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女德班”更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女德思想
2018-12-27 15:40

比“女德班”更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女德思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看理想君


一年前,丁璇带着她的“女德班”走入大家视野,一时间,“女人穿着暴露,克夫,克父母,克孩子”、“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等言论震惊网络。


一年后,抚顺、温州系女德班卷土重来,“点外卖不刷碗,丧失妇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决不离婚”再次刷新大众认知的下限 。



巧的是,这些女德班的背后都有一套看似合情的“理论靠山”:传统文化。但却是一种被扭曲和误读的传统文化。


穿汉服、唐装,拜孔子,读《弟子规》、《孝经》……据潜伏在女德班的记者报道,有学员“忏悔”道:



“后来学习了传统文化,我终于知道,人的痛苦、磨难都是因为违背了伦常……只有遵守规则,遵从老祖宗总结的自然规律,才能改变命运,带来幸福。”


为什么“传统文化”、“老祖宗”、“伦常”这些原本值得传承的观念,却被扭曲成了落后、愚昧思想的代名词?


我们总谈论未来,却很少想过,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该如何面对过去的价值观?当面对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解读时,我们又如何能够甄别筛选,而不是被别人的思维所裹挟?


最可怕的,并不是女德班


你可能会疑惑,这样荒谬的女德班,难道还不够可怕吗?


其实,正因为它的荒谬,这些言论的危害性反而降低了不少——从互联网和媒体的反应能看出,大部分人都对此发出了十分一致的愤怒和谴责。


比起女德班,真正广泛伤害女性群体利益的,往往是我们身边那些看似“温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女德思想”。


它不需要通过正经的”班级”为媒介,但其传播,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



比如,现在大概很少听到 “男人是天,女人是地” 这样的话,但“女孩子读书没用,还是嫁人靠谱”这样的话,听起来是不是依旧熟悉?


如今,也大概很少人说“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这样充满迷信色彩的话,但每每出现性骚扰事件,总有说“还不是你穿太少”这样的受害者有罪论。


再来,“点外卖,丧失妇道”听起来惹人耻笑,但成为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依旧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是的,女德班可以被监管部门查封,但现实中广泛流传的性别不平等观念,是无法被轻易消除的。


真实生活中的“女德思想”,往往听起来没那么不可理喻,甚至可能从亲朋好友的嘴里传出,带着“关爱”的外衣,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无论是女德班也好,女德思想也好,如果仔细揣摩一下这些言论,就会发现,它们的逻辑点很有意思,是基于“过去”——因为过去的女性是这样,所以你也该这样。过去的女人都这样,并且还都活得挺好的,你为什么不能这样活呢?


电视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当得知丈夫决心离开自己,跟秘书私奔后,伤心欲绝的麦瑟尔夫人对自己的父亲讲了这件事,父亲的回答是这样的:



这句话,我们如今听来,必然觉得保守、没骨气、男权中心。


而麦瑟尔父亲的这番论调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却恰是普罗大众眼中,对于女性“幸福”的普遍定义,他们强调,女性的幸福必须建立在婚姻当中。


可以发现,即使没有女德班这样明确的组织存在,女德思想也无处不在。那些困扰着女性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人,不是来自于某个”班“、某位”大师“,而是来自于我们的亲人、朋友,以及身边的人。劝诫一旦混合着爱意,才让人进退两难。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无数麦瑟尔夫人所面临的“教条”,这些教条,很大一部分来自“过来人”的经验——封建、落后的思想并非发生在离我们遥远的过去,而是始终被延续着。传统、愚昧、就在我们身边。


因此,如何面对“传统”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是女德班的学员需要担心的事,而是每个女性真实生活中的困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用也无用


中华词汇博大精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八个大字,无比精确地概括了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但事实远比这八个大字复杂得多,首先,如何界定“精华”和“糟粕”,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我们眼里,重男轻女是“糟粕”,但一旦被包装上传统文化的外衣,便让一些人奉为真理。


并且,这些定义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改变。那些曾经被禁的书,今日常被人们当作宝贝;而那些在某个时代被视作权威的作品,今天可以变得一文不值。


时代的每一次更迭,都在重新塑造着好坏对错的标准。


更复杂的是,精华和糟粕也许会同时存在,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我们该把《洛丽塔》视作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还是一部病态的恋童癖文学呢?


