐意使用,“我特别讨厌分享到朋友圈,就算看得人不在意这个东西,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我的朋友圈,我希望多很多我自己的日常生活”。


“努力不一定要告诉所有人啊。”C笑道,“我就不想别人知道。而且我在朋友圈看到别人打卡了,反而提醒我要去APP上听英语了。”


“看着烦,全世界都知道你认真学习。”


D是很讨厌别人发朋友圈打卡的,尤其是在XX阅读们火了之后,朋友圈前赴后继的都是打卡。


“全部都是小广告。各种单词、口语、听力和阅读的的小广告应有尽有。”D叹了口气,“我看微博上有人吐槽和电线杆子上的牛皮藓一样,还挺贴切的。”


“感觉就是全世界都知道你在认真学习。也不知道真的有用没用,但是心里肯定是有用了。”


“朋友圈≠社交圈,有表演嫌疑。”


除开一部分对于朋友圈打卡反应剧烈的人,相当数量的人反而告诉我他们从来不觉得烦,比如在E和F眼里:


“打卡毕竟是少数。”


“这是他们的朋友圈啊,看的时候就刷过去了啊。”


“因为朋友圈≠社交圈。朋友圈只是让我了解大家最近都在干嘛。”


在我提出“你看到会觉得她热爱学习?”这种问题时,F很认真的表示,“毕竟怎么发朋友圈是自己的选择,也是自己想要展示的东西,有一点表演嫌疑。”


3


打卡是一件有趣的事。


进入某个小程序,你能看到练字啊、唱歌啊、学习EXCEL啊都能打卡,直接在这个小程序里面打卡,不需要分享到朋友圈。


在微博“一起来练字”这个TAG下你能欣赏到各种各样漂亮的硬币软笔书法打卡。


粉丝更是需要各种签到打卡。


……



与其说是自主学习的难度,不如说打卡本身就是一件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营造仪式的事情,尤其是在我们如此泛娱乐、信息爆炸和碎片式的时代,它带来了一种使命感和自我满足感。


截止到目前为止,诸多的英语学习软件都开发出了不需要打卡到朋友圈的功能,这似乎更能满足90后们的社交需求。


不同人对打卡的不同反应,源于对微信朋友圈的公私领域定义、社交意义划分的不同。如果我们将微信朋友圈视为私人领域,那么也许无法容忍无效重复内容;但如果我们将其视为公共领域,我们就能够接受。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似乎也是“佛系”在社交心理上的某种体现。


梅罗维茨的“情境论”提出,新媒介→新情境→新行为。他认为电子媒介产生了新的“情境”,如此新情境的产生要求行动者采取新行动。即,社交媒体的微信通过形成朋友圈的新型情境,从而要求在朋友圈中的参与者践行一套新的、默认的社交行为。


事实上,朋友圈即使不是社交圈,但也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交际的第二张脸。我们每天在朋友圈呈现的内容是自我形象建构的一部分,日常电子情境下的社交行为涵盖了分享自己的生活、美化自拍、隐形装X、减少刷屏等等。



所以父母和孩子在关于微信头像这场没有硝烟的争论中,是代际间有关社交行为和社交情境的碰撞,父母更希望看见自己的孩子在社交场所呈现出大方懂事乖巧可爱的样子。


当我们在朋友圈打卡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预估过这件事对我们社交形象建构的意义了,自动或被动的展示了自我呈现,并以该种建构去审视别人的朋友圈。


所以当我们预估这类行为不属于默认规则下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交APP满足需求,比如很多人把日常爱好和吐槽转移到微博,在他们眼里微博是最后的社交性质的私人空间,“我追星我刷屏我画风很迷”、“我爱吐槽喜欢土味”、“我种草我转发中奖我发穿搭”……总之以上“请熟人不要加我靴靴”;混迹于各种小圈的人则有着更多的平台偏好,同人太太们是绝对不会在朋友圈这种社交平台发小说的,如果开车也会走别的链接。


最后,我真诚的建议,能够开发文献阅读小程序,每天把文献推送到我的微信,我一定早上八点同步转发到微信和QQ,或者文献打卡,导师可见。


参考文献:


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衬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车淼洁.《戈夫曼和梅洛维茨“情境论”比较》[J],《国际新闻界》2011(6):P41-45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