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不只有枸杞
2018-08-15 07:36

宁夏,不只有枸杞

文丨西部君


在各类最没有存在感省份的评选榜单中,几乎都能看到宁夏的名字。


我们这个系列已经先后分析了甘肃、青海,但宁夏比它们似乎更无存在感。至少,甘肃的兰州、兰州大学还算有名,青海也有青海湖这样的地理标志。


但说到宁夏,除了枸杞之外,估计大部分人脑中都会一片空白。甚至人们可能从小学语文课文中听说过“塞上江南”,却未必知道它就是指宁夏。


这个省的面积不到青海的十分之一,约两个海南省这么大,在全国仅大于海南、北京、天津、上海。600多万的人口总量,更是仅高于青海、西藏,居全国倒数第三。


地理位置上,它被陕、甘、蒙三省夹在中间,也属于不显眼的存在


宁夏,难道注定只能这么默默无闻下去?


1. 留不住人


一个地方有没有存在感,它的“人气”到底如何,是一个最直观的体现。据城市新财经此前的分析(见下图)



在2010年到2016年之间,宁夏的资金、人口、财政、GDP四个主要指标中,财政和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现最差的,是人口这一项,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五个下属市中,仅首府银川实现了人口增长,其余都处于负增长状态。


说到人的流动,不得不提它的另一个严重软肋——宁夏目前仍是全国范围内除西藏外,唯一一个尚未纳入全国高铁网的省份。第一条高铁,吴忠到中卫城际铁路,目前只是主体完工。该条高铁通车后,可让银川实现2小时抵达兰州。


高铁对于内陆地区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高铁开通后,宁夏留不住人的局面是否会进一步加剧,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不过,或许是在一二线城市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的刺激下,作为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的石嘴山,也出台了人才奖励政策。


高校毕业生在石嘴山市辖区落户并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按照中专3万元、大专4万元、本科6万元、硕士12万元、博士25万元,将获得一次性购房补贴。


只是效果还有待观察。


2. 产业传统


上半年,宁夏的经济表现还算不错。据宁夏官方发布的数据:


宁夏全区经济增长7.7%,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位居西北第2位、全国第12位。


2017年,宁夏实现生产总值3453.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考虑到体量确实太小,大致只与包头市相当,这一增速也不能算快。


三产的比例分别为:7.6:45.8:46.6。二产和三产的比例非常接近真相,其实是都不强。三产甚至已经超过了二产,这与其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实际情况不甚吻合(也与缺水因素有关)


之所以会呈现出这种局面,与二产的结构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看看宁夏的主要工业产品情况:



来源:统计公报


主要工业产品,基本上都是以传统的能源、冶炼为主,几乎看不到现代科技工业的影子。这样一种传统产业结构,不仅受去产能大趋势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而且波动也较大。


当然,也并不是说每个地方都必须追求高大上的高科技产业。因地制宜,将自身的资源禀赋发挥到极致,就不会差到哪去。


宁夏的工业十三五规划,就提出要做优做强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全区工业增长主阵地。这四大主要产业分别是,现代煤化工、现代纺织、葡萄酒、特色食品及用品产业。著名的宁夏枸杞就属于特色食品及用品产业之列。


目前的问题在于,传统色彩浓厚的主导产业如何能够突围,真正做优做强。


3. “一带一路”效应待激活


多数内陆省份,产业结构老化的另一面,多伴随着高比例的固投。宁夏同样不例外。


2017年,宁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13.38亿元,比GDP总量高出近400亿。其比例,在全国仅次于青海、西藏、甘肃。


人口总量有限,内需自然不足。除了较高的固投依存度,“三驾马车”中,最让人欣慰的还是出口贸易:


据银川海关统计,2017年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341.29亿元,比上年增长58.9%。其中,出口247.71亿元,增长50.5%;进口93.58亿元,增长86.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82.66 亿元,增长14.4%。


“一带一路”为宁夏的内陆开放打开了一扇窗。目前的进出口数据,已经能够部分说明。


在“一带一路”规划中,宁夏被赋予的使命和定位是,“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随着高铁开通,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宁夏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空间,或将进一步增大。


不过光靠政策是不够的。由于整体的产品规模和种类都有限,对外贸易之于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过高期待。在产品附加值上多做加法,很有必要。


4. 拓展新空间


尽管存在感依然不高,但宁夏其实已经不只有枸杞。


近几年,不少地方都玩起了大数据、电竞之城之类的前沿产业。宁夏也不甘落后。有着“沙漠硅谷”之称的西部云基地,就诞生在宁夏中卫。


这里年平均气温8.8℃,大气环境优良天数达280天以上,加上地理居中、地质稳定、冷源丰富、运行成本低等综合优势,把目光瞄准为打造数据中心。简单理解就是数据机房,也算是因地制宜。


据说目前已经引进了亚马逊、奇虎360等一批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建成了直达太原、北京、西安4×100G骨干网络。


这个方向能不能帮助宁夏找到新的发展支点,现在还很难说。但对于西部内陆地区来说,愿意接触新的东西,愿意挖掘自身的优势去与嫁接新事物,这种思变意识和开放心态很重要。


其实宁夏,按说还有一张对外名片是可以放大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像《红高梁》《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的电影电视都在此取景。挖掘这个IP,对于推介地方知名度、发展旅游,都有好处。


另外,宁夏是继海南后,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特有的地理地貌加上异域文化元素,宁夏在发展旅游上,其实是有优势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旅游资源的集群、规模效应。


经济体量小的好处是,只要找到几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点,经济面貌就能够获得较快改善。


5. 继续提升省会首位度


一个省份有没有存在感,省会城市的地位如何,也是一个最常见的指标。


以2017年的数据计算,银川经济体量占全省的52%,人口占32.6%。这一水平在全国都可以划入首位度最高的省会城市之列。但对于一个人口只有几百万的省份来说,这样的首位度不是太高。


道理很简单,按照银川现在刚刚200万出头的人口总量,无论如何发展,其天花板都很明显。若能够达到400万~500万的级别,也只相当于一个三线城市的体量。



但对宁夏来说,有一个人口四五百万的大城市,整个省份的气质和发展格局都会大为不同。


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银川将建设成西北地区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集散和综合服务中心城市。


虽然根据最新的地铁建设规定,银川原计划的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暂时没有实现可能,但有“一带一路”的政策加持,高铁的赋能,同时“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壮大银川,很有希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