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头部队进入无人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变化趋势
2018-11-21 15:29

先头部队进入无人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变化趋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作者:深圳宁南山,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一篇继续讲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


我国2017年的R&D支出为17606.1亿元。这个数字真的很庞大,但是就目前的分配而言,我国更多注重的是“应用”的部分,基础科学研究的部分占比很小,2017年我国作为世界性的大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仅为975.5亿元,占比为5.5%。


而和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普遍性的在15%以上,基本在15%~20%之间,比如美国在过去的十来年,基本上就在17%~18%左右浮动。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R&D经费在2017年大约是我们的2倍左右,而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比例又是我们的三倍,所以算下来美国目前基础科学研究每年的投入金额是中国的6倍。


这个差距就很大了,所以现在基础科学的巅峰,毫无疑问还是在美国。


每年诺贝尔奖公布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美国人或者说美籍科学家毫无意外的霸屏,这跟其长期碾压世界的基础研究投入有关系。


中国的R&D投入虽然是世界第二,差不多是美国的50%了,但是基础研究投入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也就是大概16%~17%的样子。


而R&D投入世界第三的日本,由于其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大约在12%,因此算下来能够达到美国的20%,反而还比我国多。


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的巨大优势。


以这几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美国人从来没有把获奖人数世界第一的宝座旁落。


2018年:美国4人,欧洲2人,加拿大1人,日本1人


2017年:美国4人,欧洲3人


2016年:美国2人,欧洲2人,日本1人


2015年:美国2人,欧洲2人,日本2人,中国1人,加拿大1人,土耳其1人


2014年:美国4人,欧洲3人,日本2人


2013年:美国5人,欧洲3人


而中国的话,中国基础研究占总经费的比例在过去十几年变化不大,2006年为5.2%,2007年反而下降到了4.7%,然后2007~2014年连续八年保持在4.6%~4.8%的水平。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经费在大幅增加,并且将持续多年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转机来自于2015年,这一年基础研究比例开始提高,从上一年的4.7%上升到了2015年的5.1%,2016年上升到5.25%,到2017年进一步上升到了5.5%。


我们知道我国总科研经费目前是保持10%以上的增速,而基础研究经费比例还在提高,说明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的增长就相当快了,以2017年为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速为18.5%。


为什么说会持续多年,不管是欧美国家,还是日本,韩国,其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都逐渐的上升到了10%以上,而且普遍达到了15%以上的水平。


中国必然也会向这个方向走,比例将从现在的5.5%逐渐增加,预计最终也能达到15%以上的水平,这个时间点肯定是在2025年以后,估计要到2030年。


伴随基础研究投入加大,中国在发生一些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我国各大高校对头部科研人才的待遇和科研经费支持在迅速提高。


作为承担基础科学研究主力的我国高等学校,2017年科研经费支出为1266亿元,增长高达18.1%,当然注意这里面并不都是基础科学研究。


另外高校的科研经费虽然可以支付劳务费,但是一般不包括科研人员工资,但是实际上我认为科研人员工资完全也应该算进科研经费里面,我之前一直在搜集的各大高校招聘教授和副教授的待遇,发现一些学校的招聘待遇上升很快。


以2018年的招聘为例,均来自各高校官方招聘通告。


给“青年千人”的待遇:


青年千人是我国的海外挖人项目,都是40岁以下的杰出年轻科学家,由于要求有连续三年的海外科研经验,因此可以说都是从海外引进工程和自然科学人才,到2017年总共14批已经引进了3946人,今年预计也会增加大约600人左右,总计四千多人。


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年薪50万元起,另外直接给200万元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400-600万元。


哈工大深圳分校给青年千人的待遇:年薪70万+275万人才补贴,子女安排就读深圳一流学校,科研经费450-850万元。对青年千人达到了单人支持1000万元的水平


南京大学:年薪40万+住房补贴也只有120万。


虽然地处南京的南京大学虽然年薪+住房补贴不如深圳和北京的壕,但是却提供了均价1.4万元的校区140平米学区房(对应市场均价大约3.5万一平米),也相当于两三百万元的现金补贴了。


上面三所都是一流大学,实际上国内排名稍差的大学也必须给予青年千人类似的待遇,否则很难招揽到人才。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给青年千人的待遇:


