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oogle Earth看瑞典旅店事件
2018-09-19 08:41

用Google Earth看瑞典旅店事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yurii-says),作者:余晟。


最近我在写一系列关于地图,尤其是Google Maps的创业故事,所以对地图比较有感觉。之前写过,在Google Maps的前身也就是Keyhole的成长过程中,“美国攻打伊拉克”是一个重要节点——CNN在直播中直接打开Keyhole的软件,查看不断更新的巴格达卫星图片,给了观众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引爆了Keyhole的流行。


在最近热议的瑞典旅店事件中,大家观点分歧很大,一个原因是证据不够多不够充分,大家只能依照经验和逻辑来推导。然而单单凭经验和逻辑,并不足以得出靠谱的结论。以往许多事件之所以一再被“反转”,就是因为有新的证据不断出现。


所以我忽然想到,可以用Google Earth和Google StreetView来看看,事发地到底是什么样的,没准可以有更靠谱的结论。这很容易,稍加搜索就可以看到。



“发电机旅店”Generator Hostels在画面正中,可以看到,这是一片密集的居住区域。



靠的更近一点,可以看到旅店是现代建筑,旁边(应当)都是民宅公寓。






用街景查看,最后一张图应当就是视频中“被粗暴扔出来”的地点(那辆白车大概常年停在门口树下),对面是住宅(黄线是街景车的行走轨迹,不是马路标识)


引起争议最多的“坟地”或者“教堂墓地”,外景是这样的。


中间偏右的大片空地就是Skogskyrkogarden


如果从斯德哥尔摩一路看过来会发现,周围大都是居民区,唯独这里比较空旷安静。如果警察的想法真的和某些报道一样是为了让当事人冷静,咬定这一点,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对于引起争议最多的“坟地”,用街景看看,可以找到一处很像的地点。



一块两脚告示牌,一个深色圆柱体,不规则草地,下车点似乎在这里。


周围是这样的





从画面上看,这是马路边,公园的入口处。我们可以通过Google Earth看得更清楚。


图中:1为墓地,2为火车/地铁站,3为疑似下车处,公园入口


如果猜测的地点没有错,那么下车地点距离火车站(地铁站)更近,而距离“坟场”更远。在白天,这里应该可以直接看到火车站,但被树林阻隔看不到墓地,到墓地还要过一个弯。


当然设身处地想,曾先生人生地不熟,夜里掏出手机看多半会被吓一跳——Google翻译里,瑞典语Skogskyrkogarden的中文就是“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同样设身处地想,警察一般把人放在门口是符合常理的,除非有强烈的恶意,才会把车开进去很远,专门到墓地边放人。


综合来看,这更像是个名称翻译引起的问题,目前的证据还不足够认定“警察故意把人送去坟地”。


看完了地图和街景,再多说几句。


讨论这类事件的时候,我们应当理清楚内心有哪些习焉不察的习惯,有哪些预设立场——“失斧疑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邻居的言行表现在多大程度上和“偷了斧头”有关,其实取决于我们内心的预设立场。


就我所见,参与讨论的普通人大概都有这么几点预设立场,或者思维习惯:


  1. 厌恶遇事“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人,这样搞,有道理也会变成没道理,更何况很多时候纯粹就是没有道理,胡搅蛮缠。


  2. 尤其厌恶“丢人丢到国外”的行为,在国内可能还可以将就忍让一点,在国外对于“丢人”这件事的反应就分外强烈。我在国外遇到过好几次同胞互相怒斥“是不是要让外国人看不起咱们?”。许多人想做的,就是跟这种人划清界限。


  3. 习惯认为警察是“为人民服务”的,尽管“为人民服务”是个抽象的表达。如果警察按“死”规定严格执法,只有在惩罚大恶人的情况下才会得到“刚直不阿”的赞赏。大家更习惯也更希望看到的,是警察有体谅的、通人情的一面。


如果没有确凿、客观的证据,我们对事件的判断,潜意识里无法摆脱上述这些习惯的影响。


再来看整个过程,虽然没有视频也没有双方的现场对质,还有一些问题是需要也值得弄清楚的。


首先,曾先生一家是什么时候抵达旅店的?


目前大家一致确认的是报警事件,凌晨1点43分。只能确定在这之前,曾先生一家三口已经抵达了旅店。但是到底提前了多久,曾先生自己没有说。只有《瑞典日报》报道,“酒店经理表示,这家人在傍晚(kväll,18点到22点)抵达的酒店”。当然这只是一面之辞,如果不对,曾先生也可以拿出自己的机票来证明。


因为没有看到更详细的信息,我们只能假设,在报警之前,曾先生一家在旅店盘桓了至少三个小时。为何三小时内没遭到驱逐,三小时之后旅店忽然变脸?旅店的人应当不会等到凌晨才突然发现曾先生一家三口呆在大堂“不可接受”。


没有采访到当事人,没有视频,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委。只能猜测这期间应当发生了什么,但如果只是纠纷而没有违法,未必能强迫参与人供述。


其次,“发电机旅店”是什么样的旅店?


