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中国为什么两千年都围着农业打转?
2018-12-13 10:30

中国为什么两千年都围着农业打转?

文章所属专栏 财富收割机:中国财政两千年

虎嗅注:登基八年后,还没有完全剪除诸侯势力的刘邦去世。他留下了一个逐渐恢复稳定、带着新秩序雏形的大帝国。但这个帝国连统一的财政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个由汉高祖的狂妄无知所建立起来的巨大怪胎,到底会走向何方,仍然是个未知数。


而继任者文帝的统治成为中央集权政治的一个神话。经过几十年治理,帝国不仅逐渐繁荣起来,大部分人还从中都享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可以说是古往今来难得的一段好时光。


然而,中央集权的帝国一旦建立,其本身的死穴也在慢慢地膨胀。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此时儒家的重农抑商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当时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诸侯势力借助工商业坐大,带有很强的针对性,然后却造成了中国在未来两千年内都围着农业打转的局面。研究汉朝的治国理念和经济思路,对看清当下社会形态,颇为有益。


帝国的重建


秦代轰然倒塌后,它的失败让当时的人们认为庞大的中国无法承载统一之重,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这个“怪兽”还没有到出笼之时。


在这种流行的思潮下,群雄起兵的目的不是重新恢复六国,就是寻求割据一方。绝大多数受封的诸侯没有兼并天下的野心,然而,有一个人试图继承秦代的正朔,这个人就是刘邦。


于是,所谓楚汉相争,就意味着到底是项羽的“诸侯加霸王”模式,还是刘邦梦想中的“中央帝国”模式能够胜出的斗争了。

 

对刘邦有利的是,项羽所建立的新诸侯制度并不稳定。刘邦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采取了兼并、联合、替换的方法,逐渐将诸侯国团结起来,共同反对曾经的西楚霸王。


诸侯没有想到的是,刘邦并没有犯同样的错误。他知道,哪怕有诸侯国存在,他仍必须首先确立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是在谋臣的帮助下,刘邦在关外就迫不及待地导演了皇帝登基的大戏。在这出戏中,最想当皇帝的是刘邦本人,但他却装作不情愿,由谋臣们劝说诸侯劝进三次,他才同意加皇帝尊号。

 

在汉王加皇帝号时,诸侯们仍然没有意识到秩序的改变。他们还以为回到了周代的秩序,所谓皇帝只是一个称号而已。哪怕是皇帝,也无法干预每一个诸侯国内部的事务。


但他们不知道,刘邦之所以封他们为诸侯,只是因为没有办法一下子掌控全国而已。


如果在剿灭项羽后立即废除诸侯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那么新建立的汉帝国立即会和秦帝国一样,遭到激烈的反抗而崩塌。刘邦不愿冒这个风险,他更擅长于慢慢地剥夺诸侯的权力,让项羽建立的新诸侯体制在温水中煮死。


刘邦加皇帝号之后,他的手下包含了三种人:


第一种是仍然醉心于旧秩序的旧诸侯,这些人希望尽快回到诸侯国内,享受统治者的乐趣,并不尊重所谓皇帝的权威;


第二种是已经理解了新秩序的中央官员,以丞相萧何、陈平等为代表;


第三种则是刘氏的宗室子弟。


刘邦的任务是消灭第一种人,将诸侯的领地一部分交给宗室子弟,一部分拆解为中央集权制下的郡县,交给第二种人。

 

登基八年后,还没有完全剪除诸侯势力的刘邦去世。他留下了一个逐渐恢复稳定、带着新秩序雏形的大帝国。



那时,帝国连统一的财政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中央只不过是比诸侯国面积更大一些的诸侯国罢了。


高祖本人对经济并不精通。他仇视商人和商业,采取了许多抑制商业的措施。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个由汉高祖的狂妄无知所建立起来的巨大怪胎,到底会走向何方,仍然是个未知数。它会像强秦一样,由于政府抑制了民间发展而崩塌,还是像周代一样,由于诸侯国的强大而逐渐解体?这个问题必须留给刘邦的后代去解决。


汉文帝:经济优先,财政让路


当王朝创建者擦干了剑上的血迹时,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先发展经济还是先强调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


汉高祖的性格多疑、自大,控制欲强,这一点与秦始皇并无二致。如果他再多做一些年的皇帝,那么汉代的经济也许会进一步恶化。他适时的死,给他的继任者留下了变革的空间。

 

汉高祖死后,人们对于汉帝国能否解决民生问题持有深深的疑虑。


按照古人的观念,如果没有战争和灾荒的侵扰,连年丰收,人们劳作三年,就能够积攒下一年的余粮。当丰收了九个年头,积攒下三年余粮,就称为“登”,意味着五谷丰登;如果好年景维持了十八个年头,有了六年的余粮,就称为“平”,意味着和平稳定;如果积攒了九年的余粮,就称为“泰平”。所以天下太平需要二十七年的和平时光才能获得。


