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基因技术燃烧卡路里,这个百亿市场该怎么啃?
2018-10-24 13:49

用基因技术燃烧卡路里,这个百亿市场该怎么啃?

在网上搜索“如何保持身材”,你可能会得到一堆五花八门的建议:吃素、吃蛋白质、戒掉碳水化合物、有氧运动、注意睡姿、不穿高跟鞋、瘦身咖啡、瑜伽......


听起来各有各的道理,但1000个读者1000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方案作用到不同的人身上,最终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基因测序的创业群体中,开始有人尝试将“精准”的概念融入健身中。基因检测能够解密人对食物的代谢、运动能力,通过这些来设计合适的健身方案。如23andme、Ancestry两家主要的消费基因检测中很早就有关于食物、营养代谢的报告。


在此基础之上,一些企业开始尝试把产品做得更深入,通过遗传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多指导和流程服务。


有人预测,仅我国这块市场就有百亿元的规模。动脉网梳理了几家国外的产品和他们的商业模式,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佼佼者DNA Fit


图片来自DNAFit官网


提到“基因+健身”,不得不提的一家公司就是DNAFit。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用基因科技开拓营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新时代。他们的团队中既有来自剑桥大学的遗传学博士,还有曾在顶级体育研究机构英俄联合GWAS的运动营养学家。


DNAFit主打营养类产品,这款产品的名字叫做DietPro。他们通过基因检测的手段来探知用户独一无二的营养代谢、吸收能力,并以此来指定饮食方案。检测完成之后,用户会收到一份DNA检测报告,同时他们还贴心地为用户提供了30分钟免费的电话咨询服务。


以往,用户在拿到报告后可能一头雾水,他们可以咨询这些训练有素的营养师,更好地理解检测报告。营养师还会根据用户DNA报告优化食物选择,并未用户提供12周的营养计划支持服务。


不同于23andme此类仅仅提供报告的产品,DNAFit还开发了一款名为Mealplanner的手机软件,用户可以在上面填入自己现在的数据、日常习惯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系统就会自动为其生成一套饮食方案。


不仅如此,Mealplanner上还嵌入了购物社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定制食谱和需要在线购买食品。这既方便了用户执行食谱,还为公司增加了更多受益和合作可能。


另外一款产品Diet FitnessPro 360,则在第一代产品上增加了运动指导功能。除了营养和饮食指导,Diet FitnessPro 360还通过遗传报告为用户发现适合个人的训练方式。遗传报告的检测内容包括了运动能力和耐力分析,通过遗传易感性来指导训练,防止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


相比DietPro,Diet FitnessPro 360团队的体育科学家能够根据用户的目标进行个人辅导,从日常饮食到运动方案,为用户提供360度的指导方案。


将基因技术与健康管理结合,无疑能够为用户带来更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薄荷健康和KEEP的大部分功能都免费向用户提供,这是降低用户门槛的一种方式。但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付费,部分用户的依从性也比较差。


DNAFit是付费型产品,用户在拿到方案后的执行力比较强,且在出具报告后能够为用户提供一定时间的咨询服务,便于用户理解报告的内容。


另外,除了在自家网站进行销售外,DNAFit还在Helix上上线了数款产品,并且能够导入23andme的数据。Helix和23andme都是比较大的流量入口,通过这个桥梁,DNAFit可以触及到更多对基因检测有兴趣的用户群体。并且由于没有测序环节,从以上两个流量入口进入,产品的价格要稍低一点。


不过,DNAFIit的产品也并不是完美的,其缺点之一就是价格。DietPro和Diet FitnessPro 360两款产品的售价分别是149美元和179美元,相当于3.8个月~4.5个月的健身房会员费(从谷歌检索的结果来看,美国健身房每月费用在40美元左右)。对中国市场来说,这样的价格很难推广。


另外,且先不谈营养师指定的饮食方案是否能适用所有地区,仅对于上班族和学生党而言,要严格按照食谱来用餐就非常不现实,依从性较差。


严谨派Pathway Genomics


图片来自Pathway Genomics官网


自2008年成立以来,Pathway Genomics一直在致力于基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他们在圣地亚哥拥有一间CLIA和CAP认证的临床实验室,为全球40多个不同国家提供服务。运动与营养检测是Pathway Genomics重要的业务板块,他们总共推出了三款产品。


第一款产品Fit IQ针对大众消费人群,产品检测报告中除了食物代谢和运动能力的报告之外,还会根据这些数据为用户推荐合适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从示例报告可以看出,Fit IQ更偏向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改善身体状况。通过对遗传物质的选择最合适的实物,“最低脂肪”“最低卡路里”“最均衡的食物”等等。


从示例报告看,Fit IQ不同于以23andme为代表的“大盘子式”检测报告(检测内容非常多,但浅尝辄止的产品),对每一项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包括推荐的食物、用量等、日常蛋白质、脂肪摄入等等。

Sport IQ相比之下更偏向专业人士。


Pathway Genomics有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来量化遗传信息对跟腱损伤耐力、焦虑等情绪的影响,他们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马拉松运动员数据库。在对用户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后,他们将通过专业的AI算法,对用户数据和119位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遗传特征进行对比,为用户的日常训练提供帮助。



图为示例报告,来自Pathway Genomics


最后一款产品Pathway Fit是前两款的结合体。


Pathway Genomics的核心价值观是用DNA数据帮助用户改变生活方式,并引入人工智能来辅助检测结果的解读。其单个产品检测项目至少20项,并且检测环节在具有认证的实验室中进行。针对专业和非专业用户,突出的产品也有一定区分度。


