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我很高兴,谈谈中国制造的2件小事
2018-09-29 09:26

这个星期,我很高兴,谈谈中国制造的2件小事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作者:深圳宁南山。


这一个多星期以来,说实话我感觉有点高兴。高兴的原因也并不复杂,是因为两个有关制造业的新闻。


第一个新闻是9月19日,阿里巴巴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2018云栖大会上介绍,阿里将把此前收购的芯片公司中天微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一起,整合成一家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推进云端一体化的芯片布局。


他还提到了以后阿里芯片业务的四个方向,一是神经网络处理芯片(NPU),这个是目前阿里芯片业务的主攻方向。


阿里叫做神经网络芯片,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AI芯片。神经网络处理芯片这个名字,显然是跟着苹果取的,苹果手机目前的面部识别和FACE ID功能,就是通过手机处理器里面集成的“神经引擎”实现的,最新一代的苹果A12处理器里面,neural engine的运算次数达到了每秒5万亿次。



目前不管是苹果,华为,还是三星,谷歌,亚马逊等等,都在不断推进AI芯片研发,这是一场新的科技竞赛。


AI芯片到底有什么用?简单的说,它会让电子设备更加聪明,最为常见的应用,就是面部识别解锁手机,以及拍照实现自动对质量高的照片进行选取,比如你按下拍照按钮,手机会自动拍摄多张照片,并且选取质量最高的那张。


再比如手机自动识别图片上面的文字,并且转成文本文件,或者自动识别图片里面的人是谁,并且可以和你通讯录或者微信里面的联系人对应起来。


另外再举个例子,苹果在发布会上展示的应用,用户可以用手机拍摄自己投篮的视频,然后该应用能够自动统计视频里面的人投篮了多少次,命中了多少个,这就开始逐渐接近人的识别水平了。而在以前,手机这样的电子设备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


问题来了,如果要实现这些人工智能的功能,手机不是已经有通用处理器SoC和GPU了吗?为什么还需要专门的AI芯片呢?


专用的AI芯片,可以专注于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实现,而无需承担其他额外的功能,就跟要想在铁人三项里面夺冠,你显然要找个同时精通游泳,自行车和跑步的人。但是如果就想在游泳比赛夺冠,那找孙杨就可以了。


手机的发展,肯定是功耗更小,重量更轻,厚度更薄,AI专用芯片可以实现最高效率和能力,同时又实现最小的电力和空间消耗。


目前阿里巴巴研发的AI芯片,主要是为解决图像和视频识别、云计算等商业场景的AI推理运算问题,首款AI芯片预计2019年下半年面世,首批芯片将应用在阿里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和自动驾驶等云端数据场景中。未来将通过阿里云对外开放使用,使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能力可以在云端使用。


也就是说,和华为,苹果主要开发手机终端上的AI芯片的思路不一样,阿里巴巴开发的AI芯片主要还是应用在云端。比如你现在使用的支付宝,淘宝,天猫,阿里网商银行等业务,大量的数据都是存储在数据中心上面,非常显然数据中心也是要走向人工智能化的。


应该说,阿里已经为平头哥铺好了路,阿里旗下各种业务应用都已经摆在那里了,就等芯片出来就可以立即使用。


以城市大脑为例,除了杭州以外,还在苏州,重庆,澳门,吉隆坡,衢州,乌镇等地都有部署,而且还有大量项目在谈,例如2018年8月,海口市就以4.38亿元采购阿里城市大脑方案。供应商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城市大脑应用范围很广,例如系统识别车辆碰撞实现自动报警,这样当轻微事故发生,你还没有拿起手机告警,交警就已经在路上了,并且系统已经自动录入车牌号甚至驾驶人员的各种信息了。


再比如城市大脑自动为救护车、消防车实现信号灯控制,自动识别拥堵路口等等。把机器变得和人一样聪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阿里芯片的第二个业务方向,是面向终端的嵌入式芯片。


嵌入式芯片也不难理解,简单的说就是除了电脑之外的其他设备用的芯片就是嵌入式芯片。


比如说你买了一台电视,这个电视机你显然不是买过来当计算机用的,你是用来看电视节目的,电视机里面的芯片就是帮助你实现看电视的功能,所以是嵌入式芯片。


同样的还有手机,2018年9月4日消息,小米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宣布与阿里巴巴全资收购的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进行联合开发,以中天微RISC-V CPU处理器为基础平台,共同开发SoC智能硬件产品,简单的说,就是手机处理器,未来将会用在小米旗下手机上面。