年薪40—45万元,国家一次性补助50万元(税后)+安家费100万元(税后),同时提供人才楼周转住房一套(校内、约120平米),同时还解决配偶工作和小孩入学问题。


再比如温州医科大学青年千人薪酬待遇:


年薪45~65万元+安家费35万元,个人可获200万元奖励(国家奖励50万元+浙江省奖励100万元+温州市奖励50万元)。


连地处西北的兰州大学,给青年千人开出的待遇:


年薪40万+50万元住房补贴和安家费+国家奖励50万元,同时提供不小于130平米的人才周转公寓,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当然,青年千人是针对海外40岁以下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计划,到今年第15批评审完毕,全国总共也才四五千人,另外同样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家也更为熟知的“千人计划”,和青千的区别主要还是年龄和经验。


另外我国还有针对本土培养人才的“万人计划”。


2012年9月,中国“万人计划”正式启动。


2013年~2014年的第一批:


2013年7月:杰出人才6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72名,青年拔尖人才199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52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93名,教学名师101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96名。总共819人。


2015年~2016年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54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20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36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97人,教学名师98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97人。总计1702人。


2018年3月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0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67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15人,教学名师195人;青年拔尖人才189人,总计1686人。


因此从2012~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总共评选出了4207人。


当然,和青年千人集中在自然科学和工程人才不用,万人计划涵盖更广,还包括了艺术,哲学,教学等人才。


针对万人计划入选者,不算省市和高校的支持,国家层面有100万元的研究经费和各种政策进行支持。


青年千人四千多人,万人计划四千多人,再加上千人计划,两院院士等各种头衔。


因此目前我国位于头部的几万名基础科研人才,包括青年领军人才,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同时待遇方面是相对给力的,需要提升的是非头部科研人员的待遇。


这个头部科研人群虽然待遇相对不错,但是覆盖的范围太小,区区几万人的规模,也就是一个腾讯公司员工人数的水平,相当于说在我国广大的科研人员人群里面,能够拿到高薪的仅仅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人数,这个就不太给力了。


今年我就收到过一些读者来信,有的是国内某211高校的副教授,有的是从事科研的博士,说实话有些感慨,买不起房,科研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工资收入不能和企业比,这些现象存在还比较普遍,即使是教授,副教授这个级别仍然存在这个问题,多少也出乎我的意料。


目前中基层科研人员的待遇:以武汉理工大学某教授团队为例,2018年4月该团队招聘博士后3-5名,从事水上交通搜救与应急救助决策,无轴轮缘推进器电机设计理论,和智能船感知、认知与决策控制相关方面的研究。


给予的待遇是每月5000-6000元生活专项补贴+科研教学津贴(根据科研工作量单独计算),保障博士后在站期间,税后年薪15万元以上。此外,工作成绩突出者发放额外奖励。


此外,该校另外一个教授的团队在2018年7月招聘光电器件方向博士后1~2名。


从事场效应晶体管、光伏器件(太阳能电池和光检测器)或储能器件等相关器件制备表征研究。而该团队给出的待遇是年薪18万以上,此外如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将提供额外绩效奖励。出站考核优秀者可直接转聘讲师或副教授。


对于博士来说,由于读书的时间本来就长,因此本来在薪资上就有更高的期待,但是如果是从事基础科研工作,待遇不会比本科毕业或者硕士毕业的同学更好。


另外还要面临博士后出站之后,无法留在高校任职的风险。


我的本科大学同学,就是在本校读了多年的博士,之后又在本校进站做了博士后,出站后刚好又遇到政策变化,因为现在科研大牛太多,学校大量引进牛人,竞争越来越激烈,留校聘用标准刚好在他出站之前又提高了,因此他达不到留校的标准,最后只好去了一个央企上班。


我找他吃饭的时候,就一起讨论了这件事情,他其实非常喜欢搞科研,去企业上班并不是首选,但是由于竞争激烈,他也还算不上科研大牛,先不说没啥可能留校,就算留校了也只是从讲师做起,月工资也只有几千元,还要担负科研任务。真是一条漫漫的升级之路。