产品价格分别是99美元、99美元和299美元,相比DNAFit有一定优势。


但无论是哪一款产品,当用户拿到报告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服务终止,提供的咨询服务也只有短短的15分钟(一份报告的篇幅大概20页)。而对于用户的执行问题,Pathway Genomics也没有提供任何管理,如何坚持与协调,用户只能自己解决。


宣传为王的Simplified Genetics


图片来自Simplified Genetics官网


Simplified Genetics成立于2005年,自称是美国唯一一家针对消费者使用的全序列分析服务供应商,其创始人Kurt Johnsen是一名运动爱好者。相比前两家,Simply Fit在产品营销上下了十足的功夫。


打开官方网站,Simplified Genetics并没有对产品的服务内容进行过多介绍,反而把大篇幅留给了用户案例,希望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点燃用户的消费热情。此外,公司还在ABC电视台、YouTube以及其他视频网站上投放了视频广告,在博客网站上发布健身科普知识.......


总之,Simplified Genetics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告诉消费者:“买我的产品,你就会瘦身成功。”


不过,在Simplified Genetics的网站上很难找到过多的产品说明或者示例报告,甚至连购买链接都没有找到。在服务上,Simplified Genetics同样是以用户拿到报告作为服务重点,并没有优化后续过程的服务。


由于并没有找到购物链接,笔者暂时没有找到其产品价格。根据国内媒体披露的信息,其产品售价分别在249美元和299美元。


尴尬收场的Kinetic Diagnostics


成立于2014年的Kinetic Diagnostics,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孵化出的项目。这家公司瞄准的是高端市场,希望通过基因组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的成绩,并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损伤。


2015年10月,Kinetic Diagnostics建立并交付了一个基因数据解析引擎,并开始启动基因检测和血液分析服务。公司还与一家大型体育医学诊断所和几家小型零售商进行了签约,拟建立相关的健身中心和俱乐部,并在中期开发移动应用程序。


Kinetic Diagnostics的设想很美好,他们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包含基因检测、数据服务和运动健康的服务体系。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Kinetic Diagnostics曾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上发起过一次众筹。他们的最后众筹到的金额为1202美元,仅完成了众筹目标的2%。笔者试图通过其官方网站获取更多信息,但该公司域名已经准备出售,在YouTube上的视频介绍也无法播放。


Kinetic Diagnostics是为数不多从线下开展业务的“基因+健身”企业,并且他们从一开始就主打高端市场。用户量少,客源主要依赖健身房和门店,这些因素把Kinetic Diagnostics推向了尴尬的境地。或许正是这一系列的原因,让Kinetic Diagnostics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除了以上以外,我们还发现了几家类似23andme、Ancestry的初创公司,比如Titanovo、VITAGENE。他们的产品也与23andme、Ancestry雷同,甚至有的产品本身就来源于23andme,故这里并不过多介绍。


核心逻辑:专业度和产业链



各家有各家的玩法,但其实无非也就几种模式 :一类希望通过资源整合把产业链补全;另一类则希望专注自己的产品,将产品做到极致。


DNAFit无疑是前者,他们在产品之外延伸到了下游服务环节。但无论是DietPro还是Diet FitnessPro 360,两款产品的模式都让人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其实就是“基因+互联网健康管理”。而互联网健康管理的产品,中国十几年前就已经上线。


主打饮食方案的薄荷健康,早在2007年便在App Store上线,并在2014年推出自主品牌食品电商。另一款主打健身的KEEP则在2015年上线,累计用户已突破1.2亿。轻加则希望将运动和饮食结合,成为用户减肥运动和健康饮食的助手,这款产品于2014年上线。


同样,Kinetic Diagnostics也属于前者。但对一家团队不到10人的创业公司而言,线下高端市场的重资源整合无疑让人压力山大。


Pathway Genomics和Simplified Genetics则属于后者,不过这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分度。Simplified Genetics重点打磨的是产品的宣传和营销,Pathway Genomics偏向的则是报告本身的专业度。


Pathway Genomics在产品设计上却非常严谨。除临床级别的实验室外,Pathway Genomics还非常看中数据的解读与报告的完善。除了人工智能,他们的解读工具还包括Google Analytics在内的21项技术。


Pathway Genomics总计完成了4300万美元的融资,其中最后一轮融资金额为4000万美元,有IBM Watson领投,IBM Ventures跟投。


国内情况:市场空白但不好啃


国内涉足的公司数目虽多,但大多数只是将其作为产品的一部分,通过检测部分位点告知用户的代谢特点,能够深入探索的并不多。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基因技术本身在消费者的认知差异,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消费者对健身的关注程度。


美国的消费基因组学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截止到2017年已经有700万人完成基因组测序。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30万。在刚性需求产品推广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时候,非刚性需求产品要满足消费者胃口,则需要在产品打磨和成本压缩上下更多的功夫。


而在对健身的关注程度上,其实也是这几年才开始崛起的。说到底,健身其实是消费升级的产物。


“市场很大,但不好啃。”一位创业者对“基因+健身”这样形容。不过,身体活力及优美体态已经成为个人品牌的象征,健康生活理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到2020年,国内的体育消费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如果按市场渗透率为5%、客单价500元人民币计算,这将是个百亿级的市场。


图片来自RET睿意德


市场虽然还未爆发,但增长趋势很快,有很大的空间。尽管在整个测序领域,龙头企业已经出现,但在这一个细分领域却存在非常大的市场空白,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蓝海市场。


同时中国的健身市场具有多样性,除了传统健身房、Mini健身房、减肥诊所等实体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健身工具。这些场所,尤其是互联网健身平台,拥有大量且相对精准的用户群体,或许会成为理想的流量入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