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中的郭德纲
2018-08-18 12:06

历史进程中的郭德纲

文:东木褚

ID:MrSugar008


“咱们走着瞧!”


在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的舞台上,博士夫妇李宏烨郑钰在被淘汰后,撂下了这句“狠话”,对面是一脸无奈的郭德纲。


把相声变成公式当然可以,只要观众能笑,你变成高数也行啊。我就听过一段“高科技”的相声,名字叫《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相声表演与创作中的指导及应用》,表演者是李丁和董建春,笑果很好。同样是在一个综艺节目里,老郭在听完这两位的相声后,说了一句话:“可惜你不是我徒弟。”


我想把老郭的另一句话送给那位交大的博士,相声在人不在活儿。


不过我更想说的是,不知道坐在评委席的郭德纲,会不会感到似曾相识,曾经被主流相声界排斥的自己,有朝一日竟会成为捍卫主流相声的化身。


2005年的“小蘑菇”


在日剧《火花》里,两位志在漫才的青年用了十年时间,证明了一个道理:在演艺界,“努力并不是会有回报的”,特别是对于资质并非天才的人来说。



漫才类似于咱们的相声,一般也是两个人表演,一捧一逗。《火花》小说原著的作者是漫才艺人又吉直树,他凭借这本半自传小说获得了芥川奖,成为了第一个获得纯文学奖的搞笑艺人。在中国,就相当于一个说相声的拿了茅盾文学奖。去年,《火花》的中文版发售,请了郭德纲来写序。


老郭在日本办过相声专场,也在电视上看过漫才的表演,说相声的看漫才,这倒是一个很有包袱的画面。不同于《火花》的主角,老郭证明了“努力会有回报”。八零后的前相声演员王自健曾说过,如果自己是普通天才的话,郭德纲则是大天才,之后还加了一句,“05、06年的郭德纲,活脱脱就是‘小蘑菇’常宝堃再世”。


1951年,常宝堃在朝鲜前线慰问演出


实话实说,看完老郭给《火花》写的序我很失望,和小说内容相关的话只提了一段师徒伦常,也许功成名就的他更看重这点吧。


2005年11月,郭德纲和张文顺搭档,在相声的祖师爷“穷不怕”朱绍文诞辰176周年的日子,说了一段《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


后来,有人说台下当时有观众哭了,还有人说这是郭德纲最好的一段相声。



这当然不是郭德纲最好的一段相声,因为在这段儿里,相声的四大要素“说学逗唱”都没有出现。郭德纲最好的相声应该出现在更早之前,在台下的空座还“清晰可见”的时候。


在《论相声》里,郭德纲借缅怀祖师爷,抒发了自己从艺的艰辛,以及对相声“畸形”现状的愤怒:


郭:仨人干一相声大会,我们爷儿俩加上李菁,就是我们后台那位丐帮的少帮主,大眼儿板子李,(下午)两点开始,张先生先说一个小时的单口相声,我再说一个小时的单口相声。


张:唉


郭:连续演好几个月,每天这么干,嘿,愣没返头(“返头”是相声行话,意思是重复说过的段子)。


……


郭:这一批无知的相声演员,无能的艺术家们,应该对现在相声的尴尬处境负最大的责任,不是我咬牙切齿声嘶力竭,我愿意相声好,茶馆里有这么一句话。


张:哪句?


郭:我爱大清国,我怕他完了,我同样用这句话,我爱相声,我怕他完了。


张:这话不假!


郭:我爱他,TM谁爱我啊?


张:观众爱你!