和我们这些本科和硕士毕业就开始工作的同学们比较,这个兄弟经济方面的积累就稍差了,至今也未婚。


还有另外一点是,我国高校尽管中基层科研人员薪资一般,但是好歹多少能看到希望,例如科研经费在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增长18.1%,以广东省为例,就在探索科研经费可以用来发人员工资,这毫无疑问会带动科研人员收入提升。


而我国另外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各类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435.7亿元,仅仅增长7.8%,甚至还大大低于平均水平,待遇增长的空间就受限制了。


这个政府属研究机构,例如中国地质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农科院,社科院之类。分化还比较严重,比如和热门产业以及国家重点投入有关联的研究所,待遇上升就还可以。


第二个变化是,地域在逐渐成为决定科研人才待遇的决定性因素。


这个趋势非常得明显,如果你是博士毕业选择搞科研,那么在哪里工作对你的收入提高将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前面说了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后的待遇,我们再以哈工大深圳分校为例。该校2018年9月底发布的招聘2019年博士后的公告,该校某90后助理教授(没错是1990年出生)的课题组,招聘微纳尺度传热与光学研究方向的博士后2名,要求本科毕业于211或985高校,待遇如下:


1.年收入为24~30万元。其中基本工资4300元/月,科研补贴5700元/月,科研绩效奖励最高 5000元/月,深圳市免税补贴1万元/月,该补贴在博士后期间分两次发放,每次12万元,共计 24万元;


2.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3.低价租住哈工大的人才公寓(非学生宿舍),单身可租一室一厅,已婚可租两室一厅,租金仅为约20元/平;


4.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可享受深圳市政府30万元(免税)科研资助;


5.出站博士后符合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条件的,可获得深圳市住房补贴 160 万元,分五年发放;


是不是看起来还不错?


当然,我们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哈工大深圳分校是哈工大和深圳市合作建立的学校,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博士的待遇里面,地域因素占了极高比例,


例如年收入24~30万里面,深圳市政府给的补贴就有12万元,几乎占了50%。


另外这里面最为吸引力的深圳市160万元住房补贴,也是深圳市给的。


如果没有深圳市的补贴的话,又或者深圳市的政策变化了的话,比如我们假设深圳市取消了各种补贴和资助,那么哈工大深圳分校的2019年博士后基本工资,也仅为4300元一个月,加上其他学校补贴一年也就12~18万元,这个待遇就相当的缺乏吸引力。


为什么会有“地域决定论”?我们可以大概的比较下。


国家财政层面:国家计划的提出和直接进行补贴,比如青年千人计划,本文中招聘青千的高校,国家都直接给每个青千50万人民币的生活补贴。但是我们也不要指望国家把人才生活补贴搞成普惠制的。


就以青年千人为例,全国到目前为止只有4000多人,中央政府一个人给50万,总共就是20多亿。还可以承受,但是如果搞成了普惠制,比如给予100万人同样的补贴,那就是5000亿了,显然中央政府也是无力承担的。


因此不要指望依靠中央财政提高中基层科研人员的待遇。


相比中央财政,富裕省份和一二线城市成为补贴科研人员待遇和科研经费的主力。


以哈工大深圳分校给青年千人入职总共275万元的生活和人才补贴看:其中50万元来自中央政府的青年千人计划,25万元来自广东省政府,200万元来自深圳市政府。也就是来自广东省加深圳市的占了82%。


同样的还有温州医科大学,给青年千人200万元的入职奖励里面,中央政府给50万,浙江省给了100万,温州市政府给50万。来自浙江省加温州市占了75%。


2017年中国各个地方大城市开始的抢人大战,其实就是面向中基层人才的红利。


就以深圳为例子,只要是本科以上落户深圳,符合年龄限制,深圳市政府直接就给现金人才补贴, 本科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可以说只要学历符合,基本就是零门槛。


除了市政府之外,深圳各个区还自己还额外给现金补贴来抢人,再加上深圳市政府给的补贴,就变成了如下:福田区:本科1.5万元,硕士3.75万元,博士4.5万元;龙华新区,龙岗区和宝安区:本科3万元,硕士5万元,博士6万元。现在但凡是应届毕业来深圳的,都可以领到这个津贴,直接打到你银行卡上。


我身边刚毕业来深圳的应届生们都领到了这个补贴。


很多人或许还不知道这个政策,我再强调一次,只要你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同时在深圳就业,创业之类,都可以拿到这个现金,没有太多附加条件,不需要一定是211,985。以龙岗区为例,只要是龙岗户口加龙岗区6个月以上社保就可以领取。


