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韩寒新片,至少有四部赛车电影等你翻牌
2019-01-22 20:45

等不及韩寒新片,至少有四部赛车电影等你翻牌

不想当导演的作家不是好车手,《飞驰人生》定档大年初一,岳父终究是没忍住对赛车电影下手了。韩寒早年就有过赛车题材小说《像少年啦飞驰》,转行执导两部电影也都能看出“跃跃欲试”:《后会无期》中有一台“冲动改装”的大众 Polo,《乘风破浪》开头就是赛车事故牵出整场剧情。


但赛车电影——不是飙车电影——绝对是小众中的小众,毕竟赛车运动本身也是小众运动中的小众。不谈还要等半个月的《飞驰人生》,能让我们记住的、正经的、优质的赛车片其实屈指可数。什么?你说光是《速度与激情》就有八部?我们说的是赛车电影,不是飙车电影(no offense)


极速风流/Rush(2013):最真实的史诗对决




我们从最没有门槛的片子开始。《Rush》是将“真实性”与“亲民性”结合程度最好的赛车电影,截至目前没有之一。有“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撑场面,上映时间 2013 年离现在并不远,画面特效和道具完全对得起观众,并以一段确实极富戏剧性的真实历史作为基础。


《Rush》讲的是 F1 一级方程式大奖赛 1970 年代的真实故事:主角迈凯伦车队车手詹姆斯·亨特(James Hunt)、法拉利车队车手尼基·劳达(Niki Lauda),贯穿职业生涯的针锋相对与最后的惺惺相惜。F1 长达 70 年历史中,惊心动魄的故事其实不少,但真正便于搬上大银幕、呈献给非车迷普通观众的,亨特与劳达 1976 年的争夺是少有的合适故事。




首先,这两位顶尖传奇车手的“人设”太鲜明了。英国人(英国是赛车之乡)亨特是从低级方程式一路晋升至 F1 的“尖子生”,赛场上天赋异禀并且“视死如归”,开车风格激进;赛场外性情浪荡风流(参考中文片名),据说一生睡过不下 5000 人,堪称 “F1 界张伯伦”。



而奥地利人劳达是银行家的富二代,偏偏不爱家财非爱飙车,以至于自己掏钱当付费车手(给车队付钱来换车手席位)才挤进 F1,他有着德国式的严谨细致,对于危险有自己的预期绝不越界;赛道外则是规规矩矩,没有花边新闻,但也不招外人喜欢。



詹姆斯·亨特与尼基·劳达,这一对是 F1 历史上最著名的冤家之一。两个人的结局也算是各得其所。亨特惹人注目,却总不顺风顺水,1976 年拿下自己唯一的冠军后,便逐渐失势并很快退役,之后依然是混乱的私生活和长期酗酒,最终仅 45 岁便因心脏病去世。而劳达则像一个精准但无趣的钟摆,前后拿下三次 F1 年度冠军,甚至其间经历了一次烈火烧身几乎丧命(片里有),却更愿意为他的航空公司生意奔波。至今,劳达依然作为奔驰 F1 车队的非执行主席,你能在近几年的 F1 赛场看到这位老人。




两个性情截然相反的人,在 1976 年成了彼此最具威胁的对手。偏偏那一年,先是亨特霉运连连,再是劳达遭遇车祸,最终当赛季最后一站结束,亨特以区区 1 分之差险胜。不需要怪我剧透,这本就是 40 年前的真事,而已对此谙熟于心的 F1 老车迷,都仍会沉浸其中。对于这部电影,光是知道结局,根本无妨它值得一看。


尼基·劳达本人看过此片后的描述是,“80% 符合史实。”


迈凯伦/McLaren(2016):如何创立一家超跑车厂?



片名很直白,《McLaren》是一部纪录片,但不是那种遭人嫌的老套纪录片。它不止是模糊不清的历史资料,也有重新拍摄的还原场景,还有漫画风格的动画穿插,甚至偶尔,导演还设计了几个与剧情全无关系的美国西部片桥段,恰到好处的作为类比解读。把它划入纪录片分类,我都觉得有点过于严肃了。





迈凯伦的名字,在 F1 世界是仅次于“法拉利”的存在,这部纪录片讲的就是品牌创始人、新西兰人布鲁斯·迈凯伦的发家史。很多人眼里迈凯伦是超级跑车、是 F1 老牌车队,知道布鲁斯·迈凯伦也是一位曾四夺 F1 分站冠军的“一线”车手的却不多(他本人只是没拿过年度总冠军)



事实上,迈凯伦是 F1 现存唯一一支,创始人曾驾自家赛车比赛的车手的车队。而布鲁斯·迈凯伦本人曾以当时 22 岁的年龄,保持 F1 历史最年轻分站冠军纪录 40 年之久。


布鲁斯·迈凯伦出生在新西兰,他在新西兰的本地赛事中崭露头角,随后被保送至欧洲参加高级别比赛。1959-1965 年,他成为当时颇具竞争力的 F1 车手,但 1966 年他所在的车队不再强盛,于是布鲁斯·迈凯伦开始自立门户。布鲁斯·迈凯伦同时拥有工程师与赛车手的身份,这让他在自己创立车队时,既能亲自撸袖子上场赢得奖金,又能接私活帮福特改进赛车来挣钱。


然而迈凯伦的结局,却是一个壮烈英雄的故事。1970 年他在亲自测试赛车时发生事故丧生,当时仅仅 32 岁。



之后的事大家就熟悉一些了。1974 年,迈凯伦车队终于为已逝的创始人赢得了首个总冠军头衔,并在接下来 30 多年里,获得 8 次车队总冠军和 12 次车手总冠军(包括前面《Rush》中的亨特),成为仅次于法拉利的 F1 老牌传奇。


永远的车神/Senna(2010):神是什么样的?