因为中天微官网上的合作通稿里面,双方认可对方的理由都是“手机”:


“中天微也认可松果电子在澎湃S1手机芯片上的成功,印证其在SoC上的深厚技术积累与手机芯片软件系统上的雄厚技术实力。与此同时,松果拥有经过市场验证的可扩展的SDR Modem技术,让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产品可以进入技术门槛最高的智能手机领域。”


这个其实是个很有冲击力的新闻,不管是阿里还是小米,真的是很有野心的企业。只是从现在来看,RISC-V架构远不如ARM架构成熟,等几年再看。


阿里业务的第三个方向,是量子计算芯片,2017年阿里巴巴发布了量子计算战略,而量子计算要变成现实就需要芯片做支撑,这个还比较遥远。


第四,面向物联网(IoT)的芯片。


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目前正在逐渐普及的智能电表芯片,各种传感器芯片,比如汽车上的各种传感器,比如你用的公交卡,身份证等等。主要在于其可连接性。


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切入的这四个领域,可以说涵盖了当今芯片发展的主流。其中开发RISC-V架构的手机芯片,以及量子计算芯片,可以看出阿里的前瞻性。


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云计算,2010年的深圳IT领袖峰会,BAT三巨头对云计算的理解:


李彦宏: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马化腾:现在我们倡导这个理念,现在来看还为时过早。如果说未来各种综合性业务软件,各种企业管理系统都可以去云端处理,这的确是有想象空间的。可能你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那时确有可能,但现在确实还是过早了。


马云:我的理解云计算是一种分享,数据的处理、存储并分享的机制。我们自己公司对云计算是充满信心和希望,因为我们又找到一个新的矿产,阿里巴巴拥有大量消费数据、支付宝交易数据,我们觉得这些数据对我们有用,对社会更有用。我们做云计算因为市场需要、客户需要,如果我们不做这个,成本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做,将来要死。



阿里平头哥半导体四个方向里面,量子计算芯片这个是中国主要科技企业里面的独一家,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中国本来可以说是走在世界前面的,但是国内依然出现了各种质疑,甚至说是骗局的声音。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因为人们对其存在的不了解甚至可以说无知,以及既有的利益关系,因此往往总是会出现质疑的声音,阿里在这个情况下坚持进行投入,可见其极富远见性。


2013年,阿里巴巴开始进行量子领域技术研究,2015年7月30号,阿里巴巴和中科院联合签署了在量子领域长期合作的备忘函,并且宣布成立“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共同开展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前瞻性研究,研制量子计算机。


该实验室结合阿里云在经典计算算法、架构和云计算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中科院在量子计算和模拟、量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探索超越经典计算机的下一代超快计算技术。重点推进量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落地,


2017年3月的深圳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公布了全球首个云上量子加密通讯案例,通过建立多个量子安全传输域,为客户提供无条件安全数据传输服务。



两个月后的2017年5月,中科大、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机构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下图来自中科院官网。



当然在中科院的官方通稿里面,是这样描述工作分配的“上述工作由中国科大、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协同完成,受到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教育部2011计划等资助。”


也就是阿里在量子计算机研制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应该是以提供研发资金的形式获取相关技术。


2017年9月29日,北京到上海的2000公里量子通信干线开通,首批参加数据传送实验的客户,除了政府和军方之外,就是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阿里巴巴集团三家,均实现了京沪异地数据的量子加密传输等应用。


阿里对量子计算的定位是“现在所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量子计算就是阿里巴巴解决20年后计算资源稀缺的规划武器。


可以说平头哥半导体的成立,最高兴的还是中国芯片产业的工程师们。


中国现在虽然芯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客观的说,还缺乏巨头芯片公司,也就是能够大量雇佣芯片设计人员,并且还能提供较高薪资的公司。


这样的巨头芯片公司目前在中国来说,只有三家,那就是华为海思,紫光集团(紫光展锐,长江存储等),中兴微电子。


他们都能雇佣数千名甚至以上的芯片研发人员。


另外还有就是做矿机芯片的比特大陆,这家公司今年营收在国内芯片行业仅次于华为海思了,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8.45亿美元,净利润7.43亿美元。


同样还有做矿机芯片的嘉楠耘智,2017年营收13亿人民币,但是今年就能突破100亿元,达到数倍的增长。


不过矿机芯片的技术含量不能和海思,紫光,中兴比较,矿机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也无法和电子设备比拟,因此这些矿机芯片巨头,如果能成功转型的话,才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当然也有其他不错的公司,比如寒武纪,兆易创新,汇顶科技,士兰微,小米松果等等,但是这些公司规模都不大。


