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面试官,我亲历的高考综合评价录取
2018-08-31 08:22

作为大学面试官,我亲历的高考综合评价录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作者:曹东勃。本文原标题:《不必谈“综合评价录取”而色变》


近日,北京市公布了新高考方案,明确提出要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消息公布后,人们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一句“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上来,反而少有理会这种“其他省份”和“部分高校”早就大范围推开的录取模式改革究竟何以可能、何以可欲得问题。


去年10月,我曾在专栏文章《作为大学面试官,我怎么看清华附小的苏轼研究》中谈到自己第一次参加综合评价录取面试的观感:


“今年6月底,我参与了一次综合评价录取面试,1:1.5的比例放进来150人,要淘汰掉三分之一。高考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还有10%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高中的素质教育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因为面试中就会根据学生表格上有关探究式学习的实际内容进行发问,考察其综合素质。


每个高中的培养特色都不太一样,有些学生会参与一些特别好玩的课题,比如有学生研究手里端着咖啡杯走路,为了不使杯中的咖啡洒出,你需要怎样控制你的步频,这显然是物理学的第二课堂选题。还有学生对玉米膨爆颗粒(爆米花)做细致的研究,前后做了近百次实验,获得经验数据,分析哪一种类型的玉米粒最后炸出来的最饱满。”


我是带着一种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来观察通过这种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选拔人才究竟效果如何。但那篇文章还意犹未尽,好在今年六月,我再次参加了本校的综合评价招生和自主招生两场面试工作,加之近日北京新高考方案甫一公布便引发人们条件反射式的质疑,使我感到有必要把去年的观察和思考再说开去,个人判断,仅供参考。


唯读书可以变其气质


关于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具体差异,网上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我下面所谈的,只是自己的简单理解。


从对象来说,目前看来,前者是面向全国的,后者是面向当地的。


从流程上说,前者是高考后、成绩公布之前,分别参加报考学校的笔试和面试,这种笔试和面试都有极强的灵活性,绝然不同于纯粹的应试,考验的都是平时的积累;后者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进行的面试,因而综合评价的成绩构成也更为复杂。


而就信息对称的角度而言,前者是经历了材料申报和学校笔试的筛选之后,面试时面试官完全看考生在现场的反应与应变;后者是面试官在现场可以根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和创新实践提出针对性问题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面试环节的细节而论,前者是科学素养、学校特色(以敝校而论为例就是经管潜质)、综合能力等多个维度展开,每一层次面试官独立考察,一对一面试;后者是三个面试官同在面试现场对学生提问。


当然,两者都有一套完整的多轮随机抽签制度——面试官与教室之间随机匹配、面试官与面试官之间随机匹配、考生与教室之间随机匹配、考生与题目之间随机匹配,以此确保人才选拔过程的机会平等。


凡事预则立,不打无准备之仗。就人文社科类的综合素养而言,这种准备是长期的,绝非一朝一夕临阵磨枪所能对付。高考成绩仍然十分重要,但在此之外,高校对学生的“合法的”选择权也在扩大。自主招生也好,综合评价招生也好,就是在现有招生录取制度下,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两种补充性的途径,希望能够借助这个渠道,发现一些学校所需要的、具备特殊潜质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发现过程,一是通过看材料筛选,更具决定性的是面试过程的交谈。


在自主招生面试中,我所参与的是综合能力这一关的面试。每个人有十分钟的面试时间,我基本上是多听少说。考生进来后首先根据自己所抽到的题目,作简单的回答。我针对不同问题和考生的现场表现,再发起针对性的追问。在我所面试的14个考生中,有两三位我认为属于优秀,五六位属于良好,其他表现一般。这种差异主要是平时的准备,而人文社科素养一定不可能是短期“打快拳”能够提高的。


考生们抽到的题目非常灵活,看似案例导入,实则在根本上涉及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文、经济与伦理等范畴之间的内在张力,涉及到经济学的性质与功能、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等很多方面。尽管题目是开放式的,但很多考生的回答还是给人一种比较表面化的层次上。


比如,有考生在回答我的追问时,认为经济管理就是一种“聪明”,而谈不上一种“智慧”(马云的“聪明”和“智慧”之辩)撇开“经济”范畴在古今中外思想史的嬗变过程中那么多深刻内涵不谈,你如果认同这种观点,你要能够自圆其说,你不认同的话,你要能够提出一些补救之法。结果没有下文了,让人抓狂。


又如,有考生在回答我的追问时,认为精致的利己主义本身是对的,其实我蛮期待看Ta如何论证。结果其思路清奇,直接去论证社会达尔文主义,真是驷马难追。


我比较注意激发和发现每个考生的潜力,无论抽到的题目他们回答的如何,我都会在后续问答过程中再追问一个关于高中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问题,目的无非是让他们能够放松下来,讲自己的读书体验,有话可说。