公元前180年,在高祖老臣的拥戴下,高祖的儿子刘恒登基为帝,是为文帝。汉文帝决定,首先解决民生问题,把稳定问题先放下。


汉高祖时代,土地税是十五分之一。之后,由于战争的需要,高祖提高了土地税,但历史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税率,大约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吕后执政时期,土地税再次调整回十五分之一。


除了土地税之外,汉代的人还必须缴纳人头税(算赋),一个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每年必须缴纳算赋一百二十钱。


文帝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对于上述税率进行了调整。他登基的第二年,就将土地税暂时减半,从十五分之一变成了三十分之一。之后,人头税也做了调整,减为三分之一,每年只用缴纳四十钱,丁男每三年出一次役。


汉文帝大力压缩财政开支,将政府精简到极致。他首先从个人做起,节衣缩食,不修宫室,压缩皇室开支;其次,他压缩军队和官员的开销,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和平,避免不必要的财政开支。


由于压缩财政开支,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现了:虽然社会正在慢慢变得富有,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但政府无法依靠财政收入供养边关的守军。


这时,大臣晁错替皇帝想了一个办法。他看到,通过休养生息,民间已经涌现出一批富人。于是,他建议文帝采取买卖爵位的办法,允许富人通过捐献,获得一定的爵位,或免除罪过。只要富人想办法把粮食运到边关,交给守军,就可以从皇帝这里获得爵位。


晁错的做法收到了惊人的效果。很快,在富人的帮助下,边关军队的粮食有了保证,不仅不再匮乏,反而变得充足。晁错又建议文帝让富人把粮食上缴到中央政府在各地的仓库。这样,富人的捐献就成为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汉初,由于和平时期养官成本很小,文帝很快发现,富人的捐助,再加上一定的山海税收,已经足够维持中央政府运转了,根本不再需要征收农业税。


公元前167年,文帝宣布全国税收减免一半。到了第二年,他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干脆宣布不再收农业税。


在以后的十三年间,西汉政府一直没有征收农业税。直到景帝登基后的第二年,才恢复了税收。不过,景帝把土地税仍然定成三十分之一,并一直维持这个低税率直到西汉末年。


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也宣布废除农业税。不过,这次废除农业税与汉文帝时期的废除不可同日而语。文帝时期,农业占国民产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放弃农业税,就等于放弃了最大的一笔收入;而在现代社会,农业的地位已经降低,工业和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所以,现在放弃农业税要容易得多。


虽然,文帝的免税政策值得欢呼,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帝的政策是一种妥协式的权宜之计。文帝不建设正规的财政体系,还能够保证政府的稳定,靠的不仅是他的执政能力,还有机遇。


他的做法带着很大的赌博成分。他在位时,北方的匈奴和内部的诸侯王都处于蓄势的时期,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两个地雷只要有一个提前爆炸,就可能摧毁文帝脆弱的财政系统,使中央政府重回混乱。特别是诸侯王问题。文帝时期,也是诸侯王大发展的时代。此时的诸侯王和高祖、吕后时期相比更加富足。文帝时期,每个诸侯国内的矿产资源都交给诸侯王自行处理,中央政府并不插手,这导致那些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的诸侯王成了巨富。


中央政府在长安,这里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但矿产资源并不丰富;而齐、楚、吴等地丰富的资源却都控制在诸侯的手中。例如,高祖的哥哥的儿子刘濞被封为吴王,其辖境内产铜,依靠挖铜铸币,吴国富比中央。


不过,幸运的是,文帝执政时期,正是社会的恢复期,人们不想打仗;而汉高祖的子孙们由于对高祖的记忆还没有模糊,尚且没有叛乱的决心。文帝仁慈地对待每一个诸侯,使得他们也没有叛乱的必要。至于匈奴一方,文帝的和亲政策和贸易政策也足够明智,没有像武帝那样主动挑衅。文帝谦恭仁慈的性格和与世无争的心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文帝时期,政府的财政支出达到最小。

 

文帝的统治成为中央集权政治的一个神话。对于汉代的大臣们而言,在文帝之前,帝国一直没有过真正的安定,甚至人们不知道这个帝国是否已经真的建立起来,还是又如同秦帝国那样,最终会变成镜花水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崩离析。


文帝之后,已经没有人再怀疑帝国模式的成功了。虽然最为关键的财政地雷还没有拆除,但帝国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且逐渐繁荣起来,大部分人从中都享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人们已经学会了站在帝国的本位上来考虑解决办法,而不是试图再次推倒重建。


但在这盛世之下,始终有一颗定时炸弹:财政失衡。到了文帝的儿子汉景帝时期,这颗炸弹终于爆炸了。


窦太后、贾谊和晁错:儒道之争的本质

 

文帝死后,他的休养生息政策仍在继续实行。这时,黄老之术的代表人物是他的皇后,即后来的窦太后。这位已经失明的老太后把影响力一直延续到汉武帝六年。窦太后去世后,武帝才转变政策,彻底抛弃了黄老之术。