一个赛车迷不认识艾尔顿·塞纳,就像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天安门。


很多人都认识“车王”迈克尔·舒马赫,他的 7 次 F1 总冠军至今无人能及,但只拿过 3 次总冠军的塞纳却是他永远无法超越的神话——如果不是 1994 年英年早逝,没有人知道塞纳会赢得多少个总冠军。所以在 F1 车迷心中,舒马赫是“王”,塞纳却往往被视为“神”。即便是舒马赫本人,说起塞纳也是崇敬备至。



所以你也能想象,这会是一部严肃向的纪录片,它讲述的是赛车史上最为传奇没有之一的赛车手。


塞纳幼时就显露了他的赛车天赋,在参加 F3 比赛时三年拿下惊人的 44 场冠军,24 岁便顺利进入 F1 赛场。来到 F1 这个汽车运动的金字塔尖,他在第二年便取得首次胜利,那一场比赛瓢泼大雨终结了无数老牌冠军车手,年轻的塞纳却一路稳稳夺魁,“雨神”的称号也成为了塞纳的代名词。



1988 年塞纳进入当时鼎盛的迈凯伦车队,全年 16 场比赛中塞纳拿下来 13 个杆位和 8 个冠军,这为他带来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这一年摩纳哥站,塞纳创造出了惊人的单圈成绩(领先第二名 1.4s),至今被视为 F1 历史上最伟大的单圈。1993 年英国多宁顿公园,塞纳在雨中第一圈就超过前面的 5 个对手,这在 F1 这样人人精英的比赛中几乎不可想象。


1991 年家乡巴西站,塞纳领跑比赛临近结束时,赛车变速箱却卡在了 6 档。他以极为艰难的驾驶方式苦苦支撑了 7 圈,当比赛结束时体力透支甚至无法自己走出赛车。最后塞纳在搀扶下登上领奖台,在现场多达 30 万巴西车迷面前高举巴西国旗。塞纳被巴西人视为民族英雄。



1994 年塞纳转投赛车实力更强的威廉姆斯车队,比赛进行到第 3 站圣马力诺站。正式比赛的前两天,分别有两位车手发生严重事故,导致了一死一重伤的惨烈后果。这仿佛是后来悲剧的预兆,塞纳自己也感受到了不祥的迹象,他甚至透露过对于赛道的担忧和退出比赛的意愿,但很显然这并不可能。


于是在那个著名的 5 月 1 日,塞纳以近 300km/h 时速撞上圣马力诺站、伊莫拉赛道、坦布雷罗弯的水泥护墙,一节断裂的赛车悬挂刺入了他的头盔。几个小时之后,塞纳经抢救无效在医院离世,年仅 34 岁。



塞纳的遗体被运回巴西安葬,巴西为此举行了 3 天国葬并派出专机护航,超过 100 万人为塞纳送行追悼。


极速狂飙 / Le Mans(1971):复古+硬核=经典



虽然顶着一个土味中文译名,但这部 70 年代的老片却是名副其实的赛车片经典。主演是上世纪 60-70 年代好莱坞当家巨星史蒂夫·麦昆(Steve McQueen),故事以 70 年代勒芒(Le Mans)24 小时耐力赛上,保时捷大战法拉利为背景。



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汽车比赛之一,创办时间比 F1、WRC 等其他顶级赛事都要早,几乎见证了整个现代汽车发展史。它在法国小镇勒芒举办,需要参赛赛车连续行驶 24 个小时,经历一昼夜不停歇的较量,最终行驶圈数最多的赛车获胜。期间每辆赛车会更换 3 名车数,赛道多数路段时速会达到 300km/h 以上。勒芒极为考验赛车和车手的耐力,被视为最为艰苦的汽车赛事,几乎不需要加上“之一”。



史蒂夫·麦昆是当年好莱坞最为当红的硬汉派影星,一度成为全美片酬最高的演员。同时,麦昆也是一位狂热车迷,并且是一位真正的赛车车手,曾经在一次 12 小时耐力赛中获得亚军。《Le Mans》这部影片的诞生,原因之一就是麦昆本人对赛车的爱好。


在当年,麦昆的名字几乎就是票房的保证。然而《Le Mans》上映后却翻了车,原因便是这部赛车主题电影实在过于硬核:没有戏剧化的曲折故事,没有情色情节掺杂其中。没有不现实的虚构阴谋(后来的法国现代片《车神》就是反例),甚至连全片对白都少得可怜,主演麦昆的第一次对白甚至要等到开片后 30 多分钟。所以如果你对赛车、对勒芒并不感兴趣,一边看一边质疑“经典”是难免的。



但对于真正的赛车迷尤其是勒芒车迷,《Le Mans》就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在 70 年代的技术背景下,它将勒芒赛场保时捷 vs 法拉利的泰坦之战完美地搬上银幕。而 1971 年的真实勒芒大赛,争冠的也正是这两位冤家。即便是对于今天看惯了逼真特效的车迷,吸引力也完全不减——现在去看 70 年代的真实比赛录像,画质和当年的电影也差不多嘛。


更重要的是,演员对话少,多的则是贯穿全片的 V12 发动机轰鸣。少说废话,100 分钟的 70 年代 V12 赛车声浪,加上贴近真实的赛车场面,看经典 Gulf 涂装的保时捷 917 赛车飞奔,《Le Mans》对于硬核赛车迷才能算是礼物。



《飞驰人生》大概是近两年罕见的赛车主题电影了,无论它拍的好坏、赛车情节的专业度如何,对于赛车迷来说都是必看之作。考虑到韩寒导演一贯的冷幽默路线,倒也不必指望《飞驰人生》拍出《极速风流/Rush》的效果。祝这部新片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赛车作为一项运动的魔幻引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2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