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14:09

共克时艰?寒冬将至?那只是你缺乏常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造就(ID:xingshu100),作者:汤舸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常识是什么?常识是一个好东西,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所以我觉得2018是非常好的一年,这一年让我们每个人回过头,去仔细思考我们城市到底是什么?我们用我们的技术到底能做什么?每个人都能够做什么?城市的发展当中依赖的是什么?回到了一个一个真实的、有效的、常识性的问题,让我们脚踏实地地重新去思考我们所做的工作,而不是被风口,或者是这种潮流指引着,偏离了自己的方向。这是我觉得2018最有意义的一个价值。


——汤舸 脉策数据联合创始人



近几年,随着Alpha Go接连击败顶级围棋棋手,人工智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对其寄予厚望。在此之后,大数据、智慧城市、VR、AR等炫目的技术和概念轮番登场,众多以新技术为“噱头”的创业公司遍地开花,推出的产品、概念让人眼花缭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2018年,这些“开启未来”的故事似乎讲不下去了,整个市场进入了淘汰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当潮水退去,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这一年”到底是寒冬将至,还是正本清源?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对每个个体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是时候撕掉“标签”,看看这些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酒了。


2018年的关键词是什么?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看的话,我们觉得2018是“回归常识”的一年。因为过去的三四年,实在是太没有常识了。


从我们的创业泡沫开始,然后有大量的大数据的概念,然后有无数的新的领域、新的说法,包括新的骗子,进入到了这个世界里面,向大家宣扬各种各样现在听起来很耸人听闻的,或者难以相信的一些事情,激发了我们的激情、想象,激发了我们参与一个一个泡沫的勇气。但事实上我们会发现,最后,我们在2018年看到了这些东西的失败。


在2017年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人工智能是一个特别火热的话题,当时我们会觉得,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人类的一切。现在我们回到常识里面去看,我们曾经幻想过的一些场景,在城市里面有没有落地呢?其实并没有。


城市的发展还是一如既往地按照经济学、城市学的原理在进行着,新的技术来了之后又走,对这个城市没有什么改变,却给这个城市留下了很多现在看起来的一些负担。比如说,类似黄色的自行车这样的东西。



其实,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城市,最后我们造成了一些“灾难”,这些“灾难”在2018年逐渐开始清理,然后我们回到主线上,去思考我们的城市到底应该怎么增长?我们城市里有多少人?我们应该怎么样给大家提供服务?城市未来变得会更大,还是更小?更拥挤还是更松散?我们回到这些更原始的问题上面,用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经验和数据,再逐一地进行分析和探讨。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常识是什么?常识是一个好东西,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年,这一年让我们一个人回过头,去仔细思考我们城市到底是什么?我们用我们的技术到底能做什么?每个人都能够做什么?城市的发展当中依赖的是什么?回到一个一个真实的、有效的、常识性的问题。


让我们脚踏实地地重新去思考我们所做的工作,而不是被风口或者是这种潮流指引着,偏离了自己的方向,这是我觉得2018最有意义的一个价值。


如何看待2018年,这一年真的是“寒冬将至”吗?


我觉得,2018年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是一个回归常识的一年,然后不尊重常识的人,必然会遭到这个常识的反击。


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就是说,为什么要做一个公司,或者说一个公司的价值是什么?一个公司肯定是:既然存在于社会当中,你要为社会创造足够多的价值,然后这个价值由社会的其他方来通过金钱和商业向你回报,能够持续地稳定下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一个逻辑,这个逻辑必须是通顺的。


我们会看到“寒冬将至”的原因,是由于以前不尊重这些逻辑的公司,逐渐地开始消亡了,大家会觉得寒冬来了。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做错了一些事情,然后就是要为错误买单嘛。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纠错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寒冬的过程。


其实,经济上你说有寒冬存在吗?也许有,大的环境可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一些变化,但是具体细分到每一个领域里面,其实我们都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机会,还有更多的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不是说冬天来了我们要冬眠,而是可能冬天来了,我们要赶紧播种。我觉得,这可能是这个阶段更需要做的事情。


2018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当然,最近有一件事情其实我是特别有感触的,前两天有一个新闻是说,我们通过网络直播,使很多农村的孩子得到了上学的机会。然后,这条新闻当时就不断地反复刷屏,很快有一条反转的消息出来了,看了那个消息之后,我直接就想发一个朋友圈,当我们看到很好的事情之后,都会回到常识去看,这个事情是不是成立的。



为什么在城市里面说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把我们的技术用在了直播上面,把我们的能力扩散到了乡村地区,这件事情本身是成立的。


但是我们从后续的观察当中,发现城市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不可能让直播的技术,去把农村的孩子培养得和城市孩子一样。我们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机会,永远是让他们到成都七中去上课,而不是让他在村里面去看直播,这个事件其实说明了我们的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性,它最后又一次证明了这些都是常识的一些概念。


