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卫生乱象,别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2018-11-21 15:52

酒店卫生乱象,别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来源:八分,作者:梁文道。


花总,现在微博名叫“花总丢了金箍棒”,头像依然是那个大闹天宫过的孙悟空。


他曾一度被视为“在风险中推动变革”的代表,也曾一度淡出网络大众的视线。


最近,花总回来了,他发布了一段近12分钟的视频,再次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



在这段名为《杯子的秘密》视频里曝光的,是10余家五星级酒店的保洁员在住客退房后的“日常”操作:用清理完马桶的毛巾擦杯子,用洗浴用品清理杯具,用客用浴巾擦拭地板,还从垃圾桶中回收一次性杯盖…...


种种酒店卫生乱象怵目地呈现在眼前,震惊、恶心以及失望的情绪一时迸发。


而因为曝光这些被隐蔽的问题和乱象,花总本人却也成为了热议焦点,甚至受到人身威胁。


他在采访里说,不能指望问题由个人付出巨大代价来解决,更不能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热点事情非常多,可能过一个星期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在这儿了。但我更期望冒的这个风险是有价值的。”



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然而,除了究责酒店的卫生管理失职、员工本身的素质问题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酒店卫生乱象的背后,是一套社会文化习惯的集中反映。


更值得注意的是,花总这一条短片中所暴露的五星级(甚至顶级)酒店的清洁卫生状况,足以说明这并不只是个别存在的问题,也不只是某个连锁品牌的问题,而是从南到北,涉及全中国范围内整个酒店行业的问题。


假如此类问题已经如此广泛存在,这就再难以托辞是个别酒店管理做得好与不好的问题,这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更具决定性的存在。


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暴露的,只是服务文化金字塔的塔尖


我们可以试着这么理解,我们每次入住一家酒店,酒店提供的服务其实包含的是一整套服务,包括房间设备、床品、饮食,还有最基本的干净卫生条件,其实都总体包含在酒店所提供的整套服务体系中。



而我们所遭遇到的单个酒店服务,又只是整个行业,或者说是其背后隐藏的那座服务文化“金字塔”的塔尖而已——在塔尖往下一层,就是这个地区、这个社会,甚至是这个国家,所具有的整个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文化,再往下的层面,则是服务文化所依托的更广大的一种文化习惯。


我们一层层剖析,首先,为什么卫生情况也属于服务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服务文化其实都有不同。比如,今天中国游客相对熟悉的泰国和日本,可能会感受到在这些地方所获得的服务似乎更加细致周到。


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与两个国家各自的服务心态、服务文化有关。


以日本为例,日本人很喜欢强调日文里的一个概念,叫做“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おもてなし简单而言就是“诚心款待”。


日本受采访的酒店客房经理:“打扫这件事就像是映照心灵的镜子,是人的心意驱动着的职业,而这心意的一方面,就是为客人提供干净的物品。”(图片来源 @林萍在日本)


什么能被称为“诚心款待你的客人”?那就是需要将心比心,把自己当成是将要服务的客人,然后从他/她的角度来考虑,替他/她着想。


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的关西机场,也就是前阵被台风摧毁的那一座,这个机场里就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就是机场登机的柜台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我们知道全世界大部分机场,在柜台办理登机时托运行李,不管行李有多沉,你通常都得将整个行李提起来,放置到行李输送带上。


但日本关西机场就不需要你这么操作,因为关西机场的行李输送带,已经设置成和地面平行的高度,也就是说,你只需要把行李往上轻轻推送,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行李送上输送轨道。



这其实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设计,在建造上也不见得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但这里需要的是事先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在规划设计背后一种体贴乘客的心意。


那么说回卫生问题,假如一家酒店,它所秉持的、或根据的是这样一套待客之道,他们就能够以住客的心态思考,他/她会在意什么、注意什么角落,其中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房间的洁净卫生。


我曾经在日本的一些酒店入住,就发现酒店里的水杯几乎都擦洗到透亮的程度,几乎放在灯光下就差点照不出玻璃形态的程度。


也许你也会质疑,日本人也可能像被曝光的这些酒店一样,背地里也可能是随便拿擦完马桶的毛巾来擦洗漱口杯,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可能性,因为这都是我们看不见的,包括全球的酒店,再顶级的酒店,可能都存在各种隐藏的黑料和“潜规则”。


但我为什么比较相信日本的酒店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不像花总那样,但是以我自己每年住酒店超过250天的经历,我曾有过一次很狭窄的经验。


有一回我在退房时,意识到自己遗漏了一样物品,便返回房间拿取。当时就正好碰到一位客房服务员在打扫卫生,让我惊诧的是,他居然把书桌的抽屉拉出来,在擦拭梯柜的底部,这根本是平常我们碰都不会碰触的地方,他却在仔细清理。


示意图(图片来源 @林萍在日本)


他为什么要打扫清洁平时我们根本不会注意到的地方?如果他即使在客人不知晓的情况下,连这类地方都能仔细清理,是否可以说明我能够比较信任这家酒店的清洁程度?当然,这也还有待讨论。


上述所谈及的经验,其实已经超出我们一般所说的“待客之道”,因为即使对待客人要将心比心,但客人可能一般也不会碰触书桌抽屉的柜底,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这就需要谈到服务文化的第三层,也就是整体文化的一种倾向。