这里面营收最高的汇顶科技,虽然研发人员收入还算不错,但是到2017年12月31日,其研发人员也只有1019人。


阿里的加入,应该说给芯片业带来了很好的前景,随着阿里平头哥的不断发展,必然能提供越来越多的高薪芯片相关职位。毕竟阿里在薪资方面的大方,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如果你是中兴微电子的工程师,相信在除了往华为海思,和紫光展锐等公司跳槽之外,也多了一个阿里这样的选择。


另外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本周的航天科技专家张小平事件。


航空航天,本来就是我国顶尖工科大学生的热门就业方向,我国航天部门就业集中在北京和西安。


有多热门呢?以北航和北理工两所北京的理工科院校为例,下图为北航2017年毕业生去向,航天科技排第二招聘了224人,航天科工第三招聘了186人。



下图是北理工2017年硕士毕业生去向,该校本科生65%的人继续读硕士或者出国,本科直接就业人数很少,因此就看硕士毕业生。


航天科技排第一招聘了201人,航天科工排第二招聘了160人。



同样的还有哈工大,2017年航天科技招聘了126人,航天科工招聘了88人。


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航天科技招聘165人,航天科工招聘81人。


即使是清华大学这样的国内顶尖理工院校,2017年毕业生去向中,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也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8位。



因此航天单位,可以说一直是我国顶尖985理工科院校毕业生的最热门去处之一,现在网络上大量的言论说航天待遇差,毕业生进入航天院所工作,很多就是为了拿户口,户口拿到了就可以闪人了,而且“闪人”后基本上不会再从事航天相关的工作,而是往电子软硬件,互联网方向跳槽,寻求更高的待遇。


我国航天院所和顶级理工科高校,可以说有双向性,一方面航天院所一般就看得上理工名校学生,一方面理工科名校毕业生也确实喜欢选择到航天院所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网上把航天院所的待遇说的那么差,那为什么我国顶尖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都喜欢往航天院所跑,难道全部都是因为乐于奉献给祖国航天事业吗?当然不是,谁不想在毕业的时候找个对自己来说最好的工作?


毕业生在我国航天部门工作,有以下几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1:平台大,锻炼机会多。我国很多国企可以说进去之后很清闲,感觉人都要呆废了,毕业生刚毕业的前几年是成长锻炼的关键时间点,如果这几年在技术能力上没有什么进步,会大大影响后面的职业生涯。


而我国航天部门恰恰是属于敢于使用年轻人,敢给年轻人大量机会的地方,清闲没事做在我国航天口是不存在的,没把你加班累死就不错了。


你如果作为一个研发人员,说你在航天院所干了三年五年,没有学到技术,可以说几乎100%是你的问题。


2:网上说航天院所工资低待遇差的声音很多,但是实际上我国航天院所待遇好不好,是看你的参照坐标系。相比于传统行业,航天院所的待遇算不错了。


不然怎么会这么多名校学生选择航天部门工作?


到航天院所工作的毕业生,可以说基本来自名校,心理预期本来就高,他们的参照坐标都是他们身边的同学,而同学们不是在国外,就是在互联网企业,或者国内消费电子企业,各个金融机构就业,要么就是在高校当老师等等,这样一比较当然有落差。


自己本身也很优秀,结果被同学拉开了距离。


另外航天院所毕竟是在体制内,工资涨的慢,离同学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时间越久心理落差越大,再加上这几年的房价暴涨,自然会产生待遇差的抱怨。


我自己班上就有在北京航天院所工作的同学,总而言之有房子的才呆得住。


我们就以本周的张小平事件为例,张小平在航天六院11所的薪资到底是多少?年薪12万元的说法不靠谱。


在热传的网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中,张小平年薪12万元。


说实话这个数字一看感觉很不靠谱。因为我平时一直喜欢搜集各种公司的起薪,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观察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


而且航天院所的工资,十几年前我毕业的时候,去参加过学校的各种航天口的宣讲会,当时航天院所给应届硕士生的工资一年全部加起来也有四五万了,怎么可能一个高级职称研发人员到2018年才12万?


