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视频小广告教会你的,只有愚蠢的虚荣心
2018-09-04 15:39

微博视频小广告教会你的,只有愚蠢的虚荣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


今天想认真吐个槽:对不起,我再也忍不了微博上的那些视频小广告了。


如果你也经常刷微博,相信你一定被下面这种尴尬又劣质的广告小视频强制“观看”过,甚至有时还会因为好奇,点进去看完全片。


比如,开头是一对面和心不和的闺蜜,表面恭维又在背后吐槽:



很快,剧情迎来了转折,原来平凡女孩竟然被她的塑料姐妹利用:



平凡女孩得知真相后,痛定思痛决定改变自己:



而她改变自己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在某博主那里领券,以便宜的价格购买(不知真假)的“大牌”服装,完成从平凡女孩到美女的变身。



看到这里,你肯定已经知道这是一个优惠券博主的广告,而且广告打得十分简单粗暴。


虽然拍丑女翻身的广告千千万,“人靠衣装”也不是一句假话,但这个广告却始终给人一种“哪里不对”的感觉。


1. 一百种防不胜防的洗脑情景剧


然而,这种令人不适的广告还不是单独或偶尔出现的,同类型的系列尴尬小短剧会以一种可怕的频率出现在你微博首页的广告区,简直防不胜防。


有的剧情是跟同学撞了(很贵的大牌)衫,被怀疑包养:



有的剧情是因为穿得不够时尚,活该被当场抢走男朋友:



还有的剧情是宿舍里的贫困生突然用上了大牌,被怀疑是哪个男人送的:



或者买了一堆大牌化妆品为了让男友在朋友面前“有面子”,却被男友怀疑出轨:



总之种种剧情套路不一而足,而最后洗清冤屈的反转情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掏出手机,证明自己是真的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大牌”。


面对这种层出不穷神奇广告,我们在啼笑皆非的同时也不免怀疑:它真的有效果吗?真的有人会上当吗?


事实证明,自这种情景剧广告面世,已经过去了几年时间,而你之所以还能在铺天盖地的微博广告上看到它,那就说明它确实是有效并且能够带来收益的。


而微博上也已经有人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些让人尴尬无比的小广告看似微不足道且无人在意,但其实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以偏概全也许过于极端,以小见大却必不可少。


为什么商家会选择这种方式做广告?商家想要迎合哪些人群?传达一种怎样的观点?这些东西的出现,可能本身就是一面镜子。


其实,在看过几个类似的视频之后,上面的问题也并不是很难回答:


首先,这种广告的目标人群都是还在上学或刚刚开始实习的大学生,也有刚入职场消费能力也并不高的年轻职场人,广告的核心思想则是用“大牌”就可以变漂亮,或者用很少的钱就可以满足自己买到“奢侈”品牌的虚荣心,由此便可以“搞定”男人或者获得身边女生的羡慕,把看不起你的人统统打败。


至于学生党承担不起大牌的价格,怎么办呢?没关系,总之通过一些“手段”就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大牌,虽然这种便宜的方式十分可疑,买到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大牌”也有待商榷。


在这些“洗脑情景剧”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畸形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它看似是教你如何用很少的钱享受很“奢侈”的大牌产品,其实却是在传递这样的讯息:消费是为了人前炫耀,是为了迎合他人的审美喜好,最终用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和虚荣。


2. 教你花钱的另外一种变体


先暂且不论这些“领优惠券”广告的真实性,我们再来看看微博上另一种很常见的、前半部分剧情完全雷同的情景剧广告,结尾转折处则是教你如何分期购买奢侈品。



这么看来,分期下来的价格的确不贵,一旦你被前面剧情里的“大牌威力”所洗脑,很容易就会觉得每周花个几十块就能即刻获得一个奢侈品,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也许你想说,一个人哪那么容易就能被几分钟的劣质情景短剧所洗脑呢?


但是这些情景短剧的剧情,其实只是扎根于你脑海里的一颗种子。



请设想一下,要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哪天真的因为外表问题受到了欺负、遭到了白眼,她会不会联想到自己在微博看到过的这些剧情——从而设身处地地觉得,可能一个大牌产品就真能扭转眼前的困境、让自己抬起头做人?由此一时冲动就下了单。


根据这些广告存活的时间来看,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若当一个人第一次享受到了超出自己消费水平的物品所带来的享受、满足感以及他人艳羡的目光,她会不会选择购买第二次?


