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影视那么多,从何看起?
2019-01-04 09:33

科幻影视那么多,从何看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松鼠会(ID:SquirrelClub),作者:蔡伏羲、0.618


疯狂科学家改造人类基因、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们正奄奄一息、越来越多的宇宙探测器正登录月球背面和火星……人类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是2018年的现实问题,却是科幻作品里面的老生常谈。科幻不能给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却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不至于大惊失色。


科幻影视那么多,从何看起?


哪一类才是你想看的?


密歇根大学博士蔡伏羲帮助我们一起梳理科幻影视的历史和分类。


说到科幻影视,必须要提及它的源泉——科幻小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被认为是玛丽·雪莱在1818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因此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期也被认为是西方科幻小说的开始阶段,大名鼎鼎的儒勒·凡尔纳和乔治·威尔斯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1930到1960年代因为诞生了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罗伯特·海因莱茵的《异乡异客》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等名著,也被成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这三个人亦被称做“黄金时代三大家”)。但是由于”冷战“的时代背景,星球大战计划和太空军备竞赛限制了科幻小说想象力,导致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品多为太空歌剧题材的小说。一些科幻作家厌倦了这些太空题材“硬科幻”,开始创作其他题材的科幻小说。


1965年,英国人迈克尔·莫考克(Michael Moorcock)创办了《新世界》(New Worlds)杂志,上面发表了了一批基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软科幻”。另一些科幻小说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米尔福德(Milford)成立了一个“米尔福德学派(Milford Writers' Conference)”,同样在1965年成立了美国科幻协会(SFWA),于是开启了之后大约10年的“新浪潮时代”。到了1970年之后,科幻小说迎来了“赛博朋克运动”。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被誉为“赛博朋克圣经”。


在科幻小说界,有两个最高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雨果奖得名于《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的创办人雨果·根斯巴克,而星云奖是美国科幻协会颁发的奖项。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听一下机核网的《科幻迷最应该了解的文学简史以及视觉体系》。


链接:https://www.gcores.com/radios/96714


这里还有一张很科幻的图帮助你理解科幻发展史。


链接:http://www.wardshelley.com/paintings/pages/fullpics/HistSciFi2.jpg




科幻小说 VS 科幻电影


那么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有什么区别呢?科幻小说秉承文字一直以来的优势,可以在科学和叙事上都更加严谨,做到更大的体量。很多科幻小说家自己就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比如前几年的科幻电影《降临》改编自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个语言学家,而作者姜峰楠 (Ted Chiang)本身就有语言学背景。小说还可以用更多篇幅去描绘一个文明或者视觉上难以呈现的细节。


而比起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凭借视觉和音效,给观众带来更大的震撼,也让它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科幻影视题材

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科幻小说的分类,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太空(空间)题材、时间题材和技术题材。



如果想从近几年的新科幻电影补起的话,近六年来可以先从这些电影看起:《湮灭》(2018)、《银翼杀手2049》(2017)、《降临》(2016)、《火星救援》(2015)、《星际穿越》(2014)、《地心引力》(2013)。



第一类:太空题材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银河英雄传说》


很多人认为冷战时期太空军备竞赛、登月计划导致黄金时代的科幻故事以太空题材为主,而现在的科幻更多关注人工智能和科技。刘慈欣在最近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的颁奖典礼上也表示他个人很喜欢古典风格的科幻,也认为科幻应该回归的太空,因为对宇宙的探索是人类最终的出路。


其实科幻对宇宙的想象要远早于冷战时期,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就是太空题材。这部16分钟的电影诞生于 1902 年,只比1895年卢米埃兄弟的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火车进站》晚了 7 年。可以说,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刚一出现,人们就开始用它释放对宇宙的想象了。


一小群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空间,饱览变幻莫测的奇异景观和神奇生物,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敌人……这样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海洋探险类的科幻小说中,不过模式也适用于太空探索。儒勒·凡尔纳的经典名著之一《海底两万里》虽然设定在海底,但和太空探索类的故事并没有本质区别。凡尔纳预测了他当时还不存在的潜艇——鹦鹉螺号。在经过10个月的海底旅行后,鹦鹉螺号最终毁于默斯肯大旋涡(Moskenstraumen)(刘慈欣在《三体三:死神永生》中就用到了这个梗来讲黑洞)。这个故事中把鹦鹉螺号换成飞船,怪兽换成外星生物,大漩涡换成黑洞,就变成了一个宇宙探险的故事。


