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离职事件”启示录
2018-09-29 11:34

“张小平离职事件”启示录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商业周刊中文版(ID:businessweek),作者:李好。


SpaceX曾在2014年就不公平竞争起诉美国空军,在中国,航天领域的民营公司和航天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两大“国家队”之间的摩擦也在加剧。


近日,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引起关注。文中公布的一份《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文件显示,研究员张小平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离职,其承担的低温液体发动机研制任务事关载人登月等重大科研项目,文件称“无法接受因个人的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张小平入职公司即为总部位于北京的民营航天公司蓝箭,是一家服务于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民营商用运载火箭提供商。9月27日,这家公司宣布自主研发的天鹊发动机短喷管推力室成功进行了短程点火试车。


 天鹊 (TQ-12) 短喷管推力室热试车 来源:蓝箭航天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9月27日晚间就网传“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一事发布《关于张小平离职事件的情况说明》,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离职前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声明表示,网传材料是承办人为了让其回所脱密向仲裁庭提交的材料,措辞失当,夸大了其在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了一些误解、误读。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关于张小平离职事件的情况说明 


航天领域的生意除了技术研发,还有其他方面的重要事情需要打理和面对,比如说政治、利益交换和国家间的保护主义。如果说,马斯克的SpaceX不光要对抗像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波音公司这样的美国军工业巨头,还要与诸如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国家竞争,那么中国的航天公司们的竞争既存在于国内外民营公司之间,也要面临航天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背靠国家资源、历史悠久的巨无霸央企的强势竞争。


民营公司和央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尽管国家发布了白皮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航天活动,但由于细化规则没有落地,民营公司和央企之间仍存在竞争关系。航天“国家队”对民营公司的发展感到焦虑,2016年,体制内科研院所被禁止将火箭的核心发动机进行技术转让,这被认为是影响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大事件。“由于火箭发动机交易合同最终落空了,公司被倒逼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蓝箭公司CEO张昌武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这样表示。与相对比的是踩在巨人NASA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SpaceX。2005年,SpaceX陷入困境,NASA送上一份价值5亿美元(约合34亿元)的订单。到2018年,SpaceX获得的政府订单总额不少于42亿美元(约合289亿元)。在技术研究方面,SpaceX最大的后盾来自NASA。为了一些项目的需要,NASA也常常会为SpaceX提供研发设备和试验场地,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帮助SpaceX更好的研发,并节约成本。


《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航天活动


尽管民营公司的前途有着极强的不确定性,其仍对体制内人才有着强大吸引力。一名航天领域专业人士透露,其曾在2017年受邀与航天科技集团员工进行交流,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台下坐的都是技术人员,不过他们问的问题都是关于创业的。离开体制内去创业正在越来越普遍和被接受。除了更高的物质回报,一名民营航天公司的技术高管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表示,在民营公司,工作氛围更为纯粹,体制也更灵活,这是与体制内企业截然不同的环境。


SpaceX影响了中国体制内的航天企业


过去,SpaceX的成功在于马斯克直接瞄准太空产业的一大理论,即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大幅降低每次发射的成本并定期进行发射的话,将会为商用和科研使用有效载荷打开一个全新市场。通过更低的太空探索成本,成功创立了SpaceX的马斯克激发人们重新思考太空探索。卫星的小型化和量产化趋势正在对航天工业造成颠覆,进一步催化了航天工业的产业变化。传统的卫星研发以“高轨大卫星”为主,轨道距离在36000公里左右,卫星上天对重量、功耗的要求大,研发周期长达5-7年,成本超过10亿元。民营航天公司主攻的则是“低轨小卫星”,成本和制造周期得以大幅下降。


万里之外的马斯克也改变了中国国有体制内的航天企业。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为争取美国政府对民营航天业的支持,曾写过一封公开信“为什么我们可以打败中国航天”。一名接近航天集团的人士也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中国航天体制内官员对于SpaceX感到紧张:“中国航天系统对于自己需要和一个成立不到二十年的、不依靠政府拨款的SpaceX赛跑是感到焦虑的。”2017年,SpaceX公司成功的实现了18次发射,成功率达到100%,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火箭发射商业公司;中国2017年发射次数也是18次,其中有一次长征五号发射不成功,另外有一次是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SpaceX CEO兼CTO埃隆·马斯克 


中国航天的变化已经开始。长期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为中国运载火箭的唯一生产商。随着商业航天的兴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依靠自身导弹工业基础迅速切入了小型运载火箭研制序列。允许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和民营公司的成立,也是对SpaceX的一种应对之策。“恰恰因为SpaceX在美国,而且是民营企业,中国也必须有对标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发展壮大。”创想天使创始合伙人牛旼这样表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快舟一号甲小型运载火箭


但这些变革还远远不够。中美两大航天科技强国的竞争已经全面打响,在美国,已有上千家商业航天企业。除SpaceX外,还有亚马逊总裁贝索斯投资的蓝色起源公司,给国际空间站研制充气式太空舱的比格洛公司等。在中国,航天科技研发投入仍以国家队为主,民间投入极少。由于2015年之前中国缺乏民营航天公司,大量人才集聚在航天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张小平事件”的发生,或许会让有志于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精英望而却步。


除了期待政策的主动改变,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也有更多的事情可做。航天企业承载着人类探索宇宙的使命,在火箭发射上天之前,马斯克的中国学徒们应该学会和地球上的体制打交道。当美国已先行一步探索出“民营航天企业”+“政府航天机构”的合作模式,当马斯克用写公开信、起诉美国空军的方式为SpaceX争取生存空间和资源时,中国民营航天的企业家们也应该有勇气和胆量,和体制内进行一次公开的沟通、辩论和对话。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商业周刊中文版(ID:businessweek),作者:李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