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穿上机械护甲作战,有可能发生吗?
2019-01-21 15:45

人类穿上机械护甲作战,有可能发生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日(ID:zhi_japan),作者:陈晗。


“听说日本餐厅里餐后的绿茶是免费的?”这是日本科幻轻小说《All You Need Is Kill》中,“战场母狗”丽塔·布拉塔斯基在男主角桐谷启二第一次战死时对他提的问题。


之所以用“第一次战死”来形容,是因为它是典型的“时空循环”题材:人类正在经历一场空前可怕的战争,敌方是被称作“拟态”的外星生物,第一次上战场的年轻士兵桐谷启二在“拟态”交战时偶然获得了时空循环的能力……这情节有些耳熟?


没错,它就是好评如潮的好莱坞电影《明日边缘》(Edge of Tomorrow)的原作。



这部小说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由日本集英社出版,作者为日本小说家樱坂洋。


樱坂洋在该作中,引入了一个在机甲领域中身份较为特殊的“成员”——“动力外骨骼”,在日本被叫作Powered Suit,欧美一般称其为 Exoskeleton。


小说中,主人公桐谷启二与“女战神”丽塔分别穿戴蓝、红护甲,手持巨大战斧,如“史密斯夫妇”般联手杀敌,经历一轮又一轮的生死。


虽然在改编电影版中,战斧不见,全身覆盖型机动护甲变为半覆盖式,红蓝亮色换成看起来有些沉重的黑灰金属色……



但在樱坂洋看来,诸如此类的改动恰恰增加了虚构机甲的真实感。当他受邀到拍摄片场参观,发现剧组当真设计制作了重达60千克的机械装甲,而主角汤姆·克鲁斯等演员也当真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家伙挥汗演出的时候,樱坂洋十分感动。


不过除了机甲设计的改动,电影版和原著小说的不同之处还有很多。


比如那个关于日本餐后绿茶是否免费的问题,在小说中虽贯穿了始终,电影版却因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将其删掉。



那么,究竟还有哪些不同?樱坂洋最初是怎样构思出这个故事的?他又如何看待电影版、漫画版与小说原作的差异?


在《知日》对樱坂洋的专访中,从“机械护甲”出发,听他本人谈谈《All You Need Is Kill》创作背后的真实想法。



 interview:樱坂洋 



1970年出生,原为系统工程师,现为小说作家。


2003年,他将进入第二届集英社SUPERDASH 小说新人奖最终选拔作品的《魔法师之网》,改编为《简单易懂的现代魔法》出道,该作继而被改编为漫画版及TV 动画版。


2004年发表短篇《埼玉电锯少女》,获第16届“SF 杂志读者奖”。


同年出版的轻小说《All You Need Is Kill》,被提名为日本SF 大奖“星云奖”入围作品,并于2009年在美国出版,后改编为好莱坞电影《明日边缘》,在日本由漫画家小畑健创作了漫画版。


知日:您的科幻小说作品《All You Need Is Kill》是从何时开始构思和创作的?最初的创作动机是什么?为何着眼于这种“时空循环”题材呢?


樱坂洋:2000 年有了这个想法,真正开始写是 2002 年。最开始,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一篇“游戏日记”。


那篇日记里写道:“打输了,角色死了。不甘心。下次要好好打。”就这么一句孩子气的话,却一直记着。


那时起,我便想写一个以类似无名游戏玩家的“他”为主角的故事,一个可以时空循环的故事。


一般来说,读者都会按照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安排好的故事发展顺序,来体验作者想让你体验的故事。但游戏当中的剧情体验,却是玩家自己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反复进行摸索尝试的过程。于是我就想:“将游戏玩家的这种感受,赋予我的故事主人公如何?并非体验数次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是只在一种人生模式中,反复经历生死轮回,不断积累面对生死的经验,创作一个这样的故事会怎样呢?”


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出发点。



知日:在您的原作中,将主人公设定为18岁新兵男孩,并让其与看似普通少女实则为“战场母狗”的女战神搭档,女性一方还呈现出强势印象,这种角色设定是为什么?


樱坂洋:主人公桐谷启二被设定为 18 岁,是因为在美国 18 岁即被视作成人,但在日本其实 20 岁才算,之所以如此也是考虑到作品可能会被翻译出版到海外。


丽塔作为主角启二的搭档角色,一开始就当作一般恋爱对象来设定的:异性、同龄。


将她的外形设定为普通少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与“机动护甲”形成反差。穿着“机动护甲”的士兵可以获得护甲提供的外部动力来增强力量,因此内部的人自身并不需要孔武有力。为了强调这一点,就特意将丽塔设定为普通的纤细少女。


我是男性作家,自然以男性视角来进行刻画比较容易一些,就把主角设定为男性了。不过在剧情上,其实是有意设计成丽塔和启二完全可以角色互换的模式。



知日:为何在这部作品中设定了“机动护甲”和“战斧”这类机械装置?