01 太空歌剧


《2001太空漫游》是太空歌剧中最经典的一部。在很多榜单中它都是科幻电影的第一名。导演库布里克一生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是该类型中教科书级别的经典。这部《2001太空漫游》更是如此,以至于刘慈欣提到过是这部电影和小说让他对科幻产生了兴趣。


这部电影总共分为四部分。有意思的是,在第一部分开始前,有几分钟的黑暗,只有音乐。刘慈欣在参加《小崔说事》的节目中认为这是他心目中最震撼人心的电影特效。他认为无尽的黑暗代表创世前的混沌,引起观众对于文明的思考与敬畏。但其实这个在早年的电影中非常常见,就是一段给观众的准备和休息的时间。


这部1968年的电影在没有电脑特效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实拍,制造出了很多特技效果。比如经典的匹配剪辑(Match Cut):一块骨头扔到空中变成了宇宙飞船。


还有临近结尾时穿越星际之门(Stargate)的场景非常像是用现在的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



但实际上是当年用大量电影胶片动态扫描成像而成的。单是扫这个镜头就花了三个月。



还有一个有趣的梗是电影中出现的人工智能电脑 “HAL”,其实取这三个字母每一个的下一个就是 “IBM”。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是《2001太空漫游》的超级粉丝。最近,“太空漫游”的胶片版被重制了一次,监督修复工作的正是诺兰。他的电影《星际穿越》(2014)可以算是一部向《2001太空漫游》这部伟大的经典致敬的作品。


《星际穿越》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因为它“令人惊叹的虫洞、黑洞特效和高维空间展示”。令人佩服的是,这部电影的视觉特效不但令人震撼,甚至做到了在科学上的严谨。他们请了基普·索恩(Kip Throne)担任电影的科学顾问,确保虫洞、相对论等尽可能准确。在接下来的2017年,索恩就因为引力波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了确保虫洞等天体绘制得准确,索恩还专门用方程进行了计算,后来他们把绘制虫洞的过程写成了一篇论文(Visualizing Interstellar’s Wormhole)发表在了《美国物理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上。


不但视觉,《星际穿越》的音效也非常震撼,由汉斯·季默担任配乐,采用管风琴和古典乐。科幻电影采用古典音乐作为背景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2001太空漫游》,库布里克用《蓝色多瑙河》在科幻中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氛围,让观众伴随着优雅的古典乐遨游太空。


《星战》中也采用了古典音乐,当代作曲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的星战主题曲成为了一代经典。



《星战》和《星际迷航》的粉丝常常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阵营,不过广大中国观众,并不是很了解他们的区别。《星际迷航》最早是电视剧,后来又有了动画片、电影等很多系列。而《星球大战》则源自于1980年代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经典电影。



02 外星人


说到外星人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物理学家,恩里克·费米(Enrico Fermi),也是李政道的导师。1950年,他在一次非正式讨论中向同行的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问题 “大家都在哪里?(Where is everybody?)” 他认为,宇宙那么空旷广袤,肯定会有地外文明,而我们至今却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被称之为“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这种宇宙中无人应答的状态被称为“大沉默”。而刘慈欣在《三体二:黑暗森林》里面用“黑暗森林理论”对“大沉默”的原因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外星人被分为两类:友善的和入侵的。


友善外星人的电影代表就是斯皮尔伯格的《E.T. 外星人》。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是斯皮尔伯格在父母离婚以后想象出来的朋友。电影最后骑着自行车飞起来的镜头也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1982年的这部电影不但成为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而且超过了1981年和1983年上映的两部《星球大战》。


电影《E.T.外星人》经典镜头。


然而这部电影的风靡却意外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游戏行业的灾难,史称“雅达利大崩溃”(Atari shock)。由于《E.T.》的大受欢迎,华纳公司用6个星期赶制了同名雅达利游戏,然而由于这款游戏的粗制滥造,导致其销量遭遇滑铁卢,最终雅达利把大量游戏卡带直接运往墨西哥填埋,声望跌到谷底,导致了1983年美国游戏界的大萧条,不过这是后话。


斯皮尔伯格还有另一部入侵型外星人题材的代表作:《世界之战》,改编自H·G·威尔斯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中战无不胜的章鱼外星人最终败给了地球上的真菌。1938年这部小说在广播里播放时,把故事发生地从英国伦敦改成了美国新泽西州。很多听众误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造成了骚乱。