若是多次购买奢侈品,就算是分期也会变得难以承担,她又会想到什么?或许就变成铺满整个学校的校园贷广告了。


校园贷终究也是要还的,那么到时候又要怎么办?作为一个没有稳定收入的学生,除了求助家里,上述情景剧里面那些捕风捉影的猜忌,可能就会成为她的结局。


3. 她们在消费并不是为学生阶层设计的奢侈品


其实在两年前的圆桌派第一季的《裸贷》这集里面,已经讲到了大学生购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奢侈品现象。


在孟广美看来,女孩子爱化妆,当然没有问题。现在在网上,有很多化妆教学的网站,它鼓励年轻女孩也要开始化妆展现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妆让女孩更自信,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为了购买昂贵的化妆品,而去做分期贷款、甚至所谓的“裸贷”,这就可能成为很大的问题。消费应该是按照自己真正的需求,也按照自己的能力去购买。


马未都更指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全世界最“独特”,这种奢侈品消费跟自己的身份阶层都是不匹配的,往往都是“努着消费”:


“这女孩根本就犯不着拎那包,各种名牌包,一个包便宜的大几千、一两万,贵的好几万。你看那拎三五万包的那人,她可能就挣几千块钱,甚至是学生,她一年生活费就是这个包钱。”


▲ 《北京女子图鉴》中的语录之一


理论上而言,这类东西并不是为这个阶层所设计的,但是他们都要“努着”去贡献这类消费。


即便消费能力并不匹配,但依然愿意日常“吃糠咽菜”“省吃俭用”地消费着奢侈品,这就是今天我们整体社会消费观的一种“畸形”引导。



窦文涛则笑嘲“这就是新一代的灵魂”,而这种特殊的“消费虚荣”,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会中家境贫富极端的差异,所带来的一种后遗症。


潘采夫说,假设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到了城市里以后,看到别人都在炫富,而自己却没有钱支撑这样东西的时候,那么如果我通过一些其他方式和手段获得一点“大牌”物品,即使只是一个很小的化妆品,那这个女孩也可能非常愿意去购买、去消费。


“这背后是一个很大的关于自尊心和虚荣心的问题。”


窦文涛评论现在大家所说的所谓“消费主义”时说,现在的“消费主义”其实就是“符号”——“我用得起这个,我就是这一层次的人,但甭管实际上我要吃糠咽菜多久才能买来这点符号。”


然而,整个社会所制定的所谓“消费主义”,对很多消费观尚未建立的大学生也好、职场新人也好,产生了极大的消费诱惑,最终又导致这些实际上消费不起却又“努着消费”的人成了无辜的牺牲品,比如用“裸贷”的方式去换取金钱等等,马未都就说,“其实社会也存在责任,是整个社会引导出现了问题。”


4. 重点从来都不是奢侈品,而是用奢侈品的人


说到消费主义,我们现在的“消费主义”却在混淆奢侈和品味之间的关系。


大家盲目追求的“大牌”,已经近似一种身份的象征,或者是进入有品位的另一阶层的符号。


然而,持有一件远超自己消费能力的奢侈品,就真的能变成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有品位的人,甚至很多困难都迎刃而解了吗?



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甚至奢侈品本身的意义都被他们曲解了。


如今,许多推波助澜的媒体已经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但其实品味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梁文道很早之前就谈过关于品位的问题,他分享过曾经的上流阶层,如何讨论“品味”:“×××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高雅的品位。 


如果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虽然它的确很贵,但它可以穿上一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


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会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


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和心思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拭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


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10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是经过了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对它的爱惜。这叫作品味。


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随便花钱,朝秦暮楚。他的品位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很重要的,一个人不能成为物质的奴隶,如果要用超出自己消费能力十倍百倍去换取一个从使用价值上并不对等的物品,那几乎谈不上“品味”二字。


当然,一个人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而言,这涉及到何谓“教养”。通过对待物件的认真态度和方式来体现品味,这才是教养与品味相匹配。


我们今天,却是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