在那屈指可数让我眼前一亮的几个考生里,他们至少在“报书名”的意义上说到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人性的,太人性的》,歌德的《浮士德》,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我当然不会止步于让他们报书名,他们既然敢报,那我就顺势让他们简述书的观点和做出评价。


那位读尼采的女生,本来对抽到题目的回答略显局促,但我从她的回答里能够听出某种科学主义的情结。同样针对“经济学家为富人说话”的争议,有的人是从经济学家自身也可以赚钱的角度来回答的,这是最浅表的层面,甚至可以说完全跑偏。有的人比如这位女生,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回答,实质上讨论经济学的价值中立问题(这种回答就很贴近罗宾斯上世纪三十年代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的视角了)。但仅仅到这一步还不能令人满意,即便可以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但它与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仍然不同。所以我后面就有意通过追问她对人文社科领域的阅读来一窥其精神世界,她对尼采和歌德作品的简要评论,至少让我看到一个远为丰富和健全的人格。这是我最终给她较高评价的原因。


可是,即便这个白给的“开始你的表演”的机会,还是有些毫无准备的人会白白错过。回答“高中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籍”的有之,回答“四大名著”而后又只能非常粗浅地谈“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有之,回答“《我是演说家》或《朗读者》的某一期节目某某人推荐了谁的书”亦有之。


对于沉浸在书山题海之中的高中生,我们有一千个理由对他们可能存在的幼稚持宽容的态度。因为高中生确实也无法指望有太多阅读量,更不可能有很多的社会阅历,这完全可以理解。问题是自主招生、综合评价这两种选拔的定位从来不是大面积的替代高考,实际上都是从一般当中选优秀,那么就总要有些不同流俗的表现。这种相对优秀,并不意味着老成,而是一种压力之下超出平均水平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判断力罢了。


我们也没有必要过于纠结于某种价值尺度。但是我还是认为他们至少应当表现出对人类共同价值底线的某种尊重和承认,或者是以“科学”之名做出某种逻辑一贯的自圆其说,但凡能在这两边占住一边,都不至于被直接打入另册。可惜很多人并没有强大的定力,只是不断在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之间骑墙和随机游走,这给人的感觉就比较糟糕了。


所以,我对尚未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们的建议就是:趁着年轻,多读书,不带功利目的地去读书。随时放下,开始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这种气质,也是高校在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环节中最想看到的综合素质。



树木不易,树人其难


相比自主招生面试而言,综合评价有两点最重要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对于考官来说,掌握了更多关于考生在高中阶段成长情况的信息,也就是每一个考生进场后,我们都会得到一份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


第二个变化就是考官对考生是三对一而非一对一,实际上是将原来流水线式的科学素养、学校特色(比如经管潜质)、综合能力混合在一起来统筹考虑了。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固然仍然要在进门之前随机抽中一道题目来回答,但考官们主要追问的已经未必是题目本身的后续延展了。他们的兴趣更多地放在对被面试者综合素质纪实报告的阅读和研究上。考生在准备题目的过程中,考官也在阅读报告,并试图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试图回溯和勾勒出面前这个学生过去三年的成长路径和各方面能力值的雷达图。


有的学生就没有想明白综合评价面试的关键,其实不在于题目而在于纪实报告,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回答题目上,而往往题目回答得又没有什么新意,却又挤占了后面非常宝贵而有限的时间,以至于对纪实报告的挖掘也很难有什么收获,于是给考官的印象也就是平淡无奇。


那么,那一份报告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吗?


除了那些基本信息之外,首先值得重视的就是考生的职业认知或专业认知。我每年给大一新生讲类似的入学教育讲座或给高年级的学生谈职业生涯时,我的逻辑始终是倒叙的,你要先问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问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再问这样的生活到何处去寻(行业再问这个去处行业)门槛是什么,再问我要达到这个门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补充什么短板(专业)。


看上去这是个逆反的顺序,实际上这种递归反而能够解决很多困扰。可惜的是,很多考生在“最感兴趣的职业、行业、专业”这一栏的三个自填项目中的内容,写得很随意,实际上缺乏研究和了解,根本没想清楚。或者是用一套通用的模式来应对专业特色非常明显的学校的面试,那么在回答后续追问的过程中,就不免磕磕绊绊,顾左右而言他。