电影《世界之战》剧照。


外星人题材不得不提的是大家熟悉的刘慈欣的《三体》。这部在2015年获得了雨果奖的小说在同年被游族影视改编拍摄了同名电影,不过后来又无限期延期,直到现在还杳无音信。这个“一代失踪”的电影可能反而是个好事情,因为很多人认为以中国电影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驾驭《三体》这样宏大的题材。不过有生之年能看到《三体》被搬上大银幕也成了《三体》迷的心愿。



第二类:时间题材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帕斯卡


关于时间的科幻电影,主要的题材就是时空穿越,而时空穿越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经典的“祖父悖论”。祖父悖论由科幻小说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他在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游者》中首次提出。


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杀死,此举动会产生一矛盾的情况:


1. 你回到过去杀了你年轻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父呢?


2.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没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杀死祖父?


解释这个问题的理论一般有两种,但是大多数科幻电影中并没有严格遵循其中的一种,总是会将各种理论杂糅在一起,难以做到十分严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类理论以及对应的电影:


第一种理论是平行宇宙:只要改变一条时间线便会产生出一条新的平行宇宙。大部分科幻影视都是基于这个理论的,因为在大部分影视中,穿越回过去都可以改变现在,也就是默认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回到未来》中,主人公穿越到过去,阻碍了父母的交往,所以照片上的父亲逐渐模糊。而且在当时1985年的时间线上,科学家布朗博士死了,但主人公通过穿越回过去给他写信警告,又把他救活过来。照片上消失的父亲和死而复生的博士体现了平行宇宙理论中改变未来的可行性。


电影《回到未来》剧照


这部电影中科学家和少年的形象成为最近的科幻动画《瑞克和莫蒂》的原型。它同时也影响了大众流行文化,比如悬浮滑板、耐克鞋、百事可乐。20年后的2015年10月21日被定位了“回到未来日”,成为当时很多品牌的卖点。在电影中科学家拿了一张《今日美国》报纸,展示2015年的样子。《今日美国》就在2015年那一天做了一张一模一样的报纸。


电影《回到未来》中出现的报纸


《蝴蝶效应》是另一部时间穿越电影。它非常好地体现了什么是平行宇宙。故事的主人公可以通过自己的笔记本穿越回过去,因此他试图通过改变过去来阻止悲剧的发生。但是每次穿越,解决一个问题以后就会带来其他问题,往往会导致身边人的悲剧人生。最后,主人公干脆让自己在出生时死亡,希望自己的不出生可以给他身边带来幸福。这个是导演剪辑版的一个结局。为了表现平行宇宙,导演总共拍了四个版本的结局。


电影《蝴蝶效应》(2004)剧照


还有一个比较小众的平行宇宙电影叫《彗星来的那一夜》。讲的是慧星划过时改变了与地球的磁场与引力,让平行时空相互叠加。两个平行空间隔着一条黑色地带,当你跨越那条黑色地带,你将再也无法回到原本的时空。


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2013)剧照


第二种解释祖父悖论的理论叫做“诺维科夫自恰”,也叫宿命悖论(Predestination Paradox):我们的时间是已经被改变过的最终结局。人可以回到过去,但是不能因此改变历史进程。如果是“平行宇宙”的时间线是树状的,那么诺维科夫自恰就是环状的。



举个例子,《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就体现了诺维科夫自恰的概念。哈利和小天狼星遭遇了数百个会吸食灵魂的摄魂怪的攻击。出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神秘身影——他召唤出了一头浑身闪烁着银光的雄鹿。那个神秘身影不是别人,正是从未来穿越回这个时间线的他自己。


当哈利和赫敏穿越时间回到过去时,所有在他们原来视角下发生的事情,在他们新视角下仍会以同样的形式发生。那些由他们回到过去所引发的事件,仍会在这个时间线上发生。这就是所谓的“诺维科夫自洽”


最适合表述诺维科夫自恰的电影莫过于电影《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其实应该翻译成“天数”或者“宿命”。这部巧妙的电影改编自罗伯特·海因莱因的小说《你们这些回魂尸》。全篇表达了一个主旨: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电影《前目的地》剧照


第三类:技术题材


网络无线宽广。——《攻壳机动队1995》


关于技术题材的科幻电影,人们最直观的就是机器人了。多年以来,机器人在电影中的形象发生了很多变化。1927年的电影《大都会》中,机器人像是一个有金属感的机器。在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中,机器人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摄像头。后来的《变形金刚》和《终结者》中,机器人还是有棱角的铁皮人。再到《我,机器人》和《机械姬》中,机器人变得圆润起来。再到现在的《西部世界》和《底特律:变人》中,机器人和人类已经看不出区别。



提到机器人不得不提到和阿瑟·克拉克、罗伯特·海因莱因并列为“黄金时代三大家”的艾萨克·阿西莫夫。他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除非违背第一法则,否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


除非违背第一或第二法则,否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不过这三条定律的漏洞很多,对于机器人来说很难判断,比如,什么样的伤害算伤害呢?如果有两个人打架,机器人应该去帮谁呢?还有比如一个人要引爆核弹伤害很多人,这时候机器人要不要伤害这个人?