这个抢人的补贴力度之大,甚至超出了中基层科研人才的范畴,成了普惠制,光是此项补贴,深圳市一年就要支出数十亿人民币。


同样的还有杭州,以浙江省余杭区为例,对211,985以及其他国外和省内重点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给予每人4万元的生活安家补贴。


而对新引进的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在杭州市发放的每人2万、3万基础上,分别增加每人3万元安家补贴,即硕士每人发放5万,博士每人发放6万。


实际上这样的补贴就相当给力了,也就是说你作为应届博士来到深圳,或者去杭州就业,可以直接拿到政府3~6万元的现金。


除了这些较为普惠的人才补贴外,国内大城市还针对搞研究的博士后等出台了补贴政策,以深圳为例,如果能作为博士后被深圳当地高校聘用,每年直接补贴12万元现金。


第三个变化是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高校实力将会越来越强。


由于我国的富裕省份和大城市给人才的补贴越来越高,由于科技最终还是来自于人和资本,因此将会极大的影响我国的科研能力分布。


但是这也体现了我国科研能力分布的一个趋势,那就是富裕地区,哪怕是目前还不是科研重镇,由于待遇方面能够提供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补贴,因此在吸引人才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其科研能力和地位将会大幅提高。


这个并不是我的臆想,以深圳为例,以前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圳大学比较有名,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了哈工大深圳分校,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中山大学深圳分校,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


这些学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待遇,本文已经介绍过,光是广东省加深圳市的补贴就已经很高。


2017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以独立招生代码开展本科教育,第一年录取了本科生558人,录取分数平均超一本线110分以上。


中国的传统上,都认为是分校比不上本部的,实际上未来这个现象一定会发生改变,分校和本部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甚至可能出现反超。


针对深圳市大量引进名校建立分校,我其实是一直不太以为然的,认为只有二三流的学生才会来分校,一流的学生都在本部。


但是现在我这个想法多少在逐渐变化,这些深圳分校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我今年就收到过以上高校深圳分校毕业的应届生的offer咨询,学生拿到业界名企的offer并不难,应届研究生薪资能达到二三十万,可见目前名企已经逐渐认可了深圳分校毕业生的能力。


其他如武汉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都在建立深圳研究院。同样的还有杭州的西湖高等研究院(原西湖大学,现在已经改名)。


这所大学的崛起速度显然也让人吃惊, 虽然2017年才成立,但是2018年申报的青年千人初评通过人数竟然已经排在了全国高校第12位,而且初评通过率仅次于清华,清华第一,西湖第二,北大第三,中科院第四。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大城市和富裕省份开始抢人,是有利于我国中基层科研人员待遇提高的,希望不只是深圳和杭州这样的城市,全国经济排在前几十位的大城市,都应该行动起来给予高学历的中基层科研人才补贴,这其实也是增强自己地区竞争力的举措。


城市和高校,是可以双赢的,国内名校通过在国内发达城市设立分校的形式,大幅度的提高了本校科研人员的待遇,获得了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极大地提升了本校参与科研竞赛的能力。


我们还是以哈工大深圳分校为例,青年千人能够得到多少科研经费支持研究呢?


国家给100~300万,广东省给50万,深圳给300-500万,也就是如果一个青年千人拿到了最高85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其中58.8%来自于深圳市。这是城市和名校的双赢。



而对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所在的城市在财力上远不如一二线城市,因此其不管是待遇上,还是科研经费上的吸引力都很难竞争。



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在“促进高层次人才顺畅有序流动”部分提到,鼓励高层次人才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流动,同时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和东北“挖人”。实际上也是对这一现象的反映,这也客观上说明,我国发达地区和发达城市在不惜血本地对人才进行补贴,这种行为在进一步拉大高校之间的差距。


我国欠发达地区省份,应该通过提高待遇和经费支持等形式,力保本省建设一两所一流大学出来,以保留本省参与全国科研竞赛的能力。


第四个是中国的企业开始逐渐加大基础科学研究。


目前来说,已经有一些中国公司开始走近无人区,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了。


无人区这个概念,是2016年6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发言提出华为已经在一些领域领先世界,走进了无人区,将要加大基础研究力度。


