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信7.0使用体验
2018-12-27 08:13

我的微信7.0使用体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疲浪主义(ID:dada_molly),作者:毛利小张,原文标题:《微信7.0使用体验.personally》,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不只是微信本身更新了,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后台界面也更新了,新的界面我很喜欢,占用的视觉面积更大,看起来更加简洁和舒适。


Medium的编辑界面是我最喜欢的,他给作者选择的空间很小,可编辑的格式非常少,包括字体和行间距几乎都是固定的,但因为其自身的排版就很出色,这个看起来的缺点就变成了极大的优点——省事儿。对于作者来说还有什么比省事儿更重要呢。


第二喜欢的编辑界面是Bear笔记,这也是我目前一直在用的笔记软件,取代了印象笔记曾经在我生活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因为Bear实在太好用、排版也太好看了。只不过因为是本地编辑,所以分享出来就没那么好看。


你看,我在描述编辑界面的时候,简洁/好看,这种看起来细枝末节的需求却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可见写字的人其实是一群多么吹毛求疵的人。大部分时候灵感是次要的,毕竟真实生活中灵感迸发的时刻不足十分之一,多数时候我们都在拿一个命题死磕内容,更友好的界面往往决定了我们可以死磕多久。


——这就是工具之于使用者的意义。


通过工具解决的事情,十有八九不通过工具也能完成,只是更加费神更加麻烦,而工具的使用状况往往也反映了使用者本身的样子。当我说淘宝是工具的时候,我说的是,购物车、购物记录,甚至是收货地址的变迁,都是被消费者自身塑造的;当我说微信是工具的时候,我说的是,朋友圈、订阅号,甚至是前两年被反复责怪的“社交压力”,其实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就游刃有余的人大概率不会觉得微信带来了更多社交压力,而感受到压力的人,平时可能也不会很轻松;越是在意别人看法的人越不容易摆脱朋友圈的展示负担,而把朋友圈不当回事的人,可能也不太在意生活中被如何看待……


从这个角度说,我一直是“微信冗杂论“的反对者,也不怎么喜欢“五环外理论”和“新四大发明”这类称呼。工具产品就是工具产品,尽量不要试图赋予其拔高了千尺的高度,当然同时也不要把人类和社会本身的问题投射到它们身上。


一把刀可以拿来切东西,但很多时候也有别的用处,比如开罐头或者压蒜……这就像是说,尽管一件产品在更新的时候,产品团队对功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但最终的主流用法和意义不见得符合其预期,而对于不同人的使用方式和意义就更加不一样。


时刻小视频之于我——一个从来未曾感受到短视频风口的人,一个刷抖音快手最长记录不超过十分钟的非典型用户——主要作用是专门有一个地方拿来晒狗。这当然很私人,我不知道其他人主要拿来干嘛,平时点开其他人的小气泡内容也千奇百怪,但对于我来说,这个功能完美平衡了“每天都想晒狗”和“不想变成晒狗狂魔”之间的矛盾,正好有这么一个不打扰朋友圈的功能,轻量而集中,令人欣喜。


Instagram推出story的时候,尽管有借鉴Snapchat的嫌疑,尽管我自己很少使用,但还是挺欣慰产品上有一个这样的功能供选择。阅后即焚的产品形态决定了人们不需要考虑精细化处理、不需要太过于构图和色调,从而把内容范围固定在“moment”,创作的门槛也就大幅降低。


我在土耳其和Sima一起旅行的时候,正好遇上某个公园的音乐节,我的第一反应是手机拍照,她的第一反应却是打开ins发一条story,而且是毫无压力地连续发好几条,当时我就想:噢,微信大概也需要这个功能,来解决周杰伦和五月天一开演唱会就被刷屏的问题。


当微信的“story”终于上线的时候,也毫不意外的:入口更加隐蔽,形态更加克制。不过群入口和头像气泡却决定了这一功能拥有轻便的观看入口,尽管点开的依然是少数,但这个主动过滤几乎也正好完成了“打扰”和“分享”之间的有效界限划分。


只不过对于视频只能保留一天这种事情,鲁班本人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他还小,不太懂阅后即焚这个事情。而我作为拍摄版权方,情绪还算稳定,主要是10s视频门槛太低,删了又拍,每天乐此不疲。


再说到“好看”的功能更新。


截止今天这个功能也用了大半周了,目前看起来,最主要影响的是那些曾经会给羞羞内容点赞的朋友们。我的学妹,没注意到”点赞“已经变成了”好看“,照例给一篇情趣用品的测评文章点了”好看“,当天被无数人截图嘲笑,可以说是一场当代惨剧。


除此之外,大体上人们更加注重点击“好看”的内容质量和逼格,但对整个用户阅读和分享行为的影响,暂时觉得还不算很大。当然不排除这是因为我自己以前就很少用到“点赞”这个功能,看完文章要么关闭要么分享评论,很少会用到纯粹的点赞,所以点击“好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新的使用教育。


但这个功能倒是让我想起我16年曾经发过的一条朋友圈,那是在王健林定个小目标的截图火起来的时候,整个朋友圈布满了同样的内容:



尽管不完全相同,但新的“好看”功能确实更容易让我想到信息折叠,好友中推荐相同文章的人都能折叠在一起,避免了相同内容的反复传阅,某种意义上可以缓解刷屏压力。


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朋友圈语境下,如果10个人转发了同一篇文章,要和他们针对这篇文章进行交流,那么话题大概率会留在10个人的朋友圈里。而现在,由于大家的推荐都被集中在同一个场合,讨论也变得聚焦起来,甚至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说,理想状态下,这里会诞生更多的信息增量。


不过这也确实太理想了一些,一方面,对于真正具有强动力刷屏的人来说,即使点了“好看”也依然会转发朋友圈,相当于额外给出了一个刷屏位,对刷屏噪音的缓解有限;另一方面,讨论从归属感较强的私人朋友圈转移到归属感极弱的看一看“广场”,讨论本身也就会变得更加具有公共性,这意味着,发表意见的负担变多了,人们会更加严格地审查自己发表的言论,甚至为了不显得讨厌而把严肃议题消解成“抖机灵”的评论,这一点也许可以从目前的朋友圈广告评论席窥见端倪。


但我还是愿意用这样理想的期望去想象的,也会坚持更长久使用这个功能,想看它最终在我的微信行为里面定格成什么样的存在,也想看社会和人群是否能够塑造出新的面貌。


我对此的另一个期待是,看一看的好看推荐在内容上相对更加纯粹,少了偶尔微商和九图广告的干扰,我比较期待能在这里发现一些优质的内容创作者。


早年间我关注的账号主要来源于较小朋友圈的转发,工作后朋友圈越来越庞大,于是发现创作者的主要渠道变成了小群的精准推荐。现在哪里还可以发现那些尚未被发现的非头部内容呢?看一看可以吗?我不确定,但似乎值得试一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疲浪主义(ID:dada_molly),作者:毛利小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