有人说,这是青年旅舍,没有什么大堂,所以不可能休息。这说法不太对,除了上面的街景图片,这家旅店也可以在“猫途鹰”(TripAdvisor)上查到照片。从图片看来,大堂应当是有足够空间的。



图片来源:TripAdvisor


再次,双方爆发冲突之后,瑞典警察是否“粗暴把人直接扔出去”?


如果单纯从截图来看,当事人确实没有自己走出去,是被警察抬出去的。但是我们仔细看,发现是两名女警。按照常理推断,如果当事人不听取警察的命令,警察一般都是采取“抬”的方式“强制驱离”(各国都是,美国警察似乎更暴力一些)。但如果成年男子执意反抗的话,单靠两名女警很难顺利“抬”走——看过抓捕视频的人都知道。


从最初报道的媒体来看,他们其实是掌握了视频的,但选取了其中一张截图。我在网上看到了完整的视频,瑞典警察将当事人“抬”出去之后,确实是轻放在地上。“扔”这种词感情色彩太强烈,太容易引起大家的情绪了。


再往后,“把人扔出去之后”,发生了什么?


按照最初媒体的报道,“曾先生的呼救引来行人围观,众人纷纷指责警察行为恶劣,要求警方给予救援。很快,两辆荷枪实弹的警察车辆抵达。” 这样的描述,给人感觉是“警察受不了指责,恼羞成怒,加派了两车帮凶过来增援”。


但是我仔细看了视频,可以感觉到这是深夜,曾先生在大声呼救,旁边除了警察,并没有什么人围观。从街景来看,旅店周围都是民宅,夜里两点多没有人来人往也说得过去。可是,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围观,也没有那么多人指责警察,为什么过一段又增派两辆车?直接把曾先生一家从酒店拖上警车,不是更好?


我们只能推断,一开始警察只是把人从旅店抬出来,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警察才把他们带上警车。因为曾先生的描述和视频不一致,警察也没有提供信息,所以我们没法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下一个问题是:瑞典警察有没有打人?


按照曾先生出示的照片,他的父亲身上确实有瘀伤。按照他的描述,瑞典警察是在警车上对他父亲进行的殴打。如果一开始在旅店里,警察的动作尚且算得上文明,为什么到了警车上警察就要殴打他们?在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证据,我们无从知晓。


最后,“坟场”是怎么回事?


网上很多人说,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堂和公墓往往是一起的,就在城市里,所以很正常。但无可否认的是,“坟场”对中国人来说的意义是相当不一样的。在后续的几篇报道里,“坟场”也得到了反复的强调。


“坟场”是怎么回事,根据上面的地图和街景已经看得大致清楚了。无论是从地图查看,还是从常理推断,还不足以认定“警察故意把人扔坟地”,这更像是翻译引起的问题。


综上所述,因为缺乏太多的信息,我们无法还原事件的完整链条,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借助外界手段,也只能增加对某些节点的了解而已。那么,一个事实不够清楚的事件,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广泛的争论?在我看来,往往都和潜意识里的“预设立场”有关。


“痛斥”的人,不少已经积累了对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厌恶,也往往愿意与这种人“划清界限”,所以基本没有同情;“力挺”的人,往往内心带着“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影子,认为警察应当人道优先。


再加上,大家对“驻外使领馆是否应当支持本国公民”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应当无条件支持,有人认为只有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才应当支持,辩驳中又都免不了极端化推演对方观点的言论(比如典型的把“大使馆不应当无条件撑不文明行为”推演为“以后你出什么事情都不要找大使馆”),所以矛盾会进一步激化。


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的观点是:在没有清楚可靠的事实之前,不做过多判断。在下判断之前,首先梳理清楚自己结论的逻辑链条,它基于多少事实?依据哪些规则?这些规则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具有对等性?…… 不搞清楚这些问题,即便下了判断,可能也是站不住脚的判断。


还有,对事件来龙去脉的调查是一回事,根据大使馆提出的要求给予回应是另一回事。无论事件来龙去脉是如何,责任如何认定,正常都应当回应质询请求,启动调查程序,给出调查结论。后者属于程序范畴,与前者没有必然联系。


最后联系到之前国内屡屡出现的“违法犯罪时示弱让警察束手无策”的情况,不能不感慨,中国警察有时也真是太不容易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