面对种种疑问,阿西莫夫又在此之上增加了第0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


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我,机器人》是一系列短篇小说集,后来改编成同名电影。电影讲述了由于机器人的自然进化,产生了情感和梦境等等,并且发现在自相残杀的人类中,机器人三大定律只有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革命。他们把人类隔离起来以避免人类互相残杀,从而统治了世界。


01 赛博朋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1970年代左右产生了“赛博朋克”这个词,它由 Cybernetics(控制论)和 Punk (朋克)组成。前者是对任何使用科学技术的系统的控制,后者是一种象征着非主流反叛的亚文化。赛课朋克有着强烈的反乌托邦和悲观主义色彩,故事背景常常是在科技非常发达的未来,政府已经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大公司。在那个科技极端便利的时代,人们却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被誉为“赛博朋克”圣经,当年囊括了雨果奖、星云奖和菲利普·迪克奖。这部开天辟地的小说影响了很多后来的作品,包括《黑客帝国》和《攻壳机动队》。 Cyberspace (网络空间)这个词就是由威廉·吉布森创造的。


提到赛博朋克不得不提的电影要数《银翼杀手》(1982)。在很多权威杂志的科幻电影排行榜上,一般《2001太空漫游》被排在第一,第二就是《银翼杀手》。去年《银翼杀手》出了一部续集叫《银翼杀手2049》。


1982年的银翼杀手设定在2019年,所以从现在回看这部电影会发现,它高估了一些科技又低估了另一些。和其他早期科幻电影一样,太空交通总是被高估的科技,因为1969年人类已经登月了,所以当时的人们就会误以为我们会飞行器科技上突飞猛进。但实际上冷战以后,航天技术的发展被计算机技术所取代,而当时的人们对于现代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并无法想象。所以电影中会出现主角坐在霓虹灯下看报纸,周围飞着飞船违和感十足的场景。


电影《银翼杀手》中在霓虹灯下看报纸的剧照。


这部电影也产生了科幻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台词之一:“我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事物,我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色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但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消失于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里,死亡的时刻到了。“


更重要的是,《银翼杀手》奠定了赛博朋克电影的基调。电影中出现的飞船、高楼大厦、大屏幕和夜色中的霓虹灯成为之后赛博朋克电影的标志性元素。在动画片《攻壳机动队》中就可以看到很多这些元素,而它比《银翼杀手》多了两个概念:“义体化”和“网络”。“义体化”是指电影中很多人的身体器官被改造成了机器,而”网络”则可以让人脑和电脑直连,接入网络。遗憾的是,2017年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电影版《攻壳机动队》远没有达到当年动画版的效果。


动画片《攻壳机动队》中的义体化。


02 反乌托邦


赛博朋克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反乌托邦”。在这样的世界里,表面看来是公平有序、没有贫困和纷争的理想社会,实际是受到全方位管控,只有自由的外表。人的尊严和人性受到否定。领导者用宣传对国民洗脑、剥夺表达的自由。描绘贫富两极的社会、生育管制、愚民政策……经典有大家熟悉的《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等等。去年艾美奖获奖最佳剧集《使女的故事》讲的就是生育管制的问题。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就描绘了这样一个机械文明统治了直接。人类已经没有自由了,完全是脑后插管的傀儡,在一个个小胶囊里待着。所有的感官都由机械控制。主人公和其他几个人从中脱离出来建立了叫“锡安”(Zion)的反抗之地。


这部电影本身有很多关于哲学和宗教的探讨,而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带给大家最大的震撼是电影中出现的大量电脑特技。最经典场景就是其中的“子弹时间(Bullet Time)”了。


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


另一部经典反乌托邦科幻电影是《少数派报告》,又是一部改编自菲利普·迪克的作品。电影讨论了关于预测未来的一个悖论。比如我预测到我今天会出车祸,所以我就不出门了,然后避免了一次车祸。但如果未来没有发生车祸,我又是怎么证明我的预测是准确的呢?