可见,精华和糟粕从来就无法被一刀切,它们流动而复杂,主观而充满变化。


正因如此,当我们面对“女德班”的价值观时,往往能迅速站队;但当我们需要面对庞大、丰富、复杂的传统文化和价值,抑或说“我们的过去”时,就显得颇为局促和尴尬。


二战时期著名记者爱德华·莫罗说道:“每个人都是自己过往经历的囚徒。”我们此刻的所思所想,其实都是由个体过往的经历所决定的:


相信“三精成一毒”的人,一定没有了解现代医学知识。


而相信“女人就该结婚生子”,也对女性基本的人权,近代平权运动处于蒙昧状态。



可见,那些被视作“愚昧”的观点,往往就是只把眼光局限在某一处,而忽视了世界变化。


莫罗之所以用了“囚徒”这个词,是指人们被某一方“过往经历”牢牢困住,而看不到此刻更大、更多元的世界。


人类意识的珍贵,在于认知视角的不断进步


近几年来,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以经济学视角来解释”等 “某种视角”的说法。


这背后的潜台词是相当美好的——当你说出你是以某种视角看问题的同时,就是在承认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对于这件事的理解可以有很多,而我说的,只是其中一种。


人类进步的标志,正是这些“看问题的视角”多起来的时刻。


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大概都读过的一本书——《秘密花园》,讲述了两个年幼、郁郁寡欢的小孩,因为无意中发现了家中的秘密花园,被大自然治愈的故事。



大多数出版公司把《秘密花园》归类为儿童读物、或者浪漫主义文学。而近代女性主义的视角萌生后,学者们开始重新解读它不为人知的一面:书中的小男孩柯林,是被小女孩玛丽一步一步被“带领”着,才重新回到阳光积极的生活状态。


这是不常见的一幕。在那个王子拯救公主,丈夫保护妻子的时代里,开始有一位女孩,引导着一位男孩,给他启蒙与思考。平权思想的兴起和女性主义视角的萌生,让这部书的另一种价值,被发现了。


书写完的那一刻,就已是过去,而人类意识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背后复杂而又生动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过往经历”,但能不断刷新看待、分析问题的不同视角,重新审视过去。


如果以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诗经》举例,里面有一首叫《摽有梅》的诗篇,讲述的是一位待嫁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婚姻越来越急切的心情。


你当然可以这么理解:


看,《诗经》里都说了,女人到了年纪,就像落地的梅子,没人要了。


或许,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唉,《诗经》这种东西还是别读了,古代的女人除了结婚还想要什么,封建糟粕。


可是,你还可以这么理解:


在当时那个以男权为主导的封建社会,还能见到以女性视角出发,并且比喻形象生动的作品,从文学性来说值得被铭记。并且,在礼法认为女性必须等待,必须接受别人安排的时代,出现“再不来娶我,你就来不及了”这样鲜活的声音,实在难得。


第一种理解,是把传统当权威。它是愚昧的,因为它对事物的认识是停滞的,未看见时代的进步。


第二种理解,是在以单一标准为指标的方式。它是鲁莽的,因为它未能意识到其他视角存在的意义。比如文学性和写作时代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种理解,是在以一种多视角的方式“阅读”传统。它意识到了时代的局限,但也能注入新的视角,发现其中女性的声音。



如果你觉得这么说还很抽象的话,杨照老师对《诗经》的解读,可以看做“第三种”解读的范例:


《诗经》的庶民内容不止经常被政治化、教条化,而还经常被男性化,改成用男性中心的角度来读。不过诗里大量女性声音和女性情感的现象,就在男性中心的底层,被保留下来,并没有完全遗失,以至于后来中国的诗词就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传统,有一大部分是模仿、模拟女性声音的。


这样的一种文类的个性,我们也就可以追溯回去,在传统上实际的内容和它的解读方式所产生的落差。


一方面在内容上,《诗经》明明是来自于庶民,而且有很多女性所唱的歌,在当时伦理和礼法还没有那么强烈约束的情况底下,她们直接而且鲜活地、没有任何拘束地把自己的情感就这样唱出来,唱出来了之后,在采诗的行为、行动中,被记录到了贵族教育的教材里,未来变形成为经书里的内容,所以就被转化成为一种男性进行的历史政治或道德的解读,那个解读明明是扭曲原有内容的。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


我想,答案可以是这样的:不把某本书、某个人、某种观念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


当有人告诉你女性要遵循“女德”,因为这是老祖宗的规矩,你会明白,这只是对“传统”的某一种“解读”,甚至仅仅是误读而已。任何试图将自己的解读说成是“唯一正确”的说法,你都要小心。



安德烈·纪德曾说:抛掉我这本书吧,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去寻求你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吧。


了解过视角的多元性后,就没有什么“糟粕”能够真的伤害得了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具备抵御单一解读和单一视角的能力。


当你具备这样的能力之后,读什么都可以。甚至《女诫》也可以读,只不过,是带着“人生指导思想”去读,还是带着了解曾经中国女性生活状况的目的去读,也许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论和看法。


1896年,历史上曾有一场著名的采访问答——普利策奖获得者Nellie Bly问妇女参政运动的核心人物Susan B Anthony:“你认为新时代的女性会是什么样子?”


“自由。” Anthony坚定地回答。


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看理想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