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想“干掉”朋友圈?
2018-09-03 11:51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想“干掉”朋友圈?

今天的话题从“子弹短信”谈起。不过我们不谈这款软件的成功,而是谈到他出现后,人们口中已经岌岌可危的对手:微信朋友圈。

作为社交软件的分享平台,朋友圈的初衷是让大家分享生活的美好,以此感受耳目一新的移动生活方式。在QQ空间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原著民们,对类似的腾讯系社交产品有着很高的接受度。



但是随着用户体量的逐渐增多,朋友圈也逐渐变了味儿。首当其冲的就是以微商和代购为代表的“商人”对朋友圈的占领——把朋友圈变成了免费广告位,朋友圈演变成了淘宝圈



其次是朋友圈的“熟人社交过分化”,比如七大姑八大姨的“请给我的孩子8号投一票”,诸如“早上金苹果,晚上烂苹果”的养生谣言、“不给你买包的男人不靠谱”的油腻鸡汤,“集满50个赞送一份毛肚”的火锅店宣传……



因此与子弹短信因为“玩的人少所以觉得没意思”正相反,对于微信朋友圈来说,通讯录中好友数量不断增加,朋友圈的内容质量却反而愈加单调,以至于真正的“好友动态”销声匿迹,可读性下降



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这种趋势似乎是整个内容传播环境发生根本性革命后无法改变的。日本某大学教授就曾经曰过:成长于SNS时代的人看上去有获取信息的自由,但实际上这种阅读习惯(只订阅自己想看的、拉黑一切自己不想看的)会让人越来越听不近别人的意见、越来越专注于打造自己的理想国。


对于微信来说,添加的好友愈多,由于年龄、圈子等差异带来的代沟,使冲突变得愈多,比如长辈们看到“西瓜和桃子一起吃会致命”,就会出于关怀匆忙转发到朋友圈,但晚辈们往往对这种朋友圈嗤之以鼻。



看上去确实积重难返了。但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实:尽管我们对朋友圈有诸多抱怨,但我们依然没有逃离朋友圈。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当微信足够开放到囊括了中国的所有网民以及所有网民可能产生的社交行为,微信也就随之成为了一个“线上社会”——而相比于线下社会,没有了物质实体因素干扰、更强调精神文明交流(文字、影音)的微信,在愈加开放的情况下,能够更快速地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进行攀升,即人们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使其表达和分享欲望会一直存在,朋友圈正是满足需求的载体


于是不少人的朋友圈除了分享之外,更像是公众见证下的“成长日记”,时时刻刻参与着人生规划的建设。


另外,心理学上的鸟笼效应也是人们无法逃离朋友圈的原因之一:给你一个鸟笼,你会放一只鸟进去,而不是把笼子丢掉,而朋友圈就是这样一个鸟笼——当你拥有了触手可及的发声渠道、当你开始擅长拥有自己想法,当出现讨论维度足够丰富的公共话题,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会形成一些迫不及待的参与感




当然上面都是冰冷的理论,还有重要的情感因素:中国人的“全民社恐”。中国人一贯不擅长表达情感,仿佛天生自带“社恐”属性。在50后、60后与90后、00后之间,更是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好在当社交网络之后,人们也就不必面对面地进行话语交流,甚至可以不用自己编辑文字、拍摄视频,朋友圈也成了了解彼此生活的桥梁。现在让我们厌倦的朋友圈,我们完全可以看做是科学的进步快速解放了人们的情绪生产力,或许会成以后的美好回忆:



比如当年投过的票也许会为多年以后的交流打开话题;



比如当年点过的赞或许也会成青春的烙印;



当年分享过的养生谣言也会成为彼此的笑谈;



当我们嚷嚷着要“干掉”、“逃离”朋友圈的同时,却怒发了十条“尔晴,我劝你善良”的动态来表达内心的愤怒,这样的行为俗称“口嫌体正直”。



所以……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专注于互联网文化、营销、产品。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帐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微信:melodyfu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