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减税难是因为要为计划生育还债
2018-09-05 15:33

梁建章:减税难是因为要为计划生育还债

虎嗅注:社保、税收、生育、养老,这几个词是近期讨论热度比较高的话题。现阶段,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在老龄化社会中,政府的养老支出会增加,税收负担和财政赤字随之上升,而最直接的做法往往是增加税收或者减少养老福利的发放。随着减税难、养老难,曾经信奉着“国家来养老”的一代人前脚将这届独生子女送上社会,后脚可能就要面对“延长退休年龄”的尴尬困境。


本文作者为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人口学家梁建章,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4亿,据预测,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5亿。在同一段时期间,相对应的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则从9.02亿减少到8.24亿。其结果就是每个劳动力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即所谓老年人抚养比)迅速增加。


下图是1982~2050年老年抚养比:


(注:老年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 1564岁人口*1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未来五十年我国社会抚养比预测及其研究》)

  

在现代社会,私人储蓄和公共养老金是供养老年人的主要来源。发达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支付养老金和医疗福利等养老保障。这些用于养老的公共开支,其实通过向目前正在工作的年轻一代征税来筹集。因此,在老龄化社会,随着政府养老支出的增加,税收负担和财政赤字也将会随之上升。


下图显示了老龄化和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正如预期的那样,一个国家的抚养比越高,其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就越高。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15年

  

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政府只能提高税收或者减少福利(包括延迟退休年龄)。

  

减少福利包括延迟退休年龄,这可能引起人们的不满。提高税收将会降低经济的活力,尤其是年轻人的活力。增加赤字只是拖延问题,因为赤字最终需要由更高的税收偿还。中国经济的宏观税负已经非常高,所以这次增加社保负担会引起如此这样大的舆论反响。

  

但加征社保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计划生育下长期低生育率导致的负面效应才刚刚开始。随着年轻人口不断减少,未来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减少福利或者加征社保的压力只会与日俱增。这些都是在为低生育率还债,责任很大程度上是以限制生育为特征的计划生育。正如独生子女面临抚养四位老人如此沉重负担的根本困境,是自己没有兄弟姐妹帮忙。

  

现行过重的税收和社保负担只是结果,要降低总体税负,只能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比如缩减政府行政开支及减少外援和低效投资等。虽然对贫困国家的大规模援助和投资,对消化国内过剩产能,扩大中国产品的市场,乃至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有现实意义,但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鼓励生育来提升未来中国的人才规模、市场规模和创新力更是当务之急。

  

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是威胁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风险。2017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二年,这一年的出生人口仅1723万,比2016年少了63万,比卫计委预测的最低值还少了整整300万。由于人们生育意愿普遍低迷,即便在2018年全面放开生育,出生人口锐减的趋势也不会有所改变。


为了防止今后的人口结构进一步恶化,需要提高目前过低的生育率,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巨大的财力投入。如果不能扭转出生人数下降的趋势,中国未来的形势只会更严峻。

  

由于中国房价相对于收入是世界最高的,中国的育儿成本也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再加上中国妇女的工作压力也最大,所以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可能是世界最低之列,这就需要至少用GDP的2%到5%来补贴生育,才能有效提升中国的生育率。具体可以通过个税和社保改革来辅助生育。比如,可以通过减免社保的方式给予多孩家庭补贴。


现在的社保各地的缴纳水平略有不同,但是一般是个人部分在10%左右,单位部分在20%左右。如果多孩家庭能够免交社保,就可以增加10%的收入,企业就可以减少20%的负担,企业也可以把省下的部分返还给个人或者提供产假等更多的福利。除了社保减免,财政补贴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税负,比如所得税的减免和现金奖励。

  

给多孩家庭免征社保,虽然表面上加重了社保入不敷出的困境,但是这可以鼓励更多人愿意多生孩子,长远来说有利于社保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对社保的未来投资,可以由中央财政以鼓励生育的拨款名义来代为支付这部分社保。这种措施可以减少抚养小孩的负担,短期可以提高生育率,长期使得社保平衡。

  

总而言之,虽然中国总体还有很大的减税空间,但是由于人口结构恶化导致社保负担增加,综合税负减轻的空间有限。而且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社保支出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公共财政必须把每一份税收用到回报最高的地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