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兴衰史
2018-12-24 19:47

共享单车兴衰史

来源 / 腾讯科技&数可视

策划 / 腾讯科技 马炯慧

制作 / 数可视


上周日,摩拜创始人胡玮炜辞去了公司CEO一职,由公司总裁刘禹接任,在经历被收购、调整组织架构后,摩拜的前途再次陷入未可知的状态。而共享单车的另一巨头ofo,也面临着焦头烂额的退押金事件和资金链危机。两大巨头的经营变化和危机为共享单车业写下了华丽而短暂的注脚:2014年互联网共享单车兴起,2016年共享单车迎来20余家混战的黄金时代,2017年后半年开始行业开始清场,剩下的巨头们如今也纷纷走向了资金紧张的结局。


四年间,共享单车经历了怎样的辉煌和落寞?作为共享经济的宠儿,共享单车为什么没能守住红海?


精准击中用户痛点,共享单车火了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市交通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经济实惠、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就成了很多上班族的刚需以及填充“最后一公里”的工具。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从前定点骑车,人工办卡的缺点;在手机系统和APP功能日臻完善的时代,找车、骑车、付款更是方便。因此,直击城市生活痛点的共享单车悄无声息地火了。



2014年,ofo成立,初期仅在北大校园内供学生使用,而后迅速蹿红,扫码、无桩、电子锁等设计引爆媒体社交平台,共享单车在街头巷尾被热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牢牢占据着日后的行业榜单: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ofo单车投放数量仅2万辆,2017这一数字达到了2300万。


企业齐齐入场,城市骑行迎来鼎盛时期





目睹了ofo、摩拜等企业成功的初试水,2016年开始,诸多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入场。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有超过2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共存。同时,各公司纷纷融资,一年间,共享单车行业融资额超过了30亿元,除了ofo、摩拜以外,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中小规模企业迅速崛起。伴随着一轮轮的融资,共享单车行业看起来似乎充满了前景与活力。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用户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共享单车的用户规模达到了1886万人,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700%。


疯狂融资期过后,衰落期如期而至



硬件成本烧钱、运营成本过高、价格战下微薄的收入等原因渐渐让单车企业捉襟见肘;对于“互联网单车企业“、”共享经济“等概念过了新鲜劲的用户也渐渐失去了骑行的动力;执着于造车占领市场、忽视打造硬件的企业没能给用户提供更舒适的乘车体验......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了用户和投资方眼中的”鸡肋“。


2016年融资额排名第三的小鸣单车,在2018年3月宣告破产,成为了首个破产的共享单车品牌。



继小鸣单车之后,酷奇单车、悟空单车等企业也因类似的原因相继停运、倒闭。2018年2月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透露,全国77家共享单车企业中有20余家倒闭或者停止运营。


如今,连头部市场的ofo也不能幸免。12月下旬开始,ofo深陷退押金大潮,戴威更是发布了致ofo的全员信,表示将对欠用户的"每一分钱负责"。


回顾共享单车的兴衰,犹如过山车一般:从资本的青睐、企业疯狂扩张,到押金难退、员工离职,再到创始人逐渐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共享单车行业上升得过瘾,也俯冲得迅猛。


共享单车的争夺已渐落帷幕,”共享经济“的下半场,谁会是下一个屹立在风口的商业产品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