2018年10月,也就是这段时间,华为在央视投放了《基础研究与基础教育》的公益广告,里面宣传了两句话“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基础研究的厚积薄发”“只有长期重视基础研究,才有工业的强大,只有长期重视基础教育,才有产业振兴的人才土壤”



另外还有阿里2017年10月成立的达摩院,到2018年9月的云栖大会,阿里宣布已经达摩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有了300多人,大大多于计划的初期100人,进展比预期的要快。



阿里还设立了青橙奖,专门奖励大中华地区35岁以下或者博士毕业6年内的信息技术,半导体和智能制造三个领域的青年人才,每人100万人民币现金。



其他例如电池领域,现在不管是汽车产业还是电子产业,这两个我们目前的主力产业升级领域,电池都成为了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需要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现在业界各大公司,不只是电池公司,也包括终端品牌,都在招聘科研人员开展基础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实际上也是扩大了对基础科研人员的需求。


目前就我所知道的,深圳从事电池基础材料研发的,不只是比亚迪,像华为,大疆,OPPO等公司都招聘了不少电池领域的人才从事基础研发。


好了,这里我简单地总结下,以后国内基础研究的几个趋势:


1. 全面超过美国的前置条件是基础研究经费超过美国。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经费将会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从比例上来说,未来十几年,我国在总的R&D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将从目前的5.5%左右逐渐上升2-3倍,到达10%-15%甚至以上的水平。


因此基础研究经费将会长期保持10%以上的增速水平,赶超美国是一个比较有挑战的目标,但是差距必将大大缩小。


我算了下,即使保持去年高达18.5%的名义增速,也需要10~11年,也就是到2028年左右超过美国现在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水平,要超过美国要到2030年以后了。到2030年,我国经济总量是肯定超过美国了,但是基础研究投入经费仍然不一定超过。


而即使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超过美国了,也还需要至少10年才能积累出效果和体现出差距,要想拉开比较大的差距又得十几年的时间,因此中美的竞争还将是长期性的。


2. 中国开始进入无人区——什么时候能够批量出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可以说是无人区探索成果的标志性奖项了,而批量出诺贝尔奖的前提,是持续的高金额的基础研究投入。


我国在过去的十几年长期基础研究经费比例低于5%,连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样直接造成了投入总额偏低,分摊到每个科研人员的经费更低,这是不利于科研能力积累的。以2017年为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连1000亿都不到,只有975.5亿元。


我国从2015年开始逐步提高基础研究比例,我认为这是中国开始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一些领域开始逐渐进入无人区的标志。


实际上华为2016年宣称进入无人区,阿里2017年建立达摩院,这些时间点刚好都在最近的几年发生。这个投入加大的结果只会逐渐地显现出来,因此我国开始批量的诞生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至少也要到10年以后。


日本这几年就频频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我们都说,这是日本二三十年前的成果,这个倒是没错,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日本在二三十年前基础研究占R&D经费的比例是比现在的中国还要高的,人均基础研究经费更是远高于我国,因此我们现在在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其实也是在补课。


另外一个,还跟发展阶段有关系,日本出现批量的诺贝尔奖成果,是在人均GDP到1万美元之后,当国家总体还比较穷的时候,自然更多的经费是投向赚钱的应用技术研究。


我国大约还有两三年人均超过一万美元,因此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也在随人均GDP的提高而不断提升。


因此按照发展阶段和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这个时间推算,批量出成果要在2025~2030年以后,而批量拿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要到2045~2050年以后了。


3. 我国基础研究能力将会向大企业,发达地区和名校集中,这其中地域的影响最大。欠发达地区需要行动起来,提高基础研究人员待遇,增加其经费,抵消地域的影响。


尽管我国总的来看,基础研究投入在快速增长,但是如同本文的分析,分布并不均匀,而是大量的集中在大企业,名校,发达城市。


由于发达城市本身财力雄厚,同时众多大企业聚集,对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的待遇支持力度均超过了中央财政,因此反而成为了经费投入的决定性因素。


而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则比较尴尬。我国中部某人口大省省会,该省会有一所目前位于211末流的高校,其目标是“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全校目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100多人。