根据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官方回应,张小平是1994年入职的,2011年8月获得研究员资格,按照年龄来算今年48岁了。


而根据新京报的报道,采访了多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研究员是非常难评的职称,对文章要求很高,还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


张小平担任的副主任设计师是总体设计部门才有的职位,比例在10%以下。总师、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加起来大概也就占所有研制队伍的10%


同时一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和张小平级别一样的研究员,不止12万,一年下来大概税前25万,税后20万左右的样子,虽然没有市场化公司高,但比爆料中的12万收入水平还是要高的。”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的待遇水平,已经是航天六院系统内待遇比较高的研究所。


新京报的报道关于估计张小平一年税前大约二十多万收入的说法,我认为是靠谱的,例如2012年3月,在Openlab网站上,有学生询问西安六院十一所的硕士薪资如何,回复中回答硕士应届生大约6-7万元,工作两三年后7-8万元。


在2015年底,有一个硕士应届生在小木虫和天涯都发了贴,询问西安六院11所和西安中兴哪个好,他也透露了应届生的待遇:


由于该学生专业不对口,不在11所的核心科室,公司提供单身公寓,应届硕士工资+绩效+津贴+各种奖金全年有8-9万元,另外公积金的比例较高,按照1:3.8缴纳(当然基本工资低)


同时该学生拿到西安中兴的录用书,月薪8500元+300多元餐补,公积金按照8%,1:1比例缴纳。


该应届生因此犹豫不定该去哪一家。


其他在各种高校求职论坛上的讨论,关于六院十一所的应届生薪资范围基本是一致的。张小平作为工作时间很长,职称较高的科研人员,薪资水平高出应届生,一年薪资在二十多万是靠谱的。


另外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也可以证实,9月27日澎湃新闻采访了此前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其他下属研究所任职,后来同样入职蓝箭航天的一位航天科研人员。他对记者表示,这个(12万年薪)数字在业内来说是不准确的,应为该网文编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及了相关问题,他表示,相比过去,体制内研究院近年被民营火箭公司挖走的人多一些。研究院会反思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


因此不管从哪方面的信息来看,在航天六院11所这样的部门,研究员年薪才12万元不靠谱,这个是应届生或者工作两三年的薪资水平,研究员薪资在二十多万,这个是比较靠谱的。


民营航天工资薪资高于体制内,但是年薪百万元的说法不太靠谱。民营航天企业薪资水平高于体制内,而且近年来也确实挖了不少研究人员,但是不管是蓝箭公司,还是张小平本人,从来没有透露过目前薪资是多少。


因此目前年薪百万的说法,都是网络自媒体传言。


并且对于这种烧钱的初创公司,我对能提供百万年薪持怀疑态度,因为一般初创公司都是期权激励形式为主。


为什么这么说,蓝箭空间2015年成立,经历了多轮融资,到2018年4月B轮融资2亿元完成后,三年总共融资5亿元。加上湖州市军民融合专项支持的2亿元,共计7亿元。


这7亿元用来干什么了呢?修了“两个中心,一个基地”,两个中心是位于北京和西安的研发中心,一个基地是浙江湖州的智能制造基地。


蓝箭目前还没有收入,火箭还没有研发成功,3年获取资金7亿元,当然还有自有资金投入。


需要建造两个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另外研发还要烧钱,随便做次火箭实验都是要烧钱的,火箭是消耗品,国内另外一家民营航天企业零壹空间,和国内北航,南航,西工大,哈工大等10余所高校共同成立了飞行联盟,其目标之一就是2020年将实现单发飞行试验里单项技术验证费用在一百万以内。


而一枚火箭的价格,国内不管是零壹空间还是蓝箭空间,提出的目标都是发射费用在1公斤降到1万美元以下,也就是100公斤的卫星入轨,费用在1000万美元,可见火箭本身价格的昂贵。


而且蓝箭目前有差不多200名员工,我们假设人均年薪20万元,这已经高出体制内的平均水平了,加上社保之类,公司一年固定支出也在四五千万元。这对创业公司已经负担非常大了。


以上是估算,我们再根据工商信息查询工具企查查显示,蓝箭航天的平均薪资水平为1.14万元每月,月薪两万以上的占公司员工10%左右,也就是大约20人。这个和上面的公司融资规模是可以对应上的。


合理估计蓝箭即使真的能提供百万年薪,整个公司能拿这个数的也就是几个人而已,CEO,CTO等等。


除非张小平刚好就是这几个核心人物之一,那才可以百万年薪,毕竟连SpaceX这样的企业,目前都没有实现稳定盈利,作为初创公司,不可能大面积的提供如此高的薪水,毕竟在稳定的获取收入之前,还需要不停的融资才能在盈利前生存下来。初创公司,活下来是第一位的。