二、酒店背后反映的文化,与国家历史社会发展相关


实际上,围绕着酒店的一种特殊文化,其实有时候是与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政治模式的发展有所相关。


这也听起来你可能会觉得夸大其词,酒店而已,有那么了不起吗?其实是有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撰有一篇非常有名的论文,叫做《永久和平论》,也有译作《论永久和平》。



其中就提到很有趣的一点,他说,如果要保证人类普世的和平,而且是自此之后,万世永久的和平,必须具有几个先决条件——其中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普世的好客之道”。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人,应该对于外来的陌生人,基本上都保持着一种友好友善的态度,这是很重要的基础,这个问题也就直接点出了酒店的起源了。



我们知晓,人类的本性其实并非是好客的。依照我们传统农村社会“熟人社会”的观点来看,一处村落如果有了酒店,那就意味着这个地方不再只是小村庄,不再只是一个很狭隘、很内向、很自闭的部族社会,而是一个相对开放,人口较多,往来人群比较自由的一个城镇了。


而在城镇里,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地方——酒店,是专门让外来人群住宿休憩的,这通常就表示这个社会对外的开放程度其实已经相当高了。


40年前,改革开放伊始之时,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恰恰就是几家中国涉外宾馆,尤其是五星级宾馆的开张。比如,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在当年就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其中的一个原由就是与刚才提及的对待陌生外来人的开放相关。


今天的广州白天鹅酒店


美国在建国时期,有过一部非常重要的文集,集结了当时美国几位建国之父在报纸上的反复讨论,这部文集就是《联邦党人文集》。



在这部《联邦党人文集》里有很多篇文章论及到的就是,建立一个美式民主宪政制度,应该要考虑什么,应该要具备什么条件,中间又会经历什么困难等等,其中一篇有这样一段,特别有意思。


这段内容,是美国建国者中的其中一位麦迪逊 (James Madison) 所写,他就提到,自古以来,凡是实行过民主政治的国家都是小国,比如古代的希腊雅典,在那样一个小小的国家里,每个人之间基本上都有来往或接触,如同刚才提到的传统村庄的熟人社会。


在那样的情况下,公民们彼此了解,所有的信息都能够相互共享,有任何新的想法、新的意见,大家能够很快进行交流。民主是需要这样的条件而存在。


但是为什么都是小国家才能实现民主?那是因为短途的交通、大家密切的沟通交流、讨论辩论,形成各种新概念,新观念所需要的土壤是存在的。


但是像美国刚刚建立,一个国土如此广袤的国家,如何可能实行民主?比如一个住在纽约的人如何可能会认识整个波士顿的公民,当波士顿的人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有些想法、有些意见,又怎么能够准确地传达到纽约去,甚至往西海岸传递,这都是很困难的。


麦迪逊


因此如果要在美国实现良好的民主,麦迪逊就提到了一个我当年看来很奇怪的观点——他说,看来我们要有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以及一种新的发明,这个发明,就是现在随处可见的酒店。


三、酒店在美国,具备了一套不同的历史基因


问题来了,酒店和刚才讲的这种民主社会所必需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讨论,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牵涉到一段美国独特的历史了。



我向大家介绍一本书《Hotel: An American History》(酒店:一部美国史),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位历史学家,叫做A.K. Sandoval-Strausz。


这本书很值得注意的是,它不是要谈美国的酒店历史,而是美国的历史,从某个侧面来看,与酒店息息相关。



首先,酒店其实它的商业盈利点往往不仅在于出租客房,还要包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而这些会议常常是这个城市和外来人的一次聚会之处。


当年美国民主社会建立的其中一个基础,就是各种各样的公民结社。这些公民结社最开始也不一定是政治性的,可能只是一些地方性的组织,或者谈论女性关怀的妇女会一类。


但是,很快的他们开始发展出一些跨城、跨州甚至全国性的组织,比如全国性美国妇女学协会,全国性美国桥牌协会,当演变成这类大型全国活动之后,就需要各种酒店来接待其他州和地区的协会成员,于是全美不同地区的人就可以齐聚。


酒店就是提供了这样一种便利,让整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人,都能够在国家之内游走聚会,成立大大小小的公民结社。根据非常著名的思想史家、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其中就提到公民结社是民主社会必要的条件之一。



再往下,我们会发现在美国建国初期的时候,酒店确实是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治集会、政治讨论、政治演说发生的场地,比如一个本地公民要竞选市长,做政见发表会、政治辩论讨论,最容易的地方就是酒店——城市的客厅。包括全国竞选的奔走游说,也离不开酒店。


于是,酒店就成为了当时一个美国新兴的、非常旺盛的政治活动的聚会场所。


美国第一个进行总统巡回演讲的人,恰恰也就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他最早办这类巡回演说活动,就是在酒店里。华盛顿就是今天美国式政治巡回演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酒店在美国,就因此具备了一个不同的历史基因,而它背后反映的也就是美国一整套的民主文化。


所以,不同的酒店,你得到的东西,你遇到的东西,很多时候都与酒店所处的地方,究竟有过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来源:八分,作者:梁文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