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十几部进口片外,中日电影蜜月期将如何谱写?
2018-09-15 16:23

一年十几部进口片外,中日电影蜜月期将如何谱写?

9月14日,来自日本的电影《镰仓物语》和《念念手纪》上映,这已经是2018年第10部和第11部走进院线的日本电影了。


今年2月,为了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日本文化厅举办了一场长达一周的“中国日本电影展”,该展览分为“陈凯歌特集”、“在中国热映的日本电影”、“中日联合大制作电影”、“打动众多日本人,以美丽乡村风景为舞台的中国电影”四个单元。



中日联合制作电影从未缺席


“中国最初的有声电影《雨过天晴》(1931年)就是以中日合作的形式制作。”《中日电影交流史》作者、东京大学研究员刘文兵,在《敦煌》放映结束后的演讲中说到。“1979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之后,熊井启导演的《天平之甍》得到中国全力支持,成为战后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土地拍摄的日本电影。”


1982年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由中国导演段吉顺与日本导演佐腾纯弥联合指导,它是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0周年的作品。


1988年,投资45亿日元拍摄的《敦煌》依然是中日联合制作,中方提供道具、物资等,并且搭建了一座400平米,寺院、商店街、住宅街齐全的城。这部1988年上映的电影,被视为中日联合制作电影的首次商业化探索。该片一举囊括了1989年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等在内的7项大奖。现在《敦煌》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依然高达8.3。



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电影中时常会出现日本演职人员的身影:陈凯歌指导、1999年上映的《荆轲刺秦王》是由角川历彦、古川博三监督;张艺谋导演、2006年上映的《千里走单骑》更是邀请到高仓健担纲主演;2008年吴宇森的《赤壁》不仅有金城武和中村狮童出演,更请到岩代太郎为制作配乐;2017年陈凯歌的《妖猫传》由染谷将太、阿部宽主演,日本角川公司投资,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獏的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同年,由吴宇森导演的《追捕》,则改编自日本作家西村寿行的小说《涉过愤怒的河》,还邀请到福山雅治、池内博之、樱庭奈奈美等一众日本演员参演……


真正到来的蜜月期


2018年5月9日,中日签署《日本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合作摄制电影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昭示着中日联合制作电影将进入蜜月期。2018年,截至9月13日,共有11部电影通过审批进入中国,并确定上映时间。



今年3月,由陈可辛监制,岩井俊二导演的电影《你好,之华》正式开拍;6月15日,华谊兄弟在上海公布了一则消息:奥斯卡获奖导演、曾指导《入殓师》的泷田洋二郎,将拍摄《闻烟》。这部电影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也是泷田洋二郎执导的首部华语电影。


中国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分位列世界第二、第三大电影票房市场。在《协议》中明确指出,合作摄制影片须全面享受日本和中国根据各自法律和法规制定的授予国产影片的所有利益。此外,《协议》还规定,如果外景拍摄需在非协议辖下合作制片者国家进行, 工作条件应大体上不差于合作制片者国家。


不难看出,选择中日联合制作的电影,不仅可以享受属于本国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将避免引进过程中的诸多麻烦。另一方面,日本拥有大量中国人熟悉的IP,联合制作也同样会使版权采购变得更加容易。文化上一衣带水的中国和日本,合作起来也会较为顺利。


这个《协议》也让面对本土高片酬演员的中国影视制作团队,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日本一线巨星木村拓哉,参演一集电视剧的片酬仅为250万日元。


事实上,早在2017年,壹娱观察在文章《“限韩令”有望松绑,中日影视蜜月期还能继续下去吗?》中就曾指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地缘政治仍将是影响东亚地区国家间合作的关键变数”,如今看来这种担心或许有些多余了。在《协议》的护航下,未来将会有更多优秀的日本电影或中日联合制作的电影出现在中国的大银幕上。中日电影,未来可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