……


多年以后,回看这一段相声,我仍会激奋不已。


对于郭德纲来说,这段相声即是和过去的告别,也是德云社崛起的前传。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此以后,愤怒不再。那个因为没钱交房租,被房东堵在屋里不敢出门的北漂青年,变成了相声社的班主。


从商业角度看,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所取得的成就,让那些闪耀相声星空的大师们也望尘莫及。


但是,相声的艺术发展却也因此停滞了,相声的独特魅力愈发模糊,包袱的来源也从生活变成了网络段子。


相声的日出和日落


清末,北京的天桥可谓藏龙卧虎。有一个八角鼓丑角儿艺人名叫张三禄,他的单口笑话没有固定的台词,经常随机应变、现场砸挂,深受大家喜爱。后来,张三禄干脆不演八角鼓了,转行说笑话,在表演时加上自己本来就会的口技和戏法,男女老少都爱听,每天能挣二十五六吊钱(相当于现在的六千多元)。


这位张三禄就是文字记载里最早的相声艺人,在他之后,朱绍文、阿彦涛、沈春和等人将相声艺术发扬光大。其中,朱绍文的门户最为兴旺,艺名穷不怕的他也就成为了相声界公认的祖师爷。


天桥“穷不怕”铜像


经过“有”字和“德”字辈的发展,相声在“寿”字迎来了人才的丰收,诞生了多位开宗立派的大师,比如“幽默大师”张寿臣、“相声泰斗”马三立、“常派鼻祖”常连安、“捧哏巨匠”郭启儒等。


之后的“宝”字辈可谓群星闪耀,常宝堃、侯宝林、刘宝瑞、马志明等各具特色的名家把说学逗唱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一度和国粹京剧不相上下。


“单口大王”刘宝瑞的《官场斗》《珍珠翡翠白玉汤》等作品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而他的师弟侯宝林几乎凭一己之力,把相声“护送”进了建国后的新时代。


1949年之后,中国焕然一新,相声也要革新,以前能嘲讽和作为笑料的,现在不行了。


对于大多数相声演员来说,对口相声变成了对口汇报,一时间相声界万马齐喑。



这时候,有能力无视禁区、凌驾一切意识形态之上继续创作相声的,只有侯宝林一人。


他的《婚姻与迷信》《夜行记》《改行》《关公战秦琼》等作品,既能满足“新相声”的需要,同时又兼顾相声美学,即使身处五六十年代也仍然能给听众带来会心的笑声,连毛主席也是他的粉丝。


侯宝林为其表演《关公战秦琼》时,当唱到“叫你唱来你就唱,你要不唱——”时,主席马上接着唱完“他不管饭”。


小品《毛泽东与侯宝林》,侯耀文饰演侯宝林,古月饰演毛主席


然而,侯宝林的一枝独秀毕竟不能掩盖相声整体的式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声演员在台上只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


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1983年第一届春节晚会通过电视向全国播放。电视的普及,让相声的对手小品得以迅速火爆,这为日后相声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但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剧作家梁左的出现,以及姜昆唐杰忠、冯巩牛群、侯耀文石富宽等中青年相声演员的活跃,点燃了相声艺术最后也是最亮的一把烟火。


如果说《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横空出世的1994年是上帝想看电影的话,那么1984~1990那几年上帝一定是想听相声了。


讽刺官僚主义的《小偷公司》,表演:冯巩,牛群,作者:梁左。



牛:……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没个不出事儿的,你说这人行吧,人家上头说不行:说这人儿不行吧,人家上头说行,你这气还生不来。我们那儿流传一副对联,太说明问题了。冯:什么对联? 牛: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冯:下联。 牛: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冯:横批 ?牛:不服不行。冯:这还是一代有文化的小偷。 


……


讽刺机关人员推脱责任的《电梯奇遇》,表演:姜昆,唐杰忠,作者:梁左



姜:“给一点儿鼓励嘛!我们的口号是:大干苦干100天,第一委度开门红……这个门好像开不开是吧?那我们的口号是: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家也回不去了是吧?那我们的口号是……”唐:别光喊口号啦,还是做点儿实事儿吧!现在是人关在里头啦!姜:“哦,这里头关的是个人是吧?人……人的事情嘛,它归人事科管的呀,学习了半天,党政还是要分开嘛!人事科长,你来你来,刚才我的话就算抛砖引玉喽!”


