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很难产出优秀的少儿节目?
2018-09-09 15:34

中国为什么很难产出优秀的少儿节目?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网上有个非常经典的梗,说每年9月初都会上映大型灾难片《开学》,然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却成了名副其实的“灾难片”:插入广告太多、补课广告太多、联动明星不符合主流审美观,以至于节目中具体讲了什么,几乎没有多少人在讨论——于是孩子们不喜欢、大人们也根本爱不起来。

不过今天我们不谈节目,而是通过这个事件谈谈另一个话题:国内为什么很难产出优秀的少儿节目?


先来聊聊什么是优秀的少儿节目。


优秀的少儿节目应该是怎样的?


少儿栏目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玩偶类儿童真人秀《芝麻街》,是获艾美奖最多的儿童节目,受到全球众多儿童及家长的喜爱与肯定;科普类儿童真人秀《比克曼的科学世界》,用轻松诙谐的故事向儿童展现深奥的科学道理。


最著名的肯定是动画片,灌篮高手、樱桃小丸子们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这些优秀的少儿节目虽然各有不同,但我们其实可以在内容当中找到一些共性。


首先,作品中的角色都有正常的人物关系,如父母兄弟、同学朋友等,故事情节在正常合理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观众更容易带入其中



第二,人物会在剧情推动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人物性格逐渐饱满,而不仅仅是脸谱化地一味逗乐或者作恶



第三,优秀的少儿作品必然承担着“教育”的功能,但并非直接照搬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选择从情绪、情感的角度入手,向孩子展现亲情、友情、奋斗、感恩等美好品质,补全学校教育之外的不足。



国内自然不乏涵盖以上特点的优秀作品,比如葫芦娃,在爷爷、兄弟的人物关系设定下,通过救爷爷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逐渐成长,表现团结友爱、永不放弃等;比如黑猫警长,在“警察抓坏人”的设定下,表现机智勇敢等品质,同时还科普了“螳螂吃丈夫”等自然知识。


但如今国内更多的是“反面教材”,比如熊出没,光头强被合法雇佣、持正规伐木执照来砍树,却被设定成反面角色被两头熊追杀,形成“伐木者=邪恶”的简单逻辑;比如早期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简单地让狼与羊善恶对立,让人们觉得好像“狼不应该去吃羊”。

另外,熊出没中“挥舞电锯”等暴力失度和“臭狗熊,我要砍死你”等语言粗俗被孩子模仿,受到家长和官方机构指责。同样是战斗,为什么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给人们留下了正义勇敢,羊羊们却只留下了一面平底锅?


我们为什么很难产出优秀的少儿节目?


为什么很难产出优秀的少儿节目,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首先是国产少儿节目的“包销”:


2004年前后,一系列补贴扶持国产动画的政策相继出台,比如国产动画在动画片收视黄金时段播出总量不得少于60%(后提升至70%);政府按照动画时长给补贴且无质量核定,电视台包购包销。


虽然政策激励是一件好事,但当“政策激励”遇见“行业基础薄弱”“产能严重不足”时,空白的档期内就只能依靠“次品”来填补了。

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来自于中国人的教育观念。



中国父母几乎很少以“对等”的关系与孩子交流,长幼尊卑是前提,这让父辈创作者们在创作少儿节目内容时,惯性地带入“为你好”的形态,总是想孩子只接受自己认为好的东西。


而且在现代汉语语境里,大人对孩子存在认知偏差(比如“长这么大了,还XXXX,小孩才XXXX”),用于形容小孩的“幼稚”在大人们眼中是“贬义词”,类似于弱智、智障,于是会采取相对“笨”的表达方式与孩子互动。


内容创作还只是一方面,优秀的少儿节目也缺乏内容载体上的支持。一代中国父母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电子海洛因”“电子产品都是洪水猛兽”这样的理论,也变为谆谆教导成了孩子们成长教育过程中的一环。

这种氛围下,国产动画制造商们相比“孩子”这一动画接受主体来说,反而更愿意考虑父母的喜好。反观那些优秀的少儿作品则更考虑孩子这一主要受众,当初蜡笔小新就是作者通过观察自己4岁侄儿的日常言行而创作诞生。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对于孩子们的世界是欠缺观察的。


正确认识孩子这一群体,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也许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少儿作品。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专注于互联网文化、营销、产品。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帐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微信:melodyfu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