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记忆:行进的光影
2018-12-27 20:34

四十年记忆:行进的光影

1978至今,四十年岁月轮转,光影随着时代行进变换,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电影,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亦是故事的见证者。本期文章中,我们采访了四位普通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年代,却都具有“观众”的身份标签。他们的讲述零散细微,却真实动人;穿针引线连缀起来,成了一段别出心裁的光影:既有社会生活的五光十色,也有年代变迁的沉沉馥郁;既是一脉相承的集体回忆,也是每一段人生的独家记忆。光影变幻间,相对静止的,是我们所共享的,对来日的信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清新时报(ID:qingxintimes),作者:李慧韬、彭欣怡、邱朵兰,编辑:苗培壮、娄紫奇、邱朵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老刘,出生于1969年,少年时与当时在工厂工作的父母生活在单位家属区。俱乐部、学校、医院等单位附属机构设施齐全。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还有露天电影,后来大概八十年代的时候,单位里建了俱乐部,放电影就在那里放。那时候基本上都是晚上放电影,周末的时候可能放的场次就会多一些。”


如今的俱乐部 | 图片来源:老刘


“当时的电影院其实跟现在差不多,里面是从舞台中央向上面升起来一个扇形的座位区,然后二楼还有几排座位。座位可以抬起来,方便打扫卫生和走动,但是座位就是简单的木板和铁架子,肯定比不上现在的软座。”


“那个时候最有名的电影就是李连杰的《少林寺》,好像是当时第一部拍得比较好的武打片。当时李连杰年轻嘛,又是比较新的武打片,就很受欢迎,我们都去看了。放《少林寺》时,基本上俱乐部里面人都坐满了,很火。我当时跟玩得好的同学一起去看了三场。”


“工会、单位会发票;也有人买票去看,一毛多两毛钱一张,这种买票的人就比较少。”


老刘提到的电影票 |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当时还是逃票看电影看得多一点。其实我们也不是专门想看什么电影,只是因为放学之后晚上也没什么好玩的。我们家那个时候应该已经有电视了,但是没什么可以看的,我们就跑去看电影。那个时候我毕竟才十几岁,还在上学,身上没有钱。那个时候电影票就只是一个纸条,印着‘XX(工作单位)俱乐部 X排X座’,然后用可以调时间的油墨滚轮印年月日。票的颜色有蓝的紫的白的。我们就把票根留着,然后去看哪天的票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再混进去看电影。”


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中国电影发展呈现了多元格局。这一时期的电影不仅展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也拓展了电影艺术的种种可能性。而对电影个性的充分宽容与尊重也是这一时期解放思想、反思文革的真实写照。同时,电影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逐显丰富的一个反映。


《少林寺》电影截图,当时19岁的李连杰饰演主角“觉远” | 图片来源网络


《少林寺》掀起了当时商业电影的浪潮。影片以逼真的武打场面与善恶有报的因果结局,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影快感。影片由香港电影公司起用李连杰等大陆武术运动员在大陆拍摄,李连杰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武打明星。在当时的物价水平下,《少林寺》这部电影在大陆仍取得了1.41亿的电影票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顾女士,出生于1974,当时在县里读中学,学校就在电影院旁边,甚至学校文艺表演都会借用电影院的影厅做场地。而电影院是县里最“豪华”的建筑。


“90年代的电影院是木头椅子,也和现在影院里的椅子设计差不多,人站起来椅子坐板会竖起来,方便人走路。电影票一般都是三厘米宽、八厘米长左右见方的小白条、粉红条或蓝条。座位是印的,日期基本是蓝色油墨戳子敲上去的。”


“以前的电影院跟阶梯教室差不多,后面有个放映室,墙上挖个孔,投射到荧幕上。”


当时的电影院 | 图片来源网络


“我还记得中学时,有同学扒在买票的侧窗死皮赖脸地求售票员给卖几张票(有个小门可以进去)。那时电影票很紧俏,好看的电影一票难求。”


“90年前后,最风靡的应该是《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来自台湾,主题曲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凭口口相传知道了这部电影,每个看过的人都说看哭了,就很想去看。然后当时电影院也不多,场次也不多,到现场可能没票,我们就先跑了一趟买票,再去看的电影。当时一般的电影票价大概三角,但是这部电影比较火,电影票五角,算比较贵的。”


“我记得我当时17岁,是和姐姐、姐夫一起看的。电影院离家大概六七公里,那天是一个邻居哥哥骑自行车载我去的。那个时候晚上路灯很少,自行车前面都会挂一盏灯。”


