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这十人震动了科学界
2018-12-20 09:10

2018年,这十人震动了科学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ID:IamaScientist),作者:莫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物博士、科普作者),编辑:Yuki,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原文标题:《天才少年、DNA侦探、小行星猎人……2018年,这十人震动了科学界》。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这一年,又有哪些人对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令人印象深刻呢?就在昨天(12月19日),《自然》评选出了“2018年度十大人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新鲜出炉的“风云榜”上都有谁吧!


一、石墨烯匠人


曹原,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关键词:石墨烯、超导、年轻有为。


上榜理由:协助发现了石墨烯的超导特性,开启了一个新的物理学领域。有望提高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


人物特写:年仅21岁就以一作身份发表了两篇《自然》。热爱拆拆装装,能自制相机和望远镜拍摄星辰。


二、洞察人类的历史学家


维维亚娜·斯隆,德国马普研究所人类进化实验室古遗传学家。



关键词:古人类、混血、灭绝。


上榜理由:从2000多份古人类骨骼化石中发现90000年前的远古混血人,找到古人类之间联姻现象的直接证据,从侧面证实尼安德特人并未灭绝。


人物特写:虽是遗传学家,但她善于从考古学、人类学、病理和解剖学等角度思考问题,不放过任何可能性。


三、CRISPR妄为者


贺建奎,基因编辑领域的门外汉。




关键词:CRISPR、基因编辑婴儿、伦理


上榜理由:以非治疗目的用CRISPR技术改变了两位健康婴儿的基因。无视科研伦理的举动,遭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普通大众的广泛质疑和批评。


人物特写:十年前研究过量子物理,八年发表过与经济学、进化等相关的论文,成立过基因测序公司。后来不听劝阻把基因剪刀伸向人类胚胎。


四、平权捍卫者


杰斯·韦德,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高分子物理学家。



关键词:维基百科、平权运动。


上榜理由:为来自弱势群体的科研工作者们创建了400余条维基百科词条。利用社交媒体曝光对女性歧视的事件。鼓舞了很多科研工作者和许多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为提高女性和有色人种在科学界的地位付出了巨大努力。


人物特写:一天写一篇维基百科,尝试纠正存在已久的不平衡问题。愿望是改变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并促进科研团队成员多样化。


五、地球监测


瓦莱利·马森·德尔莫特,法国气候和环境变化实验室气候学家。



关键词:气候变暖、IPCC。


上榜理由:提倡打破科学壁垒,呼吁各国政府在不增加贫困和不平等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力求控制全球气温升高不超过1.5℃,推动各国政府对控制全球变暖达成共识。原本近十年才能发布的IPCC大规模评估报告,在她的努力下几周内就迅速出炉。


人物特写:为了阻止世界过热而日夜操劳,对女儿和丈夫的牵挂使她更加努力


六、星图制作师


安东尼·布朗,荷兰莱顿天文台天文学家。



关键词:盖亚计划、银河系星图。


上榜理由:带领400多人的团队,兢兢业业耗时六年,绘制出一张大小为551 GB的星图。星图涵盖了银河系约13亿颗恒星的位置和运动,为人类研究银河系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库。


人物特写:协调团队,激励科学家们共同合作以确保数据中心运行顺利。为“盖亚”太空望远镜项目服务超过20年。


七、DNA侦探


芭芭拉·瑞·范特,加州退休地方检察官、遗传谱系学家。



关键词:遗传谱系分析、侦探。


上榜理由:利用遗传谱系分析技术,帮助警方抓获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嫌犯“金州杀手”。为DNA在破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铺平道路。


人物特写:在一次遗传谱系分析中,她找到了自己在“开膛手杰克”时期当探长的叔祖父。


八、环保斗士


杨美盈,马来西亚新任能源、技术、科学、气候变化及环境部长。



关键词:环境保护、禁塑。


上榜理由:改革马来西亚的环境政策,推行绿色能源和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技术。她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其他国家的积极响应。


人物特写:决心寻找一份能为全人类带来福祉的事业,坚信人类终将远离化石能源。


九、开放获取领导者


罗伯特·丹·施密特,欧盟科学事务专员。



关键词:文献获取、开放权限。


上榜理由:提出“没有付费阻隔的科学”计划——“S计划”,倡导开放科学论文的获取权限,或对现有的科学出版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人物特写:协调出版商和资助方的矛盾,希望让大家都能免费获取更多学术论文。


十、小行星猎人


吉川真,日本太空和航天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



关键词:小行星、太空探测。


上榜理由:领导了“隼鸟2号”太空任务,成功抵达一颗名为“龙宫”的小行星,并将从该小行星上采集岩石样品带回地球研究。他还曾帮助策划了太空探索历史上最壮观的两次救援行动(隼鸟号和破晓号)


人物特写:童年读过《小王子》后,就迷上了小行星,致力于通过小行星探究太阳系形成的奥秘。


正如《自然》特写版块主编Rich Monastersky所评价的那样,“这十大人物的故事浓缩了2018年度最难忘的科学事件,这些事件迫使我们思考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要去向何处的难题。”


参考文献:Nature’s 10, Ten people who mattered this year.Nature, DOI: 10.1038/d41586-018-07683-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ID:IamaScientist),作者:莫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物博士、科普作者),编辑:Yuk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