我们的很多技术没有改变我们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没有把我们城市普惠性的去波及到乡村,因为我们看到普惠性普及到乡村的,是另外一些资本和一些游戏上的东西,而并不是本质的东西。我们最后要做的事情,最后还是要提供更好的城市,让这些人来这边上学,而不是在家里面去看这样的一个教学的直播。


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件相对来说很可怕的事情。很多人是幻想着,当我们有了信息技术、新的网络技术的时候,我们可以抹掉城市的概念,可以让全地球的每一个人,同时去享受我们的文明。


但这件事情是在常识上来说是不成立的,人类之所以要发明城市,就是为了让大家聚在一起去接受教育和分享文明,文明只能聚在一起分享,这就是人类的天性。


这个是我们现实的技术当中,其实还远远没有做到的。所以我希望能够传递给更多人的观念是,我们要真正的理解城市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工作,是让更多的人进入到城市当中享受文明。这个阶段还不是你在每个角落都能够享受文明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冷酷,但是一个很常识性的东西。


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会不会停止发展甚至消失?


这个问题其实100年前就有人提过,当时我们发明了一种叫汽车的东西,大家觉得这个东西会颠覆城市,因为我们可以很快到一个新的地方。当时的人认为郊区化是趋势,大家要扁平化的生活,人们不需要街边有电话,有各种各样的技术,让我们的沟通变得更便利。但是呈现的结果是什么?城市化的速度还是越来越快,然后越来越多的人集中起来。



我觉得有一个很本质的原因,“你可以同时跟几个人说话”,这个事情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要建造城市。如果你可以同时跟一千个人说话,我指的说话不是单向而是互相说话,那我们就不需要城市了,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做任何的事情。


但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同时只能跟一个人说话,就导致了要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能够快速交流,这是跟人类的天性是有关系的。


当然,随着技术的改造,也许我们可以改造成我们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大脑,我们可以一瞬间跟10个人交流、20个人交流,就像科幻小说里写的那样,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不再依赖于每个人都要集聚在一起。现在我们继续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和人面对面的、更高效、更完整地沟通,我觉得这是人的物理结构所决定的。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改变,我觉得很难去调整到城市这样一个概念。


大数据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NBA就是一个好大的数据库,我们会看到解说员去解说一个球员的时候,是有一系列的数据来支撑这个球员的。他们的整个运作过程,整个排兵布阵,包括交易过程,都是有大量的数据支撑的。


其实,这个方法已经深入到了世界的种种,其实我们会看到数据变成了一个标尺,帮助你去理解你喜欢的事物的一个标尺。所以,在这个里面我觉得没有文科理科之分,只有事情精确和不精确之分。



我是建议每个人都可以去管理一下自己的数据。首先你有日历,对吧?你把自己的行动放在日历里面,你其实就可以画出来你一年的忙碌图是在什么时候,横轴是你的时间,纵轴是你一天里面要发生的事件的数量,然后你可以根据这些数量是家庭的,还是工作的,做不同的颜色标记,你就可以看到你的轨迹是什么样的。


手机里面有你的手机的使用时长,你可以把这个时长数据导出来,然后去看一下到底你花了多少时间在手机上面,花了多少时间在APP上面,你又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是怎么去划分的状态,其实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去过精确生活的一种方式,然后对我们生活的掌控力会变得更强。


如何看待数据的所有权?


我是觉得,应该把个人数据变成一种交易的形式。就是应该给个人更多的自己数据的拥有权。怎样才算拥有呢?如果你只有这个东西,你其实并不拥有它,如果你能把这东西卖掉,才说明你拥有它。所以我其实特别主张,个人可以交易自己的数据,如果有人喜欢你的数据的话,你就可以把它给卖掉,但当然这就取决于你了。


比如明星的数据就是有人要,个人数据就没有价值。所以我们要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你是真的可以交易它,然后才行。但是我们现在可能在立法上没有考虑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是觉得未来的世界,我希望未来的世界,是每个人能够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但是一旦要产生交易,那就要相应的平台、相应的监管,它就是另外一套故事。


大数据的应用是否会让世界陷入确定性而丧失可能性与想象力?


