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是如何修复的?
2018-09-19 14:20

老电影是如何修复的?

文:翰光

编辑:刀疤狐、Cai

设计:温小昭


近几年,《大话西游之大圣抢亲》《英雄本色》《阿飞正传》等一批老港片以4K修复版的面貌重登院线,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怀旧热潮。上影节、北影节于2014年开设“修复经典”单元,每年展映的经过高清修复的老电影都吸引了众多影迷的目光,电影修复这个行业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对于深度影迷来说,CC(美国标准收藏公司)修复版肯定不陌生,经过修复并由CC制作蓝光碟发行的电影,似乎焕发了第二次生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电影修复工作依旧是一个神秘地带。


电影到底是如何被修复的?什么样的人在从事这门工作?电影修复在整个电影产业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画外专访了中影基地的数字修复中心主任肖搏,希望通过这次聊天来解开这个行业神秘的面纱。


抢救胶片:电影修复的源起


过去储存电影的介质主要是胶片,而早期胶片都采用硝酸片基,这是一种比纸更易燃的物质,虽然在1960年之后基本被醋酸片基、涤纶片基取代,但不管是哪种片基,都很难在常温下保存很久。


据称胶片在温度不高于-18℃,湿度不高于30%的环境中能保存近一千年,但早期胶片的储存环境差,其寿命早已大大缩短,加之过去社会环境动荡,在使用、搬运的过程中造成的物理和化学性损伤,大量早期电影胶片遗失或损伤严重。


为了更安全地保存老电影,以及抢救和还原那些损伤的胶片。国家在2006年开始实施“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斥资2.8亿元,计划5年5000部,陆续把中国4万部老电影胶片做数字化修复、存档。


广电总局与中影后期前身华龙公司、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等机构一起参与了这项工程。肖搏在2002年入职华龙电影数字制作公司。 


中影的修复中心主要有六个小组,包括胶片扫描组、画面修复组、调色组、声音修复组、声画合成组、输出组。


肖搏称,“胶片会先拿到洗印厂去做清洁和物理修复,然后再拿到我们这做扫描,把胶片扫描成数字的图像及声音文件,然后交付专门的画面修复组,这个组通常人数最多,同时进行声音修复。接下来调色师对画面进行调色。然后就是声音修复。声音和画面都做好了之后,要做一个声画合成,匹配对位,相当于一个重新剪辑的过程,最后输出成磁带、MV或DCP文件等,这就是修复的整个流程。”


一部电影的修复时间一般是几周到几个月,长的有半年之久,最长的像《渔光曲》(1934)修复了近两年。


“当年这部电影是科研所修复的,胶片质量非常差,发霉、撕裂、断片、变脆的问题都有,扫描后画面有很大的脏点划痕噪波,清晰度比较差,画面播放起来就像下雨一样,扭曲变形,必须一帧一帧处理。” 


修复后的电影除了存档之外,还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放映,包括电视台、电影节和院线。“在美国有专门的‘修复影院’,一个厅放原始拷贝版,另一个厅放数字修复版,不过很多人都是先去看了原版再去看修复版。”


《马路天使》由中影神思AI完成上色


肖搏告诉画外,“去年北京电影节放的《马路天使》就是我们修的。第一版修得很费劲,花了几个月时间,第二版找到新的素材,得知要参加电影节,需要在两周时间重新修复一遍,时间根本来不及,于是我们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先处理70%以上的脏点划痕等问题,然后再处理大的断片撕裂,赶在两周之内完成,反响很不错。” 


修旧如旧:电影修复的宗旨


电影胶片的损伤主要有六种类型:脏点、划痕、噪波、霉斑、抖动、闪烁。电影修复工作是要去消除和矫正胶片上的这些问题,同时要尽可能还原胶片原始的质感,做到“修旧如旧”。


这也是修复工作不同于一般影视后期的地方。影视后期可以天马行空,创造不存在的画面,但修复工作需要还原电影原来的样貌。在修复老片时,还需要对电影的时代背景,故事内涵,当时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正因为修复要“修旧如旧”,这就比单纯“修得好看”难度更大。


首先,在脏点的定义上就难有统一的标准。肖搏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在修复某片时,客户要求他把主演脸上的白影去掉,“那个其实是灯光在茶几上的反射,很正常,但是客户要求修掉,要得还非常急。当时我在洗印厂那边的修复室,没有窗户,从下午开始忙修了约1400多帧图像,完工后打开门才发现天亮了,非常痛苦。”肖搏对此印象深刻,“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AI去脏点、划痕


有些影片本身是故意做旧的效果。


“还有一个是关于画中画的问题,有些可能是在电影里放着老电影,那个是不是需要修,也需要判断,得看那个年代跟当时放映年代的差异。”肖搏告诉画外,“记得修某个情景喜剧,片头有一个动画形式的历史背景介绍,后期是做旧处理,故意有些脏点、划痕、晕黄的效果,结果客户也要求修掉,这种就很无奈。”


其次,在还原画面色彩方面,很多时候比修复画面损伤更加棘手,它并不是越亮丽越好,而是需要贴近影片原来的质感。曾有影迷对比了CC、松竹和BFI三个版本的《东京物语》,发现单单黑白色调上就有明显的区别,哪一版更好也是见仁见智。


电影《东京物语》剧照


肖搏在修复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祝》(1954)时,就遇到色彩难以定夺的问题,“五几年版的戏曲片《梁祝》,画质还可以,稍有脏点,画面抖动也不大,但桑弧导演去世了,当时的摄影师也故去了。色调的浓稠就很难界定,我们调色调了7、8版,需要多方专家一起来定夺。”


最后,声音修复其实比画面修复更难,因为声音是抽象的,需要修复人员对听觉敏锐,懂得声音的方位。“声音和画面是不一样的,画面是直观的二维信号,声音是一维,你只能靠耳朵听,虽然也可以通过仪器来检测电平平衡,但相对来说还是不明显,对技术人员要求很高。”肖搏这样说道。


总体来说,“修复”的技术很容易掌握,但“修旧如旧”的宗旨会涉及更多艺术上的考量,这可能是一个学科的问题。这方面在全世界都比较欠缺,肖搏称,导演、编剧等专业都有自己的经典教科书,但修复行业目前还没有。


“目前,国内这个行业的商业价值驱动力还不高”


修复工作的基础投资非常大。一台胶片扫描仪上千万,各种修复软件、声音设备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因此门槛比较高,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


加之国内修复一部电影只有十几万经费(国外则有十倍之多),不高的薪水和枯燥的工作,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极其有限。“国内这个行业目前的商业价值驱动力还不是很高。”据肖搏介绍,目前整个行业从业者预估也就几百人。


谈起这门行业的入行要求,肖搏认为专业背景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具备以下三个素质:


  • 技术能力。首先要有计算机软硬件熟练操作的能力,“这是最基础的”;

  • 艺术修养。需要对画面和声音有感觉,有一定的艺术品味,修复到什么程度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 情怀。需要热爱并尊重这个行业,对电影有敬畏之心。“而且这是最重要的。”


修复工作需要每天面对大量胶片,要处理可能千篇一律的画面损伤问题,难免会让人感觉枯燥,但观看老电影过程中收获的乐趣则可以抵消这份枯燥。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修吴永刚导演的《浪淘沙》(1935年)。我看了觉得很有意思,没想到8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这么先锋的故事,一点不次于法国新浪潮那种对人性的思考。虽然当时修复也比较困难,但单看画面就感受到故事的魅力。而且当年的老电影题材很广泛,限制比较少,想象力能有效释放。像《空谷猿声》算是中国cult片鼻祖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