讽刺空洞教条的《虎口遐想》,表演:姜昆,唐杰忠,作者:姜昆,梁左。



姜昆:大小伙子怎么完不好,非让老虎给吃了,估计什么也追认不上。


姜昆:我死了算什么呀?为了老虎一点价值都没有。


唐杰忠:你死了也能上报纸。


姜昆:上报纸顶多两句话:“一青工游园不慎落入虎口丧生,有关部门提醒游人注意安全”。


在1988年12月31日的“难忘1988”元旦晚会上,姜昆和唐杰忠说了一段名为《特大新闻》的相声:



唐:人民大会堂,门口堵着个农贸市场,乱乱哄哄,这怎么开会啊?


姜:好开啊!就为开会方便!开会,多累呀,不得找补点儿?同志们,我的发言,主要谈三个问题……


给我买一碗馄饨!


第一个问题……少放酱油,我口轻!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目前应该……哎,我要那大碗的!”


1988年结束了,相声演员和观众都很怀念它。


当时,十五岁的郭德纲正随北京的全总文工团在外地巡演,他的第一次北漂即将在几个月后以失败告终。


脱口而秀


2011年夏天,在鼓楼的广茗阁茶楼,相声第二班的王自健和搭档张伯鑫说了一段《歪唱太平歌词》。


在“正经”歪唱之前,王自健仿佛六年前的郭德纲附体,来了一段儿《说时事》,火力全开地把油价上涨、停车贴条、药家鑫事件等当时的热点话题调侃了一遍。



这段同样没有“说学逗唱”的相声也改变了王自健的人生。此后没多久,王自健和张伯鑫分道扬镳,北京相声第二班的演出地点也从鼓楼搬到了青蓝大厦。再往后,王自健去了上海,主持《八零后脱口秀》。


脱口秀在中国火了,随着《吐槽大会》等节目的火爆,很多剧场和地下的脱口秀演员开始出现在台前,池子李诞的人气,已经可以比肩一线搞笑艺人。



在郭德纲和一众相声界的老前辈,使出十八般武艺把观众拉回剧场之后,视频网站、综艺节目和手机屏幕轻而易举地又把观众拉了出来。


这一拉,可能就回不去了。


屠龙者的宿命


1995年秋天,再次北漂的郭德纲在南二环的蒲黄榆找到了一个唱戏的营生。


有一天晚场散了之后,回大兴的末班车已经开走了,身上只有两块钱的郭德纲决定走回大兴。走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脚上磨得全是泡。


多年以后,《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上出现了B站的弹幕,当郭德纲激昂慷慨地痛骂时,闪过了一条这样的弹幕:当年的少年也成了恶龙。


屠龙的少年变成了“恶龙”,这可能是每一个屠龙的勇士都要面对的选择。对于变成“恶龙”的郭德纲来说,他也许正在期盼“屠龙者”的出现,但是在此时此刻,真的很难再有像何云伟那样,让老郭眼前一亮的天才票友了。



1906年,九门提督的肃亲王善耆嫌相声脏口多,伤风败俗,起了查禁之心。当时,人气最高的相声艺人是有“万人迷”之称的李德钖。于是,肃亲决定擒贼先擒王,找茬儿弄死李德钖。


某日,善耆把李德钖叫到王府演堂会,对他说:“听说你能耐大,靠说话能把人逗笑?明天堂会,你用一个字把我逗笑了,我赏你20两银子,要是逗不笑,那你就是在坑蒙老百姓的钱,得把你乱棍打死,扔出京城去。”


李德钖一听就知道,王爷这是要借机杀他,一夜无眠。


第二天,堂会开始,李德钖上台。


问王爷:可以开始了吗?


善耆边喝茶边点了一下头。


只见李德钖双手往桌子上一撑,大喝一声“起!”,竟然拿了一个大顶。


善耆一口茶还没喝到肚子里就喷了出来,大笑不止。


相声发轫于民间,取悦的对象是底层大众,以嬉笑怒骂解构时代见长。如果反之,它终会被时间抛进历史的风里,烟消云散。


到时候,我们只能举着手机,或者坐在某个综艺节目的台下,戏精上身般狂笑不止。


也许这感觉并不坏,因为当你环顾四周,所有人都笑了。



参考资料:

《被黜的青年—从1949年到世纪末的中国相声》,作者:章乐天

《谁是郭德纲 》,作者:东东枪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2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