这个问题说的是数据与确定性,这两个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我们会把数据理解成知识,然后不会觉得一个人越来越聪明之后,他就没有想象力。对吧?所以我觉得这是相通的,我们不会把数据理解成人类认知之外的一个独立性的东西。因为数据是材料、是知识,就像我们知道1+1等于2这件事情一样,它在我们脑海中存在的时候,可能是N个字节,它是我们的一种知识,怎么去运用它,怎么使用它,是我们的能力。


所以我们不会觉得它是并行的,我们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数据越来越多之后,会限定了我们的方向,或者说是让我们生活变得更无趣。我们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增多,知识的增多,让我们增添了更多的能力,所以我们会把数据等同于知识,而不把数据等同于一个限制。


5G的推广和应用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因为5G主要是在便携性、轻便性上,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提升,它就使得我们的数据采集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强。比如说,我们在魔方上也可以装芯片,在这个书上也可以装芯片,然后它都可以作为各种各样传输的终端。从原理上来看,就是使万物都可以互联起来。


但是这使得我们的数据的处理能力、分析能力都要有极大的提升。所以业界会普遍认为5G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会比现在要翻几个数量级的一个倍数。



乐观地说,会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会增强一步,因为我们掌握了更多数据。但是作为数据工作者,也会有担忧的一部分,觉得其实它本身并不会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本质性的提升,为什么呢?我们该不了解的东西,有时候还是不能了解。


就比如说,我们在这套书上装了芯片,我们会知道这套书在哪,被谁看到了,然后被移动到什么地方。但是它对书的内容有没有帮助?书里的文字好不好?我们怎样才能写出更优美的文字?它对这些本质性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提升,它只是在时空上面,增加了一个新的连接的维度,但是对那些深入领域的东西,其实还很难再进一步的挖掘。


所以我们觉得它只是一个技术的升级,它会带来一些产业的爆发和一些新的商业机会。但是它对我们人类文明的改进会有多大,其实我们现在还很难去做这样的一些预料。也许它会带动,从其他侧面去带动整个文明升级,也许就不会,所以这里应该还是一个更持观望的态度去看。


科技的发展把我们推向一个更明确的世界,还是更混沌的世界?


从观点上来看,肯定是推向一个更混沌的世界,因为你接触的边界大了,你所接触到混沌也就更大了。


随着我们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发现未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所以每个人心态就不太一样了。大量的人会出现焦虑,人类是一种特别容易被信息搞焦虑的动物,我们觉得自己有很多东西不知道,然后就要想方设法地知道。在这里,我们未来的几代人可能会不太一样。


我举一个我儿子的例子,有一次我在跟他说练足球的事情,我就说人的天赋不重要,重要是你努力去苦练。比如说你知道有个人叫郭靖,他说他不知道郭靖是谁。我在想,我要不要告诉他“郭靖是谁”?这件事情重不重要?


也许他在长大之后,就根本不知道《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所有故事。所以这就是信息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被下一代人所承接。也许需要,我们有脑机接口,然后让他知道。也许就不需要,因为他可能更专注在他自己所做的事情上。



所以从未来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肯定是变得越来越混沌,这个时候就是面对混沌的心态,和面对混沌的文明的状态,两者有所不同——大家应该带着更无知的状态去面对它,而不是像现在,带着虽然无知,但是特别想变得不无知的状态去面对它。


2018年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我记得有一天辅导我儿子写作业,他现在两年级,他们学到0的除法,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一个问题。你认真思考零的除法,其实是一个非常奥妙的一个事情。但是现在他们只学到0除以几等于0。但是有一天他的一个作业本,上面印刷错了,就印反过来了—— 5÷0=?他就写了0。



“我说5÷0不等于0。他说那得什么?我说5÷0等于ERROR。他说什么是ERROR ?”


最后我拿出了计算器,给他按了一下,5÷0,计算器就跳出ERROR。我说这个就是数学的原理,我也不知道一时怎么去跟他解释。但是他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的兴奋,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可能他同学或者别人都没有发现问题,他就一直深刻地记得,几除以0等于错误。


考试的时候,考题出的是0除以几,但他由于印象太深刻了,在考试后面就写了一个错误,然后这道题就错了。


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也很好,让他开启了一个对数学,或者是数据认知上面的一个新的窗户。他会理解到数学的逻辑,和我们人生其他事情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它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他可以逐渐去开始理解那些抽象的世界。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为什么不能够很好地去使用数据,或者是理解数据呢?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其实不是特别喜欢去理解抽象性的东西,因为抽象性的东西,有时候不是那么有趣,而且有时候又很繁杂。我们更容易接受具象性的刺激,这跟我们的结构是有关系的。但是如果不能有效理解抽象的东西,就没有办法找到真正的常识,因为常识都处在于抽象当中,不存在于具象当中。


2019年的目标是什么?


我现在首先想到的目标,是2019年要稍微减肥,稍微瘦一点。个人的目标上面肯定是想要自己变得更健康一点。


在工作上的目标,2019年,其实是我们会看到很多现在正在探讨的一些技术和方案正在落地。实际上我们是非常想看到2019年,一个真正的智慧城市的系统或者是一部分系统,能够在一个真实的城市里面运转起来,并且切实改变我们市民的生活,然后产生它的价值。这样的东西并不是科幻的,也不是骗局,而是真实存在在我们生活当中,这可能是2019年工作上的愿望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