九十年代,港台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这些地区与内地的交流不断放开,一批优秀的港台电影也影响了内陆的电影市场。这一时期,与台湾的“新电影”运动、中国大陆的“第五代”几乎同时,轰轰烈烈的“新浪潮”电影在香港电影界展开。这一时期的电影行业,如同中国社会一样,是一个现代社会多样丰富的万花筒。


当时电影的品格和风貌也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中国努力融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同时,电影呈现了多元化的电影格局,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政治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夹缝中寻求生存。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



梁先生,出生于1985年,知名影视传媒人,2002年从清华大学化工系转入新闻学院。


“当时是2001年啊,那个时候我还在化工系念大二。张艺谋有一部新片叫《英雄》。听说是一个武侠片,我们宿舍四个同学,就相约要一起去看。其中有一个北京同学,他给我们推荐了一个中影电影院,那个电影院在小西天儿,从学校坐车过去要将近一个小时。我们过去了之后就买电影票,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电影票是50块钱一张,只能在现场买。进去看,就被震撼了,当时觉得画面拍得特别好,有很多大家都知道的明星。但是看完了之后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感觉。


《英雄》电影截图,当时39岁的李连杰饰演主角之一“无名” |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之前看电影,从来都只是学校组织看,那是进了大学之后第一次看电影,是第一次自己主动花钱去买电影票、看电影,所以说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现在回望,其实那个时候,中国正好开始了电影的改革,主要是以产业改革为龙头的整个电影行业的改革。从那个之后每年的贺岁片贺岁档就起来了,中国电影的票房也越来越高,电影在这种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回到了中心,慢慢地成了很多人去休闲、去娱乐的首选方式。所以说那个时候其实也很偶然,我们就是被媒体上的报道所鼓励,去看了场电影,但是现在想一想,那还真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中国经济腾飞,电影产业也迎来了极快发展的时期。与改革开放深化过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相联系,市场经济的逻辑伴随着电影的产业化转型对中国电影文化产生着深刻影响。随着电影制片厂的所有制结构的变迁,电影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受市场规律和大众的娱乐需求影响,呈现娱乐化和商业化的趋向。80年代兴起的娱乐片经历了90年代的低潮后,在这一时期重新兴起发展。同时,电影行业中也涌现了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导演和电影。


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



Donna,出生于2000年,欧美大片爱好者。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0年上映的《阿凡达》。当时我从微博上知道了这个电影,然后就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看。那个时候手机支付还没有这么普及嘛,我们一开始是去影院排队买票,但是排了两次队都没有票,后来就在网上买的。但是我们还是等了好几个周末才抢到有座位的场次,还是在那种特别边边角角的位置看的电影。


“我们觉得是大片嘛,在小电影院看就没感觉,就选的IMAX-3D。爆米花肯定是买了,看这种商业片不吃爆米花就没什么意思了。当时那个电影院里应该是很多个厅都在同时放《阿凡达》,排片率特别高。”


《阿凡达》打造的奇幻世界 | 图片来源网络


改革开放进入第四个十年,中国电影行业亦日渐繁荣,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就在今年,中国电影市场首次超越北美,以第一季度202亿元的成绩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1994年起“分账大片配额制”出台,中国引进了第一部进口影片《亡命天涯》,从此一部部的“进口大片”接连创下票房奇迹,带领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2010年,《阿凡达》上映。这部以IMAX 3D技术、奇幻绚丽的视效为宣传点的电影斩获13亿票房,成为中国第一部破10亿票房的影片,占全年票房的13.9%,创造了历史。


结语


这是藏在花花绿绿的电影票里的故事


也是挑着灯的自行车的后座上载着的回忆


我们在技术的惊艳里走过


在光怪陆离的银幕故事中寻找着生活


这些年代的故事里,有每个人的自我


或是吱呀扭转的放映机,或是逼真鲜活的IMAX


我们看过露天银幕下,一条板凳挤着兄弟一伙


也看过老旧影院里,生锈的板凳架吱嘎作响


还看过真实影厅中,在虚拟世界里几声惊呼


时代在变,是技术,是思想


时代不变,是信念,是热爱


四十年走过


时代的胶卷簌簌转动,如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变换的是画面,不变的是共行的身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清新时报(ID:qingxintimes),作者:李慧韬、彭欣怡、邱朵兰,编辑:苗培壮、娄紫奇、邱朵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