很多人的专业认知还比较幼稚,这当然可以理解,但如果你能有所研究,其实很容易在众多人之中脱颖而出。比如有学生讲自己想选择数学专业,目的是将来设计数学题目,再去高中指导学生做题目,Ta从设计题目和讲解题目中找到了兴趣。可不可以呢?当然也不能说不可以。但是孩子啊,有机会的话还是要跳出来看一看,不要让高中的题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学数学专业未必就只能去当数学老师,这个完全不搭界。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500个字的自我介绍。这是考生自己的陈述,当然也不排除有家长或高人捉刀指点的。很多人把此处当做秀文采的舞台,也有人把这里搞成流水账的叙事,都不太好。应该把自己最突出、最个性化、最不能为后面某些量化指标所体现的部分,在这里充分展现出来。


第三个地方是品德修养和公民素养。我不太清楚这里是个人填写还是高中学校填写,只知道很多人这里都没有用足,明明是有一些社团活动的,在问答阶段说出来了,结果这里是完全的空白。这种疏忽着实不应该。


第四个关注点是修习课程和学业成绩。此处最能反映出学校之间的差异。那些知名学校(第一、第二梯队)的学生,会在这个部分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中填写的毫无空隙:史记精读、化学与人类、汉乐府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研究、XX区的地名和路名研究、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等等。要知道现在很多大学都在拼命动员老师多开出一些有趣的课程出来,高中能做到这样是很不错了。当然,也有一些高中开的这种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就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个,一看名字也知道是补课,比如XX习题精讲、XX解题技巧之类。


第五个关注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它实际上跟前面的研究型课程是紧密相关的,那个比较丰富,这里也不会太干瘪。反之亦然。有一些则明显是为应付这么一个空白处而搞的所谓“研究性学习”,比如有随意找班级上十几个学生发个问卷星,做一个所谓的问卷调查来了解他们对课程学习难度的意见,这也成了一个创新研究报告。真正像我在去年的专栏文章中提到的“端咖啡走路怎样才能不洒”、“哪种玉米炸出来的爆米花最饱满”之类的有趣研究型课题,实在是只有在少数学校才找得出来。


第六个是学校特色指标。很多学校在这里基本不填,那几个好学校把这一部分也填满了,这可能是一个学校几十年压箱底的一些特色,都放在这里了。


最后想说,自主招生面试由于看不到考生的任何其他成长信息,只能是集中精力来回问答。综合评价的面试,则让人感到学校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潜在影响作用巨大,学校教育理念的差异直接呈现于学生的临场表现和个人气质上。一个孩子的成长,背后倾注了无数人的付出和努力,树木不易,树人其难。


无可奈何“拼学校”


上述对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一些观感和体验,也先后跟一些同事、学生和朋友沟通过。他们在大多表示同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有学生提出,高中生乱看书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合适的指引的话,高中时的心理状态很容易让学生们去看那种自带炫技感和作为谈资的作品。但问题是,高中生是否足以跨越这种阅读的基本门槛?


我的解释是,我列举的只是我在面试中遇到的实例,有些书我也并不推荐,但是否能够驾驭得了,还是因人而异的。比如面试中我遇到两个谈到尼采的,那个女生就明显讲得清晰一些,而另一个学生的表现就非常阴郁了。我只能如实记录下来。我也很盼着听到一些社科类的阅读经历,但基本没有。


当然,平心而论,一个高中生特别是高三的学生,还能学有余力,因兴趣而读书,这对于某些省份的考生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奢侈。书虽好,“却不能贪杯”。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每天刷完各地模拟题后,还有精力读上一会书的人,恐怕已经去了清北。所以那个说出高中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的同学,也许承受着所有人中最大的压力,是每天起最早、睡最晚、最努力的一个。但是我们也应该正视的是,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综合评价招生也好、自主招生也好,都并不是对高考这条轨道的颠覆和取代,而是试图在另一条轨道上有所发现、有所补益。


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城乡之间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失衡、以及优秀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的巨大差异,着实让人震惊。


我经常举自己的一个例子,我1998年中考的时候,语文作文的主题是“畅想未来的机器人时代”。中考是省域范围内统一命题的,这个题目,沈阳、大连这样的大城市的孩子们,写得最好。我这种县城的孩子,幸赖平时爱看书,也忽悠得过去。但那一年农村的孩子,就丢分很多。


那是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没有搜索引擎,一个键盘敲下去,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所以农村的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机器人为何物。



在这个意义上说,综合评价招生限于省域范围内是有多方面考虑的,否则很难跨区域比较。毕竟教育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相差太大。对于同一座城市、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孩子的可塑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校资源堆叠积累起来的。如果说他们存在巨大的素养差异,那只能归结于“拼学校”的结果。克服这种起点的不平等,需要持续探索考核内容的改革,更加侧重在较短的面试时间内考察出考生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实践阅历中寻找其独特的闪光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作者:曹东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