可另一方面,在经济继续发展的同时,依靠文帝威望和仁慈来维持的帝国体系已经出现了危机。


由于景帝已经是高祖的孙子辈,与同姓王侯之间的血缘关系已经不那么紧密,诸侯们不像尊敬文帝那样尊敬他。景帝的性格也并不招人喜欢,他心胸狭小、优柔寡断,又缺乏担当。


诸侯们已经在文帝时期积累下了巨大的财富。在皇帝放弃经营正规的财政系统时,诸侯们却牢牢控制着封地。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中,地方逐渐占据了优势。与此同时,与匈奴的摩擦也逐渐增多。虽然汉帝国仍然保持着克制的态度,但越来越多的人在经济富裕后,已经抑制不住大国梦,有些跃跃欲试了。


如何抑制诸侯的发展?如何对付匈奴?如何建立健康的财政体系?这些问题依靠黄老之术是回答不了的。


皇帝发现,在黄老之徒以外,另一拨人正在摩拳擦掌——儒家。

 

与黄老之徒着重于解决经济问题不同,儒家对经济和财政都不感兴趣,他们采取的是另一种思路:利用对皇权有利的政治思想,加强对社会的软性控制。可以说,他们只对政治和社会控制术感兴趣。


汉代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是贾谊和晁错,然而两个人的观点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贾谊希望通过严格的等级规则来限制地方势力的发展,加强中央权威;晁错则除了儒家外,还采用了一套法家的方法,不考虑手段的正当性,只考虑手段是否管用,直接对诸侯采取行动。


汉文帝继位不久,太中大夫贾谊就根据五行学说提出了一套礼仪制度,希望皇帝能定制度、兴礼乐。

贾谊的做法是典型的儒家做法:通过强调人在宇宙中的秩序和等级,将每个人都固定在他的位置上。


贾谊在经济上提倡政府干预,重视发展农业,贬低其他行业。这样的做法对于经济是有破坏作用的,很可能会使中国在未来两千年内都围着农业打转。但在当时,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诸侯势力借助工商业坐大,带有很强的针对性。


由于文帝时期强调放松对民间的控制和发展经济,因此,贾谊的学说无法得到皇帝的赏识。他最后郁郁而终。到了景帝时期,晁错作为儒家和法家的代表,则抢得了先机。


晁错希望直接削藩,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他主张像汉高祖一样,不惜利用阴谋密计,抓住一切机会,剪灭诸侯王。


景帝一着手削藩,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就准备造反。诸侯借口帮助景帝清理身边的恶人晁错,发动了七国之乱。景帝在面对诸侯王的叛乱时,显出了投机本色。他首先杀掉晁错,希望诸侯止兵。当看到诸侯无意退兵时,才坚决迎战。

 

诸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叛乱却成为皇帝解决最终问题的契机。景帝在镇压叛乱的同时,完成了惊人的一跃,粉碎了诸侯国对帝国财政的阻碍,实现了财政集权。


在叛乱之前,皇帝始终无法插手诸侯国的财政。七国战败后,皇帝乘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削弱了诸侯国的财政基础。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改革是剥夺诸侯的财政权和司法权,将诸侯国内少府、御史大夫、廷尉等重要官职直接裁撤。


少府是掌管王室收入,特别是矿产税收的官员。少府被裁撤,意味着皇帝已经将诸侯国的矿产资源收归中央。御史大夫、廷尉等监察、司法官员的裁撤,意味着诸侯王再也没有能力控制国内的官员了。皇帝将中央政府的监察权的触角伸进了诸侯国内。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在这项法令之前,诸侯王死去后,他的继承人将继承完整的诸侯国,而其他子孙一无所有。但《推恩令》允许诸侯将封地分封给不同的子孙。大的诸侯国慢慢地分隔成小国,无力与中央抗衡。

 

随着中央政府权威的扩大,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也趋近完善。皇帝的官员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建立起更加正规的财政制度。


与文帝时期的放任政策不同,景帝做了许多完善财政系统的工作。与他的几位前辈高祖、吕后和文帝,以及后来的武帝相比,景帝名声最不响亮,形象也最模糊,然而他对于政治、财政的理解,却可能是几位统治者中最透彻的。


他并没有像文帝那样彻底减免人民的土地税,而是将土地税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三十分之一,这个税率成为两汉的标准税率,除了偶尔的中断之外,直到东汉末年仍然在坚持实行。


如果说,文帝时期经济发展的硕果还只集中于民间,而政府一直受困于财政问题的话,到了景帝时期,民间越来越富裕,通过税收,政府已经将仓库全部填满。皇室财政收入也由于收回了诸侯国国内的自然资源税,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经过高祖、吕后、文帝、景帝的努力,人们终于确信新的帝国模式是成立的。在如此庞大的疆域内,的确可以建立统一的帝国。他们一点一点地将中央集权的观念灌输给世人,当年的战国和分封都已经成为过去,再也没有人希望回到从前。


但谁也没有意识到,中央集权的帝国一旦建立,就没有人能够控制它的最终走向,而集权制本身的死穴也在慢慢地膨胀,并最终侵蚀着帝国的肌体。


在文景时期,这个死穴还显得如此之小,没有人能够觉察。汉武帝六年,最后一位支持黄老之术的人——窦太后驾崩,中央帝国骤然转向。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