2018年5月该校发布的招聘既要搞研究,又要从事教学工作的师资博士后的公告,要求应届博士毕业,SCI或EI检索源期刊上第一作者论文至少2篇。


那么待遇是什么呢?执行讲师二级工资,年收入(特地注明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前)是10万元左右。另外学校发放科研绩效3-10万元。提供公寓或者1500元每个月的租房补贴二选一。


税前十万,也就是一个月税前八千多,到手就是六七千的样子了。你要是遇到一个211大学老师,他跟你说他一个月工资就几千元,而且还有科研任务,还要承担教学,也就是年底有个三五万的科研绩效奖励,科研绩效不好还会很少,你不要感到奇怪,这很正常。


另外该校还招聘35岁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要求是进入青年千人、青年长江、国家优青会评阶段的杰出青年学者。除了30万元的安家费之外,给的待遇是25~30万的年薪。


该校提供的这两个待遇看了有啥感想,以青年千人为例,全国一年最终评上的也就是600人左右,然而给的待遇不要说和程序员们比,我们就看下国内应届工科硕士生,毕业之后在汽车行业,电子行业,集成电路研发,机器人以及各研究所等,拿15~25万左右年薪都是很正常的水平。


最后说一些我的想法,今年10月24日凌晨,知乎上认证信息为“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ponyma,也就是马化腾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我看了一大堆回答,突然觉得有点遗憾。抛开第二个问题不讲,这个第一个问题“未来十年那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的答案,现在很可能不在中国,而是基础科学更为发达的地区。小马哥很可能在国内找不到他想要的答案。


但是不管是华为,阿里,还是腾讯这些国内大公司的动作和言行,实际上都表明了基础科学研究对中国在越来越重要。


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应该是我国非常少地在总量上不是排在全球前两位的排名了。这跟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系,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我国现在正在逐渐把课补回来。


解决基础科学科研人员的生活问题。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从事技术应用不同,技术应用可以很快从市场获得回报。而基础科学研究则回报较慢,因此科研人员待遇总是不如企业。


在私信跟我交流的国内科研圈的二三十岁年轻人们,买不起房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词组之一,不要看不起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这是做科研的黄金年龄,绝大部分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成果,都是在四十多岁以前做出的。


因此我在想,由于基础科学的特殊性,不要指望在回报上能够普遍性地超过从事技术应用的企业,我国中央政府,富裕省份和发达城市可以资助和补贴基础研究人才,但是不可能搞成普遍性的。中央政府和富裕省份都是补贴投入头部科研人才,只有极少数城市例如深圳、杭州之类,连最普通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也补贴。


因此基础科学研究,在回报上想普遍性的高薪,可能性不大,实际上欧美日的科研圈,普通科研人员的收入也一样赶不上互联网企业和高科技制造企业。


但是我们可以在支出方面做文章,企业先不说了,由于现在的房子是最大的支出,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财富情况和阶层,全国范围内能不能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专门在住房上出政策予以倾斜,尤其是没有房的刚需科研人员,比如定向低价出让土地自建房,购房免税,购房专享低利率或者零利率银行借款,降低首付比例,经济适用房优先等等。解决这个最大的后顾之忧。


欠发达地区要敢于以跨越自身发展阶段的投入,来支持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科学研究。欠发达的时候,技术应用优先,经济实力和社会逐渐发展,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逐渐提高,这本来是很正常的。


但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这个行不通,发达省份和发达城市已经进步到大肆投入基础科学,大肆抢人和补贴的阶段了,你不能落在后面。否则人才的自由流动你挡不住。


像前面提到的中部某省211高校,是该省唯一的211高校,本身地域上就不具备太大吸引力,还只给能够进入青年千人会评阶段的杰出青年人才25~30万年薪,这是很难吸引人才的。


我在想,当地市政府,省政府完全可以专门针对该高校进行人才现金补贴,其实并不需要多大的支出,以该校2100多名高校教师为例,每个人每年给予10万元补贴,一年也就是2亿多,如果给5万元,那就是1亿多。


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支出,但是却可以大大地增强该校的人才待遇,保护本省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避免出现在未来实现产业升级后,才发现本省缺乏高级科研人才的尴尬,到时候再想引进高端人才,提高本省的基础研发能力,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作者:深圳宁南山,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