另外,对高级人才,待遇只是一方面,越是高级人才,越是看重自我实现。


正如澎湃新闻采访的和张小平一样从航天六院跳槽到民营航天公司的工程师说的话,该研究人员还表示,张小平离职一事用“挖”字其实不准确,他描述自己跳槽的原因,“我来蓝箭其实更多的是基于双方相互一致的认同。马斯克建立SpaceX,把原来我们对航天、火箭的一些认识都颠覆掉了。我原来在研究所工作时,看到人家的进展心里比较焦急,大型国企的体制内研究所经过若干年发展内部其实已经非常非常规范,什么人做什么事、技术怎么研发,有一些碰撞的想法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实现。我认为我们中国不是没有马斯克公司中那样的工程师,只是这种人的有些想法在原有环境中不那么容易得到实现。”


该研究人员反复讲的是想法的实现,我相信他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张小平这样的研究员的出走,待遇只是一部分原因,我甚至觉得待遇所占的比例并不高,更多的还是自我实现。


张小平并不是没房的年轻人,西安房价在2017年暴涨以前,长期徘徊在几千元一平的水平。五六千元就能买到不错的房子,应该说这对已经工作超过20年的张小平来说,房子并不是什么问题,更何况,1994年入职的张小平,航天系统对于高级技术人才还有福利房的待遇,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在西安不只一套房子。


一年二十多万元,房子无压力,航天也是有社会地位的体面工作,虽然说与大学同学之类的比,收入肯定是少了一大截,但是要说研究员这种高级研发人员在西安日子过的很苦,真的不至于,至少他在西安,房子车子都并不是问题。更多追求的还是自我想法的实现。


如果要说苦,主要还是航天系统的年轻人,西安在2017年房价暴涨,这就让航天系统的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就显得比较难过了,如果说年轻人主要是为了待遇跳槽,那么对于张小平这种高级研究人员来说,我相信他跳槽的主要原因,还是对事业和环境的追求。


因此,本周的张小平事件,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航天系统里面的科研人员来说,高级别的科研人员,有了可以实现自己想法的地方;低级别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行业内跳槽提升自己的待遇。


对国家总体来讲,有人跳槽了民营航天企业,但是智力资源并没有流到航天行业以外,仍然在为祖国航天事业出力,而且跳槽留下的位置,反而也给年轻人留出了空间,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


对于体制内航天院所来讲,有外来势力形成了竞争,反而可以促进机制的进化和改革,更加重视人才的建设,更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和改革的动力。


怎么看,对各方面都是一件好事情。


最后,简单的多说一句,这起事件让网民更多的在吐槽国企的体制问题。


我想说我其实也是国企科研院所出来的,科室领导是个爱钻研技术的理工中年男,而所长是个和气的领导。至少我当时在的研究所,做事搞技术的氛围还是主流,要不是待遇低我也会一直干下去,


出来之后到深圳就知道,即使在深圳这样的改革开放前沿,所谓人情、江湖、办公室政治、领导不喜欢你、待遇差这些东西,民营企业一样存在,并不是国企的专利,只不过程度不同,甚至某些方面比国企更严重。


我就见过部门领导不喜欢某个员工,当面对该员工领导说,觉得这个员工水平不行,建议把他干掉,只要一句话,说干人就可以干人,就是这么简单,我当时才毕业不到三年,现场听到这句话让我当时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冲击。


其他各种员工不被领导喜欢,因此很快被裁员,离职,转部门,绩效很差,这样的事情这么多年早就见怪不怪。


国企同样也有竞争力很强的公司,比如汽车业的上汽集团,家电的格力,安防的海康,显示面板的京东方,半导体的北方华创乃至于中芯国际等等。


再比如说我国的医疗事业,公立医院明显优于民营医院,各种莆田系医院我反正是不太敢去的。


国企与民企,本来就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必要把两者对立起来,对于普通人而言,在国企和民企工作,本来就各有各的好。


对于我们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有的选择,国企和民企之间能有良性竞争,促进共同进步,这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


回到这起事件,从2016年开始,民营航天企业的崛起,开始形成和国有航天院所的良性互动和竞争,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促进国企的体制改革和待遇改善。


而对普通的航天员工而言,如果不幸遇到了不对路的领导,又或者待遇实在不满意,又或者自身想法不能实现而苦闷,现在有了可以跳槽的出路,还可以继续从事航天事业,这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过去的十天里面,不管是阿里的平头哥半导体,还是航天的张小平研究员,这两起事件的背后,都反应的是中国制造的进步,也对不管是集成电路行业,还是航天行业工作的广大的普通技术人员更为有利,因此这个星期,我很高兴。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作者:深圳宁南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