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实话实说”,你不知道的脱口秀
2018-12-28 09:36

你知道的“实话实说”,你不知道的脱口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作者:风马牛,头图来自《实话实说》节目剧照。


脱口秀(Talk show)是什么?


许多人对脱口秀的第一印象,是舞台上一个人一只话筒,妙语连珠逗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事实上,这种表演形式更接近于英式的“单口相声”——Stand-up comedy。


说到真正的脱口秀,还得从美国的谈话节目说起。早在 1921 年,第一档“广播脱口秀”就诞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电台 WBZ 旗下。和今天人们所习惯的既有声音、又有图像的视频不同,当时几乎没有听众参与,只有一个主持人和几位嘉宾坐在录音间里高谈阔论。在电视发明后,脱口秀的主营阵地迅速转移到电视上。


最初的“电视脱口秀”非常单一,主要就是新闻评论,在接近 1 个小时的时间里对近期所发生的焦点事件进行评说,不追求幽默感,也不需要观众的笑声和回应。


这种死板的评论方式很快就被人们的需求打破了。 1948 年,艾德·萨文丽主持了一档不同于新闻评论的轻松脱口秀《小城大腕》。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没有板着面孔,也没有采用新闻播音员般的语调和口吻,而是和几位有趣的嘉宾、一群放松的观众一起,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谈论日常生活中的话题。


人们模模糊糊地意识到,电视脱口秀原来可以不这样严肃古板,在“秀”的影响下,谈话可以更加深入人心,政治和娱乐话题也可以不那么泾渭分明。


史蒂夫·艾伦主持的《今夜》


20 世纪 50 年代,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盛行,为避免触碰“红线”,人们连日常交流都变得小心翼翼。恰在此时深夜脱口秀《今夜》开播,主持人自嘲式的幽默、观众的搞笑对话以及其中穿插的大量娱乐元素,都让美国观众在夜晚卸下一整天的紧绷感,跟随主持人的视角看世界,用笑声缓解日常工作压力。《今夜》迅速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黑马。


1962 年,强尼·卡森接过《今夜》的主持话筒,开创了开头主持人单口秀、嘉宾聊天以及娱乐表演的糅合节目样式。卡森这种创新让脱口秀节目迅速发酵,成为美国人民的娱乐生活必需品。当时美国人见面打招呼,不是问“吃了吗”,而是问“昨晚看卡森了吗?”


也是从卡森开始,美国夜间脱口秀开启了辛辣模式,从政治到经济、娱乐、生活,话题无所不包,脱口秀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对碰出的观点,往往会引发观众的热烈讨论,以至于美国脱口秀成为总统竞选时的重要战场。


在卡森接过《今夜》话筒的整整 30 年后,这种脱口秀模式被国内的东方卫视看中,打造成新闻评论节目《东方直播室》,率先运用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谈论社会时事的形式。然而这种地方卫视播出的新闻谈话节目受众小、商业效益低,很快就被叫停。


幸运的是,这种节目形式也被中央电视台看中了。《东方直播室》上马的次年,央视就为自己量身定制了新闻评论节目《东方时空》,竟然大火,电视+谈话的魅力首次被中国人所重视。为了进一步探索新的节目模式和观众群体,《实话实说》就作为《东方时空》的特别节目开播了。


《实话实说》第一期片头


既然定位是“特别”,《实话实说》从形式上就和当时的大多数节目十分不同。片头格外强调主持人的个人形象,节目现场有乐队现场配乐,在观众席周围甚至摆放了纯白的断臂维纳斯、玛雅神像、兵马俑等塑像,单从场景上就能看出节目在可以塑造一种轻松活泼又不失理性的谈话氛围。


当穿着一身橙色西装的主持人崔永元走出来,用一种日常生活聊天的口吻说出“实话实说是我们这个节目的宗旨,高朋满座就是我们这个节目的特色”的时候,中国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脱口秀节目这才出现。


当时绝大多数观众都不知道“脱口秀”是什么东西,但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实话实说》这类谈话节目的魅力。作为试水节目,《实话实说》最开始被安排在周日早晨七点半,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时间段。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在休息日早早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节目。据中央电视台总编室观众联系组的数据,在每周日同时段所有收看电视的观众中,收看《实话实说》的观众比例曾经高 62 %;单周观众人数一度超过 3200 万人。


第一期《实话实说》


第一期《实话实说》,主题是“谁来保护消费者”,其中的话题人物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打假人之一:王海。在显示王海的简介后,几位观众和嘉宾都对王海的角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武松打虎是英雄,王海打假也是英雄。”


“他不应该用消费者保护法来进行获利的这种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监督部主任也来了,“从消费者协会的角度就提出一个口号,希望千百个王海站出来,对市场经济进行监督,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健康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肖灼基马上回怼:“出现王海这种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你们的工作做得不够。”话音刚落,全场一片掌声,“笑果”自然而然迸发了。


这种你来我往的言语交锋,所表现出的不同社会角色下的理性思考,恰恰是《实话实说》作为中国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脱口秀最具魅力的部分。


在崔永元担任主持的 6 年间,《实话实说》总共涉及过 300 多个话题,在每个踏踏实实关注生活的议题下,都能看出栏目组媒体人的“野心”。这些议题既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有普通人烦恼的家长里短,既包含专人策划的选题,也包含公开向社会征集的话题。


《实话实说》的制作人时间曾坦言创办初衷:“当时的一个最根本的冲动就是要实现尊重人的主张,而尊重人的标志就是让人说话。”


除了专家、嘉宾、观众以及主持人的直接谈话,《实话实说》还在本质上实现了大家心目中的“脱口秀”:只有议题,没有预先设置的台本,甚至于为了保证每个人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没有排练,也不事先通知谁是嘉宾,以防相互影响观点。


在这种脱稿、即兴、真实的设定下,《实话实说》既有娱乐观赏性,又能让人反复琢磨、理解议题,为国内之后20多年的脱口秀节目树立了一道坚挺的标杆。



在电视媒体放松管制后,脱口秀节目又成为地方电视台争相改革的关键突破口。 2008 年,湖南卫视率先打响第一枪,《天天向上》开播,用娱乐轻松的方式传播礼仪公德知识。东方卫视紧随其后,再次用《金星秀》探索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大主题,脱口秀继亲切的“全民小崔”之后,又塑造了一个“全民毒嘴”的形象。之后罗振宇创办的《罗辑思维》独树一帜,在节目中利用微信和观众互动交流,做成了一档“互联网思维+脱口秀”的奇特节目。


回顾脱口秀进入国内的历程,也是传播环境急剧动荡的 20 多年,社会信息从偏重教化向共享交流发展,人们更希望把信息“拿来”,为我所用。脱口秀这种谈话节目从选题到内容传播,都能给人一种参与其中、表达自我的满足感。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脱口秀节目都做成了一场按台本演绎的“喜剧”,所有笑果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为了笑而笑”成为很多节目的通病。虽然网络上各种谈话节目数量空前,和《实话实说》一样的现象级脱口秀节目却再也没出现过。 2009 年 9 月 26 日,《实话实说》播出最后一期节目后停播,到现在,马上就 10 年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作者:风马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