樱坂洋:我虽很喜欢有人类搭乘和操纵的巨大机器人动画,但真让我将巨大机器人加入作品里,设定成一个可以在现实生活里真实存在的形象,还是做不到。


人形机器人,既不适合在天上飞,也替代不了战车,正面投影面积之大也使其很容易被瞄准。


那么怎样才算是符合逻辑的、合适的人形战斗机器人? 怎样的尺寸才比较“真实”呢?


于是试着将尺寸缩小,最后就成了等身大小,甚至已经不能算是机器人,而应被称作 Powered Suit(动力外骨骼)了。


但我又觉得只是 Powered Suit 有点不够浪漫,便加入了战斧这种有趣的武器。之所以没用剑,也是为了强调操纵武器所需要的力量。


也考虑过战锤,但还是觉得战斧看起来更酷一些。明明描写的是枪林弹雨的现实战场,却偏偏出现了中世纪武器的身影,其实也是有意想模糊作品中“现实感”与“漫画感”的界限吧。



知日:《 All You Need Is Kill》被改编成电影时,角色设定、机械设定、剧情设定以及电影名字等,都与原作有些不同,您对这些不同是怎么看的?


樱坂洋:如果电影版和原作一模一样,那看小说就够了,所以我觉得这些改动都是理所当然。


比如,小畑健在画漫画版时,按原设定一直面容冷峻的主人公,有时却有表情极其夸张的画面。这便是当抽象的角色被具象为漫画形象后,不可避免的艺术加工。电影也是同样。


关于电影名称,虽然语法上感觉有些奇怪,但最后因为商业原因还是改成了这个名字,是没办法的事。在电影里,死亡与重生交织连续的画面、战场的宏大感、Powered Suit 的真实感都得以借影像媒介呈现出来。


我认为这是属于影像的独特表现力,反过来,为了更加适合电影的表现形式,做一些改动也是势在必行的。



知日:您怎样看待未来战争的形态(只是假设),以及“机动护甲”这种机甲的实用性?


樱坂洋:作为战争的准备,说到底就是将大量年轻人,在短时间内训练成“可战斗状态”。


在西方国家看来,现代战争可能已经高度专业化了,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战争地域比较有限和确定,可以提前进行长期准备,只需在战争爆发时将经过长期训练的特种兵派往即可。


但对沦为战场的中东诸国来说,现代战争已是十足的总体战(动员国家全部力量进行的战争),才刚接受射击训练没多久的年轻人不得不立即奔赴战场。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战争也可以看作是国力不均才会引发的结果。


而国力相当且皆为强国之间的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现代或许不会发生。


这部小说里的状况是,面对外星人敌对势力,人类被迫发起总体战,有以下两种设定:


1. 开战之初,原本应用了cyborg技术(Cybernetic Organism 的缩写,广义上指生命体与自动控制技术的融合。比如在人体内植入人工脏器等),为使一些士兵身体直接与动力外骨骼电力联结,需要对他们进行外科手术。


2. 但在故事开始时,为了紧急出动大量士兵,只好令仅受过短期训练的年轻士兵穿上 Powered Suit,临时增强战斗力。


在美国,据说实用化迫在眉睫的 PoweredSuit,应该也像第 1 点描述的那样,从穿戴型装甲向直接与人类身体相连的“机械皮肤”转变了吧?我觉得后者更适合特种部队使用。会在 Powered Suit 这种昂贵兵器上投入资金的只有大国,而在我看来,现代的大国只可能发动小规模战争。


虽说为了士兵保命,Powered Suit 这种动力外骨骼一定会持续发展,不过所有士兵都穿着我作品里那种机动装甲上场作战的景象,貌似还是不太现实。应该会变成多数士兵配备运输用助力装置和防弹护甲,仅仅给特种部队穿戴高强度 Powered Suit 的模式吧。


不过,如果真有一天,再度不幸地爆发大国间的总体战,或许就会像我的小说里一般,没怎么经受过训练的年轻人都穿上 Powered Suit 上场作战。



知日:当日本小说被好莱坞电影化,除却那些被欧美化和为了符合电影表现形式而做的调整之外,您觉得电影里是否还留有比较日式的元素?


樱坂洋:通常,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大多是两种结局: 一,经历了重重磨难但最终圆满结局; 二,最终跌入谷底的主人公,独自背负所有罪名从此消失。


而这部电影的结局,看似是与原作截然不同的圆满,但实际上这个结局对主人公来说并非最理想的形式,且暗示出主人公今后又将踏上一条艰难的路。


也就是说,主人公为了换来人类和平,失去了一些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尤其体现出日本式的“诸行无常”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