在《少数派报告》中,他们就找到了三个可以“预测未来”的先知,利用这些人的特异功能来预测犯罪,从而百分之百消灭犯罪。但电影立下这样一个 flag 我们就知道要出 bug 了。他们预测到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主人公要杀人。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办?


电影《少数派报告》剧照


而如果在一个人犯罪之前就阻止了他,那么还能算他犯罪过吗?如何给他定罪呢?最后他们是怎么把这套预防犯罪系统推翻的呢?还是看电影吧……


这部电影应该最早运用了“全息互动式UI”,看到主人公用手在空气中操作电脑非常酷炫,后来被很多电影(如《钢铁侠》)运用。


03 生物改造


很多生物改造题材都围绕着“长生不老”这个问题展开的。究竟怎样长生不老,他们给出了自己的设想,主要有克隆人、基因工程、意识复制和人工智能这几种方式。我们每一种挑一个代表作来讲。


1、克隆人


《逃出克隆岛》 是一部2005年的电影,它的背景是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诞生。电影中展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宿舍区,世界上最后一批存活的人来在里面享乐。他们定期抽签决定送某个人去一个世外桃源的小岛上生活。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富人为自己培养出来用作器官移植的克隆人。


电影《逃出克隆岛》剧照


这部电影的结构会令人想起《楚门的世界》,都是主人公逃出一个封闭空间的骗局。而关于克隆人的电影还有《巴西来的男孩》,讲的是一群纳粹狂热分子想再克隆出一个希特勒的故事。


2、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这个话题最近因为贺建奎事件而变得非常火。电影《千钧一发》探讨了基因编辑的问题。它的英文片名《Gattaca》是由DNA中四个含氮碱基的开头简写所组成,Gattaca同时也是片中虚构的宇航公司的名称。


电影中每个人一出生都会进行基因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分配未来职业。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梦想上太空,但是由于基因的限制而不得。这时正巧有一个裘德·洛饰演的富家子弟,基因完美却摔断了腿,不能上太空。于是他们达成一个契约,前者用后者的头发等样本冒充自己的进行基因检测,从而实现上太空的梦想。也正是因为这根重要的头发,电影中文名称被取为《千钧一发》。


电影《千钧一发》剧照


3、意识复制


《副本》是2018年 Netflex 新出的连续剧,改编自理查德·K·摩根的同名小说。在剧中意识可以被数字化、人的身体可以互换、死亡不再是永恒的。当躯壳衰老、死亡时,存储的意识备份可以重新载入一具新躯壳,意识的主人也将因此重获新生。有钱人可以时刻云备份自己的意识,而普通人虽然不能云备份,但可以用芯片储存自己的意识,直到有新的躯体可以用来植入。这个故事比较悲观地描述了未来阶级固化的场景。


电影《副本》剧照


4、人工智能


《机械姬》是2015年的电影,英文名 Ex Machina 的原意是“机械降神”(“Deus Ex Machina”,God from Machine)这个概念来自古希腊的戏剧,冲突双方矛盾无法化解,于是他们用一个升降机直接放下一尊神来化解。后来成为文学概念,特指矛盾出现时,引用新元素来化解。而电影名 Ex Machina 去掉了 Deus 就是“来自机器”的意思。电影中机器人利用与人类的感情逃脱豪宅,获得自由。


究竟是机器人产生了感情还是凭借强大的理性控制了人类的情感?结尾的反转结局耐人寻味。


电影《机械姬》剧照


同样的概念在《西部世界》里也有体现。《西部世界》现在出了两季,不同的主题。第一季中,游戏公司建了一座真人西部主题乐园,游客可以在里面任意杀戮机器人。然而经过多年的进化,机器人产生了意识。它的理论基础是“二分心智理论”(Bicameral mind)。它认为人类意识产生于自己大脑中的声音。我们都知道自己脑子的声音是自己的想法,然而原始人也许并不知道,他们以为这个声音来自神。当人意识到脑中的想法来自自己的那一刻就产生了意识,所谓的“二分心智的崩溃”。


电影《西部世界》剧照


这部剧集还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出路。人工智能已经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新的物种,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


结尾


讨论了这么多都是国外的科幻影视作品。最后不禁要问一下,中国什么时候能排出自己的科幻电影?


现在我们的实力距拍出《三体》看起来还遥遥无期,不过明年会上映两部根据刘慈欣另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松鼠会(ID:SquirrelClub),作者:蔡伏羲、0.618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